小学知识

六年级下语文知识点总结

时间:2024-07-23 15:43:18 小学知识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苏教版六年级下语文知识点总结

  语文这二字,单看字面上,语文的“语”,意为“自己及他人的言论”(通俗点说就是你说话时运用的语言),“文”意为“文字”、“书面言论”。语文二字连起来的意思则为自己及他人的言论与文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六年级下语文知识点总结,欢迎大家参考!

苏教版六年级下语文知识点总结

  3、《三亚落日》

  是一篇写景散文,作者运用清新活泼的语言,准确生动地描绘了三亚落日美丽的景象,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对祖国美丽的风光的赞美。

  A、《三亚落日》中依次将落日比成孩童,大红灯笼,跳水员。

  B、“在三亚看落日真有诗意”总括全文,点明题意,是点睛之笔。

  C、三亚在我国海南岛的最南端,属热带海洋季风气候,素有“天然大温室”、“东方夏威夷”、“天下第一湾”之称。

  D、背诵课文2、3、4自然段。

  E、课后第3题(品味一下带点词在句子里所表达的情感):

  ①真让人担心洁白的翅尖会被海水蘸蓝了。(“担心”表示不放心,表现了“白鸥”飞翔得很低,让人觉得接触到海面了。)

  ②……生怕眨眼的一瞬间,那盏红灯笼会被一只巨手提走。(“生怕”表现了人们全神贯注地欣赏落日之美。)

  F、美妙绝伦:美好到了极点。硕大无朋:朋,比。大得无与伦比。

  赤朱丹彤:赤,红色;朱,大红色;丹,一般红色;彤,红色。本课指程度不同的红色。

  4、《烟台的海》

  这篇课文以生动的笔触,描写了烟台的海独特的景观:冬日的凝重,春天的轻盈,夏天的浪漫,秋日的高远及在大海的背景下烟台人的劳动与生活,激发人们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

  A、全文围绕“独特”这个中心词展开,行文结构:总——分——总,按一年四季(冬春夏秋)的顺序描写烟台的海上景观。

  B、为什么作者把烟台的海说成是“画”,是“广阔的背景”,是“壮丽的舞台”?

  答:说它是一幅画,是因为它像画一样美丽多姿,说它是广阔的背景,是因为它是烟台人物质文化生活的依托,说是壮丽的舞台,是因为它为烟台人的生存、发展、创造提供了巨大的空间。

  C、背诵课文。

  D、课后习题2(体会两个“扑”字的细微差别):

  ①小山似的涌浪像千万头暴怒的狮子,从北边的天际前赴后继、锲而不舍地扑向堤岸。(“扑”让人感到了海的壮观景象。)

  ②……又害羞似的退了回去,然后又扑上来,像个顽皮的孩子。(“扑”展现了“微波泛起”的可爱与轻盈。)

  E、前赴后继:前面的人冲上去了,后面的人紧跟上来。形容奋勇向前,连续不断。 锲而不舍: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5、《记金华的双龙洞》

  作者是叶圣陶,是一篇游记。课文按游览顺序,依次写了去金华双龙洞的路上,游外洞,由外洞进入内洞,游内洞的所见所闻所感及乘船出洞的情况。写了路上明艳的景色,欢唱的溪流,外洞的宽敞,内外洞连接处孔隙的窄小,内洞的“黑、奇、大”,课文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秀丽山河的热爱。

  A、叶圣陶:中国文学家,教育家,出版家,原名叶绍钧,江苏苏州人,长篇小说《倪焕之》,童话集《稻草人》。

  B、课文浏览顺序:路上——洞口——外洞——孔隙——内洞——出洞。另外,从课文中有关写泉水的语句可以看出“泉水流经的路线”也是文章的线索,泉水从深黑的石洞——内洞——孔隙——外洞——洞口——山下。

  C、背诵第5自然段。

  D、课后习题3(体会带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①“挤压”“稍微”“准会”(采用拟人和夸张的手法突出表现了山石离“我”很近,表现了孔隙的小、窄、低。)

  ②“再加上”“即使……也……”(不仅说明石钟乳、石笋形状各异,更强调了它们颜色多样,值得观赏。)

  6、练习一

  A、拟人的修辞方法

  注意点:(1)直接把一个事物当作人来写,拟人句中不要出现“像”、“好像”、“仿佛”等词语。 (2)拟人句要写得恰当。(3)灵活运用拟人句能够赋予事物以人的情感和动作,可以使句子更生动有趣。

  B、背诵成语。

  寒冬腊月 北国风光 风刀霜剑 塞外边疆 漫天飞舞 纷纷扬扬

  银装素裹 雪照云光 狂风暴雨 雪上加霜 风卷残云 神清气爽

【六年级下语文知识点总结】相关文章:

六年级语文知识点总结06-27

小升初的语文知识点总结09-06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总结10-09

初二下册力学知识点总结09-29

小升初语文知识点10-20

小升初语文的知识点07-05

精选小升初语文知识点08-17

小升初精选语文知识点07-18

小升初语文精选知识点10-20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点总结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