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知识

我在故宫修文物电影观后感

时间:2024-07-11 06:36:12 小学知识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我在故宫修文物电影观后感

  《我在故宫修文物》没有老学究般肃穆的面孔。它是年轻化的、生活化的,一如这萌萌哒的片名,让人联想起网络神曲片段“我在东北玩泥巴”。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我在故宫修文物电影观后感,欢迎参考!

我在故宫修文物电影观后感

  【1】我在故宫修文物电影观后感

  从叙事上来说,片子没有宏大的叙事,而是从一个个文物修复师的日常工作中,体现出文物修复的复杂、精细和枯燥,表现出文物修复师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对自己工作的热爱。

  在镜头里的文物修复师,他们没有被塑造成多么高大伟岸的形象,在镜头里,他们或是工作多年经验丰富的老匠人,或是学历高但又踏实肯干的年轻一代。他们共同的特点就是-能够忍受住那份安静和寂寞。能够慢工出细活。片中也提到年轻一代在刚入职对于工作的不适宜,很真实,很现实。所以我们才更庆幸有这样一群人坚守着。

  而在一个个修复师的话语中,一方面是对文物本身和修复工作的介绍;另一方面又流露出自己对于这份工作的认真对待。很多观众最感动的点,也在于此。

  说中国需要匠人,那匠人到底是怎样的`一群人呢?他们应该不仅仅是精通某个行当的佼佼者,而且也是始终热爱职业,在工作中收获快乐和成就感。从而才能像故宫的文物修复者一样在孤独中找到欢乐,在枯燥中找到欢乐。从而将这份工作转化为一种责任。

  片子里说,有的人认为一个文物修复师生命的价值体现在所修复文物本身的价值,但是文物修复师自我价值或许在朝朝暮暮与各式文物对话的过程中已经实现。他们在每日与文物相处的过程中,不断思索如何更好修复文物,不断提高技艺,也透过文物了解到厚重的历史和万物的沧桑。生命的意义在一日日里早就有所提升了吧。

  【2】我在故宫修文物电影观后感

  十年前,纪录片《故宫》的最后一集“永远的故宫”介绍了从2004年开始的“紫禁城全面修缮工程”,其中提到了在修复倦勤斋的通景画时,为了能尽量和乾隆高丽纸保持一致,修复者们花了一年多的时间寻找合适的裱纸。这个非常短暂的一个小片段,让逾千年历史的潜山桑皮纸重回公众视线,也反映出文物修复的严谨和不易。现在,一部从文物修复角度描述故宫生活的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呈现在我们面前。

  这部纪录片不知道算不算故宫九十周年院庆的献礼片,但是,把它当作九十周年院庆系列展的花絮来看,也别有一番意趣。

  一开始看的时候,无非是冲着故宫的金字招牌(和故宫淘宝的安利= =),以及自己对文物修复本身的兴趣,但是,当“万寿屏风”一出场时,几乎整个人都彻底呆住,惟有“命运般地相逢”在脑海中飘过。三个月前,故宫初雪的时候,是怎么样早早地起床,如同朝圣般走出“天安门东”,连拍照的时间都舍不得多留,只怕赶不上展览。现在,同样的文物却以不同的面貌倏然出现在眼前,告诉你,接下来,我们来讲一个他们怎么出现在你眼前的故事,这种莫名的激动,只能用同行小伙伴的一个“燃”字来表达了。

  “钟表组”里记录了这样一个小插曲。师傅王津和徒弟亓昊楠一起去厦门参加钟表专业会议,遇到了一位著名的钟表收藏家黄嘉竹,他将自己随身带的藏品拿出来一起鉴赏,他问“故宫有没有这种怀表”,王师傅回答“不少,但是修的量不大”,之后,他又向他们展示了手机中拍摄的珍藏,王师傅表示“这大的好像故宫没有”, 他说“只要我有两三件故宫没有的话,我就开心”。当画面转回故宫时,王师傅说“故宫的钟表是因为收藏了世界各地的,当年皇家收藏,都是世界一些精品运到这里,包括我们一些大型的英国钟表,大英博物馆都没有。台湾的黄嘉竹老先生,他走世界各地拍卖,他收藏了一些还也不错,比较早期的一小部分,可能就是想跟故宫的比试比试吧,还是表类比较多,怀表类,但是钟还是,故宫钟表,可以说在世界上,藏品或是件数,可能都是独一无二的。”说这些话时,王师傅的语气非常温柔平和,并没有丝毫嘲讽或者傲气凌人,只有隐隐的自豪感,或许,这就是故宫人的平常心与些微的自得吧,并不需要和谁比较什么,只要自己把自己的宝贝守好保护好,就够了。

  "陈杨要开始缂丝了,为了修复它,开门见喜春条"。这句话在旁白口中语气平平,可是,“缂丝”两字一出,便能体现文物修复是多么的耗时费力。在观展时,我甚至对这件展品没有什么印象,而它的作用,其实也就是皇家奢华版的“春联”,是一件日用品,并非供观赏把玩的艺术品。但是,就是这一件湮没在故宫数以百万计库存中的普通文物,对它的修补也是那么的精心谨慎。

  这只是古书画修复众多工序中的一步,贴折条。如若不是这部纪录片的展示,又怎么能够想象,似乎在博物馆中最为常见的书画作品,能够为我们所见,也是那么的艰辛。一件普通展品的背后,也许就凝结了无法想象的`人工物力。如果这样的纪录片能再多一些,大概就不会有那么多的人拿着闪光灯对脆弱的书画作品拍个不停了吧。

  除去专业的修复场景,许多非常生动的小细节让这些故宫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比如出现了很多次的故宫骑自行车,不禁让人想到末代皇帝把门槛锯了在紫禁城学车的故事;木器组挂上“谁让你伸出红墙外”的幌子,因地制宜地拿盖文物的纸接打下的杏子;史连仓师傅准备送给朋友一棵枣树幼枝,开玩笑说是“御枣”“迁出故宫”;瓷器修复组不确定修复三彩马胸口革带是否正确马尾如何造型,就拿着相机直接走到陶瓷馆找答案,真是既奢侈又便捷的资料库;去北院考察的大巴上,他们也调侃自己,不同组的手都不一样,青铜器组手上是锈,漆器组是漆,书画组是浆糊,木器就是鳔(鱼鳔胶);片子里还官方吐槽了“故宫夜里闹鬼”的传言,所谓早晨开门时大声吆喝其实是为了赶走夜里在故宫栖息的野猫黄鼠狼等小动物们;无处不在的猫,则被“严谨”地称为“也许是宫廷御猫的后代”。

  不同的世界,这句话反复被不同的人提起。当王津师徒参加专业会议时,旁白说“同是钟表圈,但是这似乎是与王津不太相同的世界”。镶嵌组的孔姐(孔艳菊)说“就是这儿,说实在的,我觉得和当代挺脱节的……一进那个大宫墙,之后外面什么声音都听不到了,就感觉到另外一个世界似的,静的我都不敢说话你知道吗?”木器组的屈峰回到中央美院去参加校友活动,旁白再次提起“这是一个与故宫不太一样的世界”。

  那么,这是一个怎么样的世界呢?在第二集37分到39分,有一段很罕见长达两分钟的独白,相信是摄制组未经剪辑的原样呈现。这段独白,既是屈峰作为一位手工艺家对艺术创造的体悟,也是一名文物修复者对文物保护的心声。他一边刻着佛头,一边说,每个人的性情和对佛的理解,都造成了刻出的佛像各不相同。“文物其实跟人是一样的……中国古代人讲究格物,就是以自身来观物,又以物来观自己”,人和物互相影响,人借物抒情,物则通过人才有了生命。文物的修复,并不只是让文物这个物件存在于世,而是将自己的感受融入修复的文物中,让它能够继续保留和传播文化,那么,才有意义和价值。

  文物修复,无论是针对青铜器、雕塑、陶瓷、书画,或是玉器、钱币、家具、织物等等杂项,都能归为手工艺这一类,再说俗一点,是一门手艺。一门手艺,可以是早点摊上的一份包子豆浆,也可以是家里漏水了请人来修一下水管,就是靠人手上的技艺来制作或维护某样物品,场面有大有小,工具有繁有简,不过,最关键的,还是工匠的这一双手和这一个人。不过,文物修复,则又非常的特殊,它脱胎于某项成熟的技艺,比如书画修复就一定离不开装裱,但是,却不仅仅是这一项技艺于古物上重演。它以一种看得见的摸得着的手工技艺,去恢复了历史的遗存,再现了艺术的创造。就像文物,它的珍贵,既是因为物质上的时间久远,更是由于负载的文化之延续和保存。所以,这些修复者们,他们一手触摸草木金石,一手直抵宋元明清。

  “人生缺憾,一碗承受”,我们之于文物,不过是经过而已。

【我在故宫修文物电影观后感】相关文章:

修眉前的注意事项05-19

怎么修东芝移动硬盘10-04

2017红军长征电影观后感06-11

电视摄像中古建筑与古文物拍摄技巧10-26

走进历史文物感受遗产魅力征文1000字07-17

小兵张嘎电影观后感(精选25篇)10-16

公开课《杨修之死》说课稿08-24

修曼日本语学校简介06-21

时装摄影后期精修的技巧10-06

美甲修型用挫技巧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