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说课设计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这篇优美别致的短文是北京大学教授、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写的。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人教版五年级《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说课设计,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一、说教材
这篇优美别致的短文是北京大学教授、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写的。它不同于那些纯粹描写景物风情的文章,而是用娓娓道来的语气讲述了自己1935年在德国求学时的亲身经历,描绘了德国家家户户那花团锦簇、姹紫嫣红的情景,并用凝炼的语言道出了一个意味深长的哲理:“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一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最后讲述1980年再次来到德国,再次看到这番情景,抒发了作者的赞美之情,读起来既让人大开眼界,又叫人回味无穷。
纵观全册,第八单元是最后一个教学单元,它的主题是“多姿多彩的异域风情”,训练重点是“揣摩积累语言、了解异国风情、拓展搜集资料”。而作为第八单元的开篇课文,并且是讲读课文,文本的诗情画意、作者的真情感受、编者的编写意图、教者的预设生成和学生的学习需求更要能做到五心合一,找到共鸣点,形成教学目标:
1、体会文本语言美——引导学生品词析句,披文入理,积累语言;
2、感受风土人情美——了解一些德国的民族风情特点,使学生在语言文字的训练中潜移默化地受到“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教育;
3、搜集资料实践美——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在第六单元中刚学习了“利用信息,写简单的调查报告”。)
教学时间为2课时,教学重点在于揣摩、积累语言,了解德国风土人情;教学难点是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人文熏陶。
二、说教法和学法
1、说教法:教材文质兼美,但较为浅显简明,五年级学生容易理解接受,主要采用“课前搜集资料—质疑研读课文—把握重点读议结合”,并辅助采用“图文结合法、情境渲染法”等。
2、说学法:根据教材的特点和五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这节课我将引导学生“搜集资料—自主质疑—以疑促读—读议交流”的方法来学习,即课前收集资料,增进对季羡林和德国的了解,然后自主质疑,以疑促读,做到联系上下文,边读边想,读议交流。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活读运心智,不为书奴仆”,因此,在教法与学法的选择上我关注了四个呼应:一、课堂问题与学生质疑相呼应,注重教学实效和学生的学习内驱力;二、教学内容与学生语言审美相呼应,契合了文本重点和学生的语言积累、情感熏陶;三、拓展练习与学生的个性发展相呼应,突出了学生自学能力和课外延伸、认知世界的个性需求;四、人文熏陶与学生的生活经历相呼应,顺应了教学境界与学生认知世界、形成人生观的科学途径。
三、说教学过程与设计理念
一、课前预设——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课前,根据五年级学生的能力特点,请他们自学生字词(部分重点字词将结合教学加以指导),把课文读通顺;组织学生搜集资料,可以设置四个小专题“季羡林与德国”、“鲜花胜地——德国”、“德国的风情我知道”和“我知道的德国历史和名人”,这样更有针对性,避免盲目无效。
学习方式的转变是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课前预习、搜集资料,既培养学生的自学和实践能力,又拓宽了学习的领域,构建了开放而具有活力的语文课程,促进了学生对德国、对作者的了解,以及对文本的理解。
二、课堂行动——一咏三叹,滋养性灵。
1、导入——从民族的经典走向世界的多元。
在唐诗宋词的诵读中拉开教学序幕,回顾祖国优秀文化,接着切入互动游戏“我们的邻国尼泊尔的摇头与点头习俗”,当学生了解到尼泊尔人的摇头才是表示同意的奇特风俗时,就会产生一种到世界各地去走走看看,了解异国风情的好奇心。
好奇心就是学习成功的重要驱动力。
2、质疑——“主动索取”永远比“被动接受”得到的东西多。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这个题目本身就耐人寻味,也会引发学生疑问,归纳板书:德国人怎样种花才能让别人看到自己的花?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这是一种怎样的景色?自己种的花为什么要给别人看?……
这个质疑环节的设置,旨在“以学定教”“以疑促学”,让学生由“冷”变“热”。因为“那些不设法勾起学生求知欲望的教学,就如同锤打着一块冰冷的生铁。”(美国教育家哈.曼)
3、研读——“埋头思考”远胜过一千句夸夸其谈。
首先,请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自由朗读课文,然后通过教师板书部分生字词语“脊梁、花团锦簇、姹紫嫣红、应接不暇、颇、耐人寻味”,在指导生字词的同时,引导他们运用这些词语来概括全文:“在德国,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人们在屋里,只能看到花的脊梁;走在街上,看到家家户户的窗台上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让人应接不暇,这种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
语文是透着翰墨之香的,这墨香伴着书香滋养着人的性灵。“字是一个人的第二张名片”,把书写指导与抓住关键词语概括全文相结合,将语文基础知识融合在教学过程中落到实处。
接着,请学生再次默读课文,思考他们提出的问题;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同桌或小组的交流;(预计到此为第一课时教学内容。第二课时开课可以先自由或指名读课文,温故而知新。)然后自主发言,交流体会。教师相机把握以下要点组织教学:
(1)、叩问“莞尔一笑”的灵魂。
当季羡林为德国人与众不同的养花方式感到奇怪时,女房东却只是莞尔一笑,说:“正是这样!”这“莞尔一笑”是怎样的笑?(微微一笑,平静的一笑,淡淡的一笑,朴实不张扬的一笑)从女房东淡淡的、平静的一笑中,我们看出女房东是个怎样的人?(她是一个爱花的人,而且爱花就把花的美丽和大家一起分享。这种淳朴的人生境界像花儿一样美丽自然。)
启发:季羡林留学德国是在1935年,当时的旧中国贫穷落后,老百姓连生命都得不到保障。女房东的莞尔一笑,我们还觉得她是一个怎样的人?(引导学生理解女房东的莞尔一笑,让我们看到了她的温和亲切,善于理解他人。理解的笑容最甜,分享的花朵最美。)
(2)、欣赏“花团锦簇、姹紫嫣红”的景色。
文章第五自然段是要求背诵的重点段落,也是作者语言的精彩之处,我准备引导学生从“任何、家家户户”等词语体会养花的人家之多,从“花团锦簇、姹紫嫣红、应接不暇”等地方理解花的数量和颜色之多、花的颜色之娇美,结合图画、视频资料的呈现,走进鲜花的意境,领略风景的奇丽;再通过个别朗读、配乐朗读把师生带到花的海洋,带入美丽的山阴道上;然后拓展想象写话:“如果你是一位当地的居民,请为我们介绍一下,‘花团锦簇、姹紫嫣红’是怎样的美丽景色呢?”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增进对文本的理解。
(3)、感悟“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人生境界。
这是一个许多人穷其一生也难以透彻的哲理,我觉得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能有所感悟,心生向往就很好了。先联系“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自己欣赏别人的花”这种奇丽景色、奇特民俗初步理解;再回忆发生在同学之间、邻里之间、校园里、社区里、家里的事情,谈自己对“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理解。教师还可以结合学生发言,出示校园芒果累累、深圳街头绿树红花的图片,引导学生发现身边的关怀。
“叩问—欣赏—感悟”三个环节一咏三叹,层层递进,紧扣“花美人更美”这一灵魂所在,将重点段落的朗读与领悟融为一体,把学生领进了鲜花盛开的境界,领进“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境界。这个环节也是语文味儿最浓的环节,既保持明确的教材意识,在对话中把研读课文引向深入,又避免教师的主导缺席,也避免了学生的主体迷茫。
4、拓展——这将是一个因为学生的演绎而更加精彩的世界
(1、)让学生交流课外搜集的资料,了解德国还有哪些奇特的风俗。比如:德国人的时间观念很强,认为守时是“帝王的礼貌”;喜欢把家安置在郊区小镇;看歌剧时,女士要穿长裙,先生要穿礼服等。
(2)、即使是面对国学大师的文章,也可以引导学生质疑,一方面提出含义深刻的句子,如“变化是有的,但是美丽并没有改变”;另一方面也可以看看文章中还有没有认为需要修改的地方,并尝试着改一改。如第一自然段要是简洁一些,也是一种不错的风格: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花儿是宇宙中最美的东西之一,德国人民更是最爱花的民族之一。
超越文本是一种培养创新能力、不跪着读书的思维方式。有位哲人说过:所谓教育,就是当你学过的知识,在过了很多年的淡忘之后所剩下来的东西。那么,这个环节的设计就是对这句话的具体诠释了。因为语文教学的最终价值不在于知识力,而在于促进人的进步,培养人的智慧,提升人的精神,促进人的价值的实现,帮助每个人聪明、有意义地活着。
附:
板书设计
依照作者的思路,把握文中作者的思路线、重点词语线和感情线,三线交叉而设计的词语式板书,从而辅助于教法的实施和学习的落实。这样做符合板书设计的目标性原则、有序性原则、直观性原则和条理性原则等。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花的脊梁 花团锦簇 姹紫嫣红
我为人人 人人为我
花美人更美
【五年级《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说课设计】相关文章: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说课设计(通用12篇)09-19
《亡羊补牢》说课设计07-10
《卖木雕的少年》说课设计(精选5篇)03-12
《拉萨的天空》说课设计(通用10篇)09-24
《和时间赛跑》说课设计(通用10篇)08-29
说课PPT模板07-14
说课PPT模板08-17
领导的本质:管理自己影响别人09-15
《玲玲的画》说课材料08-18
(合集)说课PPT模板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