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课文《祖父的园子》说课设计
《祖父的园子》是第二单元“永远的童年”的一篇略读课文。全文以富有诗意的语言,孩子气十足的腔调,写了作者在园中自由自在的童年生活。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课文《祖父的园子》说课设计,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祖父的园子》是第二单元“永远的童年”的一篇略读课文。全文以富有诗意的语言,孩子气十足的腔调,写了作者在园中自由自在的童年生活。
本课的重点是引导学生自主读书,把握课文内容,体会“我”在园子里自由自在,快乐无忧的心情。学习作者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情。教学时,我大致设计了四个环节:
第一环节:与生谈话,引出课题,简介作者
童年是纯真的、美好的,也是最难忘的。童年是一块糖,总是弥漫着甜甜的味道;童年是一挂秋千,飘荡着一串串清脆的欢笑;童年是一架风筝,装载着五彩缤纷的梦想和希望。在中国现代文坛上,有一位女作家萧红,她的代表作《呼兰河传》就是对故乡的一本回忆录。在这本书中,她用了许多文字写了自己的童年,尤其重点写了祖父的园子,自己的后花园,是什么让她对这园子念念不忘?这个园子给童年的萧红留下了什么呢?让我们随着她的回忆,走近她魂牵梦绕的祖父的园子。
设计说明:课始可以从萧红和她的《呼兰河传》入手,介绍萧红短短一生的文学成就,介绍她的《呼兰河传》,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
第二环节: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同时思考:祖父的园子给你留下的是什么印象?你是从课文中的哪些地方读出来的?
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理解和体验,只要能从课文中找出有关的词句,言之有理的,都应该鼓励。学生可能的会有这样的印象:
(1)祖父的园子是一个好玩的地方。
(2)祖父的园子里充满了快乐。
(3)祖父的园子非常美丽。
(4)祖父的园子是一个很自由的地方。
2.找出你最喜欢的句子或段落,反复地朗读。
设计说明:略读课文前的“学习提示语”和每组课文前的“单元导语”,意在燃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与课文之间的前后联系,还教给学生一定的学习方法。所以要让学生结合课前的提示,充分地自主地读文,在读中体会情感,在读中感悟语言的特点。
第三环节:走进园子,品味童年
1.快速浏览课文,说说园子里的哪些情景给你留下了特别深刻的印象?
2.课堂交流。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指导:
(主要围绕三个方面:一、亮晶晶的园子,二、快乐的园子,三、自由的园子)
(1)园子里有蜜蜂、蝴蝶、蜻蜓、蚂蚱。
①朗读第一自然段,想象描写的情景。
②用一个词概括园子里的蜜蜂、蝴蝶、蜻蜓、蚂蚱给你留下的印象。
(充满生机、热闹、美丽……)
③有感情的朗读,读出热闹和生机勃勃的感觉,边读边想象描写的情景。(2)我和祖父在园子里边干活边玩。
①默读课文4~15自然段,画出“我”干活和玩的句子,细细地读读,想象“我”。
其实,不过是东一脚西一脚的瞎闹……
其实哪里是铲,不过是伏在地上,用锄头乱钩一阵……
一抬头,看见一个黄瓜长大了,我跑过去摘下来,吃黄瓜去了……
祖父浇水,我也过来浇,但不是往菜上浇,而是拿着水瓢,拼尽了力气,把水往天空一扬,大喊着“下雨啰!下雨啰!”
②让学生说说:我在园子里到底是玩还是干活?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干活就是玩,玩就是干活,反正都充满了欢乐。
③选择句子或段落有感情地朗读,读出“我”的快乐。
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在充分读书的基础上,交流“我”在园子里心情是怎样的,是从哪些描写中体会到的,或作者为什么对祖父的园子久久不能忘怀,交流中相机引导学生读有关的段落,读出自己的体会,感受作者的语言特点和表达方式。
(3)园子里的花、鸟、虫子、倭瓜等。
①学生在朗读课文第17自然段的基础上质疑:你从这段话中读出了什么?从哪些句子里读出来的?
②课堂交流。引导学生关注下面的句子,在反复地朗读中体会院子里的那份自由。
◇要做什么,就做什么
◇要怎么样,就怎么样
◇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
◇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
◇愿意接一个瓜,就接一个瓜
◇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
③有感情地朗读这一自然段,体会其中的自由和快乐。
3.接着让学生进一步思考:作者仅仅想表达的是倭瓜的自由,黄瓜的快乐吗?
把倭瓜、黄瓜换成园中的“我”,然后进行想象说话练习: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我愿意栽花就栽花,愿意浇水就浇水,愿意捉蝴蝶就捉蝴蝶,愿意吃黄瓜,愿意躺着睡就躺着睡,就算一棵花也不栽,一瓢水也不浇,祖父也不会生气,更不会骂我.
设计说明:略读课文并不排斥局部的精读,本课的设计中,抓住重点句段,采用质疑提问,感情朗读,想象说话等教学方式,为学生提供了思考和自由发挥的空间,还能更好地让学生体验和感受文中的场景和意境,并把语言的训练真正落到实处。
4.领悟表达特点
讨论:作者为什么能将她的童年生活写得那样有趣、真实,吸引读者?
通过交流,老师点拨,使学生明白,作者留心观察生活,并用心感受生活,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是写好童年生活的根本原因,要求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留心感受生活中的人、事、物。
第四环节:积累语言,留住记忆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兴趣的,还可以背一背。
设计说明:让学生背诵或抄写喜欢的段落,这项简单的作业不增加学生的负担,又能保持学生的阅读兴趣,还能促进学生学习本文在表达上的特点。课后的反思:纵观整节课的教学,课堂上,孩子们对文中的小萧红羡慕不已。这样一个亮丽清新而又富有童话色彩的园子,场景是那么熟悉,仿佛就发生在他们身上一样。如果课文仅仅停留在这是一个怎样的园子,远未触及课文的教学价值,把学生的关注点落在作者独特的表达方式上,思维就聚焦在课文隐含的教学价值上,所得就要丰厚得多。其实快乐和自由不仅仅局限于田野,图书馆、操场、河边、包括属于他们自己的房间,在孩子们的眼中都是别有一番情趣。因而童年的快乐应该拓展开来,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童年生活,课堂就会变得更有生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