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2017小升初名词解释-就近入学
“就近入学”的“就近”是相对就近。由于存在着中、小学学校布局及各中学招收学生人数不同等因素影响,因此,“就近”并不是绝对指地理位置的远近,不是指哪个学生的住址离哪所中学近就叫“就近入学”;也不是指哪所小学离哪所中学近就是“就近入学”。凡是小学毕业生被分配到本招生区域内的中学,都叫“就近入学”。
· 2016年太原小升初就近入学政策 ·
坚持就近入学原则,依据生源情况、学校布局、办学规模、交通便利等因素,科学合理确定区域内每所初中学校入学划片范围,并在规定时间内向社会公布,确保每名小学毕业生都有一个公办初中学位。全市初一新生班容量原则上控制在50人以内,学生学籍和户籍变更截止时间为2015年6月30日。
凡办有小学的九年一贯制、十二年一贯制学校,原则上由县(市、区)教育局统一安排本校小学毕业生升入本校初中学习。凡实行“单校划片”入学的初中学校,通过对口直升方式入学,即一所初中对口片区内所有小学,对口小学毕业生直接升入对口初中学校就读。各县(市、区)要制定规划,采取措施,使尽可能多的小学或居民片区实行对口直接升学。
“多校划片”学校电脑派位
由各县(市、区)教育局按照划定的初中学校招生范围,组织小学毕业生家长填报入学志愿,对报名人数少于招生计划人数的初中学校,按学生志愿直接分配入学;对报名人数超过招生计划人数的初中学校,通过电脑随机派位安排学生入学,电脑随机派位工作应由县(市、区)教育局统一组织实施。各县(市、区)确定区域内优质公办初中“多校划片”范围时,既要体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的公平性,也要坚持就近入学原则。优质初中学校“多校划片”学区范围不得扩大到所属行政区域全域;原则上优质初中学校“多校划片”学区范围尽量不得交叉或重合。
严禁跨县(市、区)择校
坚持严禁跨县(市、区)在公办初中学校之间择校的原则。各县(市、区)教育局在小学毕业生升初中工作中,严禁以任何理由安排户籍、学籍不在本县(市、区)区域内的学生进行择校。
符合条件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小学毕业生,由县(市、区)教育局统筹安排到相对就近接收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的公办初中学校就读,不得择校。符合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条件的小学毕业残疾儿童分配到普通中学随班就读,或根据家长意愿,结合实际情况,安排转入特教学校就读。任何学校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接收教育行政部门安排的残疾小学毕业生接受义务教育。
提前招收小语种学生
2016年两所外语类学校(太原市外国语学校、太原市第二外国语学校)继续提前面向六城区小学毕业生招收小语种学生。具体办法由两所外语类学校根据实际提出招生申请并制定招生方案,报太原市教育局审核备案后实施。
民办初中向本省其他市招生人数不得超过30%
各民办初中(含九年一贯制、十二年一贯制民办学校)在规定时间向审批机关申报招生计划、招生范围。相关教育行政部门根据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要求和各民办初中的办学条件、办学情况、办学行为等,核准各民办初中的招生计划和招生范围。各民办初中要严格按照教育行政部门核准的招生计划和招生范围组织招生。学校超规模、超计划所招学生将不予办理学籍注册。
不具备寄宿条件的民办初中学校,应面向太原市行政区域招生;具备寄宿条件的民办初中学校,应主要面向太原市行政区域招生,需要面向全省招生的,经审批机关批准后,也可适当面向本省内其他市招生,但面向本省其他市招生人数(不含已在本校就读的非本市户籍应届小学毕业生)不得超过招生计划的30%。民办初中学校不得招收无小学学籍的学生。
各民办初中学校招生工作应按照市的统一时间、统一办法、统一程序的要求进行。民办初中学校招生将在公办初中学校入学工作结束后进行,任何学校和个人不得提前组织招生报名和录取工作,凡违反规定的民办初中学校,将取消其当年招生资格。
民办初中学校招生报名实行网上自主报名方式,并实现民办初中网上报名系统与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的有效对接。每名小学毕业生只能选报一所民办初中学校。
公参民学校70%自主招生
民办初中学校按照电脑派位和自主招生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招生。具体办法为:公办学校参与举办的民办学校,当报名人数少于招生计划人数时,全部录取;当报名人数超过招生计划人数时,招生计划数的30%采用电脑派位方式进行录取,其余70%采用自主招生方式进行录取。
其他民办学校按照太原市的统一要求,由学校组织进行自主招生。九年一贯制、十二年一贯制民办学校必须接收自愿升入本校初中的本校小学毕业生。
【小升初名词解释-就近入学】相关文章:
上海2017小升初新政:采用对口直升和随机派位免试就近入学10-16
美术用语名词解释09-09
自由搏击名词解释08-16
编导艺考名词解释07-27
电工学的名词解释07-26
街舞Breaking常见名词解释10-08
影视编导必备名词解释09-11
足球战术用语名词解释07-09
美术专用名词解释10-11
物流相关术语-物流名词解释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