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传统太极拳的意气形
由于人们对传统太极拳的意、气、形,缺乏正确理解和认识,所以,学习传统太极拳的传承与传授容易走歪路,下面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传统太极拳的意气形!
一、传统太极拳的意
是人体从出生的那一天,随生命的降临,附体而存,是主宰人体生命的灵魂:
1、传统太极拳拳论中提到的神明,就是意,就是人的灵犀,它既不是人的思维、理念,也不是人的大脑、神经的一系列反应,是确确实实存在于人体中的灵魂。
2、人们讲的第六感觉就是人的灵魂的显现,所产生的人奇特的感悟。
3、为什么婴儿在不会开口说话前,可以看到、明锐地察觉到,大人难以理解和不可思议的现象和事态。是因为,他不具备人的思维和主观意念,是单纯的灵魂在主宰。所以能够明辨事态的真相。
4、当一个科学家、艺术家在全身心地投入到他们所从事的工作中时,往往会魂不守舍,任何外界的干扰都无法改变他们这种状况。这就是真正处于没有主观意念、没有任何杂念的、忘我的绝佳境地,是灵魂在主宰他们的所作所为。这就是科学家、艺术家的灵感,就是灵魂,无可替代的奇妙作用。
5、为什么濒临死亡的人,尽管已经没有意识,没有任何的感觉,但是,在他(她)心目中念念不忘的人,没有到来前,他一直死撑着,直到那个人的到来,病人才撒手而去。这就是魂飞魄散,生命彻底终止——魂去命了。
6、传统太极拳的精髓就是意。就是排除一切干扰、杂念、晢着,必须宁静、松沉、轻灵、达到忘我的境地的原因所在。
7、所以,传统太极拳的意就是灵魂,就是神明。不懂这一点就根本无法修炼传统太极拳。
二、传统太极拳的气
绝不是人的呼吸、也不是人体的气血运行,而是在人的灵魂的主宰下,人体内在的肌肤、软组织、人体电解质、所有液体的综合蠕动、运行而产生、形成的能量的运行:
1、在太极拳运行过程中,当一个人处于浑身松弛、舒展的状况下,可以明显地感到手指有脉冲式的感觉,身上似乎有流水般地涌动,浑身上下有种从未有过的温热和微微地兹汗。所有这些现象和感触都是传统太极拳的气的运行的初级阶段的反应。
2、当太极拳的修炼达到一定境界,就可以得心应手地掌控自身的气,随心所欲地运行,如同涓涓流水徐徐在人体周而复始、绵绵不断地运行。
3、一旦进入到神明阶段,气随意动,气的运行自然而然地进入到无声无息、无影无踪、若有若无的绝佳境界。
三、传统太极拳的形
是由人体内在气的运行,引发人体头、躯干、四肢的整体或者局部、以致个别部位的外形表现,形成千姿百态的惟妙惟肖的动作:
1、传统太极拳任何动作的形,都是在人体气的作用下,引发人体各个关节、韧带、肌腱、肌肉、皮肤的延伸、收缩等一系列的、节节贯通的屈伸、开合,才形成人体外形的、形体动作的组合、演绎。
2、人体右脚的跨出,必须通过右臀的内敛,引发右胯部的肌腱、韧带的伸缩,使得右胯关节的屈伸、开合,带动右大腿的抬起和慢慢地向前延伸,贯通右膝关节的连锁运用,进而舒展右小腿、以致右踝关节的运行,最后导致右脚的跨出入地。
3、以此类推,人体四肢、躯干,任何部位的形的运行必定是同出一辙,节节贯通,一动无有不动而组合成形形色色的、太极拳各个动作。
四、传统太极拳的意气形准确训练方法:
1、正因为大多数人,不明确、不理解到底什么才是意?往往错误地认为:我只要记住动作的要领,思想上、心态上放松地打,就一定能打好太极拳。
2、一味地依赖和沉倾于套路拳动作的规范,不明白、不理解,人体的头、四肢、躯干的运动,必须在根节的运行下,才能引发、带动、中节、以致稍节的绵绵不断的运行而组合成千姿百态的拳的外形。
3、人体各个部位的局部运动,这个部位的根节运动,也是在人体内在气息的催化和引发下,才得以节节贯穿的、中节、以致稍节缓缓流水般的,渐序运动。而绝不是简单的人体外部的形态的肢体运动。
4、由于人们没有恰如其分地理解、认识、以致恰到好处地去真正掌控传统太极拳所描绘的意到、气到、形到。所以到头来演绎的传统太极拳,只有形态表演的、肢体运动,根本没有传统太极拳必须显现的精气神韵味的拳术演绎,所以沉沦为只有外形的太极拳拳操。
5、言下之意,太极拳想要健身、养生、延年益寿,也只能是纸上谈兵、望梅思渴的空谈而已,是一厢情愿的美好意愿罢了。
所以传统太极拳的意、气、形,既是真谛和精髓,也是组合成传统太极拳稀缺的、奇葩式的、必须用心灵去感悟和修炼的、丰富多彩的太极拳文化。
千万记住:博大精深的传统太极拳,不是太极文化,是别具一格的、拳的艺术和丰富内涵的太极拳文化,主宰这一切的只能是人的神明——灵魂。
拓展:传统陈氏太极拳的基本功
一、传统陈氏太极拳的基本功就是四个字“丹田内气”:
我们学练太极拳 也就是说有了丹田内气,就有基本功,没有丹田内气就没有基本功。即使你练了30年,会100个套路,还是没有基本功。
弯腰劈叉、翻跟头等等那都是杂技演员、外家武术的基本功。 在陈氏太极拳中,练习者要站三年拳式桩功,目的就是养出上丹田、中丹田、下丹田三丹之气。
二、内家拳基本功的三个标准:
第一步,气沉丹田。
检验方法:
把口鼻闭上,把手放在小腹上,可以自由地把小腹凸起,凹陷下去。
做到这一步,是基本达到气沉丹田,但还是要坚持锻炼,让下丹田充实有力。
第二步,气冲带脉。
检验方法:
把口鼻闭上,把左手放在小腹上,把右手放在腰眼命门上,可以做到把小腹凸起的同时,后腰命门也凸起来。
第三步,气灌四稍。
检验方法:
气从后腰上到夹脊穴,再由肩到肘到手,手指坚硬如钢铁。 冬天的时候一运气(一个呼吸)手掌发热,发红,内气能灌倒手指,手指比平时硬很多。
气从后腰下行,由腰胯到膝到踝到脚,脚指五指抓地、落地生根。 我自己有个经验是手背的皮肤会越来越嫩白。
三、正确带功练拳:
很简单,做到以上三步后,带功行拳。
这时候你的拳才是有真正内在支撑的拳,才是真正的内家拳。 带功行拳后,动作只是引导内气发放的引导姿势,动作重复的遍数越多,内气和内劲对这个路线越熟悉,传导的越快,用起来就越顺手。到了这个时候,你就明白了太极拳为什么让你放松,你越放松,内劲发的越快啊。也就是拳打万遍,其理自现!
以上所说的都是日常对我自己的练拳要求,都是大家可以用手检查出来的,也是我自己真正练出来的。您练出来了么?!
大家找老师的时候,可以把拳头放在老师的肚子上,如果他能用肚子里的内劲把你弹出来,至少是用内气能顶得住你的拳头,再和他学,否则很抱歉, 这个大师很可能“没有东西”。
有了“丹田内气”,你就可以学太极拳这个语言了,尽管水平很低,属于起步阶段,但是和连字母都不会的人还是相差十万八千里的。
功夫就是这样,有一分功夫和十分功夫这是量的问题,一天
一天练下去就行了。 但是有和没有功夫, 这是质的区别。
传统陈式太极拳基本功:二步功“气入脊柱”
太极拳,如果只讲功力,先不讲打法的话,按照我的浅见,其核心高度概括一下,不外乎是两点:
一是先在体内练出雄浑灵活的三丹之气(即内功)。
二是将这种内在的实力传到到身体各部(内功的传导),最明显的就是四肢。
任何功法,说到底都是帮大家实现以上两个目标。
目前有些人下丹田很充实,下丹田和中丹田的运转也很灵活,但是内劲到不了手和胳膊上。发力还是靠肌肉的爆发力。
坦白地讲就是丹田里面的这点东西在打人的时候没有什么感觉,说白了就是用不上。
一、内气体内循环运行:
一般人练习武术内功的时候,内气的运行路线是督升任降,走一个循环。但是这个只是养生练法,是培养自己的方法,不是打人的方法。
因为按照这个路线,内气和内劲只是在自己体内循环,是不出体的。到不了体外,也就变不成力,打不了人。
二、内气体内由夹脊分开运行:
大家都知道太极拳在练习时身体好像一直在蠕动,这其实就是在活动脊柱,在加上之前练出的丹田内气活动起来,尽量往脊柱上和脊柱内收,使得人的脊柱日益强健,这就是敛气入骨,敛气入脊骨。 一般人的腰骨是向内凹陷的,手放到腰眼上可以感觉是一个很明显的凹陷洞,也就是道家所说的后天亏损。
这个其实是由于脊柱在腰部向内弯曲造成的。
大家如果能做到第一步气沉丹田的话,你一吸气就可以把肚子鼓起来,这个是因为内在气体的膨胀给了肚皮一个向外的作用力,这才使得肚子凸起来。
现在你把这股气往腰眼处收缩,这股气就给了弯曲的脊柱一个向后的力,这个力会使得这个弯曲消失,是你的脊柱变直,从而使你腰上的那个凹陷消失,达到命门后撑。
要想气到四稍,尤其是到手指稍,有个窍门,就是将上述循环打断,改变气的路线。
简单的说,内气由丹田尾闾提到夹脊之后,不再向上到达百会。而是气从夹脊沿着两个肩胛骨到肩,肩一松,到肘,然后到手。
原来是气由百会下来,到了丹田之后小腹凸起。现在是气由夹脊分开到肩肘手,气贯到手的时候,小腹凸起。
一开始练习的时候气感不足的话可能需要意念引导一下(不提倡意念,但是这个内劲的运行路线大家要清楚)。
内劲充实的人自己做一下就可以感觉的到了。
这个方法太极拳里叫练任不练督,太极拳让人松,也就是为了气由夹脊更快更好的传到手上。
总之,这样练确实可以增加手上的力度,但是他毕竟打破了小周天的气的运行路线,对于养身来说不是最好的选择,这个就是为什么道家不提倡发劲打人,因为杀人一万自损三千。
而武术家到了晚年,更多的还是按照小周天的路线来运气,不发力,不是练气化力,而是练气化神,气由夹脊向上到百会,这也就是武术可以入道的根本原因,以武入道。
传统陈氏太极拳基本功三步功:“气灌四肢”
第三步功夫目的就是将身体内部的气灌注到四肢。
这一步最不好练。 因为有两个关口堵着,所以气很难达到手指和脚趾,这两个关口就是肩和胯。
一、松肩松胯:
太极拳一开始就让你放松,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让你打通肩和胯,实现气在体内和四肢的贯通。
现在社会上练拳的人的问题是,他体内根本就没有内气,他就没有练过这个基本功。所以他感觉放松不了。即使感觉放松了,四肢也没有气劲的反应。
对于这些人,在你碰到需要和别人打斗的时候,建议你千万别放松,能使多大劲就使多大劲打吧,说不定还不会吃亏。否则,在你放松了,想从体内调动更强大的内气来运用的时候,却发现自己体内没有这个基本功,那就惨了。就好像拔出枪却发现没有子弹。倒不如抡起枪托直接砸算了。
是不是要等到肩胯完全松了以后才能开始练太极拳呢?! 不是这样,因为松肩胯是一辈子的事,要不停锻炼,这里面就是体现功力的问题了,日久功深。
二、五心归一
松肩胯的时候,想要把内气更好的更快地达到四肢,需要练习五心归一的功法。所谓五心归一,是在你有了丹田基本功之后需要继续提高的一个步骤。通过丹田内功实现了内气在体内的调动,由小肚子调到头顶,周而复始。
五心归一功就是要把丹田内气调动到手心和脚心。把内心、2个手心、2个脚心都收到丹田,这就叫做五心归一。
练丹田基本功的时候,随着内气的吸和吐,肚子也会随之鼓起来和凹陷下去, 在练习五心归一功法的时候,你的手心和脚心就当做是你的肚子,
吸气的时候手心脚心向内收。收到肚子里,下丹田。 吐气的时候向外凸,达2个手心、2个脚心。
这才是为什么所有太极拳都要求你手心要内含,五个脚趾要抓地的真正原因。 只告诉学生用脚趾头使劲扣住地面的老师是不负责任的,或者说他自己也不懂得这个道理,希望大家有所体会。 经过这步功的练习,你已经学会了,全身4点有弹簧,即手心和脚心。
再通过体呼吸等相应的功法, 大家可以去练习8点弹簧,10点弹簧,N点弹簧。 最终练成“全身无处不弹簧” 。
【传统太极拳的意气形】相关文章:
太极拳与中国传统文化06-29
太极拳的要领11-18
太极拳的特点06-08
太极拳功法要领03-02
太极拳学习步骤04-02
太极拳的学习原则10-03
太极拳的知识教学09-04
太极拳实用口诀11-14
关于太极拳的介绍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