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培训

武术对练史略

时间:2024-09-09 05:46:46 武术培训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武术对练史略

  1 前言

  随着武术运动的发展和武术文化的对外传播,武术的技击内涵却在逐渐的淡化甚至消失殆尽。在此情况下,武术对练逐渐彰显其体现武术技击本质内涵的重要价值。武术对练不仅是武术练习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和重要的练功阶段,更因其对武术攻防技击艺术的展示成为武术舞台表演和影视表演的重要表现形式。然而,武术对练果如人们认为的随意编创,随意创新吗?武术对练的历史是人们想象的那么年轻吗?诸多武术历史论著均没有专门述及武术对练的历史流变,致使人们对于武术对练形成一种“年轻”、“随意”的印象。这使得我们有必要拨开历史的尘雾来搜寻梳理一下武术对练源远流长的显没轨迹。

  2 武术对练的概念

  关于武术对练的概念,老一代武术家张文广认为,对练是中国武术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和练习形式,它是“在各种单练项目的基础上,两人或多人按照所编排的套路,进行攻击与防守的方法练习”。另有研究者认为,对练套路就是“遵循攻防合理的技击原则,由拳术的踢、打、摔、拿等动作及器械的各种技击动作所组成”的技法组合或程式。综合以上见解,可将武术对练定义为:两人或多人空手或持械进行的武术练习或表演形式。

  3 武术对练的源始

  武术对练可以追溯到原始人类社会宗教中的武舞活动。在人类原始文化形态中,原始宗教、教育、娱乐等活动常常是交织在一起的,原始宗教的仪式常通过原始武舞来体现。在原始武舞中,人们通过击刺杀伐的偶的幻想获得超自然的力量以战胜野兽或敌人,同时这也是提高自身战斗能力的一种练习形式。云南沧源原始岩画上仍可清晰辨认出人们徒手或持械武舞的形象。为了增加幻想和实际练习的效果,人们便互相假象对方为敌人或野兽进行舞刺挥杀。这可以认为是武术对练最初始的形式。此时的器械主要有石刀、石斧等。

  4 武术对练的发展演变

  4.1 先秦时期的武术对练

  商周时期,战争逐渐频繁,武舞的目的也逐渐由原来的幻想为主过渡到提高军事战斗力上。大禹制服有苗部落的“干戚舞”、夏启的“舞九伐”、周代的“舞象”不仅有集体持械的统一动作练习,也应有对刺对击甚至互刺互击的对练,否则战斗能力则不容易得到有效地提升。此时随着青铜工艺的进步,青铜武器已被广泛使用,如安阳市出土的商代青铜矛、商妇好大铜、辽宁生博物馆藏的商代青铜戈、陕西绥德出土的青铜蛇头剑等。因此,士兵们对练时所持的兵器比起原来的石斧石刀来更轻更锋利,也正因如此,他们的对练技术更容易复杂高超的同时也要求他们掌握技术更熟练和精准,否则便可能带来互相的伤害。

  由于角力是掌握其他兵器的基础,随着战争的增多和多形式化,春秋战国时期角力手搏受到重视,其无疑主要是双人的对练。《庄子·人间世》有“且以巧斗力者,始乎阳,常卒乎阴,泰至,则多奇巧”的记载。这一时期的兵器除青铜兵器外,逐渐向铁制兵器过渡且不断向多样化发展,如出土的战国青铜双剑、战国青铜匕首、吴王夫差矛以及2013年1月刚刚在湖北随州出土的“随国大司马行戈”等。剑的出现和逐渐盛行还掀起了击剑论剑之风,使武术对练首次出现了盛况,此时的剑术对练之水平也臻高超。《吴越春秋》记载越女论剑:“其道甚微而易,其意甚幽而深,道有门户,亦有阴阳,开门闭户,阴衰阳兴。手战之道,内实精神,外示安逸,见之似好妇,夺之似惧虎……。”《庄子·说剑》记:“夫为剑者,示之以虚,开之以利,后之以发,先之以至。”反映出当时的剑术对打技术已发展到相当高的水平。《说剑》的记载还反映了当时的剑术对打已具有了较完备的体制,斗剑的目的不是为了练兵备战,而是为了观赏娱乐,表明武术对练开始具有了竞技性、表演性和娱乐性。而《孙子兵法》的出现则为武术对练家们的对练活动提供了更多充满智慧的战术指导,如“避其锐气击其惰归”、“诱敌上当”、“乘人之不及”等。

  4.2 秦汉三国时期的武术对练

  任何一个朝代刚建立时都会有一段时期的禁武政策,这是因为刚获政权的统治者们十分清楚他们是靠什么取得政权的,如果不禁武,已到手的政权可能照样被夺去。等到社会经济恢复,政治秩序安定后统治者便会逐渐放开习武环境,否则要么说明统治效果的失败,要么会激起人们对于压制的反弹性对抗。但是,禁武的同时一定要用休养生息的统治政策,就像放开武术的同时也不能放松自己的军队力量一样。秦朝残暴统治下的禁武不但没有安定统治秩序的效果,反而激起民众更为激烈的反抗,终于被农民起义推翻。两汉时期一是因为统治者的自信,一是因为要与匈奴持续作战,尚武之风一直非常雄劲。曹丕《典论·自序》描写了“四方之法各异”的剑法,是剑术出现流派的鲜明佐证。《汉书·艺文志》云:“习手足,便器械,积机关,以立攻守”,可以看出,此时人们已经明确将武术的拳法与器械作为两项内容区分对待。此时的武术对练也自然会被区分将拳法和器械的对练。《三国志·刘封传》第一次出现“武艺”一词的记载,泛指各种攻防格斗技术。显然“武艺”一词包含武术的对练技能,因为单人或集体的武术技艺很难称得上“武艺过人”。河南登封少室阙上有两名身着紧身衣裤的持剑相斗,南阳唐河出土的汉画像石中有两勇士各执长剑相击的图像。

  如果说“武艺”一词的出现是武术已具备某种基本形态的标志,那么项庄项伯的拔剑起舞对练便可称得上是中国武术对练的第一次绝妙的全面展现,因为他们的舞剑对练既有击杀阻防,又有表演娱乐,或者说表面上是礼节性的表演娱乐,实为暗含杀机的击杀阻防。而《汉书甘宁传》记载的凌统欲借刀舞之名杀甘宁之事,则实在堪称“项庄舞剑”的重演,不同的是有第三人吕蒙见势不妙“操刀执盾以身分之”。这一幕对练所涉器械可谓多样,且险象环生,真是远非今日一般武术对练项目可比。

  这一时期不仅剑术的对练技艺日高,其他不同器械之间的对练也很兴盛。剑对戟在汉代颇为流行,在成都羊子山出土的东汉画像砖的画面上,一人手执长戟刺向对方腹部,对方则闪开或格开长戟,跃步探身上前,挥剑攻击对手头部。1971年在河南省唐河县一座早年被盗过的画像石墓中,发现一副剑对的格斗图。其中一人挥将对手帽盔砍落,由于用力过猛,柄折断。河南郑州新通桥汉代画像空心砖墓中有戟对剑、钩镶格斗图。图中持剑、钩镶者被持戟的对手逼至树下后,左手执钩镶推挡开对手戟身,右手挥剑反击。江苏铜山县苗山画像石墓亦有戟对剑、钩镶时刻画像出土。此外,从汉代画像中还可看到棍对棍;剑、盾对剑、钩镶;戟对戟;剑盾对双戟等多种攻防格斗的表演。

  三国时期首次出现了空手与器械的对练记载。曹丕《典论·论文·自序》谈到邓展善“空手入白刃”。1964年在江苏徐州十里铺发现的画像石,刻有两个武士一人执长戟,一人徒手与搏的画面。河南南阳勒岗则发现有徒手对矛画像石。

  4.3 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武术对练

  两晋南北朝虽然历史跨度不长,又由于战乱频仍而未留下太多的文献记载,但对于武术发展的影响不可小觑。首先是“武术”一词的出现。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的《文选》中记录了南朝宋颜延年的一首诗,其中有“偃闭武术,阐扬文令”的诗句,是迄今有关武术的资料中最早提到“武术”一词的。此时的“武术”除了包含射御、舞戟、拳勇等单人武术练习之外,所包含的角抵、相搏、剑道、击刺等实质上都属于武术对练的形式。其次,以梁代出现的《马谱》为标志,说明“击有术、舞有套、套有谱”的武术技术和理论体系构架已基本完成。此时的谱实质上更多是指与人格斗对练的秘法,而非仅包括单练套路的记录。第三,“闻鸡起舞”的故事不仅在中国武术史上留下千古名谈,还对整个中华民族的奋斗史产生不可磨灭的精神贡献。《晋书祖传》记载:祖和刘“情好绸缪,共被同寝。中夜闻荒鸡鸣,蹴觉日:‘此非恶声也。’因起舞”。“因起舞”短短三个字的记载,被人们误解了一千多年。按照一般理解,人们想当然地都会认为祖刘二人是在各练各的,舞嘛,大家只见过单个舞的,哪见过对打着舞的?殊不知,武术之“舞”,实有不同,也包括两人甚至多人一同对练的“舞”。更何况,祖刘二人为收复失地而培养真正的击杀本领,在一起对“舞”才更说得过去。

  4.4 隋唐五代十国时期的武术对练

  隋唐五代十国时期的摔跤活动名称有角抵、角力、手搏、相搏及相扑等。这几个称呼所指的对象应该大同小异,属同一活动的不同名称,或在不同时间或地区的不同名称。但有几点是共同的:第一,此类活动在这一时期非常兴盛,且多为在节日举行的喜庆观赏活动。虽然隋文帝时以铺张奢华糜费财力及“戎旅军器,皆宜停罢”的禁武令为由禁止角抵戏,并遣散伎工乐人,但到隋炀帝时期角抵戏又重新盛行了起来。《随书·炀帝纪》记载:“大业六年(公元611年)春正月丁丑,角抵大戏于端门街,天下奇伎异艺毕集,终月而罢,帝数微服往观之。”角抵的复行而无法禁止的现象与帝王和百姓的爱好有很大关系。到了唐代,其君王对角抵之类更有浓厚的兴趣。唐玄宗、宪宗、穆宗、敬宗、文宗、武宗、僖宗、懿宗、昭宗都对角抵戏兴趣极大,在史书中均有相关记载。而五代十国期间的统治者则尤为过之,最典型的为后唐庄宗李存,不仅观赏,甚至亲身参与。《旧五代史·李存贤传》记载:“存贤少有材力,善角抵……庄宗自矜其能,谓存贤日:‘与尔一搏,如胜,赏尔一郡’。即时角抵。存贤胜,得蔚州刺史。”不仅统治者喜爱角抵,民众对角抵也颇为喜爱,民间的角抵活动开展很普遍。《角力记》云:“观者如堵,巷无居人。从正月上元,至五月方罢”。由此可见观众隋绪之激烈及此类活动竞赛持续时间之长。第二,此类活动比赛均为二人之间的对练和较量,且较量中不限于跤法,亦包含拳打脚踢的技术,但仍以摔法为主。《角力记》记载,前蜀石彦能与人比试相扑,“伺机入腰而倒”,足以说明。唐代韦绚在《刘宾客嘉话录》中记载:“京国顷岁街陌中有聚观戏场者,询之,乃二刺对打,令既合节奏,又中章程。”可以看出此时的活动已与现代对练相差无几。第三,当时已有专门的摔跤组织出现。如当时著名跤手蒙万赢,“僖宗咸通中,选隶小儿园……寻入相扑朋中,方年十四五”。到昭宗年间,仍有所谓“相扑朋”之类的专门组织存在。前文引用过的《角力记》中也提到,“会于学社山前平原作场”,“赢者社山出物赏之”等,这里提到的“社”应该就是民间自发的角抵相扑组织。

  4.5 宋元时期的武术对练

  宋代武术体系基本形成。除了对抗性的角抵、手搏外,套子武艺有了较大的发展,从而奠定了中国古代武术的基本格局,使得中国武术基本摆脱了从属于军事训练的地位,在民间土壤里开始生长发展起来。宋代才开始出现正式的武术套路,说明武术套路远远晚于武术对练,而不是人们通常认为的练好个人套路再练武术对练。

  北宋时,皇室征召精于武艺、擅长杂技百戏的艺人置于禁军当中以供表演。《东京梦华录》生动地记载了其中武术表演的状况:“内两人出阵,对舞如击刺之状:一人作奋击之势;一人作僵仆。出场凡五七对,或以枪对牌,剑对牌之类”。不仅有两人的对练,还有多人的对练,且为持器械的对练。“执真刀,互相格斗击刺,作背面剖心之势,谓之七圣刀”。不仅持器械,且持真器械进行对练,且非常逼真惊险。除此之外,集体武术表演中还有对练的形式:“各执木棹刀一口,成行列。击锣者指呼,各拜舞起居毕。喝喊变阵子数次,成一字阵。两两出阵格斗,做夺刀击刺之态百端讫。一人弃刀在地,就地执身,背著地有声,谓之‘板落”’。“板落”即后倒时背着地,表示被对方刺中倒地。可见此阶段的武术对练技艺已达到了非常高的水平。

  宋代的相扑比赛已有正式的规则,叫“社条”。在比赛中执行规则的裁判叫“部署”。可见宋代的相扑已形成比较完备的体系,已形成了打擂的比武形式。宋代杂剧有不少武术对练的表演,如《目莲救母》充满武术对练的表演,受到观众们的欢迎,由此可见人们自古便喜欢看到打斗的表演,这也是今天功夫片火爆的根本原因所在。

  元杂剧中也有不少武戏,其中的表演多以武术对练的形式出现。其中,有“脱膊杂剧”如“关大王单刀会”、“三英战吕布”、“单鞭夺”等;有“绿林杂剧”,多演绿林豪杰的故事,有相当多武术对打的场面。

  4.6 明代的武术对练

  明代武术在全国范围内已形成了诸多风格迥异的拳术流派;且十八般武艺已有了具体的名称内容。这从某种程度上标志着中国武术体系的形成。不同武术流派间的差异不仅表现在单人练习套路风格特点、技术动作方面,明代武术各流派基本也都有自己的对练套路,即两人或两人以上在单练的基础上按攻防格斗规律组成的对打套路。此时的“对练”被称为“舞对”。如果说此前是武术对练导致了武术单人练习套路的出现,那么此时武术两人或两人以上的对练则往往又是在单人练习的基础上编排形成的。对于舞对的规则有详细的记载:“比分九则:上等三则,上上、上中、上下;中等三则,中上、中中、中下;下等三则,下上、下中、下下。极精致,熟出乎上上之外,得手应心,自知机彀,可以传教者为超等。”具体规定为:“舞对力猛,不差正彀,又加疾熟,由与得手应心未达一间,俱为上上。舞对力猛,不差正彀,具能急速而力稍怯,或只急速,为上中。舞对力猛,不差正彀,或欠速,或力怯,为上下。舞对合彀,亦熟,但稍迟,或稍弱,为中上。舞对力猛,合彀,但稍生涩者,为中中。舞对力猛,合彀,但相合稍生涩着,为中下。艺虽稍熟,而不知彀者,虽合彀而不熟,与熟而迟钝着,为下上。舞而不知对,对而不知舞,虽精只作下中。能一事而生,与舞对具差正彀者,虽熟亦为下下。舞对二事,全然不通,与未习者,为不知。”可见舞对共分十等,每等都有明确的质量规定。从打击力度、打击方法、打击速度、配合熟练程度等各方面都进行严格的考量,以确定舞对技艺的级别。这也是武术对练逐步走向规范化、可比化的表现。

  4.7 清代的武术对练

  长期的历史实践经验,为清代的武术技击理论的基本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各拳种流派都总结出了较为完整的理论,如《手臂录》、《拳经·拳法备要》、黄百家的《内家拳法》等。这些著作的出现改变了武术只能口传身授的历史,使得武术得以在各流派世代相传,对于传统武术技击、对练的传承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各流派的武术大体均有单练套路、对练套路、散手对打和各自的功法练习体系。太极拳还创造性的运用确保安全性的推手练习和散推训练来检验修正拳架,同时提高练功人的“知人”功夫和实战技能。

  自公元1644年,清代统治者禁止平民练武,民间则以“社”、“馆”的秘密结社形式传授武艺。清军入主中原,自诩其:“以弧矢定天下”,故极为重视八旗武技训练。清朝布库兴盛。布库是满族语,意译为“撩脚”,一种徒手相扑的游戏,犹如今之摔跤。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六:“一日布库,相扑为戏也。徒手搏击,分曹角力,伺隙蹈瑕,不专恃匹夫之勇。”清赵翼《相扑》诗:“黄幄高张传布库,数十白衣白於鹭。”原注:“以手相扑,名日布库,即古角角之戏。”清梁章钜《归田琐记·五拜》:“或问何为布库之戏?余谓布库是国语,译语则谓之撩脚,选十余岁健童,徒手相搏而专赌脚力胜败,以仆地为定。”这种游艺活动源远流长,汉代习称角角,宋人名日相扑。与前代相比,清代朝廷对此项活动更加重视。在朝廷中设有善扑营,选拔八旗力士,专练布库、骑射等技艺。这种专业的摔跤手,也叫布库(俗称扑户)。朝廷的大力提倡,使得朝野上下相扑盛行,因有官跤、私跤之别。故宫博物院珍藏有一幅大型工笔重彩《塞宴四事图》,囹上有于敏中书乾隆帝弘历的御制诗四首并序。从诗及序中,我们进一步知道,当时的相扑有两种,除布库之外,还有“厄鲁特”,二者在摔法、着装等方面都有区别。布库以摔倒对方为胜;厄鲁特必须使对方两肩着地,并按住头部方算胜。布库摔跤手足蹬黑色直统靴,身穿短袖跤衣,名叫“褡”,“褡”用多层白布密缝而成,厚重而坚牢。厄鲁特摔跤手则袒露上身,赤脚而扑。自古以来,角角就是百戏的基本内容,甚至一度成为百戏的代名词。清政府以整饬武备原则为指导,大兴相扑之风,使这一古老的技艺发扬光大。满、蒙摔跤技艺与中原传统摔跤的融合,把中华武艺提高了一个新的层次。

  4.8 民国时期的武术对练

  民国时期,时局动荡、军阀割据、各种思潮交锋、土洋体育之争、连年战火因素、政府要员及社会名流的提倡等,都对传统武术技击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总体而言,这一时期,武术对练仍呈发展趋势,而且取得了一定成绩。如:精武会曾设教谭腿、合战等拳术对练二十余路,以及对枪、单刀对大刀等器械对练五十多路。1936年第11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在柏林举行,中国派出的国术(民国时期对武术的称谓)队,先后在汉堡、柏林法兰克福以及慕尼黑等地表演,观众赞誉热烈,许多项目都要返场两三次,尤其是空手夺枪,常常要重复五六次,在世界竞技体坛上展示了风采。

  5 现代武术对练

  新中国成立后,武术获得新生,对练项目受到重视。此时的武术对练要求以技击动作为主要内容,以套路形式所表现的两人或两人以上按照攻防格斗规律和预先编排好的套路所进行的假设性的实战练习。项目规定对练分为:徒手对练、徒手对器械、器械对器械三种。自1958年在北京举办的全国武术运动会至1976年在哈尔滨举办的全国武术表演大会等历年比赛中,均设有武术对练项目。自1979年第4届全运会,对练第一次被列为武术项目至今,对练一直是竞赛项目。在表演中,对练同样起到了重要作用,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比赛和表演的对练项目有山西队以及天津队的三人对拳,安徽队空手夺匕首,宁夏队、河北队的徒手夺枪,河南队双刀进枪,山东队三节棍对棍,吉林队手梢子对枪,河北队对刺剑,四川队单刀进双枪等。他们在演练中动作紧凑逼真,配合默契,难度大,技艺高,内容新,把武术徒手及器械对练推向新高潮。但是,此时及之后的武术对练在动作编排上也出现了不合乎本体的偏颇。武德要求本是中国武术最为重要的文化特征,但是,现代武术对练却出现了在对练结束时“斩首”、“斩腰”、“两人合杀一人”、“不杀人不罢休”等暴力性价值取向,误导了人们对于武术文化的认识。这不能不说是武术对练发展的一大遗憾。

【武术对练史略】相关文章:

武术的力量10-20

武术礼仪05-13

武术分类解析08-04

武术礼仪解析07-23

武术的特点与作用10-17

武术的运动特点06-08

练口才的意义10-18

想练声得先练气演讲与口才09-23

峨眉拳武术技法06-24

练武术的意义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