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下第三方物流
引导语: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面对企业间的激烈竞争和电子商务迅猛发展对物流服务的深层次性和全面性要求。
一、电子商务与第三方物流发展
第三方物流是指生产经营企业为集中精力搞好主业,把原来属于自己处理的物流活动,以合同方式委托专业物流服务企业,同时通过信息系统与物流服务企业保持密切联系,以达到对物流全程的管理和控制的一种物流运作与管理方式。第三方物流供应商通过为客户提供所有的或一部分供应链物流服务,以此获取一定的利润。第三方物流市场的发展,是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社会分工日趋化,物质流通的规模越来越庞大,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被置于一个前所未有的极其宽阔的空间,第三方物流在社会经济中的重要作用越来越突出。
第三方物流是实现电子商务的重要条件。电子商务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运用来实现商品交易以及交易管理等活动,并达到了高效率、低成本、网络化和全球化。电子商务的核心优势是在最大程度上方便了最终消费者,第三方物流提供的物流服务更多样化、更快捷、服务水平更高,帮助企业节约了物流成本,提高了物流效率。
第三方物流的发展离不开电子商务平台。一但如果缺少了高效率、低成本的物流体系保障,电子商务的这种优势就无法得到集中体现。目前,在电子商务交易中商流、资金流、信息流的处理都可以通过计算机和网络通信设备来实现,只有物流目前除少数商品和服务可通过网络传输实现外,大部分仍需通过传统的物流运输实现配送。借用经济学的“木桶原理”来分析,我们可以看到,物流正是电子商务发展的“短板”,严重制约着电子商务的发展。因此,高效率、低成本的物流是电子商务的关键。一般情况下,与企业自营物流相比,方面,电子商务发展形成的巨大物流需求促进了第三方物流的发展。电子商务的强大竞争优势,使得越来越多的企业运用电子商务手段来改造传统流通渠道,从而引发了流通模式的变革,使得企业对第三方物流的需求增多。另一方面,电子商务的成本,同时电子商务实现决策,简化了物流过程,极大地提高了物流效率。
电子商务要求物流发展成为一种迅速、高质量、低成本的产品配送,为客户提供独特供应链解决方案的服务。但目前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大多仍是各自为政,企业小、少、弱、散,功能单一,管理水平不高,技术服务水平低,这就决定了我国物流企业无法应对加入WTO后出现的跨国物流公司的竞争。据初步统计,在我国,由于大部分第三方物流企业在运营中不能有效集成各个物流环节,因此无法达到缩短时间、降低成本的目的,使用第三方物流服务的客户对我国第三方物流服务不满的比例已经超过30%。如何解决电子商务环境下新的物流瓶颈呢?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物流发展中的“短板”正是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够适应市场
的需求,与客户双赢的真正有效的第三方物流,应该是建立在信息化技术建设才是解决我国电子商务环境下现代物流发展瓶颈的关键所在。
二、电子商务环境下第三方物流信息化的关键
物流信息化的本质是集成,集成体现在信息的共享和过程的优化。第三方物流信息化是我关键正是在于能充分理解现代物流的本质及其所具有的服务功能,从中发现有价值的物流运作新思路、新理念,并为企业所用。在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第三方物流发展正是强调利用信息化手段,借助电子商务平台,通过实现物流基本信息的维护与管理,以及与服务供应商、客户的信息交互,优化决策,部门评价、财务管理等各项职能来优化物流企业管理,更好地为客户提供物流服务。
1、基础信息管理。基础信息管理不仅包括对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基本信息管理,同时还包括了补充服务者以及供应链企业的信息管理。基本信息实现包括物流的网上注册、网上基本信息维护等功能,主要包括运营业务范围、提供的运营工具、运营路径、大致运营时间等。
2、交互信息管理。交互信息管理主要是第三方物流对与补充服务提供者以及客户之间的交互产生的.信息管理,主要内容包括:下达第三方物流业务指令,关注物流指令执行状态,客户网络服务咨询与反馈管理以及客户物流业务执行情况查询等。交互信息管理可以优化物流决策支持系统。
3、优化决策。优化决策主要是基于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现有服务能力,对动态物流资源信息的分析以及客户、供应商企业的综合评价,在满足客户要求的前提下,对物流业务的解决方案进行优化与决策,以“行业最佳”为目标,更好地为客户服务。优化决策具体的内容包括路径选择、运输载体优化以及建立决策评估体系等。
4、物流系统综合评价。物流系统综合评价是第三方物流企业信息化建设中最复杂但却是最有价值的一个环节。要求从物流系统的整体观点出发,利用信息技术手段,结合客户的需求,采用分析模型对业务信息数据的分析处理,对物流系统现状(如物流生产率、物流质量等)进行客观评价,从而对物流系统进行合理规划和有效控制。
5、物流财务管理。财务管理信息化包括应收款管理和应付款管理信息流处理。在应收款管理中,通过对客户物流服务订单的分析,为客户关系管理和总的财务系统核算提供信息依据;在应付款管理中,记录与各个合作服务提供商的资金流通情况,以便为服务供应商评价和总的财务系统核算所用。
三、信息化下的第三方物流
第三方物流在信息化的帮助下能提供一整套完善的供应链解决案,具有统一的、能实现客户价值最大化的方案设计、实施和运作能力。第三方物流信息化运作主要表现在第三方物流企业与电子商务企业的协同运作以及第三方物流的方案在企业信息化平台下集成运作模型上。第三方物流企业与信息技术公司、电子
商务公司等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手段,采用商业合同或战略联盟的方式合作,共同开发市场。信息化下的第三方物流利用电子商务平台与供应链系统的集成,物流信息系统同生产企业ERP系统的采购、生产、销售等系统模块集成,不仅可以保障生产企业即时生产系统的快速应对能力,同时无论是生产企业还是物流企业都能通过库存“虚拟化”管理最大限度地降低库存成本。
信息化的第三方物流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点:(1)专业化的信息服务。第三方物流企业将其信息系统外包给专业化的物流信息服务商;(2)综合性的业务拓展。信息化改造后的第三方物流公司可以跨越部门的信息界限,实现各个部门的数据和信息的互联互通,同时实现与上下游合作伙伴之间的信息整合,真正实现企业内部和外部的整合协同作业;(3)管理系统化。第三方物流业的主要目的,就是要通过高度集约化的集团式经营来进一步降低成本,提高效益;(4)人才要求高。由于第三方物流公司的信息化建设涉及到许多先进技术的系统使用,因此,其人员要有丰富的现代技术知识和超强的管理应变能力。
四、我国第三方物流信息化建设的路径思考
第三方物流信息化建设从总体上来说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必须统筹规划,循序渐进。目前,可重点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加大物流信息基础建设,扶持电子商务发展。信政府统筹规划息化的第三方物流在整合资源上更具有作用,其发展状况对社会经济发展、商品流通和大众消费都要产生重要得促进或制约作用。要加快我国第三方物流信息化步伐,政府应加强统筹规划,加大对社会信息建设得配套建设投入,积极引导并扶持我国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为第三方物流信息化建设提供基础。只有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刺激外包物流需求,并通过电子商务的发展来带动社会信息化,从而为第三方物流的信息化发展打下基础;此外,政府主管部门还应直接针对我国中小型第三方物流企业信息化建设给予相应的政策引导和支持。
2、做好物流服务标准化、规范化工作。发展第三方物流的关键在于生产企业能将其对物流的控制权交给物流服务商,其前提是物流服务必须标准化和规范化。行业规范和标准化,就是要对有关细节作出目前的规定。对物流行业来说。需要用标准化将“供方——干线物流——配送——送达需方”等物流环节有机连接起来,降低物流接口链接的难度和成本;对物流企业来说,标准化是提高内部管理、降低成本、提高服务质量的有效措施;对于客户而言,享受标准化物流服务是客户权益的体现。因此,政府以及物流行业管理者应尽快引导做好物流行业服务规范化、标准化工作。
3、第三方物流的横向整合,由竞争走向合作。我国国内第三方物流业资源虽然较为庞大,但物流各个环节(如仓储、运输、包装等)之间仍缺乏有效的整合,国内干线物流资源利用率不高物流,末端配送能力不足,物流业成本占总成本的比重较大。因此,应该考虑物流的横向整合,建立一种贯通物流企业全程的新物流体系。第三方物流的横向整合,物流企业由竞争走向合作,这需要给国内第三方物流业提供一个全面的管理方式。把当前蓬勃发展的电子商务和现代物流产业结合起来,通过物流企业信息化改造,建立基于电子商务的全国物流信息公共平台,提供平台整合物流资源。实现竞争走向合作,只是加速我国第三方物流进程的最佳路径。
4、革新物流企业,适应现代物流发展新趋势。信息化的第三方物流对传统物流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物流企业的革新势在必行。首先是观念的更新和对物流信息的正确理解;其次是注重开发运用物流信息技术和装备,降低物流成本,提供物流配送效率;再次要加强对第三方物流企业全员信息化培训,并重点培养物流信息人才;利用信息手段加强企业管理,加强推动物流的科学化、现代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