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管理与危机稳定的特征分析
危机管理是政策制定者在不牺牲重要国家利益的情况下,努力平息与其他强国之间战争威胁的过程。它运用威慑、强制外交、保证和诱导等来说服其他国家,使其认识到和平解决冲突比诉诸武力更加符合其利益。
首先,由于危机是动态的,有多方互动,因此单独一方不能实现稳定
从本质上来讲,危机都是不可控的,因为稳定取决于其他方的行为,而他们也要捍卫自身的利益。如果各方都认为发动战争对自己不利,至少是在当时不利,那么即使目前出现利益冲突,危机稳定也仍然存在。这样,当各国真心希望避免战争时,要保持稳定,就必须使各方都能够感受到这样的安全:确保不会遭受突袭、可以安全地等待、不会有哪一方未经允许而先发制人。各方必须自信能够抵御对手的攻击或者具备足够的'反击能力作为威慑力量。尽管如此,如果一国或多国甘冒有限战争的风险,为了自身利益而损害另一方的利益,那么除非侵略者认为发动攻击所带来的利益不抵所冒风险,否则危机稳定将不复存在。再次强调一下,只有危机各方仍然相信冲突不符合自身利益,才能继续保持稳定。
其次,当对手感到攻击的紧迫性时,危机就会变得不稳定
当冲突中的一方或多方感到危机变得失去控制,也就是说威慑正在失去作用,危机管理的其他方面正在瓦解,战争已经不可避免。如果其中一方认为首先发起攻击将会获得优势,将加剧这一压力。虽然危机各方都想避免卷入战争,但如果战争看起来不可避免,那么就会有冲突方得出先发制人要好于后发制人的结论,战争就会爆发。即使没有达到前述条件,假如冲突中的一方不控制侵略野心,当其发现能够采取行动的机会时,也可能突破发动攻击所承受的压力,从而破坏危机稳定的基础。1914年7月,德国领导人就经历了这种紧迫性,他们要求奥地利领导人在其他大国介入之前迅速击败塞尔维亚。因此,当实力和对现状满意程度不同的多个国家发生冲突时,将很难维持危机稳定性。
第三,需要重点指出的是,无论哪一方首先感到需要发动攻击的压力,也无论任何一方的恐惧是否正当,危机都可能变得不稳定
一旦国家领导人意识到稳定性逐步瓦解,开始怀疑战争不可避免,他们就容易得出这样的结论—除了启动和加快军事准备,别无选择。在其他国家看来,这种军事准备则表明了一种侵略意图,因此会刺激他们加快自身军事准备。这就可能推动“采取行动-做出反应”的循环,最终导致先发制人或者近乎同时的攻击。如果对手认为其容易遭受突袭,做出关键决策的时间不断减少,或者待敌先攻可能会失去战争优势,那么稳定性将变得特别脆弱。如1914年7月危机所展现的那样,危机稳定性主要取决于决策者的信念、感觉和期望,而不是任何客观现实。
最后,应注意的是,如果冲突中的一国或几国只拥有常规力量或者刚刚具备核能力,那么它们之间的冲突要比成熟核大国之间的冲突稳定性差。在成熟的有核国家之间爆发冲突时,毁灭性打击的共同风险会使各方变得格外谨慎。事实上,在理想的条件下,在两极世界的核冲突中,即使双方都认为某一方具有显著的先行打击优势,这种冲突仍然能够保持稳定性。
【危机管理与危机稳定的特征分析】相关文章:
7.危机管理案例分析
8.医院危机管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