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球拍如何穿线
网球拍由拍头、拍喉、拍柄组成,在使用时还需要配合网球线、避震结等配件使用。不同的网球拍适用于不同人群。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网球拍如何穿线,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网球拍的穿线方法
1. 每次穿线之前,可以找一个圆滑的固定物体,先将整条线用力拉一拉,球线的达使网到最紧密的程度,这样可以增强线床的耐久度;
2. 职业的穿线师在穿横线的时候是不用铁钩而是用手指,这样对球线没有伤害。如果有人说那样的阻力太大了,只要你将线沿着一条曲线穿过竖线就可以了,完全没有多大的阻力;
3. 拉紧球线的时候,我们应该按照从拍头而下的顺序,因为拍头2点钟和10点钟的位置最为脆弱,如果从下往上加力的话,势必会将巨大的压力施加在这两点上,造成拍框的损伤;
4. 在拉最后一条线的时候,应当在其他线的力量基础上再增加5磅,并且在拉紧一次后放开,再拉第二次才能打结。
职业选手对穿线的要求确实很高,但并非如某些专家说的那样神秘。要求高主要体现在几方面
1 磅数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他们要求每支球拍每次穿线结果都一致。大部分球员每天都使用新线,即使新穿的球线没有使用过,第二天也要剪掉重穿,而且要求当天穿,这样也是为了球线性能的一致性。
2 大部分球员对穿线的方式没有特殊要求。但一定要求用最基本的专业穿法.穿线时线的走向与我们常见的有细小区别,这通常是由穿线师的个人习惯决定。
3 竟然有半数球员使用LUXILON 的BIG BANGER系列网弦,余下的天然羊肠线和POLYSTER聚酯线约各占一半。
那怎样才算最基木的专业穿弦法呢?主要为以下几点:
1 每支球拍都由最中央的两根竖弦同时向两侧穿起,直到竖弦的最外侧同时拉完
2 横弦由球拍最上部穿起直到穿至最靠下的横弦
3 每一根弦都应达到准确的磅数
4 每一根弦都不能因操作不当而受伤
5 打结的那根弦不能丢失太多的磅数
网球拍什么牌子好用
1、Prince Classic
霍沃德·海德是第一个对球拍大小做出改变的人,他创建了海德公司并通过他的金属滑雪器材彻底改变了整个滑雪器材制造业。当他出售了公司之后,他又在网球领域燃起了新的热情,将精力投入到网球拍上,他设计出一款重量较轻但却拥有超大拍面的球拍,110平方英寸的拍面相对于传统的70平方英寸的拍面确实算是超大了。尽管Prince Classic是为网球初学者设计的,但它却很快也影响到职业领域。第一个用Prince Classic创造奇迹的是16岁少女潘·絮瑞娃,她拿着Prince Classic用自己的方式发球、截击,并最终闯进了1978年的美网决赛。、
逐渐地,底线型选手发现更大的拍面能够让他们打出更强烈的上旋,还可以增强发球和截击的下坠。Prince Classic的后继者Prince Original Graphite就变成了一款职业球拍,张德培、阿加西以及塞莱斯等人都使用过这款球拍。
2、Dunlop Maxply Fort
在网球拍的制造领域里,一款拍子通常在一两个赛季后就不会再出新品了,然而Dunlop的Maxply却是例外。这款球拍首次面世是在1931年,此后在半个多世纪里,这款球拍基本没有什么改变,而且在市场上一直很受欢迎。Maxply Fort是Maxply系列中最著名的一款,在1954年上市,而Maxply系列球拍直到1983年才最终停止生产。
很多网球史上伟大的选手都被Maxply所吸引。约翰·麦肯罗在1981年的温网战胜比约·博格之前,改用了Maxply球拍。后来,甚至还短暂出现过一款以麦肯罗名字命名的Maxply球拍。另外,Ilie Nastase以及澳大利亚名宿柳·霍德、罗德·拉沃等人都曾使用Maxply球拍取得过多个大满贯冠军。有趣的是,罗德·拉沃是如此喜爱Maxply,以至于他被美国品牌Chemold高价签下之后,仍偷偷地把Maxply球拍涂成新赞助商球拍的样子,而继续使用。
3、Head Professional
1977年,名不见经传的迈克·费什巴克意外打进美网的正赛。费什巴克使用的球拍正是Head Professional,并穿上了自制的被称为“意大利面”的球线。这种球线能够让他的击球产生前所未闻的旋转。这一备受争议的球线技术在费什巴克使用几个月之后就被禁止了,但Head Professional球拍却成了未被赞颂的经典。
作为由更为柔韧的Head Master发展而来的一款球拍,Professional是最早专门为高水平选手设计的几款球拍之一。它材质的硬度更高,并采用了六边形横截面设计。Professional被认为是最好用的铝拍,很多职业选手也都使用过它。Professional甚至还有个昵称“红头”,它一些技术到现在仍然被广泛使用,比如对拍柄柄皮的处理等等。它泪珠状的拍头形状以及“开喉”的设计直到今天看起来也不过时。所以,无论你怎么穿线,Professional都是经典的。
4、Wilson Jack Kramer Autograph
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克莱默曾夺得过温网冠军并两次赢得美国锦标赛的冠军,但对于大多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年轻选手来说,克莱默更多的是球拍上的一个名字。Wilson Jack Kramer Autograph是历史上卖得最好的高端木拍之一,在1982年到1949年期间,这款球拍的总产量达一千万支。
讽刺的是,这款拍子最初是在斯伯丁的工厂里生产的,直到1960年,斯伯丁把她的球拍生产全部外包给比利时的SNAUWAERT,Wilson才开始在自己的工厂生产这款球拍。
克莱默在转入职业选手之前,使用的是Wilson Don Budge Autograph,但一转入职业选手就开始使用Wilson Jack Kramer Autograph球拍,并与Wilson签了一个名字使用合同,克莱默可以得到这款球拍收入的.2.5%。在他的职业生涯期间,克莱默每年从这款球拍的名字使用权所得到的费用从来没有超过1.3万美元,但是在他退役多年后,在公开赛时代的初期,他每年的名字使用权收入就增加到了5万美元,而在1975年,网球勃发的巅峰时期,克莱默的这项收入一度高达16万美元。
5、Head Arthur Ashe Competition
1975年的温网决赛,阿瑟·阿什放弃了他惯常的凶狠暴力的打法,而采取一种下旋切削的防守型打法,这使得康纳斯手足无措。在阿瑟最终赢得这场温网历史上的经典决赛之后,他并没有激动地把球拍仍向空中,而是冷静地把球拍换到左手,然后对着欢呼的观众做了一个抱拳庆祝的姿势。这把让阿瑟如此珍惜,如亲密战友般对待的球拍就是Head Arthur Ashe Competition。
在那些传统主义者眼中,Head Arthur Ashe Competition看上去样子可能有点怪,他们也许会觉得它像只雪鞋。然而,回顾这三十多年的球拍发展历程,这款球拍却昭示了未来球拍的模样。它整体铸就的拍身以及“开喉”的样式为今天球拍的设计奠定了基础。两片铝之间夹着一层玻璃纤维混合材料的三明治式的内部结构也预示着未来球拍材质的发展方向。没错,Head Arthur Ashe Competition是一款仍处发展中的球拍,它没有护线管,所以穿线孔还是直接钻在玻璃纤维层里,这仍跟木拍的做法一样。作为新旧结合的混合体。或许这就是为什么它能在美国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占据一席之地的原因。
6、Wilson T-2000
时尚专家会因为那只绿色的鳄鱼而不断回忆起拉考斯特,然而这位七夺大满贯冠军的法国人留给我们的珍贵遗产可不仅于此。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拉考斯特发明了一种钢管状的球拍,它的特别之处就在于新奇的穿线方式。一开始,这款球拍在欧洲卖得还不错,但当它1963年在美国被注册专利,并且在4年后被Wilson以T-2000的名称全面推向市场时,它便一夜风靡全球了。
这款球拍很有力量,这使得它受到了包括克拉克·格拉波讷、吉恩·司考特以及比利·简·金等选手的亲睐,比利·简·金在1967年赢得美网冠军时用的就是T-2000。大部分早期的追捧者在一时的新奇过后,都放弃使用这款钢拍而重新拿起了木拍,不过暴躁的底线型选手吉米·康纳斯却是个例外,因为他发现这款弹力很强的钢拍很适合自己以爆抑爆的比赛风格。康纳斯使用T-2000的时间超过十年,遭遇的对手也跨越两三代。在短暂地使用了石墨拍Pro Staff一段时间之后,1985年康纳斯又重新拿起T-2000,直至它后来被淘汰出赛场。
7、Babolat Pure Drive
Babolat以生产球线起家,该品牌最著名的当属VS天然羊肠线,但专业生产了几十年球线之后,在上世纪九十年代,Babolat谨慎地进入到球拍制造领域。刚开始,Babolat并没有花大价钱请明星选手来代言,而是脚踏实地首先去吸引草根人群,并让很多青少年选手和初出茅庐的职业选手使用他们的球拍。Pure Drive是Babolat最早得到职业选手肯定的球拍之一。这款球拍的重量虽然仅有11盎司(约312克),却非常有力量,较大的拍面和较稀疏的穿线使得球拍能够打出超强的上旋,非常适合现在流行的底线力量型打法的选手。
其中收到这家法国公司寄来的器材的就有一个叫安迪·罗迪克的美国青少年选手,他在1999年开始使用Pure Drive。一年之内,罗迪克就赢得了两个青少年大满贯冠军。在女子方面,比利时的克里斯特尔斯也拿着这款球拍成绩越来越好。当然,Babolat的最大收获还是抓住了西班牙的底线型左手持拍选手纳达尔,他现在使用的仍然是Pure Drive的姐妹拍AeroPro Drive。有意思的是,纳达尔当初与Babolat结缘竟然是因为他的同胞及偶像卡洛斯·莫亚,而莫亚在1998年夺得法网冠军时拿的就是Pure Drive。
网球拍的正确握法
最简易的方法就是把你的食指的指节作为参照点。
右手大陆式握法:食指的指节和右上方的棱面接触,很自然的你的虎口就在手柄的上方了
左手大陆式握法:食指的指节和右侧的棱面接触,大陆式握法的击球位置会是在离你的身体侧面较近和较低的区域。
长处:大陆式握法适用于发球,网前截击,削球和防卫性的打法。尤其是网前截击,因为不需要切换正反手,所以可以很快地作出反应。另外,因为这种握法令拍面相对地开放(开放的拍面是指你的拍面和球网平行,收闭的拍面是指你的拍面和球网垂直,所以在处理离地面较低的球和平击球是比较有利的。
短处:由于很难打出好的上旋球,当球员要想打出有威胁的球或救球时,它要球的精确度比其他握法都要高,所以稳定而准确击球是球员要面对的难题。
东方式握拍
右手东方式握拍:当你用大陆式的握法顺时针转动手腕直至你的食指指节经过拍柄右上方的棱面和右侧的拍柄接触。
左手东方式握拍:当你用大陆式的握法逆时针转动手腕直至你的食指指节经过拍柄左上方的棱面和左侧的拍柄接触。
长处:这种握拍被公认是最容易学的,而且可以让球手打上旋球和有攻击性的平击球。最后就是可以很快让球手转换握拍,所以喜欢上网球手通常选用这种握法。
短处:虽然击球区在离地面较高和在球手所站位置的较前方,对处理离地面较高的回球仍然是比较吃力。
另外,在和对手打底线拉锯战时,它仍然处于下风。
(那是不是说在硬地或草地时,用这种握拍的球手较有利呢?)
半西方式握拍:
右手半西方式握拍:用东方式握拍顺时针转动手腕直至食指指节和球拍拍柄右下方的棱面接触。
左手半西方式握拍:用东方式握拍逆时针转动手腕直至食指指节和球拍拍柄左下方的棱面接触。
长处:这是底线型选手用的握拍方法。因为用这种握法可以打出稳定的上旋球,让球手可以更好的控制球的落点。对处理离地面较高的球十分奏效,因为击球区离地面更高和离身体更前的位置。
短处:对处理低球处于被动,因为拍面是和地面平行,所以球手要格外地把球拍移到球地部把球捞起来。另外网前球也是死穴,因为不方便转换到大陆式握法。
西方式握拍:
右手西方式握拍:从半西方式握法顺时针转动手腕直至手腕在球柄的下方,也就是说你的手掌几乎是在球柄的下方。
左手西方式握拍:从半西方式握法逆时针转动手腕直至手腕在球柄的下方
长处:这种握法要求球手从球的底部向上和向前打出,因而可以打出又高又强有力的上旋球,令对手停留在底线以外,它是红土球手的首选握法。另外初学者也可以选用种握法。击球区是离地面更高和离身体更前的位置。所以对处理高球最有效。
短处:处理低球十分困难。
另外,它不适用在球速较快的硬地和草地场,因为这要求球手要用更多的腕力和更快的挥拍速度去打出有效的上选球。同使,也不适用于网前截击。
东方式单手反手:
右手东方式单手握拍:用大陆式握法逆时针转动手腕直至食指指节在球柄的上方
左手东方式单手握拍:用大陆式握法顺时针转动手腕直至食指指节在球柄的上方
长处:击球时你的手腕会保持稳定。另外球手可以打出带上旋或攻击性的穿越球,也可以作反手削球。最后就是这种握法可以帮助球手发上旋球。
短处:对处理反手高球不是很有效,通常的解决办法是用防卫性的削球。
非完全西方式单手反手:
右手非完全西方式单手反手:用东方式单手反手逆时针转动手腕直至食指指节和手柄左上方的棱面接触
左手非完全西方式单手反手:用东方式单手反手顺时针转动手腕直至食指指节和手柄右上方的棱面接触
长处:处理高球最为有效,能够打出最有力的上旋球。有经验的球手采用这种握法,善于打红土场球手也采用这种握法。它的击球区是这么多握法中离地面最高和离身体最远的。
短处:和西方式正手一样,在处理低球方面最为逊色。网前球也是另一弱项。
双手反手:
把你发力的那只手用大陆式握拍柄,用另外一只辅助的手用非完全西方式放在上方。
这种双手握法是最普偏的双手握法。
长处:对球手不是习惯单手用力击球,这是最好的选择。因为它是借助肩膀的转动和两只手的挥拍,
回球的动作比单手反手更连贯和流畅,所以在处理回发球比较理想。另外,在回低球也很有效。最后就是由于有辅助手的帮助,球手可以更有效的处理和肩膀同样高的球。
短处:因为两只手都放在球柄上,限制了球手的覆盖范围。对远点的回球,只能是有心而无力。另外球手反手的打法也是一味的上旋球,由于依赖辅助手,球手对削球和网前球比较忌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