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解读统计师考试:大步向前
我国的统计事业伴随着新中国前进的脚步,已经走过了60多年的历程,这期间有成功辉煌,也有曲折艰辛。
统计事业发展历程
1952年,中央人民的政府决定成立国家统计局,着手创建全国统一的统计工作。1953年首次发布统计公报。1983年12月颁布的《统计法》和1984年1月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强统计工作的决定》,为新时期统计工作指明了方向,统计工作开始走上法制轨道。
跨入新世纪,统计部门不断推进创新,努力建设高素质统计队伍。它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进行统计调查分析,提供统计信息和咨询意见,实现统计监督,从而为各级政府部门的决策提供依据。
2010年创设“中国统计开放日”,公开统计数据生产过程,加大统计数据诠释力度,统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显著提升。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统计已涉足了包括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科技等在内的各个行业,与国家发展和人民生活紧密相连。
统计人才队伍不断壮大 素质不断提升
我国统计事业的发展,也体现在统计队伍的不断壮大方面。统计专业技术人才的选拔评价,是从1995年起改革,实行初级、中级资格考试。20年间,全国共有150余万人次参加报考,43万名统计人员获得相应专业技术资格。2006年起,陆续在部分省市开展的高级统计师资格考评试点,也是统计师考试制度不断完善发展的重要举措。
仅以全国政府统计部门人员为例,1991年底,全国政府统计部门仅有统计人员58180人;而到了2009年底已达到91778人。20年间统计人员数量增长了55.9%。而企业统计人员的数量也同样呈现高速增长的趋势。很客观的说,统计行业为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卓有成效的贡献。
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统计工作
在全国统计工作会议上,国家统计局马健堂局长明确提出要“加快建成与经济发展新常态相适应的现代化服务型统计”,为统计行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这对于有志于从事统计工作的统计师备考考生来说,也是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机。
2015年第69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将2015年10月20日定为第二个世界统计日,总主题为“优化数据,改善生活”。国内职业资格考前冲刺的必备品牌、第一考试网专家指出,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统计部门获得了越来越多的经济话语权,统计行业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也与日俱增。同时也要看到,经济新常态的大背景和大数据技术理念的推广普及,要求统计工作具有更多的前瞻意识,使统计不仅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数据信息库、监测站、晴雨表,也要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预警灯和导向仪。机遇与挑战并存,相信与数据打交道的统计行业专业技术人才能够在这一变革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