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太极拳怎么放松
学太极拳必先求放松,松而后能气血通畅,转关灵活。松并非不用力,而是不用拙力。欲求放松,先松意识精神,再松肢体肌肉。松虽一念,需自我领悟,更需明师指点,才能事半功倍,否则背道而驰,渐行渐远。不然,自作聪明,自以为是,终其一生难知松为何物,难入太极之门,难窥太极真意。歌谣曰:“松松松,太极功,太极头条要放松;学太极,先学松,不松难得太极功。”
放松方法一
如何在练拳时做到“体松心静”“如棉裹铁”“松静自然”?太极拳放松的最高境界是什么?长期以来,这些问题困扰着广大太极拳爱好者,有些爱好者感叹说:“练了一辈子拳,还不理解什么是太极拳要求的‘松’。”而很多太极拳爱好者也是不断地写文章,谈论太极拳的放松问题。可是一些文章要么晦涩难懂,要么说不到要害上。针对这一在太极拳爱好者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本刊“名家讲堂”栏目特别邀请国内各个太极拳流派的名家老师,对这一问题做由浅入深的讲解,希望广大太极拳爱好者能够从中受益。
练习太极拳要放松,这里的放松,不仅是精神上要放松,周身肌肉也要放松。只有做到了放松,经络才能畅通无阻,气血才能够顺达充盈四肢百骸,这样才能够达到增长功力、健体强身的目的。所以,练习太极拳,能否放松,是至关重要的。
初学太极拳,先要熟练套路动作,做到立身中正,姿势正确。等到动作熟练后,再专注放松。这时打太极拳,要意想丹田,让丹田带动肢体进行运动。每到一个式子的定式时,要沉肩坠肘一次,调整气息,使内气归于丹田。这就是一次放松。然后,再接着做下一个式子。每一个式子都要这样开合起落,使气血从丹田出发,达于四梢,复归丹田,在动作的外形上都要有一次沉肩坠肘的松沉过程。这其实是把太极拳当作活步桩功进行练习,活桩慢练,才能出功夫。开的时候要尽力张开,让肢体放松,内气通达四梢;收的时候要全部收回,做到气沉丹田。这样,开合收放要清晰,不能含混不清。按照这样练习,即使是初学者,也不会出现紧张僵硬的状态。到了高级阶段,外形动作的松沉开合已经习惯成自然了,这时就要专注于意念的放松。
总之,太极拳的放松没有什么玄虚的,只要从容不迫,一个式子接着一个式子地慢慢练习,每一个式子都有一次沉肩坠肘的松沉过程,使内气达于四梢,归于丹田,久而久之,就做到了太极拳的放松要求。以上所述,是练习混元太极拳的要求,也是练习太极拳的基本要求。
放松方法二
谈到太极拳的放松问题,我们往往存在着一种错误认识,即认为练习太极拳的目的就是放松。其实,放松只是太极拳的一种训练方法,是一种手段。
练太极拳时不能放松,一般有两方面的原因:一个是意念上没有放松,再一个是肢体上没能放松。意念的不能放松一般比较容易理解,就是紧张。初学太极拳时,人很容易紧张,思想上一紧张,动作就僵硬。所以,练习太极拳首先要做到思想上不紧张,要顺其自然,这样就能在意念上放松。对练习太极拳时要求的肢体上的放松,一般人不理解,以为不用力,软软的就是放松了;认为放松就是松软、松懈。这是不符合太极拳的要求的。其实,肢体的放松只是手段,不是目的。太极拳在肢体上的放松要求是骨骼、肌肉、关节、韧带的拉长,所以,杨式太极拳要求动作舒展大方,充分拉伸各个部位的肌肉、韧带和关节。人体在动作舒展的时候,肢体才能放松,这样有利于血液循环,能做到气血顺畅。
要做到放松,不仅要有老师的指导,自己也要不断练习,细心揣摩。练习太极拳,既不能僵硬,也不能松软。人体的各个部位原来是分散的,通过放松,使肢体各部位成为一体,节节贯串,劲力由脚而腿而腰,达于手指。运动的保健功能就是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太极拳也是这样,在放松的状态下,气血就畅通无阻,充盈四梢,长期锻炼,就能增长肌肉力量,增长功力。另外,通过练拳,对自我也会有一个了解,能体会到气血的畅通,掌握身体的平衡。
最重要的一点是,初学太极拳要先按照规则要领去练习,不要想着放松。按照规则要领,把动作做得规矩标准了,以后再求意念上的放松。只有动作熟练了,自然就能达到放松的要求,做到《太极拳论》中要求的“虚灵顶劲,含胸拔背,气沉丹田,周身一动无有不动”。
放松方法三
什么是放松?太极拳的放松标准是什么?我以为,练习太极拳只要能在身法上做到肢体柔顺,不僵滞,周身非常协调;在呼吸上,能做到和畅,不短促,不气喘;在面相上,能不紧张;在动作上,是自然的,和谐的,不是参差不齐的——做到了这几个方面,就达到了太极拳的放松要求。僵滞、短促、紧张、参差不齐这些都是练习太极拳不能放松的表现。
如何做到放松呢?首先要心静。心理因素是最主要的,《五字诀》讲:心不静,意不专。练太极拳,心必须要安静,心里有拳,才能把拳练好;心里胡思乱想,拳就不能练好。其次,身法要正确。练太极拳要讲究身法。其实,人们在做其他活动时,也是要求身法的,中国的传统文化就要求人要站有站相,坐有坐相。武禹襄对太极拳身法的要求,基本是按中国传统道德的要求提出的。再比如写毛笔字,要求身要正、心要正、笔要正、纸要正,这样才能写好字。太极拳的身法要求是“中正安舒”,心法上的要求是“从容不迫”。所以,练习太极拳一定要身法中正。只要做到“中正安舒,上轻下沉”,在心理上能从容不迫,就能达到周身放松。第三,拳势要规范。不管是练习传统太极拳套路,还是练习竞赛套路,都要做到动作规范。所谓规范,就是指动作要符合拳理要求。如果周身不能相随,内外不能相合,那么拳势动作肯定是不规范的。动作不规范,也就不能做到放松。
在开始练习太极拳时,动作要慢一些;身法要正,不能歪斜;动作幅度要大一些。之所以动作要慢、要正、要大,这是为了把周身的肌肉松沉下去;同时,也能把关节韧带拉开,这样才能做到动作圆润自然,气势浑厚。只有把动作做慢了,身法加大了,才能做到深呼吸和气沉丹田。如果做到了这些,就能达到太极拳放松、松柔的要求。
放松是有阶段性的。初学阶段,是很难放松的,动作僵硬、断续,这是很正常的。等到动作熟练了,自然能够放松。从内部来讲,只有做到心静,才能从容不迫,自然放松;从外部来说,对动作套路越是熟练,越能够达到放松的程度,所谓“熟能生巧”。
具体到练拳的身法来说,首先,练太极拳时一定要收腹,腹部一定要放松,所谓“腹内松静气腾然”。腹部不能放松,就会影响到全身的放松。其次,练拳要采用深呼吸,做到气沉丹田。如果在练习太极拳时出现了胸闷的现象,可以采用深呼吸的方法进行调节。如果深呼吸还不能解决,那么就要停止练拳,自然散步调节。胸闷现象的出现,都是由于拳势不规范、心不静、呼吸和拳势的配合不协调、周身紧张等原因造成的。如果身体局部出现紧张现象(比如腿部),那么可以停下来,用手拍打几下,以缓解局部紧张,然后再找出紧张的原因,进行调整。
在武式太极拳中还有一种骨肉分离法的放松方法,这是武派太极拳的传统方法。一般来讲,我们所说的松沉是指肌肉来说的,骨骼是不可能松沉的。放松对肌肉的要求是肌肉松沉,骨骼方面的要求是关节要拉开。骨肉分离法就是在立身中正的情况下,意想前胸后背的肌肉从上到下像流水一样流到脚下涌泉穴;同时,骨骼有向上升的意识。这样,骨骼向上升,肌肉向下松沉,好像骨肉分离一样。长期练习,就会产生骨肉分离的松沉感觉。肌肉松沉后,肢体非常柔顺而内部又非常坚刚,这就是积柔成刚的练习方法。所以,练太极拳时,要求意向上升,气向下沉。
另外,要想进一步放松,还要多学习体会老前辈们的练拳心得和拳论。
再有,推手的放松与练习拳架的放松既有相同之处,又有相异之处。练拳架时,是个人自己练习,放松容易做到。推手时,则是有对抗,放松就不容易了。这时,只要能做到不丢不顶,就算做到放松了。怎样做到不丢不顶呢?我认为,除了做到练习拳架的要求外,还要练习“来卸去补”的方法,即对方来力后,我怎样把力量卸掉;当我进攻时,怎样把力量补充上去。这个方法是需要在老师的具体指导下才能学会的。总体上说,推手时,只要双方不丢不顶,就是做到了放松。
【太极拳怎么放松】相关文章:
打太极拳怎样才能放松06-17
怎么练好太极拳04-22
太极拳怎么练习10-09
太极拳的裆劲怎么练?07-24
太极拳要怎么练更好09-01
心脏不好怎么练太极拳07-29
太极拳的养生功怎么练09-15
初学者怎么学太极拳09-15
太极拳基本功怎么练习07-04
怎么练陈式太极拳56式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