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录速记

速录师克服不了两大难

时间:2024-09-17 05:53:54 速录速记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速录师克服不了两大难

  从近年来速录业的实际运作与推广来看,速录机更新换代、配套软件升级提升,确实让速录业光明一片、速录师如鱼得水,“音到字到、音止指停”并非是什么稀罕事了。但是,速录从业者,都有绕不过去的“两大难题”:一是保密之难,二是方言之难。

  先说“保密之难”。

  马云说,现在正由IT时代向DT时代转变。互联网技术突飞猛进,大数据、云时代直迫切眼前,电子商务、移动办公、无纸化操作成为惯常的工作形态,各类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电子档案管理和信息及时存储需求越来越大,并呈现井喷之势。速录成为最契合这一趋势的职业技能。

  然而,这些机关企事业单位并未向速录完全地敞开怀抱,而是谨小慎微地观察,有节制、有限度地接纳与使用,为什么呢?因为信息保密!

  每个单位都是所在行业的一个实体,要想生存与发展都有自身的特色与优势,进而形成自己的保密要求,且将保密置于优先地位,以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他们了解熟知速录的方便快捷,却又惮于失密不得不对速录犹疑再三。似乎,这成了速录业无法跨越的一大难关。

  说来也好理解,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公务信息、会议纪要、活动记录等,对于无关者毫无意义,对于有关者却价值连城。譬如重大项目规划评审,对于局外人惹不起什么主意来,对于那些开发商而言是求之不得的好东西。

  在承认现实的基础上,如何予以破解呢?单凭沟通交流是无法说服相关单位彻底接纳速录的。法治社会,契约为先,唯一的办法就是速录者与服务单位签订保密协议,作为一种刚性、一个共识、一种底线,共同恪守,共同约束,成为惯例。

  近年来,国家正在鼓励机关单位面向社会购买公共服务,是一个非常好的政策契机。速录服务作为一项新生的社会公共服务,可以通过主动与机关单位洽谈,签订购买社会公共服务合同,同时附以严格的信息保密协议。

  具体操作过程中,可以由速录单位派出专职速录师,常驻服务单位,负责各类速录服务工作,即时听候调遣使用,几乎等同于该单位的一份子;也可以根据任务要求临时委派,补充签订个人保密协议,完成任务后将所有速录信息交予服务单位,若有信息与资料遗失承担相应法律责任,以此打消服务单位的保密顾虑。

  再说“方言之难”。

  我国幅员辽阔,34各省市自治区,各种方言林林总总,遭遇方言成为速录师最头疼的事儿,这和业务水平无关。很多或活动,现场速录时难免会有发言者不说普通话而是说方言,一个字也听不懂,急得满头大汗也于事无补。

  现在的速录师培训都是以普通话为基准的,也就是速录师自己本地的方言能解决。对于异地方言,往往是卡了壳。如上海话、客家话、陕西话、胶东话等,出了名的难懂,对外地人而言几乎是天书,速录师毫无办法。这种情况,对服务单位来说,则是很正常的,因为人家购买了你的服务,要的是服务结果,再说服务单位也不能保证人人都得说普通话。

  面对“方言之难”,解决办法还是有的:一个是,大型的现场速录会议,要临时配备一个当地的速录师辅助,碰上本地嘉宾说方言,可以临时顶上去;二个是,和服务单位提早沟通,希望得到人家的理解,即把方言嘉宾的话进行录音存储,会后第一时间联系交给方言所在地的速录师整理完成,然后交稿。

  说到底,就是对每一个可能的情况都做好准备,运用一切可以运用的资源,协同发力,共同完成任务。没有别的更好的办法了,只能是如此。这就要求速录机构(实体)必须建立广博的行业人脉体系,对难懂方言所在地的速录师进行专项储备,随时可以联系调用应急;再有,速录协会作为行业机构,要发挥牵头作用,进行方言速录的专题研究,统筹组建一支方言速录师预备队,与各地速录实体实现资源共享,加快速录行业克服短板、快速发展。

【速录师克服不了两大难】相关文章:

速录师的就业前景与现状01-26

速录师是干什么的12-07

怎么克服演讲紧张09-15

如何克服厌学心理04-04

克服中式发音的诀窍09-04

克服演讲紧张的3大技巧03-03

word怎么设置不了页码05-11

打乒乓球如何克服旋转球12-07

新西兰留学要先克服语言障碍03-26

企业管理沟通的障碍和克服方法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