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乐-声音的基本性质
简单地说,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了波;波,通过一定的传播媒界(往往是空气,也可以是水或木头)到达我们的耳朵;然后再由我们的大脑解释所产生的。声音有三个基本的特性:音高、音量和音质。
我们常用赫兹(Hz)来描述频率。这是为了纪念十九世纪的物理学家Heinrich Rudolf Hertz而命名的。一赫兹表示每秒重复一次。音高是我们大脑对声音频率的主观感觉,频率越高就觉得声音越高;反之,频率越低就觉得声音越低。听力好的人(注:听力好的人往往是孩童,成年人会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听力衰退;当然,受过训练的人比没有受过训练的人听力要好)可以听到的频率范围是20Hz至 20kHz,成年人一般只能听到17kHz甚至更低。高于20kHz的声音称为超声波(Ultrasound);低于20Hz的声音称为亚声波(Infrasound),这些声音都是人类所听不到的。
理论上讲,声音的强度(即通常所说的音量)是由声波的振幅决定的。但是,由于音量这个概念,是声音通过我们大脑的解释所形成的,所以有很大的主观性。心里声学的研究表明,相同振幅但频率不同的两种声音,听起来可以有不同的音量水平。比如说,音较高的声音听起来往往比同振幅的音较低的声音响。我们常用分贝(dB)来描述声音的强度,这是为了纪念Alexander Graham Bell而命名的.。分贝,是用对数来衡量的,每增加10dB可以让声音听起来响亮两倍。通常,我们的听力范围是可以从0dB至120dB(通常称作听阀或痛苦阀)。
通常,我们可以轻而易举的分辨出钢琴与小提琴的声音,即使它们的音高和音量都一样。这说明,声音除了音高和音量,还有其他特性。在下图中,我们可以看到,两个声波具有相同的音高,即频率相同;且具有相同的振幅,即音量一样,但声波的波形却不一样。正是这波形的“样子”决定了不同的乐器有不同的音质。这里举所的,是两种最简单的波形(正弦波和锯齿波),而实际上的乐器声音往往复杂得多。举例来说,当你拨弄一根尼龙吉它的琴弦,整根琴弦将会作振动(严格地说是一种阻尼振动),显然这种振动有一定的周期性(用肉眼即可粗略观察到)并有一定的音高(频率)。照理说,该琴弦所产生的波形应该是形状比较简单、振幅逐渐减小的(因为能量传递到空气中去)样子。而事实上并非如此。物理声学告诉我们,当弦在作一个单位的振动时,在弦长的二分之一、三分之一、四分之一、五分之一等位置同样也产生振动,而这些振动的振幅很小,肉眼很难觉察得到。所以说,吉它的弦是由多种不同频率的简单的波形组成的,这些简单的波形叠加起来,便成了一条十分复杂的波形。由于整条弦的振动所产生的能量最大,所以,它的频率决定了整条琴弦所产生的声音的音高(而其他频率的振动所产生的能量,不足以引起我们的注意)。这个音我们称之为基音。其他振动所产生的音称为泛音或和声,它们是基音的整数倍。再深入一点说,上面所说的“简单波形”,实际上就是正弦波形。而不同频率不同振幅的正弦波形结合在一起,便形成了某种乐器所特有的音色。所以说,音质是每种乐器所产生的独特和声内容的结果。在这里,我们不但可以知道,复杂的波形为什么具有不规则的形状。而且,我们可以知道,一个复杂的波形可以分解为若干个简单的正弦波形。这样一过程,我们称之为 Fourier分析。它以法国数学家Jean Baptiste Joseph Fourier命名。当然,该过程是经过严格证明的。顺便提一下,关于泛音是基音的整数倍这一结论,在物理上也是有严格证明的(我们所举的例子只是为了方便大家理解,而并非证明)。理论上讲,泛音可以向上无限延伸;离基音越远能量越小。
最后,还想简单说一下人耳对声音定位的问题。这个问题涉及到有关心理声学(Psycho-acoustics)方面的知识。心理声学是研究人们如何理解声音的一门科学。因为人脑毕竟不是什么精确的测量仪器,声音在人脑中的反映会与真实情况有所差异。利用这些人脑的错觉往往可以制作出一些令人惊讶的效果来。像三维音响(3D Audio)便是其中的一个应用。不仅可以像立体声(Stereo)那样模拟出左右不同深度的声音,而且还能模拟出上下前后各种方向的深度。 Creative的声霸卡就采用了类似的称作Qsound的增强定位音响效果,大家可以一听为快。
心理声学的研究表明,有四个因素决定我们是如何定位声音的。前两个因素是耳朵听到声音的时间和强度的差别,即对同一声源左右耳朵听到先后顺序和振幅的差别;第三个因素,是我们左右耳朵的外耳形状对于声源反射的不同;最后一个因素,是所谓“头部屏蔽(Head Shadowing)”现象,即其中一个耳朵由于头部的遮挡而听不到直接的声音,而只能从其反射波来感知。由于以上所有因素结合在一起,使我们能够确定出声音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