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乐发声的的技巧有哪些
“歌唱是呼吸的艺术 ”。正确的呼吸方法在歌唱训练中是至关重要的,也是声乐学习取得成效的极为关键的环节。从古至今,在歌唱艺术中都十分强调呼吸的重要性,并把它摆在歌唱的重要位置,是有其科学道理的。那么声乐的发声技巧有哪些呢?下面一起和小编看看吧!
一、声音的位置的要领
世界三大男高音巨星:帕瓦洛蒂、多明戈、卡雷拉斯。声音优美,穿透力强,音域很高。
声音的高位置,是指充分的头腔共鸣,要获得头腔共鸣声音要集中、明亮、松弛的穿透力。这样歌唱感觉比较轻松,音色比较明亮优美。获得高位置声音的办法有很多种,但比较见效的是哼鸣的办法找头腔共鸣。
二、气息的运用的要领
“美声唱法”由于要求音量宏大,上下腹的对抗性较大,发音时始终保持横膈膜气息对声带有相对压力;而“民歌唱法”、“通俗唱法”却只要求气息通畅、流动。
通过解剖学认识到:人的呼吸由两组肌肉群组成.一是管吸气的肌肉群,主要包括腰部周围及后背肌群,歌唱的吸气要求鼻子和嘴并用.配合好深口吸.另一组是管呼气的肌肉群,比如生活中感叹"啊"、"唉"以及咳嗽等都是呼气肌肉群的工作。这组肌肉组织很发达,但唱歌时并不需要很强的作用,只要吸气肌肉的自然动作就够用了,在唱歌中,我们主要加强吸气肌肉的训练。吸气时要注意:吸的快、吸的深、吸的柔而轻,动作敏捷自然。当我们要开口唱时,不要把吸进来的气一下子都呼出去,而是要在声音延长的全过程中保持吸气的状态,就必须使吸气与呼气两组肌肉群形成对抗,在腰部周围产生压力。这种压力和对抗使歌唱产生连续的音、延长的音,使声音有高有低,音量有大有小,速度有快有慢。歌唱时要保持在吸气的基础上发声,呼与吸形成的对抗,只有在一个乐句唱完时才放松,接着吸气,这样一个乐句、一个乐句继续下去,直至一首歌唱完。
关于呼吸部位的.问题,应该吸到后腰的双肾处。一是吸的深,二是上胸处于放松状态,不易引起“喘气”的毛病。在用气的时候,要保持腰围的扩张状态。但关键是把腰围扩张的原理搞清楚。这好比人两手掌上下对气球施加压力,就会看到由于手掌上下的压力,气球变成扁形,气球的四周向外扩张出来。气球的本身是不会扩张的,它的扩张取决与手掌上下的压力。同样的道理,用气时腰围的扩张状态取决与上下给予气息的压力。上下给气息的压力是“因”,腰围扩张状态是“果”。只有对气息施以均匀、稳定的压力,才能产生腰围扩张状态的保持。在个气息施加压力的同时,会明显的感觉到后腰部有一个强有力的用力部位,这个部位就是气息的“支持点”。
三、歌唱腔体的要领
歌唱时各个共鸣的腔体应该是充分打开的。首先,应用“半打哈欠 ——叹气”的方法把喉头放在最低位,用劲部向四周扩张的力量把喉咙打开,向下做一个深咳气的动作。头部两侧的颌关节用向上抬上颌的力量打开,不能用向下拉下巴的办法来打开颌关节,容易造成下颌和舌根的紧张,形成卡喉咙,要牢牢记住:在主观感觉上,下巴在歌唱中永远处于无重量、无神精的状态。下巴存在紧张问题不要用办法去直接放松下巴,下巴很难放松,甚至越放松越紧。正确的办法是把注意力和用力部集中在对上口盖的使用上,问题就容易了。
在唱歌的共鸣腔体中,一种是可调节的共鸣腔,一种是不可调节的共鸣腔。但在我们歌唱主观意识上,都要把它们置于可调节的状态,要经过长期的正确的练习才能体会得到。在“民族唱法”中女声嗓音多用“头腔共鸣”,少用“胸腔共鸣”;而“美声"唱法女声则两者同用。“通俗唱法”女声则常用真声和半真声为主,有点与中国京剧中老旦的唱法相同。“美声唱法”对声音有他特殊的要求,强调“共鸣”和“关闭”,具有“头腔穿透力”,即所谓“声音集中”。歌者必须用自己的身体制造“扩音器”,以保证声音能传遍剧场每个角落。“通俗唱法”盛行与电声扩音时代,扩音设备高度发达,已完全取代了歌者需花费许多气力才能达到的共鸣效果。
四、站立姿势的要领
这是一个常常被人忽略的问题。在站姿上不讲究,甚至长期形成某种毛病:低头、仰脸、哈腰、鼓肚、伸脖子等机械不协调的姿势。这些姿势:首先是不雅观,影响舞台形象,更主要的是对正确歌唱状态的形成造成影响。产生歌唱通道不通畅、气息控制失调、声音造成卡住等不良发声状态,如长期得不到改正,就会养成习惯,形成了毛病,成为歌唱的走调。如果强行让其改去该毛病,便会唱出很不习惯的声音,甚至发不出声音。所以改毛病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必须痛下决心,坚持不懈地去改正。因为没有一个良好的姿势,就不可能组成一个最佳歌唱状态。
正确的站姿应该是:双脚站稳,身体直立,颈椎、胸椎、腰椎在一条垂直线上,眼睛和面部平视而略仰,自我有一种挺拔、高大、兴奋、自信的感觉。另外,面部表情也不容忽视,演唱时闭眼、瞪眼、歪嘴、包牙、皱眉头、翘嘴唇等都是一些不良习惯,必须高度重视。
【声乐发声的的技巧有哪些】相关文章:
1.声乐发声的技巧
2.少儿声乐发声技巧
3.声乐的发声技巧
4.声乐发声练习技巧
5.声乐发声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