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社工人才发挥作用途径
导语:接纳不等于认同,它是指社会工作者对服务对象在价值观与个人背景特征等的一种包容,也是社会工作者对社会大众的统一的服务态度,是建立专业助人关系的重要前提。
一、发挥政府主导性作用,推动社工实务规范化建设
积极构建事业单位社工岗位、专业社工机构、社区社工岗位和社会组织社区岗位设置体系,从制度上规范社工实务开展,明晰和畅通社工人员队伍服务定位。
一是规范了一批专业社工岗位。制定出台了《夷陵区社会工作岗位设置管理办法》,将岗位职能本身就是社会工作岗位的,如民政、卫生、教育、计生、总工会、团区委、残联、妇联等事业单位部分岗位,采取“直接规范”的形式进行设岗,共设岗位57个,并编制了岗位说明书,配备专业社工人员,引导树立社会工作专业意识和理念。二是新聘了一批从业社工。采取招聘政府雇员、合同聘用、政府购买岗位等形式聘用一批社会工作人员。在村和社区设置网格社工岗位1367个,民政社工助理员岗位22个、社区矫正社工岗位20个、社区禁毒社工岗位8个。三是建立了社工实务考核制度。修订完善 “1+11”的社工人才队伍建设制度体系,重点完善了社工机构综合评估、社工岗位设置、社区服务项目设置、社工薪酬待遇与等级评定等工作。开展了专项社工实务情况考核,考核成果与待遇挂钩,引导社会工作实务向专业化、职业化转变。
二、发挥社区枢纽性作用,促动社会实务多样化开展
社区是社会治理的基本单位,也是最为广泛的居民需求集聚地。坚持“服务民生需求,推进社工实务”的原则,重点开展了青少年、残障康复、三留守、特殊人群等社会工作领域的实务活动。
一是健全社区社工组织机构。区级成立社会工作者协会、志愿者协会和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区直部门、乡镇设立社会工作服务站,在基层单位、城乡社区设立社会工作服务室,室内设置社会工作服务岗,形成了“协会+中心+站+室+岗”的五级工作网络,目前,全区已建立社会工作服务站16个,设社区工作服务岗位1417个。二是加强对社区社工岗位从业人员教育培训。大力实施社会工作人才能力提升工程,以区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为依托,重点对城乡社区从业人员以及基层组织管理服务人员等一线人员进行大规模培训,逐步做到持证上岗。2014年以来,开展社工实务技巧等为主题的系列培训30期,开展从工访谈技巧等主题的培训12期,开展义工公益大讲堂等系列培训10期,参训人员达到2800多人。三是特色活动推动开展实务。以需求为导向,要求每个社区每年创意策划社区社工服务项目,编制社区公益服务项目创意策划书,申报不得少于10个。根据社区资源特色,在各社区(村)选点布局,重点培育了5个有居民需求共性的示范性社区服务室。截止目前,共投资50万元支持19个社区实务特色项目开展,《人际交往心理训练营》案例,被中国社会工作协会评为“全国社会工作实务创新优秀案例”
三、发挥大项目带动性作用,提升社会实务品牌化效应
积极搭建社会工作人才发挥作用的平台,在重点领域设立社会实务大项目,以品牌项目引领实务,增强社工实务品牌辐射效应,统筹推进政府购买服务,社工实务途径实现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的迅速扩展。
一是在重点领域设立社会实务大项目。大力开展公益创投活动,采取购买社会工作服务方式,公开遴选一批社工实务大项目,实施公开招标、政府购买,推动青少年、医疗卫生、社区矫正、军队、家庭服务、三留守、特殊人群、养老服务、残障康复服务等重点民生领域社工实务开展。其中,兴安社区儿童托管中心被国家民政部评为首届全国优秀志愿服务项目三等奖。二是增强社工实务品牌辐射效应。树立品牌建设理念,打造“一村一品”、“一社一品”,涌现了如三斗坪镇的牛焕菊工作室、龙泉镇的.启扬工作室、区福利院的旭日工作室等一批知名社工工作室,带动了一批如“心连心脑瘫儿童康复服务”、“巾帼志愿服务三留守”(留守老人、留守妇女、留守儿童)、“军民一家亲”、“青少年人际交往训练营”等特色鲜明、有广泛社会影响力的社工实务项目。三是统筹推进政府购买服务。面向社会公开遴选社会工作服务项目,部门进行评审后纳入政府购买服务,签订服务合同,实行项目化运作、做好项目实施过程监督管理和项目完成后的验收评估工作。通过购买服务,支持社工实务开展。同时,达到促进传统社会管理服务方式改革、提升社会管理服务效能的目标。2015年度全区共预算社工实务项目资金129万元,截止目前,已投入66万元购买各类社工实务项目。
四、发挥社会组织联动性作用,引导社会实务专业化运作
立足于“服务民生需求,壮大人才队伍,推进社工实务,提供专业服务”,发挥社工项目、社会组织和专业社工人才的联动作用,形成了残疾人训练康复师、法律服务律师、心理咨询师等16支较为专业的社工服务团队。
一是加大社会组织培育力度。出台了《关于推进公益性社会工作组织发展的实施办法(试行),降低社会组织准入门槛,同时加强对民办专业社会工作机构的行业管理,建立民办社会工作机构评估制度。目前,全区注册登记社会组织289个,备案社会组织459个,成立了社会工作者协会、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志愿者协会等主导性社会组织。二是用专业介入方法引导社工组织。采取师徒式传帮带、聘请社会组织参与社工实务项目、派专业社工联系和进驻社会组织指导开展实务等方式,引导社会组织学会运用社工专业理念和方法技巧。通过开展跟班学习、系列培训和实务督导,非专业社工组织在需求调研、方案设计、个案辅导、小组带领、资源整合等方面的能力得到提升。三是柔性引进专业力量指导社工组织。借助武汉大学等高校在夷陵设立的社会工作专业实践基地,由专家教授和专业学生引导社工组织,运用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三大方法,引导社会组织开展活动,促进社会组织专业化服务水平的提高。先后邀请国家民政部社工司领导、武汉大学专家教授、深圳社工督导等来夷开展专题讲座,为部门、乡镇广大社会工作从业人员开展培训。开展培训13期,受训人员1100余人次。
【创新社工人才发挥作用途径】相关文章:
7.企业文化创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