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重构社会工作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导语:社会工作在最一般的意义上来说是具体解决社会问题的专业活动,对有困难人士问题的解决不但可以给他们以实际的帮助,而且由于这些问题的解决可以减少因问题激化而可能产生的对社会秩序的冲击,从而有助于社会稳定。在这里,社会工作通过提供服务而间接地起到社会管理的功能。
理论自觉:重构社会工作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理论自觉意识对于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者来说是不可或缺的。本文所述的理论自觉是指社会工作实践认识的一种正确态度以及社会工作者自我反思的理论品质,其本质上是要求把实践问题转化为理论问题。对于研究者来说,理论自觉包含对理论学习的自觉、对理论选择的自觉以及对理论反思的自觉。一个学科在建构的过程中,需要不断有大量的理论更新和完善作为整个学科体系架构的支撑,而理论的产生和发展,在学科初始知识架构的基础上,往往又来源于研究者们自身的问题意识和研究能力。理论自觉在社会学学科之中已经有了较为充分的阐释。中国人民大学郑杭生教授在谈到社会学的理论自觉时,就认为自觉到我们的目标是世界眼光、中国气派兼具的中国社会学,而不是西方社会学某种理论的中国版,是中国社会学界对自己的理论的反思,也是对别人的理论的反思结果,是对自己所教学、所研究的社会学理论和社会理论的自知之明。这是“理论自觉”的主要内容,是“理论自觉”的首要自觉。[27]而对社会工作的专业研究者来说亦是如此:理论自觉意识并不是将自身的理论研究和经验研究作为西方既有理论的案例或者验证,而是拥有兼具中西的专业理论意识和学会自觉运用理论于实务之中。
社会工作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其知识体系的深入和发展必须是建立在一定的理论架构之上的。1917年里士满(Richmond)的《社会诊断》一书开宗明义地提出要以科学的方式助人,从而揭橥社会工作的科学大旗,“成为科学”即为社会工作追求的专业目标,这无疑也揭开了整个社会工作学科理论建构的序幕。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离不开理论的发展及其应用,而好的社会工作理论应该符合下列条件:第一,必须符合社会工作的价值与伦理;第二,应遵循科学验证;第三,应没有伤害性;第四,符合本土[28]。在漫长的社会工作专业化发展和学科建设的进程中,无论是包括心理学、政治学、经济学、法学、生态学、公共行政理论、社会学诸多学科的相关学说,还是精神分析理论等诸多社会科学经典理论在内的外借理论对社会工作专业理论的影响,抑或在长期的专业实践中形成的具有自身实践特色的一系列包括评估的理论、技巧和方法,如危机介入模式、心理社会治疗模式、人本治疗法等在内的实务理论对社会工作理论的充实,这一学科的理论一直是在经历一个不断多元化的过程。社会工作理论的重要作用也在这一重视实践的专业中不断显现。而在这段历程中,社会工作专业也逐渐产生了实践和理论双轨运行的趋势。如何处理社会工作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不但直接关系到对社会工作学科本质的整体判断,更间接影响到社会工作的服务理念和服务方法。
关于理论与实践关系问题并不是一个新问题。在哲学层面上,关于理论与实践关系的探讨已经有了较为成熟的观点。这些观点大致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传统哲学将实践视为理论的一部分,认为只有理论才能获得问题的答案,由认识出发,通过思考,用认识到达,是这一观点的主旨所在。所谓实践活动,只是理论规划和认识深入的一个过程。另一方面,无论是从亚里士多德实践主义哲学的开创,还是到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将实践主义哲学的波澜推向高潮,这一观点始终将理论与实践置于明确的“主”“次”关系上,而在这一关系中,实践成为了理论前进的铺路石。在实证主义哲学家杜威(John Dewey)看来,“认知不是一种外在旁观者的动作而是参与在自然和社会情境之内的一分子的动作,那么真正的知识对象便是在指导之下的行动所产生的后果了”[29]。然而,在事实层面上的实践与抽象的理论很难实现真正的统一。在社会科学研究中理论也更多地发挥着指导性的作用。风笑天就提出,在社会学研究中,理论对经验研究发挥着三种作用:理论作为研究的基础、背景,为研究提供特定视野和概念框架;理论指导研究的方向;理论提供研究的解释。而经验研究在施行的过程中,也会体现其特有的理论功能。[30]然而,学术界中一系列对理论与实践关系的探讨结论看似对社会工作并不适用。社会工作专业的特殊性在于其自身实践操作性的学科特色。在实践先行而生的情况下,专业理论的次生性和对其他学科理论的大量借鉴,使其更像是实务工作的“派生品”。有一些社会工作专业理论,其主要内容就是为社会工作者提供一套实务工作程序、方法与技巧模式,如危机干预模式理论和任务中心模式理论等。许多社会工作者更是将理论与实务经验等同起来,这样便很容易将理论本身的重要作用及其在学科发展中的独立性抹杀。
此外,在探讨社会工作理论和实践关系问题的同时,还应该将有关专业价值观的思考纳入这一范畴之中。社会的文化情境使社会工作理论在吸收心理学和社会学优秀理论成果的过程中,还需要将社会工作者的价值中立性和服务对象的自我认同性纳入其中,建构出具有鲜明特色的理论模式来指导实践。在实证主义者眼中,社会科学研究是属于事实层面上的研究,社会工作者理解案主的问题,也是属于事实层次上的实践分析。在理论研究中,研究者应保持价值中立的态度,在充分考虑社会工作服务对象因素的同时,不应把自己的价值判断加诸于事实的分析或案主的问题上。只有这样才可以对该现象或事件获得客观的了解。然而,虽然社会工作专业价值理念在理论的研究中应占有重要的地位,但事实上社会工作专业实践和价值观却往往具有相似的视角。而对于社会工作专业理论来说,自身的知识性特质使得多数崇尚操作的经验型和技巧型的社会工作者并未将其视为一种必要的存在。
当前,在社会工作专业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专门从事社会工作实务工作的实践者和专门负责社会工作理论研究的理论学者的角色分化。一些从事社会学和社会工作理论研究的研究者就认为,社会工作本身就是没有理论的,它只是一项实际操作层面的工作,从其他学科借用而来的理论不能称为社会工作自身的学科理论;很多从事实务工作的社会工作者也认为,社会工作就是帮扶困难群体,积累经验才是最重要的。而这种分化以及个体“反理论”立场在专业认知中的局部建立也无形中使二者对于社会工作理论的理论自觉性出现了微妙的差别。当然,社会工作专业实践和研究中理论前提的缺失,很大程度上是由社会工作专业研究者缺乏必要的理论自觉造成的,这一点尤以“反理论”立场表现得尤为明显。无论是对于社会工作专业理论的认同,还是在西方社会工作的理论框架之外,建构适合这一专业在中国发展的理论体系,都是社会工作者应该具有的理论自觉性的表现。“反理论”立场在社会工作者的意识中造成了一种对专业理论的失语状态,这种状态所造成的自觉选择性的缺失,以及对理论先导性和自身专业性的怀疑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自觉意识对专业理论的关怀。
不可否认的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社会工作还是一门“助人的艺术”,其实践上的优势大大盖过了理论上的发展。社会工作者常常将强调经验和注重现象研究的实证主义理论作为实务工作的指导,以追求实务工作的效果与经验,从而在工作评估中忽视与理论的结合对工作效果、专业价值的提升。加之“反理论”立场引导下的对专业理论的曲解、不适当运用甚至主动放弃,无疑增加了社会工作理论与实践发展的不平衡性。长此以往,社会工作者的理论自觉性便会逐渐消解,这也是横亘在社会工作专业化道路上的一个巨大障碍。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专业社会工作者认知当中的“反理论”立场和理论自觉性的此消彼长,也在客观上反映了专业成熟度的变化。只有培养专业人才的理论自觉性,才能推动社会工作专业核心理论内涵的提升和核心理念的提炼,从而形成良好的专业研究氛围。社会工作在西方发展的一百多年里,在理论的层面已经由没有理论发展为对专业理论的自觉采用。这当中除了社会工作理论自身多元化发展的原因之外,专业社会工作也更加认可专业理论的地位和作用,专业理论开始引领着实务工作的方向,这无疑促进了这一新兴专业不断走向成熟。随着社会发展的复杂化和多种社会问题的凸显,社会工作实务工作者逐渐被推向了专业的前沿,一些实务技巧、方法和模式也逐渐被提炼为专业理论,理论研究者正面对着相对小众化的窘境。实务工作远远领先专业理论的进步,甚至出现了实践引领理论发展的状况,在这种情况下,专业社会工作者更谈不上理论自觉性的培养。当然,综合社会工作一百多年发展的轨迹,我们不能断定这就不是社会工作专业化发展的一条全新路径,但在没有理论自觉的学科环境下看专业的成熟更像是在“逆流而上”般的艰难。因此,培养专业社会工作者理论选择的自觉性才是打破“反理论”立场、促进和谐的专业理论与实践关系建立的重要手段。对此,我们亟待着手准备的是:
1.培养理论自觉性,首要在于问题意识的培养。一个学科在建构的过程中,需要不断有大量理论的更新和完善作为整个学科体系架构的支撑,而对于理论的产生和发展,在学科初始知识架构的基础上,往往又来源于研究者们自身的问题意识和研究能力。问题意识的凸显,是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一个强音,但却因理论能力、学科壁垒、视野局限等因素的制约,并没有很好地转化为理论自觉,因此,应积极推进从学科建设为导向的研究模式向理论自觉为导向的研究模式的转变。社会工作专业对于理论意识的培养往往更加艰难。理论自觉要求研究者在面对专业问题时具有理论先导性意识,用理论的视角来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专业社会工作者尤其是专业实践者的视野往往局限在实务工作领域之中,对于问题意识养成可谓举步维艰,因此研究能力更是难以提高。对于专业社会工作者和学习者来说,在专业实践和学习过程中,要注重对经验技巧和既有理论知识的批判和反思。在专业实践中,将理论植根于实务工作者的各个环节之中,尤其要注重在实务工作评估的环节的理论嵌入,学会用专业理论的视角了解实践的专业化程度、反思专业化的问题。
2.社会工作者对于理论学习的自觉也是关键。对于专业理论意识的培养往往是建立在对这一学科理论发展历史的不断了解的基础上。然而对于社会工作专业来说,其本身专业理论对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的借鉴使得学习者在建构自我的理论意识过程中会出现迷惑,对于相关学科理论的自觉性误导往往使社会工作者在专业实践和研究中找不到理论当中专业价值的体现。这就要求在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尤其是理论教学中,个体对专业理论的学习中要一脉相承,用社会工作理论的发展历史来影响社会工作者的理论自觉意识,避免理论角色的“反主为客”。而专业社会工作者在理论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要对西方优秀的理论成果自觉借鉴,同时还要养成对本土理论中传统资源的自觉吸收意识。
3.理论自觉意识的强化在于对理论的自觉运用。理论的学习在于培养社会工作者的理论兴趣,真正在实务工作中对理论的应用才能将理论自觉意识的培养推向纵深。在熟练地掌握一种理论的主要内容,把握该理论主要精神的前提下,能够熟练地、灵活地运用这种理论,并能在运用过程中自觉地纠正不符合这种理论的错误倾向,这样才能提高专业理论自信。对于作为理论主体的社会工作专业理论来说,对自身有信心才能更好地在实务工作中发挥指导性作用。理论自信以理论自觉为基础,同时它作为一种量变的过程,也是一种对理论自觉性养成的助推。社会工作者应在专业实践中坚定地相信专业理论是科学的,是对实务工作大有裨益的,从而坚定地运用专业理论的框架和体系来勾画实践的轨迹。这种对专业理论的自信所带来的理论自觉运用,无疑是在潜移默化中对专业社会工作的理论自觉意识的产生了积极影响。
4.理论自觉来源于反思过程中的不断创新。在对理论自觉反思的过程中,实践的变化性和经验技巧的多元性也使得专业实践者对特定社会工作专业理论的适用性产生怀疑。对一名专业社会工作者来说,专业环境已经为其提供了一些可选择的理论模式。社工可以使用这些理论中的一个,试着扩展它、挑战它或详细说明它,你可以检测不同理论之间相互替代的涵义,如果你觉得有企图心的话,你甚至可以混合不同观点的一些面向,或许你将想出一个完全不同的理论观点[31]。从这一层面上来说,社会工作专业不仅要反思已成的理论在实务当中的应用维度和效度,还要不断自觉地以自身为对象进行反思,并自觉地反思自己的语言符号,才能确立、维护自己的科学地位和政治功能。社会工作要成为一门反思的科学,才能够成为一个具有理论自觉的学科。社会工作应当将反思发展为必须要具备的专业理论品质,作为专业的社会工作者和理论研究者,要结合学科背景和发展所依存的客观历史条件,不断反思专业的实践模式、理论建构和经验表达,批判陋习,提出新问题。在理论选择迷茫时,要将理论和当下实践的特殊情况结合起来,在现实指导下自觉地对既有理论进行批判、扬弃和创新。
【重构社会工作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相关文章:
社会工作理论应用技巧方法09-26
青少年社会工作理论知识02-09
个案社会工作理论基础知识02-03
增权理论社会工作实务中运用方式04-10
社会工作者应具备的知识及实践能力05-05
社会工作的功能07-07
儿童社会工作的定义03-06
学校社会工作的基本方法10-19
社会工作的特点和原则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