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者

儿童社会工作的定义

时间:2024-03-06 17:44:49 秀雯 社会工作者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儿童社会工作的定义

  儿童社会工作是指以全体儿童为工作对象,在有关儿童发展理论的指引下,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技术,帮助解决儿童问题、满足儿童需求、促进儿童全面发展,进而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专业服务活动。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下儿童社会工作的定义!

  宏观的儿童社会工作定义:

  儿童社会工作是面向整个社会的,是社会工作的宏观领域。

  它主要包括:

  1、推动有关儿童的立法儿童社会工作的重要任务是推动政府在儿童福利、权益保护方面的立法,敦促政府在儿童营养、卫生等方面的投入,并积极为政府出谋划策,提出更多关于儿童福利方面的建议和意见。

  2、促进对儿童的养育儿童社会工作就是要通过多方面的努力,促进对儿童的良好的养育。首先是保证儿童的营养;其次是保证儿童有良好的居住环境。

  3、推动儿童教育事业包括:推动义务教育法的落实;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宣传现代化的教育思想,提高全社会的教育意识和教育思想水平;帮助儿童养成健康心理;指导儿童与其他儿童友好相处,学会在集体中生活;教会他们面对生活中的各种问题等。

  4、创造儿童快乐成长环境游戏和娱乐是儿童生活的一部分,儿童社会工作者需要通过多方面的工作,为儿童开展好游戏和娱乐活动提供条件。

  5、加强儿童卫生保健一是妇婴保健,即减少婴儿死亡率;二是学校卫生工作,即通过传染病的预防、健康教育等方法促成儿童健康发育成长,减少疾病的发生,全面提高其身体素质。

  6、开展儿童家庭服务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对家庭中儿童权益的保护;二是针对亲子关系和儿童教育方面的服务,使父母与儿童之间、儿童与其他家庭成员或邻里之间愉快、友好地相处;三是在社会上建立对个别“问题”儿童的服务机制等。

  7、增强儿童权益的保护通过流浪儿童救助、辍学失学儿童助学、发展偏差儿童矫治、残疾儿童康复等手段,保护儿童的合法权益;保护儿童的健康成长,即对危害儿童健康的行为予以打击;教会孩子自我保护、提高儿童自我保护能力等方法实施对儿童的保护。

  8、提供儿童的信息与资讯儿童社会工作者需要随时了解儿童的发展需求,评估国家、社会采取的儿童福利措施,认识儿童问题,为政府决策提供建议和意见。此外,儿童社会工作还存在于公共关系层面上,即宣传儿童权利、解释儿童福利与服务的需求。

  微观的儿童社会工作定义:

  微观的儿童社会工作是指针对儿童个体的具体问题,运用专业的社会工作手法,帮助儿童及其家庭等社会环境解决儿童问题,为儿童提供健康发展机会和所需发展条件的一系列工作。

  1、生活境遇不良的儿童的救助这一层面的服务一直是儿童社会工作的重点所在。一般而言,这类儿童服务可分为支持性、保护性、补充性、替代性四种类型。支持性服务是指通过个案、团体或家庭咨询等方式,提高家庭的功能,强化父母的责任,促进儿童福利;保护性服务则讲求最小程度地改变儿童的生存环境,维护其发展过程的稳定;补充性服务则是对儿童生活的基本生活状况作必要的改善,但仍有部分保留;替代服务指完全用替代性的措施改变其生存环境,此类服务是最底线的保护措施,针对需要短暂地或永久解除亲子关系的家庭。

  2、对孤儿、弃儿的救助从社会工作角度,救助方式主要有家庭寄养、收养、儿童福利院安置等。家庭寄养的服务对象是孤儿、弃儿或因故父母无法照顾的儿童,选择能够为儿童提供健康全面发展的条件,及在经济状况、居住环境、生活水平、教育程度诸方面都是适宜的家庭,经社会工作者联系协助并予以督导,逐渐使双方能和谐相处。收养服务是依据法律通过正常手续确立抚养关系的一种方式,面对因各种原因而无法被妥善照顾的儿童群体。儿童福利院安置可以为孤儿、弃儿提供合乎卫生的饮食以及正常生活的充分照顾,还可提供医疗保健和教育,必要时有及时的个案工作,是一种普遍的、常用的方式。

  3、残疾儿童的康复和教育为残疾儿童提供的服务主要包括:身体的康复、接受正常教育、接触和适应社会等,来帮助他们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4、对行为偏差儿童的矫治行为偏差儿童是指在行为上偏离社会规范,异于正常儿童的个体。有时也特指在行为上有违法或犯罪特征的儿童,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通过社会化辅助、心理辅导、环境建设等专业手法,在儿童成长过程中实施影响。

  5、对青春前期儿童的辅导儿童末期一般进入青春发育的初期,儿童心理方面会出现许多“青春期困扰”,这都需要社会工作者给予及时、正确的辅助和引导。微观儿童社会工作和宏观儿童社会工作的关系

  儿童收养服务

  (1)送养儿童信息发布:儿童基本信息收集和整理以及信息发布等。

  (2)收养家庭招募:接受收养家庭的申请、审核和筛选合格家庭以及告知合格家庭被选及后续程序等工作。

  (3)收养家庭评估:开展家庭调查评估,通过实地走访和多渠道信息收集.对潜在收养家庭的家庭环境、家庭成员互动尤其是家庭育儿等方面进行全面的调查,评估其是否适合收养福利机构儿童以及适合收养怎样的儿童。

  (4)收养家庭培训:了解收养的意义。确认收养意愿、熟悉收养程序和学习收养经验。

  (5)送养儿童和收养家庭适配:为收养双方创造接触机会,观察、分析和判断双方互动状况。为儿童选择适合的家庭。

  (6)办理收养手续:协助联系,准备书面材料,办理手续,确认收养和被收养关系。

  (7)送养儿童进入收养家庭:为儿童准备一些保留其原来或现有美好生活记忆的东西。帮助其顺利地完成从机构到家庭的时空转移和人际网络的重建。

  (8)收养后跟踪回访:了解儿童生活情况,确保儿童适应顺利,为儿童和家庭在磨合期间遇到的问题提供及时的帮助。如发现儿童保护方面的问题,需立即终止收养。

  (9)评估结案:如评估结果良好,在儿童收养后6个月到一年的时间.可以结案。

  家庭寄养服务

  (1)寄养家庭的招募。

  ①评估、筛选和统计寄养儿童:评估内容包括身体状况、智力状况、儿童的心理和行为状况;注意符合寄养条件或者适合家庭寄养照顾模式的儿童。

  ②公布寄养家庭招募信息:确定寄养家庭的数量;拟定寄养家庭条件;开展寄养家庭招募信息宣传。

  (2)筛选合格家庭。

  ①接收申请:对接收申请作出安排.最好有专人负责,避免漏收申清。

  ②筛选家庭寄养申请。

  (3)评估申请合格家庭。

  ①评估程序:了解评估对象;寻找真实信息来源;收集综合评估信息。

  ②评估方式:问卷调查、实地走访和观察、电话访谈及面对面访谈等。

  ③评估结果:判断申请寄养家庭是否符合国家有关寄养家庭的要求:判断申请寄养家庭是否有符合福利机构寄养儿童照顾需求的照顾能力和技巧。

  ④评估报告:撰写报告呈现整个评估过程;多筛选一些家庭,储存备用。

  (4)寄养家庭培训。

  ①针对寄养家庭:了解儿童寄养的意义;了解寄养家庭的责任:了解寄养家庭的权利。

  ②针对进入寄养家庭的儿童:了解寄养儿童的一般特点、个性化特点;增进寄养意愿的肯定(了解参与寄养服务的细节;了解参与寄养服务的意义)。

  (5)儿童寄养与家庭适配。

  开展配对工作;机构与寄养家庭签订寄养协议;社会工作者需要考虑儿童身体和智力的综合状况与寄养家庭环境之间的匹配。

  (6)儿童家庭寄养跟踪和评估服务。

  定期进入寄养家庭走访。了解和评估寄养家庭的监护状况和儿童生活及成长状况,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给予支持。

  (7)儿童家庭寄养服务结案。

  ①年满18周岁,转入成人社会福利机构。

  ②在未满18周岁之前,被寄养家庭收养。

  ③在未满18周岁之前,被其他家庭收养。

  机构养育服务

  将家庭监护缺失儿童集中安置在儿童福利机构中。如儿童福利院或社会福利院,由机构工作人员集体看护的一种照料模式。社工为院内适合集体养育的儿童提供集体养育的安置服务,尽可能创造一种家庭的氛围,机构养育的对象多为病残弃婴或孤儿。

【儿童社会工作的定义】相关文章:

社会工作介入外来务工儿童服务案例11-26

秘书的基本定义07-20

普通话定义07-25

社会工作的功能07-07

人的心理的本质和心理学定义06-07

社会工作对社会的作用07-07

学校社会工作的基本方法10-19

盘点嵌入式名词简单的理解和定义01-30

社会工作基本功能01-16

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