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服务接地气方法
近几年, 各地逐步建立起以社区为平台的多领域、全覆盖的社会工作服务网络,一批批社会工作服务产品与服务项目为社区服务注入新的能量。下面由小编为大家分享社会工作服务接地气方法,欢迎大家阅读浏览。
服务有“速度”:快速回应服务需求。
社会工作服务以回应社会最急迫、问题最突出、服务最匮乏的需求为重点,而如何第一时间有效地掌握和响应居民需求是社会工作服务的关键。这是我们进入社区的第一步。若要保证第一时间的需求响应,需要形成以社区为平台的更为开放、更为延展的“朋友圈”,整合多方服务,建立快速、可衔接的三层响应圈。第一圈是“社工+ 义工” 的专业联动响应,使社会工作服务第一时间、有序、精准对接服务需要;第二圈是社区各类组织资源互动响应,促进社区资源叠加与有效整合;第三圈是建立居民共同参与的服务响应,鼓励居民之间更广泛、更自助和自治的服务循环。
服务有“梯度”:发展螺旋式的社区服务体系。
当然,光服务的加速度跟上是不够的。现实中,服务对象的问题层出不穷,社会工作服务的挑战更是多元的。现阶段,社会工作服务平台已基本搭建完成, 除了基础服务,需要更精细、专业化程度更高、更聚焦的服务布局。这就需要进一步做深服务,纵向考量社区及服务对象的成长和变化, 追求从“平行结构”基础服务向“梯进结构”项目服务的转变,设计分层次、分阶段的服务,实现“螺旋式” 服务创新。注重社会工作服务产品的提炼与进阶,实现社会工作服务从1.0 版到N.0 版的进化设计,发展以民生需求为导向的社区服务体系,层层回应居民的需求变化,使社会工作服务可持续发展。
服务有“力度”:众创空间激发社会组织引力。
服务的力度体现就是社会影响力。社会组织的服务提供具有多元化、个性化和专业化的特点,更能实现服务辐射面的.扩大化, 让服务更深入、更有力量。社工除了在一线提供服务,更重要的是探索社会服务协同模式,鼓励和扶持自下而上的民间性社会组织的成长和发展,形成多形式、多角度的组织覆盖,让社区服务从单一主体投入变为多元主体共同投入,引发社区服务的“星星燎原”之势。创建社会化服务平台,通过项目的杠杆撬动社区优势资源,加大组织间的公益合作,让社会组织和社会化服务平台之间产生相互作用的万有引力,最终将“引力”传导至整个社区, 激发社区服务价值创造的活力与社会影响力。
服务有“温度”:实现动态相互的服务价值传递。
香港一个青年团队发起的“雨伞共享计划”,通过一把雨伞的分享让陌生人之间发生联结,从出发点和实现方式来看, 项目融入了分享、助人和社交的理念,让很多人感受到温暖、共享的乐趣和价值。而作为改善民生的新媒介,社会工作服务就犹如那把雨伞,让更多人因为服务体验而产生主观感受上的改变,继而产生参与行动,引发联结。社区服务天然就是追求互动的,社会工作服务必须扭转单向的服务提供模式,以具有开放性、双向性的服务实现有价值的薪火相传。社工只有通过服务驱动,唤醒居民社区生活的热情和参与感,在服务中传递“社区人”的身份认同,调动蕴藏在民间各个层面的互助潜能,才能让服务变成一种有温度的分享与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