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者

社工考试矫正社会工作考点

时间:2024-08-26 12:31:50 社会工作者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2017社工考试矫正社会工作考点大全

  社会工作者属于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推出的职业,2004年由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正式确定国家新职业,小编下面为大家整理了关于矫正社会工作的考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2017社工考试矫正社会工作考点大全

  矫正社会工作

  国家司法机关和工作人员通过各种措施和手段,使犯罪者或具有犯罪倾向的违法人员得到思想上、心理上和行为上的矫正治疗,从而重新融入社会,成为其中正常成员的过程。

  矫正社会工作:在香港称感化工作,指将社会工作实施于矫正体系中,是专业人员或志愿人士在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指引下,运用社会工作的理论、知识、方法和技术,为罪犯及其家人,在审判、监禁、社区矫正或刑释期间,提供思想教育、心理辅导、行为纠正、信息咨询、就业培训、生活照顾,以及社会环境改善等方面服务,使罪犯消除犯罪心理结构,修正行为模式,适应社会生活的一种福利服务活动。

  矫正社会工作的功能与作用分:针对罪犯的和针对社会环境的。

  针对罪犯的包括:监管功能、矫正功能、服务功能。

  针对社会环境的:营造有利于罪犯更新改造的家庭和社区环境;促进刑罚制度朝人性化科学化方向发展。

  矫正社会工作的特点:福利性,特殊性,系统性,专业性。

  矫正对象的需要;一,基本生存条件的保障需要;二,教育、就业权益的保障需要;三,再社会化的服务需要。

  矫正对象的问题:

  一,加害社会与加害他人的行为使其较难取得社会民众的同还必须;二,社会功能缺失的严重程度增加其功能恢复与重建的难度;三,受刑者的身份使其处于社会资源网络的边缘地位。

  感化社会工作之父、世界上第一位伟大的观护人—美国波士顿制鞋匠约翰·奥古斯特斯。

  1925年美国《联邦观护法案》在国会通过,美国全国范围内的矫正社会工作由此建立。

  1987年英国制定《初犯法》,确立“感化精神”,1907年通过《感化犯人法》,1925年制定《刑事裁判法》,设立“司法裁判区”,每一司法裁判区设“感化委员会”,保证了矫正工作的进一些开展。

  日本的矫正社会工作是在吸收了英美经验的基础上于二战后建立发展起来的,1947年和1949年,日本分别制定了《恩赦法》和《犯罪者预防更生法》,由此开始了相亲法律建设的新时代,其他的有《更生紧急保护法》、,《缓刑执行者保护观察法》、《保护司法》、《刑法》、《刑诉法》、《少年法》、《少年院法》、《妇女辅导院法》、《儿童福利法》、《轻犯罪法》等。

  香港矫正社会工作主要借鉴英国经验。20世纪30年代,感化制度由英国引入,1938年在监狱增设感化部,1948年成立社会局,1950年设立“首席感化主任”职务,80年代中期起“社区为本”精神引入司法矫正领域,进一确立起一套用“社会服务令”等非监禁形式对罪犯进行矫正的制度体系 。

  台湾1962年公布《少年事件处理法》首创少年观护制度,开启先河,1981年起在各地方法院检查处配置观护人督导。

  社区矫正:与在监狱执行的“监狱矫正”相对的行刑方式,是将符合社区矫正条件的罪犯于社区内,由专门国家机关在相关社会组织和社会志愿者的协助下,在判决、裁定或决定确定的期限内,矫正其犯罪心理和行为恶习,并促进其顺利回归社会。

  五种犯罪刑罚:管制、缓刑、假释、剥夺政治的权利和暂予监外执行。

  21世纪,在“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社区矫正”提上议程;2002年8月上海开始试点,2004年8月全市推广;2003年6月北京试点,2004年5月扩大试点范围;2003年7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联合发出《关于开展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的通知》,6省第一批试点开始;2004年8月12省第二批试点开始。

  社区矫正的任务:

  一,按照相关规定,加强对其管理监督,确保刑罚的顺利实施;二,加强教育,矫正不良心理和行为;三,帮助解决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以利于他们顺利适应社会生活。

  社区矫正的工作制度:

  接收制度、管理制度、教育制度、考核与奖罚制度、社会保障制度、解除制度、档案管理制度、监护制度、矫正组织的例会制度、矫正人员的培训制度。

  接收制度:法律文书生效后7日内,送达其长期固定居住地司法所,并责令其在法律文书生效后5日内到司法所办理登记手续。

  司法所奖惩制度:对确有悔改和立功表现的分别给予表扬、物质奖励和减刑奖励;不服管教,严重违规的,分别给予警告、治安处罚、收监执行、撤销假释、撤销缓刑的处罚。

  矫正期3个月以上的矫正对象,符合低保条件的,可纳入低范围。

  监外执行期满的,司法所在期满前1个月作出鉴定,原批准机关及时作出“准予继续监外执行”或“收监执行”。

  矫正对象档案:一人一档,内容包括判决书、裁定书、暂予监外执行通知书;矫正对象情况登记表;矫治方案;思想汇报、阶段考核奖惩材料;解除矫正鉴定材料和其他应存档的有关材料。档案由司法所保存,10年。

  矫正社会工作内容:司法判决前的服务、监禁场所中的服务、社区矫正中的服务及刑满释放后的服务。

  判决前的调查报告三部分:犯罪事实的记录;前科;本人的生活史。

  针对犯罪嫌疑人亲友的社会工作介入:一,家庭关系协调及家庭成员心理、情绪辅导;二,社区资源连接以应对生活困难;三,为失去依靠的家庭成员提供生活照料。

  监禁场所包括戒毒所、看管所、劳改劳教场所及监狱,主指监狱。

  监禁场所中的专业服务:

  一,协助服刑人员适应监禁场所生活:1.帮助服刑人员熟悉监狱环境;2.协助服刑人员戒除不健康的生活习惯;3.协助服刑人员解决生活困难;4.预防服刑人员间犯罪观念和行为的交叉感染。

  二,为在监服刑人员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公民教育、心理情绪辅导、职业技能训练、人际交往意识与能力提升。

  三,帮助在监服刑人员加强与社会的联系:帮助服刑人员了解外面社会的变化、帮助服刑人员加强与家庭的联系、帮助服刑人员构建支持性社会网络。

  社区矫正中的社会工作

  一,缓刑、假释、监外执行人员的观护,二,院舍训练的组织管理;三,社会服务计划的执行。

  院舍类型:中途家庭、寄养家庭、教养院、感化院。

  更生保护:矫正社会工作者对刑释人员提供的服务,源于美国费城,内容包括提供住宿场所、提供就业就学辅导、提供生活辅导和医疗保健转介服务、提供物质援助。

  人道主义:矫正社会工作的哲学基础。

  矫正社会工作实务方法的理论与视角:行为主义理论、认知理论、标签理论、优势视角、角“社会—心理”视角。

  基本价值理念:接纳、可塑性、个别化。

  矫正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

  一,致力于改善矫正对象偏差心理和行为的社会工作方法:行为治疗方法、理性情绪治疗模式。

  二,致力于改善社会环境的社会工作方法:社区工作方法、社会工作行政、社会工作研究的运用。

  三,个案管理:协调、整合的服务提供模式 。

  行为治疗方法技巧:

  一, 反应性的技巧:反制约、系统脱敏疗法、厌恶疗法。

  二, 操作性的技巧:正增强、负增强、消减、塑形、连扣、惩罚。

  三, 综合性的技巧:由规则管理的行为、模仿、敢于自表训练、松驰训练。

  增强物的使用原则:一,尽快给予奖励;二,让其明白为何得到奖励;三,交替使用多种;四,鼓励其自行选择;五,注意是否符合当事人;六,留意使用量。

  1955年美国艾利斯提出理性情绪治疗模式,以人本主义为理论基础,ABC理论:A代表引发事件,B代表服务对象的信念系统,C代表引发事件后出现的各种认知情绪行为。

  非理性信念的检查技巧:反映感受、角色扮演、冒险、识别。

  非理性信念的辩论技巧:辩论、理性功课、放弃自我评价、自我表露、示范、替代性选择、去灾难化、想象。

  社区工作方法运用注意问题:一,进行综合治理,以改善矫正对象的生活环境;二,开展社区教育,培育社区居民接纳、尊重矫正对象的意识和习惯;三,挖掘社区志愿力量,共同参与社区矫正工作。

  社会工作行政:社会行政,是将社会政策变为社会服务的活动。宏观上讲,把社区矫正的政策法规变成社区矫正的服务活动;微观上讲,通过加强对社区矫正服务机构内部管理的途径,以提高社区矫正的实施效果。

  个案管理:照顾管理或服务管理,是指专业人员为一个或一群服务对象协调整合一切助益性活动的一种程序。

  个案管理运作程序:发掘个案和转介,评估和选择,计划制订,计划执行,监督和评估,结案。

  个案管理需注意的问题:一,要重视和善于与矫正对象建立良好的专业关系;二,要有重点分步骤地制订矫正工作计划,三,要善于协调多部门、多机构提供整合性的服务;四,要着眼于矫正对象的潜能发掘和自己解决问题,切忌包办代替。

【社工考试矫正社会工作考点】相关文章:

2016初级社工社会工作实务考点之残疾人社会工作概述10-09

2016初级社工社会工作实务考点之接案的步骤及核心技巧08-30

社区矫正法规与政策考点07-30

矫正社会工作标签理论运用解析05-25

社区矫正工作的社工督导功能解析10-24

社工新手如何开展社会工作09-07

2016年社会工作者考试考点解读08-09

社会工作者与社工的区别08-18

社会工作者在社区矫正中的作用10-25

社会工作者强化社区矫正作用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