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医务社会工作应急介入服务模式分析
医务社工是医务社会工作者的简称,他们在医院和医疗卫生机构中为患者提供心理关怀、社会服务的专业社会工作者。那么,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分享医务社会工作应急介入服务模式分析,欢迎大家阅读浏览。
服务内容
华东医院结合自身特点,将应急服务内容主要划分为4个方面:(1)心理情绪问题。研究资料表明,当患者受到疾病困扰时,往往会出现心理情绪压力。该类问题的因应方式主要是运用社工的专业方法给予患者及其家属适当的心理情绪辅导,帮助其缓解负面情绪,积极应对疾病。(2)照顾问题。针对没有照顾者且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病人,社工会帮助其完成出院计划,链接相关出院资源,如护理院、养老院、康复中心等。(3)医患问题。医患问题已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主要的因应方式是促进医患之间以及医护人员与家属的良好沟通,明确彼此目标与需求,共同解决问题。(4)经济问题。部分家庭经济困难的患者,尤其是从外地前来就医的患者,负担不起昂贵的医疗费用,经济压力巨大。对于此类问题,社工调动院内院外资源,进行紧急捐助,帮助患者减轻经济负担。
应急4C服务
在具体应急介入过程中,应急服务的内容可以概括为包含院前、院中、院后3个阶段的4大类、16种服务内容。Care(关爱):对患者给予关爱,包括家庭支持、病友互助、义工探访、音乐关怀。Company(陪伴):陪伴患者的治疗和康复过程,包括情绪抚慰、术前探访、康复支持以及环境适应。Consultation(咨询):为患者提供咨询服务,包括心理咨询、健康宣讲、出院随访以及需求评估。Coordination(协调):主要指关系协调和资源协调,包括资源链接、信息传递、社区服务和医患和谐。
服务流程
准备阶段:在院内进行服务宣传,制作应急服务卡,建立应急个案转介机制。
介入阶段:应急事件发生后,由转介人填写转介单,内容包括病人的基本信息、转介日期、转介原因、问题描述等。社工进行初步评估,决定是否接案。如决定接案,则由社工以个案形式制定并实施应急介入计划;若不符合接案要求,则需转介给其他部门或其他专业人员。转介后,如果必要,社工需及时跟进,并在必要时给予协助,例如信息传递、资源链接等。
评估与跟进阶段:当服务对象的危机降低或者解除后,社工需要对服务提供的过程进行评估。评估内容大体分为过程评估与结果评估,包括应急呼叫受理速度、服务内容针对性、服务效果、社工服务态度、社工表达与沟通能力、社工专业知识水平、服务整体评价及服务意见等。
案例说明
案例陈述:小玉,女,33岁,已婚,上海人,因车祸头部创伤入院。入院时昏迷,被送入重症监护病房,两周后被转入神经外科病房。入院诊断为头部外伤,颅内有血块,没有骨折和其他明显外伤。小玉为独生女,父母及其丈夫均为上海人,育有一女,今年6岁。小玉目前从事销售行业。交通事故发生后,小玉被送入我院急诊室,后被转入重症监护室。小玉创伤后应激反应明显,在脑部外伤处理完毕后被转介给社工部,由社工进行个案介入。
主要问题分析:案主在重症监护病房期间情绪焦虑,主诉为疼痛,伴随非理性信念——觉得“脑中长了一个瘤子”(排除器质性病变和创伤)、“自己马上就要死了”“头痛好不了了”,且创伤后应激反应明显——失眠、恐惧、做恶梦、车祸画面闪现脑海等。
确定介入目标:(1)建立信任的工作关系;(2)缓解疼痛;(3)降低恐惧和焦虑情绪;(4)链接康复资源。
介入方案
初次面谈。
(1)社工作自我介绍,告知案主来访的缘由,邀请案主描述此时此刻的状态,回应案主的情绪,对案主进行简要的心理(情绪、认知、风险、精神病史等)和社会(家庭、朋辈、工作、社会经济状况、宗教信仰等)评估。(2)与案主就面谈的时间和频率订立双方同意的计划:第一周每天两次(上午和下午),每次面谈20分钟;第二周每天1次,每次面谈20分钟;转到住院部后进行不定时随访。(3)评估案主的目标,并对目标进行排序,邀请案主积极参与,提供自己的反馈意见。
围绕与案主订立的目标开展工作。
首先,运用沟通与面谈技巧建立信任关系,如积极性倾听、情绪认同、信息反馈、肢体语言、赋权技巧等。其次,开展疼痛管理:(1)对疼痛的等级进行评分,0~5分代表疼痛的递进程度,0为完全没有痛感,5为疼痛感最为明显。每次面谈都由案主就目前的整体疼痛感进行评分,并探讨分值变化的原因。(2)疼痛感记录。鼓励案主对每天的疼痛感按照时间进行记录,同时记录下每个时间段的活动内容或者想法。每次面谈与案主一起讨论疼痛的规律,比如在某一疼痛感很强烈的时段,案主在做什么和想什么,与疼痛感有何关联等。(3)正念(mindfulness)技巧。通过身体扫描(body scanning)的方法来感受疼痛的部位(肢体感受的描述),并同时通过腹式深呼吸来进行放松练习。(4)疼痛教育。给案主介绍一些基本的疼痛药物治疗方法,与案主一起探讨止痛药的使用及对其感受和态度,特别是对副作用的探讨。第三,应激情绪处理:(1)运用动机性访谈技巧,提升案主对治疗的信心,以及改变的动力;(2)邀请案主记录自己的想法和情绪,并探讨其相互关系;(3)通过角色扮演与案主探讨非理性的信念(如案主扮演治疗师、社工扮演病人),针对案主的绝对化信念,使用例外和苏格拉底式提问的方法;(4)注重系统脱敏技巧的运用,邀请案主对产生恐惧心理的因素进行排序,与案主探讨可能发生的后果,适当时挑战其非理性信念。第四,为案主搜集术后康复的资料,包括整形外科、身体复健、健康饮食等等。
结案评估。经过两周多的持续跟进,小玉的疼痛感明显降低,同时焦虑和恐惧情绪也有明显改善。在住院期间,社工会不定时对小玉进行随访,同时与医护和家属沟通其他康复需求,完成相关量表评估,制定出院计划。
【医务社会工作应急介入服务模式分析】相关文章:
社会工作介入机构养老服务分析08-06
社会工作介入灾后老年服务分析09-25
社会工作介入农村留守儿童服务分析07-06
社会工作服务模式分析07-17
学校社会工作介入家庭暴力个案服务分析06-12
社会工作介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分析09-13
社会工作介入儿童家暴分析08-04
社会工作介入受虐妇女案例分析04-22
社会工作介入婚姻暴力案例分析10-23
社会工作介入残疾人康复工作服务分析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