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者

社会工作原理城市社区与农村社区解析

时间:2023-06-12 13:30:11 晓怡 社会工作者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社会工作原理城市社区与农村社区解析

  随着人类社会步入文明时代,城市作为文明的标志之一出现了。在阶级社会中,城乡对立的二元结构始终存在。不过,城市地位的根本性变化是在近代工业革命之后,无论是城市数量还是规模,都大大超过了以前。那么,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提供社会工作原理城市社区与农村社区解析,欢迎大家阅读浏览。

社会工作原理城市社区与农村社区解析

  城市社区与农村社区

  1.城市社区:指在特定的区域内,由从事各种非农业劳动的密集人口所组成的社会。

  2.城市社区特点:人口集中,导质性强;经济和其他活动频繁;具有各种复杂的制度、信仰、语言和多样化的生活方式;具有结构复杂的各种群体和组织;家庭的规模和职能缩小,血缘关系淡化,人际关系较松散;思想,政治,文化相对发达。

  3.农村社区:指居民从事农业生产为主要谋生手段的区域社会。

  4.农村社区特点:人口密度低,同质性强,较少流动;经济活动简单;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等受到传统势力影响大;组织结构简单,职业分工远不如城市复杂;家庭在生活中期最重要的作用,血缘关系浓厚,人际关系密切。

  (一) 社区互动与协调发展

  在当代转型社会中,社区不论其类别如何,都是一个与外界相连的开放系统。不同类型社区间的互动对于整个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农村社区是人类聚落的初始形态。与农业生产活动的特点相对应,它具有以下—些特点:

  (l)人际关系以血缘关系为基础;

  (2)人口同质性强,社会整合程度高;

  (3)具有较强的社区意识和归属感;

  (4)以传统道德和礼俗为社会控制的主要手段。

  随着人类社会步入文明时代,城市作为文明的标志之一出现了。在阶级社会中,城乡对立的二元结构始终存在。不过,城市地位的根本性变化是在近代工业革命之后,无论是城市数量还是规模,都大大超过了以前。当前中国社会正处于迅速的城市化过程中,从而导致了城乡关系的新变化、新特点。

  (二)城乡协调发展

  城乡协调发展是社区之间协调发展的重要基础和主要方面。传统上,关于城乡协调发展的理论主要有两种。

  (1)城乡协调发展的融合理论

  1.所谓城乡融合,是要从本质上消灭城乡对立,而不是要消灭城市与乡村的具体形态。马克思主义认为,城乡融合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必要的。在此思想指导下,人们提出了实现城乡融合的三种主要理论模式,即:优先发展乡村社区的模式、重点发展城市社区的模式和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的模式。

  2.关于城乡协调发展,应当坚持如下原则:

  1.优势发展原则;

  2.整体发展原则;

  3.互益发展原则;

  4.地区平衡发展原则。

  (2)城市布局理论

  1.城乡协调发展的布局理论主要是探讨城乡社区的地区发展不平衡和缩小地区差别的问题。一般说来,布局理论对社区考察的重点在地理区域的比较。就我国情况而言.主要是东、中、西部的布局和沿海、内地、边疆的布局。布局的焦点是城市,而城市布局的主要内容是经济和人口等方面的布局问题。

  2.我国城市布局的一般特点。我国城市大多数集中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这种分布是否合理不能仅从东西部国土面积的比重上简单地加以考察,应当区分平衡分布与平均分布。所谓平衡分布就是要根据各地区的自然环境、资源、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以及人口等因素综合考虑,从而做到合理布局,使城市布局和发展与该地区的环境开发与利用、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协调。

  3.环境与城市布局。环境因素对于城市布局有着重要影响。一个地区的城市化速度和规模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那里的地理环境和资源。

  4.经济发展与城市布局。在某种程度上,经济发展与城市发展呈现出正相关的关系,它们之间互为条件,互相促进。

  5.人口与城市布局。城市布局本身意味着人口的再分布。同时,城市的建立与发展也与人口有关。人口在不同地区和城市的布局与发展,应与地区环境、文化背景和经济发展等方面协调起来。

  (三)转型期社区的协调发展

  (1)社会转型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传统社区转变现代社区。除了城市化趋势之外,当代中国的社区转型还至少表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1.由同质性向异质性的转变;

  2.由封闭性向开放性的转变;

  3.在生活方式方面,日益注重效率,生活节奏加快,并且人们的消费行为呈现多元化的特点;

  4.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是社区生活各方面发生变化的基础。

  (2)社区转型是一种整体性变化,给社区的协调发展增加了难度。为促进社区的协调发展,应当注意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1.在社区转型中,注意促进各个方面的同步性,尽快完成新的整合;

  2.提高社会心理承受力,以加强社区对多样化生活方式的适应性;

  3.加强社区规划及预测性研究,将社区转型纳入可预测、有计划的控制轨道;

  4.依据市场化要求,弱化行政干预,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培育社区内部及社区之间的自组织能力。

  (四)城市社区与农村社区主要差异

  (1)城市社区:在特定的区域内,由从事各种非农业劳动的密集人口所组成的社会。

  (2)城市的特点

  1.人口集中,异质性强;

  2.经济和其他活动频繁;

  3.具有各种复杂的制度、信仰、语言和多样化的生活方式;

  4.具有结构复杂的各种群体和组织;

  5.家庭的规模和职能缩小,血缘关系淡化,人际关系松散;

  6.思想、政治、文化相对发达。

  (3)农村社区:居民以从事农业生产为主要谋生手段的区域社会。

  (4)农村社区的特点

  1.人口密度低,同质性强,较少流动;

  2.经济活动简单;

  3.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等受传统势力影响较大;

  4.组织结构简单,职业分工不如城市复杂;

  5.家庭在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血缘关系浓厚,人际关系密切。

  (五)虚拟社区

  (1)虚拟空间是计算机网络技术为人类提供的一个崭新的数字化空间与符号化交往环境,虚拟空间里的虚拟社区的发展过程也就是对传统日程的生存方式和生活观念进行消解和重构的过程。

  (2)虚拟社区的虚拟性仅仅体现在它并不存在于物理世界的地理环境中,它没有物理上的体积和形状,是在数字空间中构建出来的具有初级关系的社区。

  (3)和实在的社会相比,具有以下特征:

  1.交往具有超时空性。

  2.互动具有匿名性和彻底的符号性。

  3.人际关系较为松散,社区群体的流动较为频繁。

  4.自由、平等、民主、自治和共享的准则。

  (六)社会生活的组织方式

  社会生活的组织形式分为两种不同类型,即以乡村为特征的礼俗社会,和以城市为特征的法理社会,并从社会关系的角度做了对比分析。

  (1)礼俗社会具有强烈的内聚性,人们彼此关心,团结一致,亲密午间。这种关系为共同的语言和传统所维系,其基础是共同的利益、目标、价值和规范,亲属关系、邻里关系和朋友关系是它的基本形式,它们支配了礼俗社会的一切。

  (2)法理社会中,亲属关系、邻里关系和朋友关系日渐衰微,人们很少有共同的价值和规范,他们关心的只是自己的私利。因此城市生活的特点就是惟我独尊,分崩离析,肆无忌惮的个人主义和自私自利,甚至互相敌对。在这种环境中所形成的人与人的关系,其性质与礼俗社会明显不同。

  拓展:社会工作原理

  第一部分 社会工作基础知识

  了解社会工作的产生背景及其基本假设;了解社会工作的社会功能,把握社会工作在解决社会问题上的基本价值取向和思路;理解社会工作的基本概念、基本特点及其本质;掌握社会工作的基本知识,包括价值理念、理论基础、过程模式等。

  一、社会工作概述

  1.社会工作的涵义与性质

  2.社会工作的产生与发展

  3.社会工作的对象与服务领域

  4.社会工作的功能

  二、社会工作的价值基础

  1.社会福利思想

  2.社会福利制度

  3.社会工作的价值与价值体系

  4.社会工作的专业伦理

  三、社会工作的理论

  1.社会工作理论的涵义及地位

  2.社会工作的基础理论

  3.社会工作的实践理论

  四、人的发展与社会环境

  1.人的发展、社会环境及其关系

  2.儿童发展与社会环境

  3.青少年发展与社会环境

  4.成人发展与社会环境

  5.老人发展与社会环境

  五、社会工作过程

  1.社会工作过程的基本要素

  2.社会工作的一般过程

  3.社会工作者的角色

  六、社会工作教育

  1.社会工作教育与训练的意义

  2.社会工作教育与专业化

  3.社会工作本土化

  第二部分 社会学基础知识

  要求考生了解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与基本功能,掌握社会学基本概念与理论,掌握社会学观察社会现象、分析社会问题的视角与方法。

  一、社会学的对象与功能

  1.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2.社会学的功能

  二、社会

  1.社会及其构成

  2.文化的类型与功能

  三、人的社会化

  1.人的社会化的涵义及意义

  2.人的社会化的过程与内容

  3.社会角色

  四、社会互动

  1.社会互动的涵义及类型

  2.社会互动的理论

  五、社会群体

  1.社会群体的涵义及类型

  2.初级社会群体

  3.社会群体的变迁

  六、社会组织

  1.社会组织的特征与类型

  2.社会组织的结构

  3.社会组织管理

  七、社会制度

  1.社会制度的概念与类型

  2.社会制度的功能

  八、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

  1.社会分层的概念与功能

  2.社会分层理论

  3.社会流动

  九、社区

  1.社区的概念与要素

  2.城市社区与农村社区

  3.城市化

  十、社会变迁与社会现代化

  1.社会变迁的涵义与类型

  2.社会现代化的涵义与内容

  3.发展中国家现代化的特征

  十一、社会问题

  1.社会问题的涵义及特点

  2.社会问题的类型与成因

  3.当前我国的主要社会问题

  十二、越轨与社会控制

  1.越轨行为及其类型

  2.社会控制的概念与类型

  3.社会控制体系

【社会工作原理城市社区与农村社区解析】相关文章:

社会工作者怎样快速融入社区12-08

社区建设内容及基本特征要点09-06

美国留学社区大学的优与劣介绍10-12

社区工作的主要内容(通用10篇)04-23

社会工作的功能07-07

社区健康教育工作总结(通用10篇)06-13

社区综合治理培训心得体会范文11-19

儿童社会工作的定义03-06

中级社会工作《社会工作综合能力》冲刺训练题及答案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