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社会工作介入高校不良网贷案例解析
“校园网贷”在满足大学生群体资金需求的同时,也暴露出夸大误导性宣传、高利贷、行业监管缺失等问题引发了高校学生犯罪、自杀、心理疾病等严重的社会问题,引起政府和社会高度重视。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分享整理关于社会工作介入高校不良网贷案列解析,欢迎大家阅读浏览。
案例分析
自2016年3月一河南大学生因无力偿还巨额网贷跳楼自杀以来,高校学生陷入校园不良网贷不良泥潭的新闻层出不穷,其恶劣程度远远超过人们的想象。“校园网贷”给学生心理、家庭经济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更不可忽视的是不良网贷已严重影响金融系统秩序和社会稳定与发展。因而,关注高校学生不良网贷状况,把握其特征,并从社会工作视角对校园不良网贷进行原因分析和对策研究,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社会指导意义。
一、校园不良网贷现状
2016年4月,教育部发布《中国高等教育质量报告》显示,2015年中国大学生在校人数规模达到3700万;《2016年中国大学生消费观念调查报告》数据显示,大学生消费市场规模超过4000亿元,预计未来还将保持每年4%至5%的同比增长率。大学生消费市场的扩大使得不良网贷有了滋生的土壤。2016年3月,一位河南大学生因无力偿还巨额网贷而跳楼自杀,网贷现象引起社会关注;6月,一位女大学生因网贷逾期未还遭遇手持身份证拍裸照要挟,裸贷一词抢占头条;10月,吉林高校学生遭网贷诈骗50名学生被骗200万。至此,大学生网贷毒瘤已蔓延全国。2016年4月,教育部联合银监会印发《关于加强校园不良网络借贷风险防范和教育引导工作的通知》,同年9月,教育部办公厅下发《关于开展校园网贷风险防范集中专项教育工作的通知》对其进行规范要求,全国2000多所高校开启了一轮打击校园不良网贷的宣传教育活动。10月,国务院印发了《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从高校教育、金融管理、法律惩治等方面进行规范和矫正。
随着经济社会的纵深发展,大学生的生活质量、生活方式和消费观念都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从众消费、攀比消费、超前消费等不良消费心理不仅对大学生群体的成长和发展产生了极其恶劣的影响,而且也为校园不良网贷的滋生和蔓延提供了“温床”,众多消费金融公司、互联网P2P平台、小贷公司乃至分期网站先后涌入校园网贷市场;国家监管漏洞、法律规范缺失、校园教育不足等社会环境的因素更是使校园网贷缺乏正确的引导和管理,进而演化成以谋取极致利益为目的、以违背伦理道德为代价、以贫困大学生为牺牲品的无良网贷。由于事件的突发性和特殊性,受害大学生的数量和规模暂时没有完全的统计数据。
二、社会工作介入的必要性
社会工作是遵循以人为本、助人自助、平等公正的专业价值观,在社会服务及社会管理等领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技能和方法,帮助有需要的个人、家庭、群体和社区,整合社会资源,协调社会关系,预防和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稳定和谐的专业和职业。从助人活动的角度讲,社会工作的实践古已有之;但从专业发展的角度讲,社会工作产生于18世纪英国的工业革命。伴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持续推进,各种社会问题如失业、贫困、残疾等层出不穷,社会工作就是在这个背景下应运而生的。从其产生时起,就本着“助人自助”的服务理念,帮助了世界上数以万计的人民。作为一种专业的`助人活动,社会工作有其自身系统的工作方法和理念。例如,强调从案主所处的环境中去分析案主的问题,综合运用案主所在家庭、社区、学校、企业等各种资源服务案主,利用群体互动的方式帮助案主解决问题、发挥潜能等等。在工作的过程中,社会工作者要能够对案主做到无条件的接纳、真诚、同理心等。社会工作服务方法和理念的专业化、人性化使得其能够适应社会环境的要求,成为政府解决社会问题、提高公民福利的重要手段。
大学生陷入不良网贷泥潭甚至引发犯罪、自杀、心理疾病等严重的社会问题也引起了政府及相关部门的重视,从高校教育、金融管理、法律惩治等各个方面进行规范和矫正。但是由于事件的突发性和特殊性,缺乏具体实施方案和工作模式,使得校园不良网贷的管理矫正工作未能取得理想效果。因此,作品力图运用社会工作方法的介入建立一套具体可行的矫正预防模式为政府和高校提供有效建议。了解大学生的消费心理、校园不良网贷现状和存在问题,认识事件本质及其发展规律,进而探究适合我国大学生的社会工作介入模式显得极为重要且迫切。
三、社会工作介入高校学生不良网贷的方法模式
社会工作产生于英美等国的社会救济和社会福利的实践活动,例如英美的慈善组织会社、睦邻组织运动等等。作为一种专业,社会工作已有了100多年的发展历史,在其专业助人活动的实践中,社会工作逐渐形成了传统意义上的三大工作方法,即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以及随后产生的社会工作行政方法。这几种方法是社会工作在实践过程中所形成的理论概括和经验总结。对于社会工作介入校园不良网贷的实践,这几种方法同样适用。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不管哪种方法的运用,社会工作者都要严格遵守社会工作的伦理守则和职业道德规范,一切以案主的利益为重,例如遵从案主自决原则、保证案主的知情权、不向其他人泄露案主的信息、不对案主造成二次伤害等。
(一)个案工作
个案工作是专业工作者遵循基本的价值理念、运用科学的专业知识和技巧、以个别化的方式为感受困难的个人或家庭提供物质和心理方面的支持与服务,以帮助个人或家庭减低压力、解决问题、挖掘生命的潜能,不断提高个人和社会的福利水平。这种方法非常注重社会工作者与案主专业关系的建立,由于在服务中采用了面对面、一对一式的交流方式,因此个案工作更有利于工作者深入、全面地了解案主的情况并采取合适的计划协助案主解决问题、发掘潜能。
个案治疗介入高校学生不良网贷模式:在校园不良网贷应用实践中,工作者从个人、家庭、环境三个方面对不良网贷受害大学生进行辅导帮助,以“人在情境中”理论为主,领悟国家精准扶贫思想,结合社会工作中的人本治疗模式、ABC情绪理论、行为修正疗法和结构家庭疗法,以案主为主体,以行为矫正为目标,与家长及学校共同合作建立社会支持网络,对案主存有的非理性消费观、价值观以及不良网贷行为进行矫正和引导。恢复大学生自助潜能,实现大学生的自我发展。如行为修正疗法的介入治疗,工作者可以通过一对一、面对面的沟通,询问了解大学生在具体事件上的不良环境行为,结合ABC情绪理论中的辩论技巧与案主的非理性环保认识进行辩论首先在认知上进行纠正,在此基础上协助案主设定一套具体可行的环保行为改善计划,鼓励监督其完成,最终在行为上实现标本兼治的修正。实现大学生自我发展的同时改善社会环境状况。
(二)小组工作
小组工作是社会工作方法之一,它在小组工作者的带领下,通过组员间的互相支持、充分互动和分享,激发组员的能力和潜能,改善组员的态度、行为,提升他们的社会功能性,解决个人、群体、社区和社会问题,促进个人、小组和社区的成长和发展,实现社会和谐、公平、公正发展。根据小组工作目的不同,小组工作的类型有教育小组、成长小组、社会化小组、任务小组、自助-互助小组等。
小组预防介入高校学生不良网贷模式:工作者在本校试点开展教育型与任务型相结合的小组,广泛针对在校大学生。主要通过自我认知、增强具体防范能力、小组成员互助等设计有序的活动内容对大学生不良网贷现象加以预防,结合社会目标模式、治疗模式、发展模式、互惠模式,在小组互动过程中,通过彼此分享、分担、支持、教育、治疗等小组动力,改变和端正组员态度和行为。如开展以环境保护为主题的大学生群体教育成长小组,小组前期以培养小组成员默契、建立环境保护的共同价值观为目标;中期旨在学习专业环保行为和环保方式,养成大学生群体的环保习惯;后期希望能够恢复小组成员的自主能力,使之在改变个人不良环境行为的同时能够影响感化身边同辈群体,扩大小组影响。小组聚会内容以活动、游戏、分享、作业等部分组成,小组专业活动(如周哈里窗表、价值拍卖)利用社会工作独有的感召力直击成员内心情感,激发环保热情改善环保行为;游戏环节通过喜闻乐见、轻松愉快的团体游戏来阐述环境保护的意义,使成员易于接受乐于学习;分享能够调动成员独立思考的积极性,成员之间互相启发共同成长;作业部分能够使小组理论得以实践,使得大学生群体能够身体力行实践环保行为。
(三)社区工作
社区工作是一种以社区及社区居民为基础的社会工作,由专业社会工作者本着助人的价值观念和专业技艺发起,与其所服务的社区居民一起工作,旨在预防和解决社区问题,增强社区凝聚力和社区意识,推动和实施与居民福利有关的社会行动及社区发展方案的方法。
社区教育介入高校学生不良网贷模式:以学校为社区,运用社区组织、社区计划、社区行动等多种模式,借助共青团力量,开展专业宣讲会、知识竞赛等全校性活动进行宣传教育,调动高校学生的参与积极性,预防大学生不良网贷现象的发生,树立正确消费观与价值观。在学校社区工作中,社会工作者应该保持与党委组织、共青团、学工部等学生相关部门的的良好沟通,积极协调各方资源共同为大学生群体服务。如在校党委的党课培训考核中适度增加环境保护类内容,提高大学生群体中学生党员、积极分子的重视程度,以发挥其模范带头作用带动身边同学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共青团方面可以通过学生会、社团联合会等学生组织开办征文、知识竞赛、专业讲座等系列活动依靠学生群体力量提高学习相关知识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学工部方面可适当将学生环保行为考核纳入综合测评办法中,教务处可将环保类知识适量加入通识教育考试考核中;综合调动高校社区的各种资源可以促进大学生群体不良环境行为问题的解决与学校社区的进步发展。
(四)社会工作行政
社会工作行政是依照行政程序,通过协调运用各种资源,将社会福利政策转变为具体的社会服务,以实现政府或机构特定社会福利目标的过程。与其他三种介入方法相比,社会工作行政是一种间接服务方法,它通过影响对校园不良网贷有重要关系的制度体系的建立与实施来解决社会问题。
社会行政介入高校学生不良网贷的模式:一方面,社会工作者可以通过行政程序对政府在网络借贷方面的法律规范、制度政策的制定提供建议,使社会形成更为安全有序的借贷体系;另一方面,社会工作者在为高校学生预防矫正相关态度和行为时的过程中,综合协调各方面的关系,整合社会和社区的各种资源,宣传、实施好政府有关校园不良网贷方面的法规与政策,以更好地保护高校学生群体避免不良网贷伤害,为个人的成长和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四、结束语
目前校园不良网贷预防教育发展还不完善,我们应该在借鉴欧美国家发展经验的基础上,在社会工作的视角下结合当前高校实际,以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社会工作行政等一系列专业方法为基础发展出规范化、系统化、专业化、人性化的社会工作介入高校学生不良校园网贷的专业模式,以本校为试点,为政府和高校解决相关问题提供模式指导和思想借鉴,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吴雪晴,张媛媛.新常态下大学生消费观浅析[J].合作经济与科 技.2015,(04):42-43.
[2]马亮.P2P网贷的风险分析及防控对策 [J].金融经济,2014,(12):3-5.
[3]相明.对大学校园不良网络借贷的几点思考[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0(10).
[4]刘梦.《学校社会工作:理论到实践》[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2017社会工作介入高校不良网贷案例解析】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