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级社会工作者综合能力备考冲刺习题
11.在社会工作者的直接服务角色中,社会工作者鼓励受助者在可能的情况下自强自立,克服困难,自我决策,即"助人自助",此时社会工作者所扮演的角色是()。
A.咨询者
B.倡导者
C.支持者
D.服务者
E.同情者
【答案】C
【解析】社会工作者面对服务对象(受助者)不但要提供直接服务或帮助,也要鼓励其在可能的情况下自强自立,克服困难,自我决策,即"助人自助",支持者的角色并不是要放弃服务提供,而是要激发服务对象的能力和克服困难的信心,使二者良性互动。
12."需要层次理论"是()提出来的。
A.玛丽·里士满
B.马斯洛
C.莫瑞
D.阿尔德弗尔
E.人类行为研究学派
【答案】B
【解析】马斯洛在 20 世纪 50 年代提出了"需要层次论",他认为人有五种基本需要,依次构成需要的层次。
13.治疗模式关注小组组员的()问题。
A.个性成长
B.接受程度
C.治疗结果
D.影响效应
E.心理和行为
【答案】E
【解析】治疗模式关注小组组员的心理和行为问题,认为这些心理和行为问题并不是简单的个人问题,而主要在于社会关系的失调,因此,强调通过小组活动来解决组员的社会化缺陷,重建其社会关系网络,恢复和发展其社会功能。
14.()是人的基本特性,是人类活动和行为积极性的源泉。
A.爱
B.发展
C.需要
D.行为
E.集群
【答案】C
【解析】人的需要是人脑对生理和社会需求的反映,是个体对内部环境和外部生活条件的稳定要求。它通常以愿望、意向等形式表现出来。需要是人的基本特性,是人类活动和行为积极性的源泉。从某种意义上说,需要可以看成是人类一切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15.提出认知的"ABC 情绪理论框架"的是()
A.阿德勒
B.弗洛伊德
C.巴甫洛夫
D.艾利斯
E.洛克
【答案】D
【解析】艾利斯提出了认知的"ABC 情绪理论框架"即:真实发生的事件,人们如何思考、信念、自我告知和评估其所遭遇的事件和人们思考、信念、自我告知和评估此事件的情绪结果。
16.精神分析理论的核心是()
A.意识
B.前意识
C.后意识
D.潜意识
E.无意识
【答案】D
【解析】潜意识是精神分析理论的核心,在弗洛伊德看来,无论什么心理过程,只要假设其影响的存在,但是又无法觉察时,就是潜意识在发挥作用。
17.20 世纪 20 年代~60 年代,美国临床社会工作的主导理论是()
A.认知行为理论
B.社会支持理论
C.存在主义理论
D.增能理论
E.精神分析理论
【答案】E
【解析】精神分析理论于 20 世纪二三十年代开始在欧美社会工作中产生影响,直到 60 年代都在临床社会工作中发挥主导作用。
18.对社会工作产生了直接的影响,直接引起社会工作者对社会一些基本问题的思考()
A.现代主义
B.实证主义
C.人本主义
D.后现代主义
E.女权主义
【答案】D
【解析】后现代主义者认为,所谓知识其实只是人类用象征性的观念、词语对现实进行的表述,它对社会工作产生了直接的影响,直接引起社会工作者对社会工作的一些基本问题的思考。
19.()将社会工作理论分为"支持社会工作的理论"和"社会工作理论"。
A.戈登
B.阿德勒
C.大卫·豪
D.埃里斯
E.马尔科姆·佩恩
【答案】C
【解析】大卫·豪从理论关注内容的角度将社会工作理论分为"支持社会工作的理论"和"社会工作理论"。
20.在将 20 位失业者分为随机的或匹配的两组后,利用自信量表对两组人员分别进行测量,结果显示,实验组和控制组的自尊平均得分分别是 2.8 分和 2.9 分。然后,安排实验组参加求职技巧训练,控制组则不接受任何训练。再测发现,实验组和控制组分别得 4.0 分和 3.0 分。结果显示:实验组得分增 1.2 分,控制组得分增 0.1 分,实验刺激净效果为 1.1 分。上述实验设计方法属于()
A.前后测控制组设计
B.单后侧控制组设计
C.多组时间序列分析
D.非对等控制组设计
E.简单时间序列没计
【答案】A
【解析】前后测控制组设计就是首先把对象随机分配到实验组和控制组,然后测量两组在某指标上的水平,再对实验组进行某种干预,此后对两组再测。实验组的前后变化与控制组的前后变化之间的差异就视为干预效果。题干中研究者希望了解技术培训对提升参与者就业自信心的影响,就属于这种实验设计方案
【2017年中级社会工作者综合能力备考冲刺习题】相关文章:
2.2017社会工作者中级《综合能力》模拟备考冲刺题「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