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初级社工实务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对于流浪乞讨人员,救助机构首先应( )。
A.纠正其偏差行为
B.给予生活的合理安排
C.向其提供工作
D.对其行为和心理进行疏导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机构救助包括基本生活安置及行为思想引导与矫正。流浪乞讨人员没有基本的生活条件,生存缺乏保障,救助机构首先应给予生活的合理安排。除了物质上的救助,还要开展教育,对其行为和心理进行疏导。
2.王女士是一位单亲母亲,和自己上高一的儿子生活在一起。让王女士焦虑的事情很多,一是自己工作不稳定,收入低,家里生活困难;二是和儿子的沟通越来越少,母子俩经常吵架。社会工作者了解情况后,介绍王女士认识了一些其他的单亲母亲,并组成一个小组,小组成员之间互相交流和支持,一起讨论关于单亲母亲的话题。王女士参加了几次小组活动后,焦虑的情绪缓解不少。请问这样的小组类型是( )。
A.发展性小组
B.支持性小组
C.预防性小组
D.评估性小组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妇女社会工作的考点:建立妇女支持小组。
3.个案工作、小组工作、( )和社区照顾等是开展老年人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
A.邻里关怀
B.居家养老
C.社区工作
D.家庭照顾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个案工作方法、小组工作方法、社区工作、社区照顾、养老机构照顾是老年人社会工作者的主要方法。
4.从社会学观点来定义,青少年期( )。
A.心智达到一定的成熟状态
B.开始于性成熟之时。何时结束由社会标准所决定
C.开始于性成熟之时,25岁结束
D.具有抽象与逻辑思考的能力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青少年是一个多维度的概念,按照社会学的观点,青少年期开始于性成熟之时,何时结束由社会标准所决定。
5.针对犯罪嫌疑人的调查报告,其内容不包括( )。
A.犯罪事实的记录
B.前科
C.本人的生活史
D.犯罪动机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犯罪嫌疑人判决前的调查报告包括三个部分:(1)犯罪事实的记录;(2)前科;(3)本人的生活史。A、B、C项正确,D错项误。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D。
6.倡导指的是为了确保社会公正,站在服务对象或者受助团体的立场上,直接从事代表、捍卫、支持受助个人或者团体的利益的活动过程。下列选项中,对倡导的说法有误的是( )。
A.前提可能是妇女个人存在着困难
B.前提可能是政策和法律完善
C.前提可能是社会保障制度的缺乏
D.目的是改变政策、法律和制度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倡导的前提是妇女个人存在着困难和社会保障制度的缺乏以及政策和法律保障不力等。因此,倡导的目的就是改变政策、法律和制度。从微观上而言,倡导是为了要满足服务对象的需求:从宏观上来说,倡导就是采取游说、政策建议和运用传媒等方式进行政策建议。
7.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为了实现( )的目标。
A.生活富裕
B.发展教育
C.反贫困
D.发展生产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城市低保制度的目的是不使遇到生活困难的人陷入贫困境地。
8.家庭寄养服务是救助和保护儿童的内容之一,那么以下关于家庭寄养的描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家庭寄养情况下寄养儿童的监护权暂时性的发生变更
B.儿童的户籍需要暂时迁到寄养家庭所在地
C.家庭寄养.为所有家庭监护永久或者临时缺失的儿童提供了家庭环境
D.家庭寄养的服务对象为经过规定的程序,出现了家庭监护永久或者临时缺失的儿童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家庭寄养,是指经过规定的程序,将出现了家庭监护永久或者临时缺失的儿童.如不满18周岁的孤儿、查不到生父母的弃婴和儿童,委托给其他家庭养育的照料模式。家庭寄养情况下寄养儿童的监护权不变,仍由委托机构承担;儿童户籍仍然在原来的福利机构。家庭寄养为儿童福利机构儿童提供了家庭环境,使其有机会感受家庭生活的氛围。由此A、B、C三项错误,D项正确。
9.小琴。17岁,初中文化程度,性格内向,平时喜欢画漫画,但从来不敢把自己的画给别人看。在家里无论她做什么事情,父母总是说“你不行的”、“你不会的”,所以她觉得处处不如别人,非常自卑.社会工作者老王决定运用个案工作的方法提升小琴的自信心。当看到小琴画的漫画时,老王适宜的回应是( )。
A.“你画的漫画是全世界最好的。”
B.“你能和我说一说这画的意思吗?”
C.“父母说你不会画画你肯定很难过。”
D.“父母说你画得不好是他们不太懂漫画。”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小琴长期受挫后(来自父母)产生过度的自卑感,这种自卑感让小琴过于敏感,形成“假设性”思考,习惯性认为别人会嘲笑自己,从而产生人际适应困难。社会工作者老王应采用理性情绪治疗法,让小琴对自己有个正确认识、评价,接受自己,能坦然自处。
10.养老机构的类型通常按照老年人( )的程度来区分,从不需要任何协助的老年人的入住设施直到需要24小时监护的老年人的入住设施。
A.生活能力
B.生活需要协助
C.自理能力
D.经济承受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养老机构的类型通常按照老年人生活需要协助的程度来区分,从不需要任何协助的老年人的养老服务机构,直到需要24小时监护的老年人的服务机构。
11.社会工作者们帮助小曹所在的中学办理学籍证明材料:联系社区青少年中心,专门安排老师一对一地教他学习电脑,并担任中心临时电脑管理助理;还做了/』、_曹爷爷和姑姑的工作,让他们一起来监督他的日常生活。这种介入属于( )。
A.直接介入
B.间接介入
C.整体介入
D.个别介入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间接介入是指以个人、家庭、小组、组织和社区以至更大的社会系统为关注对象,由社会工作者代表服务对象采取行动,通过介入服务对象以外的其他系统间接帮助他们。在本案例中,社会工作者通过做小曹的学校、老师、家人等方面的工作来帮助他,属于间接介入。
12.对有好逸恶劳行为的流浪人员,可以采取( )方法。
A.思想转化
B.行为矫治
C.继续教育
D.技能培训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流浪人员因为其生活环境的恶劣和生活方式的特殊性,造成他们有偏差行为。对有好逸恶劳行为的流浪人员,社会工作者要采用行为矫治纠正他们的行为,为他们能顺利回归社会创造条件。
13.近期,社区工作者为提高社区青少年整体素质,开展了以“如何成为一个有责任心的人”为主题的社区讲座活动。从社区教育的功能角度看,该活动属于( )。
A.家庭生活教育
B.公民教育
C.成人教育
D.健康教育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公民教育的目标是为了让公民能够面对当今日益多样化,甚至不断发生互相冲突的社会,充分做好准备在未来能够有效参与社会、经济、政治的生活。这方面社区教育的重点对象是青少年,期望他们能够通过社区平台了解、接纳社会现象和问题,为解决社会问题做好准备。公民教育也是我国社区教育重点内容,主要强调要以社区为依托,以全体社区成员尤其是社区青少年为对象,以提高全民素质和培养“四有”信任为宗旨。
14.某机构于春节前在A社区托儿所旁开办了日间托老所。3个月来在评估项目时,居民们反映托老所收费太贵,还不如住在家时舒服,根据反映的意见,该项目在策划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
A.开办时间不合理
B.服务内容不明确
C.服务地点不合适
D.服务与需求不匹配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收费太贵,不如在家里舒服,这就反映出是服务和需求不匹配的问题
15.某中职学校招收了一批福利院的孤儿。该校的社会工作者建议校方把资助款汇到孤儿学生的银行卡里,让他们自己去交学费和住宿费,并且在班级组成、活动组织等方面不对他们作特殊的安排。社会工作者的上述建议遵循了( )原则。
A.自决
B.保护隐私
C.接纳
D.注重发挥优势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社会工作应保护服务对象的隐私,未经服务对象同意或允许社会工作者不得向第三者透露涉及服务对象个人身份资料和其他可能危害服务对象权益的隐私信息。社工建议把资助款汇到孤儿学生的银行卡里,并且在日常学校生活中不对他们作特殊安排,充分体现了社会工作保护孤儿隐私的原则。故选B。
16.小王是被父母遗弃的流浪儿童,在流浪儿童救助保护中心待了几天后,小王被安排接受技能培训。小王认为这是救助保护中心不管他了,因此对学习没有兴趣,针对小王目前的情况,社会工作者介入的重点是( )。
A.联系技校老师为小王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B.引导小王要自立自强,将来好自力更生
C.处理小王曾经被亲人遗弃的内心冲突
D.动员周围的同龄伙伴来劝说小王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小王对学习没兴趣的主要原因是认为救助中心不管他了,曾经被遗弃的经历让他缺乏安全感,因此应重点解决他的内心冲突。
17.某社区贫困家庭有位10岁脑瘫儿童,父母双双下岗,家境贫困,无钱支付高昂的康复医疗费。也无力送孩子读书,长期封闭的生活环境造成孩子性格孤僻、内向,存在较严重的心理问题。社会工作者小刘经过需求评估,认为( )需要不是该残疾儿童当前的主要需要。
A.医疗康复
B.基本生存
C.接受教育
D.价值实现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本题考查了残疾儿童的基本需求。此案例中,医疗康复、基本生存和接受教育都是该残疾儿童当前的主要需要,只有价值实现不属于当前的主要需要,因此选D。
18.在选择介入行动的原则时,社会工作者应适当考虑投入时间和投入精力,其最主要的原因是( )。
A.社会工作者的时间和精力有限
B.服务对象或相关部门的经费有限
C.低成本小范围的介入方式更能收到奇效
D.社会工作中只需解决引发矛盾的主要问题即可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介入意味着社会工作者和服务对象都要付出时间和精力,介入行动的原则就是要量力而行,优先考虑投入时间和精力最少的行动,从而以最小的成本投入获得最有效的改变结果。
19.公共服务无障碍属于残疾人应享有的( )。
A.康复权
B.环境友好权
C.文化生活权
D.社会福利权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残疾人环境友好权主要指为残疾人享有平等社会生活创造无障碍环境的权利。消除社会性环境中阻碍残疾人参与的“物化”因素是环境友好的重要措施.主要包括物理环境(各类建筑物、道路和交通设施等)的无障碍、信息交流环境无障碍、公共服务无障碍和政治参与无障碍。
20.我国《宪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规定未满( )周岁的男女为未成年人。
A.16
B.18
C.20
D.22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规定,不满18周岁的为未成年人。
【初级社工实务试题及答案】相关文章:
2024年初级社工实务考试试题09-05
2024初级社工综合能力基础试题及答案08-30
西班牙语初级试题及答案05-01
2023年初级社工考试《社会工作实务》模拟巩固习题及答案09-23
2017初级社会工作者《工作实务》模拟强化试题及答案10-03
2017初级社会工作者《工作实务》强化试题「附答案」07-07
2024初级社会工作者《工作实务》预测模拟试题及答案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