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礼仪 百分网手机站

如何看待中西方教育文化的差异

时间:2017-06-15 14:43:30 商务礼仪 我要投稿

如何看待中西方教育文化的差异

  引导语:进入美国顶尖学府,接受西方教育,毕业后进入投行工作,拿高薪,坐头等舱,或许在这个浮华的社会中,似乎已经成为“成功的年轻人”的标准模式。下面是yjbys小编为你带来的如何看待中西方教育文化的差异,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如何看待中西方教育文化的差异

  

  求学之路,踽踽独行

  我先从我的经历说起。从小父母就着重培养我独立生活,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习惯。5岁就开始寄宿学校的生活,我习惯一个人去面对选择,自己做选择。这一点,我还是非常感谢父母的教育方式。

  所以还在高中的时候,我自己选择了去美国留学这条路。当时还没有那么多的网上咨询平台来协助分析留学的利弊,也没有那么多“专家”来解答小留学生和家长的疑惑。我也没有想好所谓留学的意义,或将来的发展方向。几乎就是脑子一热,就来了美国,在洛杉矶附近一个叫Claremont的地方开始了我的大学生活。我就读的是一所文理学院,是美国核心教育理念--“博雅教育”最发扬光大的地方,其宗旨的“把人培育成一个人”,而不是现在所谓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但是,对于一个从只认考试成绩和名校名字的中国来的留学生来说,我当时的思想境界只能告诉我,考试考好大于一切。文化的差异和天生性格的内向,让我在一开始并不能很好的融入大学的环境,大部分课程要求学生每节课都要发言,80%的成绩也并非是来自考试分数,而是期末作品演示。这对于当时的我来说,压力不能说不小。在美国,一所文理学院一般一共只有1000名左右学生,中国学生加起来不超过8人,这也让我很长一段时间都感到非常的孤独。

  但机会似乎还是会留给有准备的人,我机缘巧合地跟朋友一起报了一门Public Speaking的课程,因为这是美国所有大学都会开设的课程。这门课开启了我探寻美国教育和美国文化精髓的窗口,让我了解到美国学生崇尚张扬和标榜个性的风格,以及公众演讲和辩论能力对于在美国大学获得成功的作用。这门课于我就像大力水手吃了菠菜,让我开始有一个契机来有意识的锻炼这方面能力了。我开始竞选学生会的留学生代表,为留学生争取到更多款项来做活动;开始为Admission Office招生办工作,为美国的家长和高中生介绍学校并带团参观,也参与面试高中生;开始做RA,就是宿舍楼长,开始管理学生,监督学生在校是否有抽大嘛和酗酒的行为;也开始发挥特长,开始做TA,教美国学生基础经济学和合气道课程。这些活动和工作都让我学会与不同国籍的朋友交流,从他们身上找到跟自己截然不同的观点,价值观,这种价值观的碰撞和摩擦产生火花。这我想才是留学的真正魅力,并不是为了一个学位,一个文凭,一张毕业证,而是由此打开视野,看到世界。

  留学的时候也开始第一次“创业”,或者说是参与创办一个公益组织,叫做GCC ("Global China Connection"), 就是专门帮助在美国读书的大学生在中国找实习。我们3人的小团队负责把这个横跨北美的平台在Claremont建立起来,这段时间在美国积累的人脉和把这个事情从无到有做起来,给了我极大的信心和成就感。

  我后来成为Claremont五校联盟之一的Pitzer College的校董和亚洲地区的招生官,这是我在入学之前没有想过的成就。

  投行历练,患得患失

  毕业后,在经过一路过关斩将,进入了世界顶尖的投资银行麦格理资本。那时还没能静下来思考自己的人生目标,就想在一个环境中能够证明自己这些年所培养的能力。投行的高薪和高强度环境自然就让我们那一群荷尔蒙爆棚的年轻人趋之若鹜,梦想着能在这样一个环境中干一番大事业,用自己的学识,用自己的智慧,去解决别人不能解决的问题,想别人不敢想的计划,做别人不敢做的项目。那段时间,每周工作80-100个小时根本不算什么,早上在东京,中午在南京,晚上在北京也都不是新鲜事。

  但有些事总是期望过高,在投行工作3年多的时间里,并没有那么多电影中会出现的情节,工作的内容大多是修改方案,做财务模型和行业分析。做的事情虽然也并不枯燥,但毕竟不是我的兴趣和兴奋点。我只是和绝大多数毕业生一样找了一份看起来还不错的工作以为可以骑驴找马,而且投行的光环甚至开始让自己有些自负,有些得意忘形,我开始有些讨厌那样的自己。

  首次创业,懵懂下场

  从投行出来后,来到北京,满腹理想的开始与人合伙做当时还很新的概念--车联网。我不是技术男,很多的知识都需要去自己学习和脑补。当时满脑子就是OEM,前装后装,智能车队管理,Telematics解决方案。也通过合伙人的资源对接了很多渠道关系,加上美国核心的技术平台,以为终于可以有一个机会来大展拳脚了,可越执着就也越容易事与愿违。国内车厂对这类产品的认知度当时还很低,电信基础设施也没有布局完成,4G也还没有大规模展开。另外加上本身自己对这个领域专业知识十分匮乏,也没有足够的资本和资源来力挽狂澜。

  回来深圳,我并没有急于开始找新的工作或新的创业,而是开始学习知见心理学和阅读东西方的历史哲学,思考自己这一路走来的意义,从小到大基本都是被标榜为”邻居家的孩子“,但这是我想要的吗?还是因为背负着父母都如此成功的压力,而迫使我要努力迎合外界而展现出来“好像挺有出息”的样子?我们是否因为渴望获得成功,能让父母有面子,而做着自己并不喜欢的事情?那么做怎么又能真正的快乐呢?

  这个时候,感谢在组织TEDx的朋友推荐,我看到了社会企业家和作者Scott Dinsmore的一个TED演讲“How to find work you love”。他提到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寻找一件事,是我们每天都会为了这件事而能早早起床,做这件事也不是为了金钱或虚荣,而是自己打心底里喜欢去做,是内心驱动的。我明白了一个道理:

  人生的意义,在于找到自己值得全身投入的事情

  全情投入,一路同行

  从出国开始我就在帮助深圳的学弟学妹做一些留学的咨询工作,大学毕业后我也一直都是母校的中国地区面试官,并在后来成为校董之一。所以虽然没有直接的从事教育工作,但是一直都没有离开这个圈子。过去几年中,我也帮着学校面试了很多学生,这让我一方面站在学校的角度上了解到现在的学校到底在找什么样的学生,另一方面看到了中国孩子的问题。

  我接触的大部分学生,其实出国考试的成绩,比如托福,SAT, 都是还不错的。但是他们最大的问题就在于还是为了学英语而学英语,而没有把英语当成了解西方文化和训练自己逻辑批判思维能力的一个钥匙。语法训练和背单词固然重要,但最能体现出语言能力的是要结合学科和话题,用西方的'思维模式和语言来进行分析,这个过程中学到的语言是有内容的,是生动的,是丰满的。这时,我想是应该做点什么来帮助这些学生们了。

  我与许多朋友谈到这个想法,希望将文理学院的这种博雅教育的理念运用到我的课程中,再通过演讲和辩论的形式,让学生能够在增强学术竞争力的同时,真正感受西方的文化精髓,取长补短。这个想法获得了许多亲朋好友的认同,认为这是中国应试教育的一个短板。

  于是去年我正式启动麓行教育(Foothill Education, “Foothill Blvd” 是我美国母校门口一条大道的名字),也在深圳的教育圈取得了一些成绩。这个项目是我联合我的一位大学语言学导师,和另一位美国心理学教授一起研发的演讲课程,希望能够锻炼学生的批判性思维,逻辑能力和符合西方价值观的沟通表达能力,这是学生未来能在美国获得学业和事业成功最关键的能力之一!耶鲁大学的校长Peter Salovey也说过,“现代社会最实用的能力是批判性思维能力和讲故事的能力”。而演讲和辩论,是能最直接,最实用,最快速提高这些能力的方法。

  而文理教育,又是现在中国想倡导却又没有条件来推广的教育理念,它不生产“专业人士”,却构建具有完整人格、知识与能力的人才。这不正是当年父母一定要把我们送出国留学的目的嘛!根据美国韦氏字典的释义,将文理教育解释为“主要是以提供广泛的常识和发展作为理性及判断力的综合知识能力的大学或学院的研究(例如语言学、哲学、文学、抽象科学、历史等)”。如果将文理教育用更简明的措辞来归纳的话,文理教育教导学生如何通过培养创造性和分析思维能力来思考问题。文理教育旨在培养学生在理解和处理各种问题时的论证和评估能力,而不仅仅是局限于特定领域的专业知识教学。

  现在全球化进展不断加快,科技发展日新月异,这样的环境需要更多理解多文化并善于思考的人。其实我们看到许多在全球跨界领域做得十分杰出的名人,都有文理学院的教育背景,比如美国总统Obama就是Occidental College历史系的毕业生;能把中西方音乐融合在一起演绎的王力宏也是Williams College学生; 还有“从0到1”的作者,也是Paypal创始人之一的Peter Thiel,虽然是Stanford University毕业,但学的专业是哲学。

  总的来说,通过文理博雅教育,当一个学生有了处理问题的能力,并能辩证地去理解和分析情况时,该学生既具备了将来可以获得职场的成功的潜力也掌握了洞察当前全球化的社会需要的能力。这些收获,US News和Hechinger Report (美国著名的教育独立媒体)同时概括了如下几点:

  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能让他们面对任何挑战都能沉着应对;

  学生的创造力的和创新性思维,将是未来职场最看重的能力;

  学生们通过发展沟通能力,思辨能力而能成为合格的领导者;

  学生们的跨文化理解力是成为有责任感的世界公民的前提。

  我渐渐发现这份事业也许是这辈子做过的价值最大的事情,这是一次我追寻内心的旅程。我希望能够帮助更多学生获得出国留学应有的技能和能力,并提高学术认知以及对自己的认识,也希望能用我们本身的经验来引导学生,减少家长对未来远在海外孩子的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