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提升方法
进入知识经济时代,智力资本成为企业的第一竞争要素,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愈加凸显。人力资源管理也从以监督和控制为主的模式转向了以激励为主的模式,要对人这一资源最大限度地使用、开发,让每一个人都产生工作动力,发挥最大能量,使企业因为充分开发了人的主观能动性而充满活力,永远保持发展后劲,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树立起企业文化形象,最大限度地发挥人力资源部的作用,吸引人才,从被动地满足企业的服务需要到主动的为企业的战略规划发展提供良好的人才储备和保障。那么,如何做好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呢?
一 人尽其才
做好人力资源配置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简单地说就是将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岗位上,真正做到适才适所。配置包括两层意思:一是人员数量的配置;二是配置的合适与否。人员数量配置不够,工作开展不起来,配置的人员过多,势必人浮于事,效率低下。到底怎样配置合适?首先,要预测岗位数量,按岗配人不能按人设岗;其次,最公平合理的做法是通过竞争上岗实现合理配置。岗位基本要求、条件公布出来,每一个员工都可以对照权衡,公开竞争上岗。组织通过对岗位和对人的双重衡量,把合适的人配置到合适的岗位上。最后,企业必须根据生产经营的情况,对机构科学设置,做到精简高效。人才资源管理工作的视野和触觉点应该延伸,不能仅局限于工作范围,还要关注他们的生活。比如为外地员工考虑住宿问题,为那些在外读书充电的员工提供时间上的方便。这就为制度化的管理注入了人性化的色彩,有利于规范化制度的维持,让员工发挥最大的能量。这就是人性化管理的魅力所在。
二 物质激励与人性激励结合
虽然钱从来不是最重要的激励要素,但是今天的员工们仍然期望。最好的业绩最突出的人才应得到最好的报酬。如果企业不能提供有竞争力的薪酬,可以选择其他的激励方式。例如,可以向员工提供更多的晋升机会或更多的培训及职业发展机会。调查显示,企业为员工提供培训的费用大约为员工工资的5%。技术培训是企业留人的关键,但培训不应仅局限于技术领域。今天的企业员工希望开发以商业技巧或行为能力培养为中心的职业生涯,所以企业必须跳出传统培训的范围,为员工们提供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机会,诸如部门岗位轮换、灵活的工作任务和“拜师学艺”等方式。灵活的福利计划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与掌握合适的激励手法是人力资源管理的中心任务。员工为什么可以被激励?怎样的激励才算是有效的激励?要弄清这些问题就必须了解什么是“需要”。需要是指个体由于某种重要东西的缺乏或被剥夺而产生的紧张状态。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动机是由于他所体验的某种未满足的需要或未达到的目标所引起的。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是激励理论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理论。它把员工的需要从低到高分为五个层次,依次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各层次的需要可以相互转换。在众多的需要中有一种对行为起决定作用的需要,称为优势需要。员工工作的动机正是为了达到需要的满足,尤其是优势需要的满足。激励之所以有效,原因在于人们在事关自己切身利益的时候,就会对事情的成败分外关注,而趋利避害的本能会使面临的压力变为动力。员工各式各样的需求正是激励的基础。激励手段必须针对员工的需要,才会产生积极的效果。例如,一些新建化工企业,以优厚的待遇和诱人的职位向那些老化工企业的技术尖子伸出了橄榄枝。于是,那些得不到单位重用的、不受领导重视的、或是觉得自己的付出与收入不成正比的、想更充分提升自身价值的开始纷纷跳槽,而那些老企业觉得现在最不缺的就是人,可以再从各大院校招来刚毕业的大学生。殊不知,这些企业的技术尖子也是企业的部分资产,而且是很难再生的,招收毫无经验的大学生需要企业付出更多的人力、财力和物力,还不见得都能有所回报,不从根本上改进人力资源管理,下一批刚培养起来的人才会不会再为他人做了嫁衣就不得而知了。总之,只有让员工满意的激励措施才是有效的。要建立使员工满意的激励措施,就要满足员工的需要。对于激励通常有两种。第一种是普遍的物质激励,物质激励更多体现在工资分配制度上。笔者认为,相对合理和有效的工资制度应该是岗位绩效工资制度,包括岗位条件差别、个人资格条件、工作绩效三个部分的内容。员工的工资决定于个人任职岗位的薪级、个人的资格条件以及绩效情况。这种工资制度是较符合市场规则的一种分配方式,透明度高,便于监督,人随岗走,岗变薪变,有法可依,便于操作,减少了人为的影响。采用绩效工资就必然牵扯到绩效考核的问题,绩效考核是绩效工资发放的依据,制定绩效考核制度是物质激励的一个重要部分。对于不同的员工层次要制定不同的考核制度。第二种是人性面激励。重视人性面的激励,最基本的就是要让员工有发言权,让他有参与和说话的机会,让他感受到尊重和关怀。员工需要有可信赖的领导,希望自己在可信赖的领导手下工作。因此,创造一个适合员工成长的空间,形成培养人、重视人的企业文化是至关重要的。两种激励应该是整合使用,关键是必须把握员工的需求层次,以最有效的补偿手段满足他的心理需要,并把这种需要引导成为其内在的驱动力量,并激发这种力量释放到企业发展所需要的本职工作上,让平凡的人做出不平凡的业绩。
三 将“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
完善的培养、培训机制是人力资源管理的第三个方面。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在组织的人、财、物、信息四种资源中,人们越来越广泛地认识到人的重要性,以人为本的理念已渐渐深入人心,美国知名管理学者托马斯・彼得斯曾说:“企业或事业唯一真正的资源是人,管理就是充分开发人力资源以做好工作。”员工是组织的血液,不同组织间的竞争即成为人才的竞争。通用汽车公司的前总经理艾尔弗雷德・斯隆曾说:“把我的资产拿走吧――但是请把我的公司的人才留给我,五年后,我将使拿走的一切失而复得。”企业间对人才的竞争必然引起对人才的重新定位,它需要走出学校的员工不断通过培训来求得自身的发展。培训可以说是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难点,关键是观念的改变――如何由要我学改变为我要学。应从三个角度着手:一是确立需求,有需求再培训才能有效。它包括企业需求和个人需求两个方面。企业的需求来源于企业的目标发展的问题。例如我们企业几年来一直在推行无纸办公,可许多人习惯于一支笔、几张纸的工作方法,企业的需求没有转化为个人的需求。员工总是认为干了多少年了,个人的知识、经验完全能够满足工作需要,对待培训只是一种被动接收。所以我们解决个人需求应从工作要求、个人愿望入手进行分析研究,制定出适应企业发展的人员素质要求,让员工自己对照要求权衡,达不到就要去参加培训。要使培训工作质量高、效果好,最好的方法就是能把企业的需求与个人的需求找到一个结合点,确立一个共同需求,这是搞好培训的关键;二是要解决好培训内容和师资的问题。我们企业这些年培训的主要内容就是岗位知识、专业知识。而经营管理、企业文化等培训内容太少。每一个上级都是下级的培训师,下级素质低不是你的责任,但不能提高下级的素质是你的责任;三是培训必须要了解和掌握受训者的现状和水平。他们的水平与培训的内容相差太远,即便是培训了也是水土不服、“邯郸学步”;四是及时对培训效果进行调查评估,要不断总结积累经验,逐步提高培训质量,增强培训效果;最后要搞好日常事务性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要从事务性工作中摆脱出来。
人力资源管理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如果能从以上几个方面理清思路,掌握配置、激励、培训方面的理论和方法,从事务性工作中摆脱出来,把重点工作放在思想方法上,努力创造适合人发展的环境,给高层管理者当好决策顾问,给其他部门做好人力资源管理技术方面的指导服务,就会从源头做好人力资源工作。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提升方法】相关文章:
国学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06-03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沟通08-31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策略09-24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措施10-27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作用06-11
人力资源管理留住人才的方法05-28
施工企业管理提升方法09-05
如何加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07-23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如何升级03-12
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策略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