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

腾讯如何用产品思维做人力资源管理

时间:2024-09-05 02:10:38 人力资源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腾讯如何用产品思维做人力资源管理

  作为产品起家的互联网公司,腾讯的人力资源管理和其它公司有什么不同?腾讯HR有一个很有特色的要求就是,像产品经理一样思考。在腾讯大学远航计划的培训上,腾讯高级副总裁奚丹用三个故事,分享了在腾讯如何用产品思维做人力资源管理。下面是yjbys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关于腾讯如何用产品思维做人力资源管理的知识,欢迎阅读。

  第一个故事:从安居计划谈如何挖掘用户需求

  腾讯的经营理念是:一切以用户价值为依归。做产品首先要了解用户。HR最重要的用户是员工,挖掘员工真实需求也是所有HR工作的基础。奚丹分享的第一个故事是腾讯最有名的福利--安居计划,看HR是如何挖掘员工的真实需求的。

  缘起:数据分析揭秘流失率最高的群体

  对员工流失情况做数据分析是腾讯HR日常重点关注内容之一。2012年的结果引起了HR的特别关注:有一个群体流失率非常高,达到普通员工流失率的3倍。这个群体就是毕业进公司满3年的毕业生。大家都知道,优秀毕业生是腾讯人才重要来源,会得到非常好的待遇和大投入的培养资源。毕业生从进公司到独当一面,平均需要三年时间。入职3年的毕业生,正是投入大量资源刚刚培养起来的骨干。从表面的离职原因来看,排前三位的理由有三个:继续深造,职业发展和家庭原因。真实的员工需求真的是这样吗?

  调研:深入访谈追踪原因

  HR团队针对核心毕业生做了深入的电话访谈,收集第一手真实的信息,发现了一个没想到的关键因素:丈母娘。2012年前后刚好是深圳房价快速攀升的阶段,虽然腾讯加薪幅度在互联网公司里面算比较高,但房价涨幅仍然远高过这一数字。毕业三年又正好到了结婚年龄,很多学生选择回到家乡或二线城市,虽然待遇没有太大变化,但是可以马上置业,满足丈母娘结婚必须有房子的要求。

  解决关键问题:安居计划

  了解到真实原因,怎么解决?HR和CFO一起进行了头脑风暴,发现了三个关键点:第一,基于投资回报和公司薪资增长判断,这些孩子将来一定可以买得起房子,需要做的只是提前这个周期;第二,如果买房找银行贷款,以毕业生的情况贷不了很多钱;第三,腾讯账上有很多现金,本金和利息成本是腾讯在人才保留上可以承受也愿意投入的。

  基于这样的分析,HR推出了“安居计划”:公司拿出一笔基金,免息提供给符合条件的员工,帮助员工提早买房。这个举措的效果特别显著,实施几年之后再看数据,在人才竞争非常激烈的外部环境下,参与安居计划的员工流失率不到1%。既对公司保留人才起到重要作用,也为员工带来实实在在的价值,在员工一生中比较关键的时刻起到了帮助。

  关键启发之一:腾讯是第一家推出安居计划的互联网公司,最初推出这一方案正是源于对员工需求的深入挖掘。用产品思维做HR,要从表面现象挖掘根源,找到员工真实需求,才能采取真正有用的措施解决问题。

  第二个故事:从企业文化培训谈让用户参与

  跟员工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事,不是老板拍脑袋,不是靠HR的经验判断,而是让员工参与进来。就像做互联网产品一样,用户参与设计很重要。很多时候我们以为自己做得是聪明的决策,实际上的真实效果需要用户反馈来验证。奚丹分享的第二个故事是关于腾讯如何做新员工的企业文化培训,如何把企业文化培训从被动灌输变为主动参与。

  传统“洗脑式”企业文化培训

  每个公司都有新员工培训,一项重要任务就是“灌输”公司企业文化,俗称洗脑式培训。腾讯的文化没有那么强势,但文化又很重要。腾讯最早的新员工培训,也是以灌输式的企业文化课程为主。这种方式偏向于单向说教,HR一直在琢磨怎么样让新员工来了之后真正理解腾讯文化是什么,可以快速融入。

  主动参与:寻找腾讯达人

  负责内部员工培训的腾讯学院牵头,做了一个小小的改变,把授课的时间缩短,增加一项课后作业:“寻找腾讯达人”。要求新员工在几天时间里任找一位公司老同事访谈,挖掘他们身上最能体现企业文化的故事,回来后分组讨论和分享。小小的改变带来非常大的变化:过去的新员工特别是技术员工比较害羞,只是跟自己团队交流,有了达人访谈之后变得非常主动。在公司电梯里、食堂里羞涩的技术GG都会主动和老同事攀谈,了解了腾讯老故事的同时,让新人对公司的文化有了更深的感性认识,同时也建立新人在公司里的广泛人脉。

  关键启发之二:企业文化培训从“告诉你腾讯文化是什么”变成“请你去主动寻找”。用产品思维做HR,要变被动为互动,让员工参与其中,理解和收获才会更大。

  第三个故事:从绩效体系优化谈灰度试错,敏捷迭代

  互联网公司变化频繁,产品迭代周期快,组织和人相关政策的变化必须跟上业务的节奏。奚丹分享的第三个故事是腾讯绩效体系优化的故事,如何在一家两万人的公司推送运行十几年的绩效体系改革。

  更有弹性的考核体系:四档变五档

  腾讯早期的绩效考核分四档,SABC,S最优秀,C最差。当时企业处在快速发展阶段,需要员工更有紧迫感。但随着公司快速发展,很多业务成为行业第一,管理者和HR都希望把考核更弹性化。考核结果从四档变成五档,从而肯定大部分员工的表现,只让头部和尾部凸显出来,好的表彰和发展,不好的鞭策甚至淘汰。

  一年半完成三轮灰度迭代

  旧的绩效体系运作十几年,根深蒂固,改变有很大困难和风险。HR思考能不能像做游戏产品一样,先灰度测试,慢慢磨合之后,把实践中发现的问题逐步解决,再逐渐放大。因此在四挡变五档的变化中共做了三轮灰度迭代。

  第一轮,腾讯HR一直遵循那句话“先尝自己出的狗粮”。所以考核变革先在HR自己团队300人试点。试点过程中发现,方案设计的再完美,和员工真正的感受还是有差别,这一轮试点收到很多吐槽,根据槽点又对方案做了修改。

  第二轮,寻找典型业务部门3000人的团队试水。又发现了很多问题,比如业务对HR术语不理解,也有一些新的矛盾等等。基于这些反馈再次对方案做了一轮优化。

  第三轮:全公司推广。经过两轮试水,在全公司推广时虽然还是会听到一些不同声音,但已经大大降低了对新体系的不适应或者排斥。

  绩效考核一年一次,通过历时一年半的灰度迭代,HR缩短了一半完善管理工具的历程。

  关键启发之三:运行的十几年的绩效体系必须变革,要快也要稳。用产品思维做HR,小步快跑,灰度迭代,既能响应业务需求又能不断纠错完善方案。

  腾讯人力资源管理的其他理念和故事

  文化排在管理第一位。

  互联网公司行业和人员变化很快,规章制度没办法第一时间覆盖所有可能出现的问题,而文化就成为最有效的手段,可以统一大家思考问题的方式,覆盖所有灰色地带的阳光。大家有统一的价值观,即使没有明文规定出现某个事情怎么办,也会朝一个方向去思考和努力。

  选人是HR最重要的前线工作。

  腾讯的用人哲学是“强将精兵”,控制人员规模,前瞻的基于公司发展做全球优秀人才扫描。比如今年启动的全球AI人才mapping,派HR参与全球顶尖的AI会议,拜访AI领域最好的高校、研究机构、高科技企业,收集了几千人名单,和几百个华人建立了直接的联系。虽然AI领域具体的招聘需求尚不明确,但是要传递一个信息:我对你很有兴趣,时机成熟时候就会考虑邀请你。互联网业务有时是比较混沌的状态,布局要趁早,如果想的非常清楚才开始招聘时机就错过了。

  围绕业务发展培育人才。

  腾讯学院有非常完善的培养体系,领导力培训、专业类型培训、新员工培训等。在促进业务发展方面培训也起到很重要的作用。比如移动互联网大潮来临时,腾讯做了组织架构调整,希望所有事业群都具备比PC时代更强的移动互联网能力。腾讯学院在当时推动了全员的向移动互联网转型的培训,进行了一系列课程开发和案例采集,帮助公司有转型意愿的开发快速转型到移动互联网开发,确保公司核心人才的能力发展。

  舍得花成本留人。

  腾讯一直有一个很强的理念,在财务能支撑的前提下,希望把公司最大的投资放在员工身上。无论调薪、奖金、股票授予,都做积极的投入。今年腾讯18周年,在讨论给员工发什么有纪念意义的礼物时,HR有一个想法:有没有可能给全体员工发股票。这个想法源于一直以来的遗憾,腾讯这么多优秀一线员工,很多人还没有腾讯的股票。没想到老板也主动提出了这个想法,而且把HR原本建议的股数提升为300股,投资员工的力度和决心大大超出最早的方案。全员发了股票之后有很多有意思的事情,很多员工真把自己作为股东看,言行也发生了很多变化。因此,在员工身上的投资最有价值,会让每位员工对公司真正有参与感和主人翁精神。

  马化腾曾经说过,对腾讯来说,最重要的不是业务和资金,业务可以拓展,可以更换,资金可以吸收,可以调整,而人才却是最不可轻易替代的,是我们最宝贵的财富。用产品思维做HR,背后的理念正是源于把人才视为最重要的财富的初衷,像做产品一样围绕员工的利益和价值持续打磨人力资源体系。赢得员工,才能赢得未来。


【腾讯如何用产品思维做人力资源管理】相关文章:

力资源管理的创新思维09-18

跑步如何用臀部发力09-04

跑步如何用大腿发力10-05

如何用互联网思维做餐饮07-29

如何用理财的思维做好时间管理06-21

提升领导力的思维方式09-05

高校力资源管理的措施08-26

人力资源管理思维如何转变11-02

提高领导力的思维方式08-12

OA系统产品齐发力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