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霜降习俗是什么
霜降是秋向冬过渡的开始,天气渐冷,初霜出现,草木开始泛黄。“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到了这个时节,应注意添衣防寒。同时,霜降时节天高云淡,枫叶尽染,适合外出登高赏景。秋将逝,冬将至,你感受到了吗?
霜降三候
豺祭兽:豺狼的豺,俗名“豺狗”,霜降日杀兽陈列,古人说是“祭秋金”,也是别秋的一种仪式。
草木黄落:木叶飘零,飒飒风干,冬天即将来临。
蛰虫咸俯:“咸”是皆,“俯”是低头,是卧而不食,就是冬眠。
霜降习俗
赏菊花
在气象学上,一般把秋季出现的第一次霜叫做“早霜”或“菊花霜”,因为此时菊花盛开,正值赏菊的好时节。
吃柿子
在我国的一些地方,霜降时节要吃红柿子,在当地人看来,这样不仅可以御寒保暖,还能补筋骨。泉州老人对于霜降吃柿子的说法是:霜降吃丁柿,不会流鼻涕。有些地方对于这个习俗的解释是:霜降这天要吃杮子,不然整个冬天,嘴唇都会裂开。
闽南台湾 吃鸭子
在闽南、台湾地区,霜降这一天要进食补品,也就是北方常说的“贴秋膘”。闽南有句谚语,叫做“一年补通通,不如补霜降”,充分表达出闽台民间对霜降这一节气的重视。每到霜降时节,闽台地区的鸭子都会卖得非常火爆。
广西 吃牛肉
广西玉林的居民习惯在霜降这天,早餐吃牛河炒粉,午餐或晚餐吃牛肉炒萝卜,或是牛腩煲之类的来补充能量,祈求冬天里身体暖和强健。除牛肉外,羊肉与兔肉也与霜降相宜。
广东 送芋鬼
小孩以瓦片垒梵塔,在塔里放柴点燃,待到瓦片烧红后,毁塔以煨芋,叫做“打芋煲”,随后将瓦片丢至村外,称作“送芋鬼”,以辟除不祥,表现了人们朴素的吉祥观念。
北方 登高
秋季山林、高山空气新鲜,大气中的浮尘和污染物较少。霜降时节登高远眺,既可使肺的功能得到舒畅,同时登至高处极目远眺,心旷神怡,还可舒缓心情。
【霜降习俗是什么】相关文章:
除夕的习俗07-01
除夕夜习俗-除夕的习俗有哪些10-05
叙利亚的习俗礼仪06-30
苏州冬至习俗10-13
我国饮酒习俗10-01
土耳其饮茶习俗09-26
印度的商务习俗12-22
菲律宾婚礼习俗03-12
陕西婚礼习俗08-18
东北结婚习俗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