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估审计

政府绩效审计的作用

时间:2023-12-26 09:52:35 赛赛 评估审计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政府绩效审计的作用

  国家审计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即国家审计实质上是国家依法用权力监督制约权力的行为,是国家治理这个大系统中的一个内生的具有预防、揭示和抵御功能的“免疫系统”。那么国家政府绩效审计的作用有哪些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政府绩效审计的作用,欢迎阅读。

  政府绩效审计的作用

  1、绩效审计要着力维护国家经济和社会安全

  国家安全是维持主权国家存在和保障其根本利益的各种要素的总和,是国家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前提。审计的首要任务就是维护国家安全,不仅是国防安全,而主要是经济社会运行的安全,其涵盖了国家财政和金融安全、国有资产和国有资源安全、民生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信息安全等诸多领域。绩效审计作为发挥审计“免疫系统”功能的重要手段,能够较早地感受到病害侵蚀的风险,更早地揭示病害侵蚀带来的危害,更快地运用法定权限去抵御、查处这些病害,也能及时建议政府或相应的权力机关,运用各种政治资源、经济资源、社会资源去消灭这些病害,从而健全制度,保护国家安全。主要表现在:维护国家财政安全,提高财政绩效水平,防范财政风险;维护金融安全,完善金融监管,防范金融风险;维护国有资产和国有资源安全,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损失、浪费,提高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维护民生安全,实现惠民、养民资金的安全完整和保值增值,促进民生政策和措施的落实;维护生态环境安全,促进资源节约、生态建设和污染治理,防止资源破坏、毁损和环境污染;维护国家信息安全,提高政府机关网络系统和载体的安全性,防范信息传播风险。

  2、绩效审计要促进建设更加高效廉洁的政府

  目前,我国各级政府在公共资金的使用上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重眼前效益,轻长远发展,政府工作人员责任心不够,能力与责任不匹配,个别政府部门工作不力,而导致决策不当,错误决策、盲目决策、轻率决策,以至于出现违背社会经济发展规律,脱离客观实际,大搞“政绩工程”、“形象工程”,造成严重损失浪费等问题,有限的资金没有得到合理有效的使用。在某些领域,渎职的现象仍然存在便利。

  实施绩效审计可以在真实性、合法性为重点的财务审计基础上,从政府开支的成本—效益、成本—效果、成本—环保角度来衡量其物质资源、人力资源配置与消耗的合理性、有效性和可持续性,而这些考量结果直接反映了各级政府在公共资金的使用上绩效观、政府机构设置的合理性,政府部门工作效能的高低、政府公务员责任心的强弱,及时发现公共资源使用和管理过程中的不合规、不合法、不经济和缺乏有效性的行为,从而可以从源头上发现和揭露损失浪费、低能低效、腐化现象,披露深层次、倾向性的重大违规违法性问题,以促进党风和政风的好转,进一步提升党的执政能力,强化对经济决策权力的制约,完善体制机制,健全法律法规,强化管理控制,以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正确的政绩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因此,绩效审计可以强化对政府使用财政资金的效益进行监督,促进建立更加清正廉洁的政府。

  3、绩效审计要重点监督公共资源和公共服务的有效利用情况

  近年来,我国经济迅猛发展,公共支出数额不断增加,政府部门承担的公共经济责任日趋扩大,与此同时,社会公众对政府承担的公共经济责任的要求也日渐提高,除了真实性、合法性,人们更加关注有限的公共资源是否被节约利用,其使用的效率、效果如何。所以,绩效审计应通过履行这种信息反馈和政策建议作用,来增强公共资源和公共服务决策者的责任意识和进取意识,强化政策执行力度,完善制度建设,堵塞管理漏洞,提高管理效率,进而促进公共资源和公共服务的有效利用。

  实践中,绩效审计应关注政府部门运转过程中人、财、物资源的消耗利用状况;政府部门是否能够合理规划公共项目建设,能否经济、节约地投入公共项目的建设资金,能否充分有效地实现公共项目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反映了政府履行政府责任的绩效如何;政府部门在管理、分配和利用公共资源过程中是否能够合理、经济、效益,反映了政府管理公共资源的绩效如何。目前,我国正处于市场经济高速发展阶段,要求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尽可能经济有效的使用资源,在财力有限的情况下,对包含公共部门、公共项目和公共资源三大内容的财政支出的绩效进行经常性的监督和检查,有利于监督各部门各单位加强对财政支出的控制,提高财政支出的绩效。这样我国财政支出一方面可以维持国家职能部门自身的正常运转,另一方面能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公共服务,从而确保国家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职能的正常发挥。

  4、绩效审计要为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维护人民群众利益作贡献

  维护人民群众利益历来是我党的最高宗旨,民生问题能否妥善解决,既是国家治理水平的体现,又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了国家治理的政治方向,也关系到国家治理的公信力。国家审计机关始终把维护人民群众利益作为根本目标,开展绩效审计是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的要求,同时也将加快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进程。通过绩效审计,可以促进服务型政府将其公共物质资财和人力资源的配置、消耗都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真正做到以人为本,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政府部门和机构工作效率的高低、为人民服务责任履行的好坏为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因此,建立完善有效的政府绩效审计制度,一方面,有利于广大人民对公共收支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进行有效的监督,提高人民参与监督的积极性并参与国家管理,另一方面,有利于促使各级政府的经济决策信息进一步公开,自觉接受全体人民的监督,从而更好地发扬社会主义民主,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的完善和发展。

  5、绩效审计要着力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数额巨大的财政支出是否真正满足了社会公共需要?其使用的合法性、合规性、效益、效率如何?利用得是否经济?是否符合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绩效审计是很有效的判别方法之一。尤其是随着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目标的提出,科学发展观强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的统一,这就决定了政府绩效审计的目标定位在于经济、效益、效率、环境和权益。反过来,政府绩效审计引入可持续发展概念作为其评价指标及最终目标,不仅强化了其自身的性能,而且加强了对各部门经济和效率、政府效率和管理、财政资金使用、重要的投资项目的审计监督,促进政府建设低成本高输出,低消费低排放,循环和持续的国民经济体系和能源节约型社会的建设,从而对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起到鉴证作用。

  政府投资项目绩效评价的现状分析

  政府投资项目是一项庞大而系统的工程,涉及面广,技术要求高,影响范围大。政府投资项目的绩效研究需要建立规范统一的政府项目支出经济性评价和社会性评价制度,制定科学规范的评价指标和公正合理的评价标准,并将政府部门项目支出的经济性和社会性评价制度纳入财政管理制度范畴。我国此项工作起步较晚,虽然政府一直持续进行着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在管理观念、政府职能、组织结构等方面不断借鉴和引进国际流行的管理机制、管理技术和工具,但由于基础薄弱,且缺乏这方面的系统性研究,现在仍不能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与财政改革的客观需要。

  (一)政府投资项目的法律保障不够、相关制度不健全。从西方各国政府项目支出绩效研究的发展实践看,绩效评估的规范化、科学化和程序化必须得到立法的支持,逐步走上制度化、法制化的发展道路,以保证政府部门项目支出达到预期目标。而我国公共投资部门虽然也提出要完善项目投资决策程序,对国家重点投资项目从立项决策、建设决策、竣工验收等环节实行全过程管理,但尚未以法律法规的形式予以明确约束,缺乏法律和制度的保障,而且各环节的约束不够细化,没有具体的细化指标进行约束。

  (二)政府投资项目的评价主体单一,评价指标和方法不完善。目前我国的政府投资项目从审批、建设到运转都没有透明的操作程序,而且内部、外部的监督薄弱,对政府投资项目应该谁来考核、考核什么等问题没有程序化、科学化,考核只是在现有的行政管理部门内部,没有广泛吸引社会公众的参与,没有引入社会考评力量,评价主体单一化。而且行政管理部门内部的考核很容易陷入遵照上级领导的意图办事,按照例行程序做事,受官方内部自我认同心理和利益驱动的影响,容易带有主观色彩,很难使项目达到客观、科学、公正的结果。政府投资项目的绩效考核尚未建立完整的指标体系和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无法对项目进行全方位、立体化的评价。

  (三)项目本身对资源的循环利用不够。投资项目既是消耗资源的过程,同时也是生产资源的过程。资源在流动、转化的过程中也会产生一些“次生资源”,对这些资源的利用考虑不足,尚没有明确、科学地统筹利用规划,没有建立资源的循环利用机制。

  (四)项目建设的专业化程度不高。发达国家在政府项目上成立了由建筑师、工程师、合同律师等专业人士组成的专业管理机构,并按照规定的程序选择和委托相应的工程咨询公司来管理,所有的重要技术环节都有专业人士负责,项目中的质量、技术、安全、成本等也有专人负责,并且各个环节责任明确。专业化保证了项目以高质量、低成本的完成,而我国在这方面做的还不够。2004年7月国务院颁布的《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对非经营性政府投资项目要推行代建制。各地也在积极响应进行试点,但仍然有不少障碍,还没有建立一套完整、详尽的代建制实施流程,尚不能为代建项目的规范化实施和全过程监管提供依据。

  我国政府绩效审计风险防范与控制

  (一)制定政府绩效审计准则。

  我国可借鉴西方国家已颁布的政府绩效审计准则,制定符合我国特点的政府绩效审计准则,在制定准则时应该注意的事项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明确政府绩效审计原则。

  在制定准则或指南时,应该明确指导原则。除了所有审计工作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如客观性、独立性等以外,政府绩效审计原则还应特别强调公正性、增值性、针对性和沟通畅通。

  2、突出政府绩效审计的特殊性。

  在对审计人员和审计工作的一般性要求上,绩效审计准则与财务审计准则并无大的差异,但由于绩效审计本身的特点,使得它与财务审计在确定审计目标、完成现场审计工作和出具审计报告等方面存在着非常大的差异。我国在制定政府绩效审计准则时,应该突出其特殊性,主要侧重于绩效审计的审计目标、审计现场工作准则、审计报告准则等方面。

  (二)提高审计人员素质

  1、加大培训力度,提高专业胜任能力。开展政府绩效审计风险对审计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比以往更高的要求,审计人员除了要精通财务、审计、法律方面的知识,还要掌握统计学、数量经济学、计算机等多学科的知识,并且需要具备较高的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为提高审计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保证审计效果,审计机关应该加大对审计人员的培训力度,并将其作为长期的、固定的制度来执行。

  2、引入多学科人才,优化人员结构。除了培训现有审计人员,审计机关还应该通过吸收各个领域不同学科的人才,完善人员知识结构,提高审计队伍的综合素质。在引入不同学科人才以及复合型人才时,审计机关应该根据以往历史数据和预计审计计划确定所需人才覆盖的专业领域的权重,估算出当期所需的不同学科的人员数,并不断优化人员结构。

  (三)推广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完善绩效审计方法。

  推广应用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可以大大提高审计效率,并改善审计效果。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以其数据处理的快速、数据传输和分享的便捷使审计工作质量得到大大提高,但同时也要注意到,因为计算机技术的开放性,给政府绩效审计带来了安全隐患,审计机关在推广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的同时,也应该加强对信息安全系统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