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医师

执业医师复习要点:呼吸道传染病流行病学

时间:2024-09-07 18:15:09 执业医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执业医师复习要点:呼吸道传染病流行病学

  呼吸道传染病是指病原体从人体的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等呼吸道感染侵入而引起的有传染性的疾病。

  呼吸道传染病流行病学:

  1、在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的综合措施中,一般以“预防接种”为主。

  2、A型流感病毒既存在于人又存在于动物中。

  3、流感病毒抗原结构变异:A型抗原变异最强,B型次之,C型趋于稳定。A>B>C

  4、感染脑膜炎双球菌后,可获得巩固的免疫力,极少见再次得病者。

  5、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的发病高峰在:3-4月。高发年龄段是:<15岁组。

  流脑发病呈明显季节性:11-12月上升,3-4月高峰,5月下降,7-10月最低。

  6、流行性感冒的主要传染源:病人。预防流感的主要环节:传染源、易感人群、传播途径。

  7、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是由脑膜炎双球菌(流脑菌)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该菌对外界的抵抗力很低,一般消毒剂即可杀灭。该病经空气传播(飞沫)

  肠道传染病流行病学:

  1、在预防肠道传染病的综合措施中,“切断传播途径”是防治的主要环节。其主导措施为:“搞好三管一灭”。

  2、甲型肝炎(甲肝)的传染源是:急性期病人和健康携带者。甲肝高发区的年龄分布特征为:以儿童为主。甲肝主要经日常生活接触传播,也可经血制品和输血传播,其隐性感染多于显性感染,一般不存在慢性携带现象,甲肝病毒耐寒、耐热、耐酸、耐乙醚、但对甲醛、漂白剂敏感。甲肝传染性最强的阶段在:潜伏期末至黄疸出现前。

  3、我国携带乙肝表面抗原(HbsAg)的人数约为:12000万(1.2亿)。

  4、乙肝病毒携带者中,发展为慢性肝炎者约占:1 / 4

  5、人体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后,出现早、消失快、滴度高的急性感染标志物是:抗HbcIgM。

  6、人体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后,出现晚、维持时间长,代表曾经感染的标志是:抗HbcIgG。

  7、痢疾杆菌按国际分类法可以分为A、B、C、D 4个群和42个血清型。其抵抗力由大到小为:宋内(D群)>鲍氏(C群)≈福氏(B群)>志贺(A群)。

  8、痢疾的年龄分布呈“双峰”型,一个高峰出现在1-3岁年龄段,一个高峰在20-39岁。

  9、常引起痢疾爆发的是:病原携带者。

  两年痢疾发病高峰的桥梁是:慢性病人。.

  症状轻或不典型,照常在人群中活动,难发现、难管理,是最重要的传染源是:急性非典型痢疾患者。

  10、中毒性痢疾在各型痢疾患者中的病死率最高。

  11、感染霍乱后可以获得:短期免疫。

  12、主要经粪-口传播的肝炎是:甲肝和戊肝;主要经血液或血制品传播的肝炎是:乙肝和丙肝。

  虫媒传染病流行病学:

  1、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是由乙脑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以高热、意识障碍及抽搐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为特征。属自然疫源性疾病。

  2、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流行特征是:有严格的季节性,主要发生在夏末秋初;3~6岁儿童发病率最高;流行地区很广,但以东南亚国家为高发区;病例分布较分散,如很难在一户中发现两个病例。

  3、猪是乙脑的主要传染源,其流行病学意义很大,是因为:①猪的自然感染率高,病毒血症滴度高;②猪的数量多,分布广,更新快,并且是主要传播媒介三带喙(hui同“会”)库蚊的吸血对象之一;③猪与人接触较密切,猪的病毒血症时间比人群中乙脑高峰早2~4周;④没有经过夏秋季的幼猪是乙脑病毒的扩散宿主(经过夏秋季的已几乎全部感染)。

  4、人或动物感染乙脑病毒后,可产生血凝抑制抗体、补体结合抗体、中和抗体

  血凝抑制抗体:感染后几天即可出现,持续数年,适用于早期诊断。

  补体结合抗体:感染后3~4周大量出现,持续3~6月即逐渐消失,适用于调查当年新感染情况。

  中和抗体:出现较晚,可保持数年至数十年之久,适用于了解当地既往流行情况。

  5、在预防流行性乙型脑炎时,主要要采取的措施是:灭蚊。

  6、疟疾的潜伏期:恶性疟≈10天;间日、卵形疟≈14天;三日疟≈30天。

  7、疟疾传染源作用大小的关键在于血液中配子体的状态。

  8、疟疾的传播途径中,经蚊传播是最主要的传播途径。

  中华按蚊:我国广大平原地区,尤其是水稻种植区的主要媒介。

  嗜人按蚊:我国北纬25~34度之间低山和丘陵地区的主要媒介。

  微小按蚊:我国北纬25度以南山地和丘陵地区的主要媒介。

  大劣按蚊:我国海南岛山林区的主要媒介。

  9、我国疟疾的流行特征是:疟疾好发于夏秋季。以间日疟分布最广,恶性疟次之,三日疟较少,卵形疟仅在云南、贵州、四川等少量发生。

  10、流行性出血热的病原体是:汉坦病毒属。传染源是:野生小型啮齿类动物及家鼠。传播途径主要是:动物源性传播。传播媒介主要是:螨。

  11、流行性出血热的流行特征是:其发病主要见于欧洲和亚洲,95%以上的病例发生在亚洲,我国尤其突出;存在明显的季节性,以秋冬季高发;具有明显的周期性;病例集中在青壮年,男性高于女性。

  12、在预防流行性出血热的措施中,灭鼠防鼠最为重要。

【执业医师复习要点:呼吸道传染病流行病学】相关文章:

执业医师复习方法06-16

执业医师考试复习方法07-10

口腔执业医师复习方法07-30

中医执业医师复习方法09-05

分析临床执业医师的复习方法10-26

执业医师技能考试2016:病例分析诊断要点07-24

口腔执业医师复习重点:恶性牙源性肿瘤07-25

2016年执业医师考试复习试题及答案09-04

浅析临床执业医师考试复习方法09-18

2016公卫执业医师《流行病学》考试题及答案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