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护理小知识常用的给氧方法
在医疗护理领域,给氧是一项至关重要的治疗手段,用于纠正患者的缺氧状态,改善其生理机能。给氧方法多种多样,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需求,医护人员会选择最适合的给氧方式。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护理小知识常用的给氧方法,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护理小知识常用的给氧方法
一、无创伤性给氧
1、鼻导管或鼻塞
(1)临床最常用的给氧方法,具有简便、价廉、舒适,不影响病人咳嗽、咳痰、进食和谈话等优点。双侧鼻导管使用比单侧鼻导管方便和舒服,导管插入双侧鼻腔的深度约2cm。
(2)鼻导管吸氧浓度与氧流速的关系可通过以下公式简单计算:FiO2(%)=21+4x氧流速(L/min)。该公式也是粗略估计,实际上它还受到患者潮气量和说话频率的影响,患者呼吸、咳嗽、说话和进食时,即使吸入氧流速不变,吸入氧浓度也会降低。
(3)鼻导管和鼻塞吸氧浓度不稳定,且氧流量在5L/min以上时刺激较大,7L/min以上时多数患者不能耐受,因此使用鼻导管和鼻塞时氧流量不应超过6L/min。
2、普通面罩
(1)普通面罩一般用塑料或硅胶制成,重量较轻,无单向活瓣或贮气袋,氧气的输入孔一般位于面罩的底部,呼出气通过面罩上的小孔排出。即使氧气供应暂时中止,患者也不会窒息,因为空气仍可从面罩上的小孔和面罩周围的缝隙流入。
这种面罩的死腔及“贮袋效应”影响了氧流量和吸入氧浓度之间的关系,上述鼻导管的公式不适合面罩吸氧时的计算!这点必须指出。
(2)普通面罩吸氧时,氧流量在5—6L/min以上,才可将面罩内的呼出气(包括CO2)冲洗排出。若给氧流速太低(如2—3L/min),不仅吸氧浓度下降,还导致呼出气的CO2在面罩积聚,促使CO2重复吸入。
(3)由于结构本质所限,普通面罩氧浓度最大为50%~60%,氧流量>8L/min时吸入氧浓度也不会进一步升高。
3、附贮袋的面罩
(1)普通面罩的升级版。在普通的面罩上装配了一个乳胶或橡胶制的贮气袋(一般为600~1000ml),为没有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的患者输送高浓度的氧(FiO2>60%)。
(2)附贮袋的面罩分为两种:
①若面罩和贮气袋之间没有单向活瓣,称为部分重复呼吸面罩;
②若面罩和贮气袋之间设有单向活瓣,称为无重复呼吸面罩。此时病人只能从贮气袋吸入气体,呼气时气体只能从出气孔逸出,而不能再进入贮气袋。在呼气或呼吸间歇期间,氧气进入贮气袋,而吸气时主要由贮气袋供氧,如果面罩合适,能紧贴患者的面部不漏气,应用这种面罩可达到很高的吸氧浓度。
二、有创性给氧
1、呼吸机给氧
最常见的有创性给氧方法。各种严重的通气障碍、ARDS、自主呼吸微弱或呼吸暂停等,在常规氧疗不能将PaO2升至安全水平或给氧后加重CO2潴留和呼吸抑制者,均可通过人工气道(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等)使用机械通气。
2、经气管给氧
(1)患者没有气管切开时,可以在局麻下将穿刺针在第2、3气管软骨环间穿刺进入气管内,经穿刺针将直径为2mm左右的塑料导管放入气管内,拔出穿刺针,留置导管在气管内约10cm,外端固定于颈部,与输氧管相接。
(2)此法可供非卧床的慢性低氧血症患者长期使用,由于呼吸无效腔起到储存氧气作用,呼气时氧气损失少,故氧流量比鼻导管法少去一半,且可有提高血氧的效果。但该法应用不方便,有导管堵塞、肺部感染、皮肤感染等并发症,国内使用也不多。
护理小知识常用的给氧方法
1、提升自身能力给自己“补痒”
在职场中我们的工作始终都是周而复始的,时间久了之后很多人就会觉得自己像一口快要干涸的枯井,时时担心会被他人取代,会被老板炒掉。久而久之,人就会变得不爱说话,面对工作也感到说不出的倦怠,甚至不愿和同事朋友沟通,一遇到繁琐的问题便容易暴躁。无法改观的生活状态,让自己感到内心憋闷,透不过气来。
当你“心理缺氧”时不妨试试以下的调节方法:
首先,要把注意力放在自身的提升,争取成为无法被取代的人。
外界因素无法改变,但自己却是可以提高的,很多人的焦虑其实是来自“本领恐慌”,不妨利用业余时间为自己充充电,上些提升兴趣能力的培训班或心灵辅导课是不错的选择。
2、坚持适当锻炼给自己“补痒”
萎靡的身体状态不仅会导致身体素质降低,还会影响自己和周围人的心情,使工作效率变低。
锻炼能改善神经系统的调节功能,提高神经系统对人体活动时错综复杂变化的判断能力,并及时做出协调、准确、迅速的反应;使人体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化、保持肌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
锻炼具有调节人体紧张情绪的作用,能改善生理和心理状态,恢复体力和精力;还能增进身体健康,使疲劳的身体得到积极的休息,使人精力充沛地投入工作。
3、享受家庭和自我调整给自己“补痒”
“心理缺氧”的人,大多是将醒着的时间都贡献给了工作。取消一些不必要的公务,抽空和家人去户外郊游、看场电影,或找朋友打场球、聊聊天……都会给心灵带来氧气,让情绪得到放松。
职场人常见的几种心里疾病
自卑心理:有些人容易产生自卑感,甚至自己瞧不起自己,缺乏自信,畏首畏尾,没有自己的主见。这种心理如不克服,会磨损人的独特个性。
怯懦心理:由于怯懦,在社交中即使自己认为正确的事,却不敢表达出来。
猜疑心理:有些人托朋友或同事办事,往往爱用不信任的目光审视对方,无端猜疑,捕风捉影,结果影响了双方之间的关系。
逆反心理:有些人总爱与别人抬杠,以说明自己标新立异,对任何一件事情,不管是非曲直,你说好,我就说坏;你说对,我就说它错,使别人对自己产生反感。
作戏心理:有的人把交朋友当作逢场作戏,爱吹牛,爱说漂亮话,与某人见过一面,就会说与某人交往有多深。这种人与人交往只是做表面文章,因而没有感情深厚的朋友。
贪财心理:有的人认为交朋友的目的就是为了“互相利用”,见到能给自己带来好处的朋友才交往,而且常是“过河拆桥”。这种贪图财利,沾别人光的不良心理,会使自己的人格受到损害。
职场人一定要严防的六种病
电脑眼:“电脑眼”主要表现为眼睛干涩、发红肿痛、有灼烧感;视力模糊、聚焦困难;对光敏感;脖颈、后背或头部有痛感。
听力损失:研究发现,收听高分贝音量的音乐1个小时后,听力明显下降。
电脑血栓症:长时间坐在电脑前静止不动,血液就会在深层静脉的血管里形成凝块。如果这些凝块转移到肺部引起肺栓塞,后果将是致命的。
泛焦虑症:泛焦虑症是指对生活问题产生过分强烈、甚至脱离现实的担忧。烦躁不安、疲劳;注意力难以集中;头痛、胃痛以及呼吸急促等。
病态建筑综合症:写字楼等建筑物大多都有进行保温处理,新鲜空气难以流通,容易导致人们出现头痛;眼睛、鼻子或喉咙发炎;干咳;皮肤发痒;对气味敏感等症状。
社交恐惧症:社交恐惧症患者喜欢封闭自己,对别人的评价、注视感到焦虑、恐惧。这种恐惧感可能会很强烈,影响到日常生活。还有可能会出现颤抖、肠胃不适、心悸和腹泻等症状。
护理小知识常用的给氧方法
一、鼻导管吸氧法
鼻导管吸氧法是最常用、最简单且经济的给氧方式,适用于轻度缺氧的患者。这种方法通过一根细软的鼻导管连接氧气瓶,将氧气直接输送到患者的鼻腔。鼻导管放入鼻内约1厘米处,即管口位于鼻前庭,同时可调节氧流量以控制吸入的氧气浓度。一般而言,氧流量在0.5~1升/分时,吸入氧浓度约为30%,适合中度缺氧的肺炎患儿。鼻导管吸氧法简单易行,无需特殊设备,是临床上广泛使用的给氧方法。
二、面罩吸氧法
面罩吸氧法适用于对氧气需求稍高的患者。该方法将氧气导管与呼吸面罩相连,然后扣到患者的口鼻部,以减少氧气的散失并提高氧气浓度。面罩给氧法能够确保氧气充分供应,尤其适用于手术、严重呼吸系统疾病等需要高浓度氧气的患者。尽管面罩给氧法存在氧耗量较大、进食和排痰不便等问题,但在特定情况下能够提供更好的治疗效果。
三、呼吸机吸氧法
呼吸机吸氧法适用于严重肺部疾病,特别是自主呼吸功能受损的患者。呼吸机能够精确控制呼吸频率、呼吸深度和氧气浓度,通过多种呼吸模式辅助患者呼吸。这种方法适用于严重营养不良导致呼吸肌疲劳、呼吸衰竭等严重情况。呼吸机吸氧法能够设置很高的氧气浓度,但需要注意的是,氧气浓度并非越高越好,过高的氧浓度可能引起机体损伤,导致氧中毒。
四、特殊给氧法
除了上述常用的给氧方法外,还有一些特殊给氧法,如氧气头罩、氧气帐等。氧气头罩适用于婴幼儿或不合作的病儿,通过有机玻璃头罩将头部罩入,并设有氧气通入插孔及多个气孔,以控制氧浓度。氧气帐则适用于需要吸入较高浓度氧气的患者,通过透明塑料薄膜制成的小帐,将上半身或头面部置于其中,以维持较高的氧浓度。这些特殊给氧法在某些特定情况下能够提供更好的治疗效果。
注意事项
氧浓度控制:给氧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氧气浓度,避免氧浓度过高导致氧中毒。
湿化措施:长时间高浓度吸氧可引起粘膜干燥、痰液粘稠等问题,需采用湿化措施,如在氧气吸入前经过湿化瓶。
定期观察:给氧过程中应定期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缺氧症状改善情况,及时调整给氧方式和浓度。
预防并发症:给氧过程中应注意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如氧中毒、呼吸道感染等。
【护理小知识常用的给氧方法】相关文章:
护理口罩的方法08-30
手部护理的方法09-05
护理研究的研究方法04-16
提高护理质量的方法07-12
瘫痪老人的护理方法04-19
口腔护理的目的及方法05-16
护理资料收集的方法08-31
分级护理的分级方法03-21
牙齿过敏的护理方法09-06
基础护理知识汇总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