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舞

汉族民间舞的突出特点

时间:2024-07-16 22:40:25 民间舞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汉族民间舞的突出特点

  不同地区、国家、民族的民间舞蹈,由于受生存环境、风俗习惯、生活方式、民族性格、文化传统、宗教信仰等因素影响,以及受表演者的年龄性别等生理条件所限,在表演技巧和风格上有着十分明显的差异。下面小编为大家搜索整理了关于汉族民间舞的突出特点,欢迎阅读欣赏,希望您喜欢。

汉族民间舞的突出特点

  我国是一个拥有众多个民族的国家,在这56个民族中,汉族占总人口的90%以上,主要住居在黄河、长江、珠江三大流域和松辽平原。广阔的居住区域和完全不同的自然环境,形成汉族民间舞蹈种类繁多,风格各异的特色:北方流传秧歌,有陕北秧歌、东北秧歌、河北秧歌、山东秧歌之分:南方流传花灯,有云南花灯、广西采调、福建采茶之别。北方的民间舞多具古代燕、赵、秦的古朴刚劲之遗风。南方的民间舞则以绮丽纤巧、婀娜多姿而见长。地处黄河长江之间的淮河地区的花鼓灯,兼收南北之长形成刚柔相济、男子矫健、女子俊俏的特色。中国汉族最具有代表性的民间舞蹈――龙舞,在神州大地更是腾空飞舞,千姿百态。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龙舞的形式已有一百多种,仅浙江一地就有近二十多种。此外,每逢年节。各地民间舞蹈的表演也是琳琅满目,各具风采。

  我国汉族民间舞蹈的突出特点:

  其一,表现的内容、风格独特。

  如:山东三大秧歌之一的胶州秧歌,它流传于山东胶州一带的农村,是当地群众喜闻乐见的以舞和戏结合的一秧歌表演形式,它的风格特点是“抬重、落轻、走飘,活动起来扭断腰”。扭断腰的“扭”字,在胶州有这样的说法,即“三弯九动,十八态”。也就是说,胶州秧歌中所有的动都在“扭”字上。腰上的“扭”必须以富有弹性的脚下运动和灵活的拧动为支撑点,自上而下的拧、碾、扭,才能使身体线条弯曲柔和。动作轻柔、奔放。以人体腰部的“扭”带动上肢的绕、推、翻。这种快发力,慢延伸,“力”的控制和运用的动律,增强了身体上下的协调性,体现了胶州秧歌“伸”劲和“韧”劲的风格特点,给人一种挺拔、舒展的美感形象视觉。胶州秧歌是以碾、拧、伸、韧四大独有动律特征,形成“三道弯”的体态风格。

  其二,具有广泛的表现性。

  例如:湖南《花灯》这种舞蹈形式,群众对其表现的内容和塑造的舞蹈形象就有这样的说法:“花灯形象三百三,禽兽妖魔龙鱼猴,日月风雷雨花木,精造打灯不用愁。”由于民间舞蹈产生于劳动人民的生活,又为人民所创造,所以它主要是反映劳动人民的生活和思想感情。

  其三,载歌载舞性。

  载歌载舞是汉族民间舞蹈中常用的艺术手法。表演中还可分为载歌载舞。歌舞相间,以歌伴舞等形式。广为流传的各种秧歌、花灯、花鼓,大多数都属于这类的民间舞蹈。歌舞结合,相得益彰,可以表达祝贺与敬意,可以叙述劳动的欢快与描绘不同的环境,可以淋漓尽致地诉说心境与倾述爱慕。歌词中有传统的部分,也有即兴创作的部分,触景生情,运用自如。

  民间歌舞,追溯其源,它同古代踏歌有关。后来又受到戏剧表演的影响。宋、元两代戏剧的兴起,广泛地吸收民间舞蹈作为素材,成为独立的艺术形式,反过来它又促进了民间舞蹈的表演。尤其是清代地方戏盛行之际,汉族民间舞蹈吸取戏曲的情节曲折、戏文动听、服饰美观、道具精制等特长,加强表演性与艺术效果。民间舞蹈与地方小戏关系密切,有些形式几乎无法分开。

  道具舞蹈中边唱边舞的形式也有很多,如:“小车舞”、“采莲船”、“打莲湘”等。有歌有舞便于观众理解。这正是东汉文学家傅毅在《舞赋序》中所描绘的:“歌以咏言,舞以尽意,是以论其诗不如听其声;听其声不如察其形。”载歌载舞的传统审美习惯代代相传。

  其四,技艺求精。

  技,又有技能、技巧、技艺等层次之分,技艺是发挥技能的最高表现,正如汉代许慎《说文解字》中的释意,技,技巧也。自古以来,各种民间艺术多是在祈年、祭祖、庙会、迎神赛会中表演,表演者在斗妙争能中各出新招,以博得称赞,汉族民间舞蹈正是在这种技艺求精中不断发展。

  明、清以后,汉族民间舞蹈一方面仍在庙会中表现,另一方面逐渐过渡到文化娱乐活动。农闲时娱乐性的演出中。内容单一、形式短小的节目已不能满足观众的需要,于是人们就从地方戏、杂技、武术、器乐、民歌中广收博采,使原有形式的内容更为丰富,技艺上精益求精,成为在广场上可以演出三个小时的大型节目。艺人们形成各自的专长,为群众所熟悉和爱戴。

  如今,随着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庙会活动的减少或消失,现代文化生活取代民间艺术活动以后,民间舞蹈出现了冷落、技艺低下的趋势。如何提供一个新的环境以利于相互竞争,促进技艺的提高与创新,已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现今,新型庙会、民间艺术节、秧歌节等形式的出现。无疑又促进了民间舞蹈和城市群众舞蹈的发展,但在技艺提高上,多限于个别的节目和表演者。尚不普遍,农村受商业经济的影响。青年已不愿意花费更多的时间去苦练各种技艺,人们已失去过去为出会求神、祈福的观念和动力。如何寻找适应新条件的技艺求精的动力。也是一个值得探索的问题。

  其五,鼓之舞之。

  鼓在民族民间舞蹈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罗雄岩在《中国民间舞蹈文化教程》第五章《鼓舞开先河》中阐述道,鼓是精神的象征,舞是力量的表现:鼓舞结合开舞蹈文化之河。如果说《尚书益稷》“击石拊石,百兽率舞”记述了原始社会人们敲打着石器,模仿兽类的形象跳图腾之舞的话,那么《易系辞》“鼓之舞之以尽神”则说明鼓的出现,使舞蹈得到飞跃,鼓舞遂成为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艺术形式。同时也代表了汉族民间舞蹈的艺术形式、风格与地域文化的特色。

  在鼓的形制上,北方多用打鼓,南方多用小型的花鼓,花鼓舞在北方的一些地区虽然也广为流传,但多是重舞不重唱,讲究技艺求精。如山西的“晋南花鼓”,陕西的“宜川花鼓”,表演时,鼓持手中,可系在腰问或系在胸前,乃至头顶、肩上、腋下、膝前等处,都可以系鼓,打法上,可一人一鼓,一人多鼓,最多者可一人打七面鼓之多,并表现老年、青年以及各种人物形象。

  汉族民间舞的种类:

  1、秧歌

  秧歌流行于我国北方汉族地区,主要于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时在广场上表演,是一种集歌、舞、戏为一体的综合艺术形式。据清代吴锡麒《新年杂咏抄》记载:“秧歌,南宋灯宵之村田乐也。所扮有耍和尚、耍公子、打花鼓、拉花姊、田公、渔妇、装态货郎、杂沓灯术,以得观者之笑。”从陕西省甘泉县出土的宋金时期的浮雕砖刻中,也发现秧歌画像。画像中人物的衣着装扮、面部表情、五官特征以及舞蹈的造型和动态,都与今天陕北群众的服装、形象、性情以及陕北秧歌的表演相一致。这就是说,至今仍在我国民间流行甚广的秧歌,至迟在800年前的南宋时期就已经流行于民间了。

  2、河南焦作武陟地秧歌

  秧歌的表演形式一般有地秧歌(徒步在地面上歌舞)和高跷(双脚踩在缚于腿部的木跷上歌舞,又名“踩高跷”)两种。秧歌队由十余人到数十人组成。舞者扮成生活中或神话传说里的人物,手执扇子、手帕、伞、鼓、棒等道具。秧歌的舞蹈有大场、小场之分。大场是集体舞,由1~2名领舞者率秧歌队边舞边走出各种队形图案,用于秧歌的开头和结尾。而中间阶段是由2~3人表演的舞蹈和歌舞小戏,即为小场。

  3、传统型云南花灯

  南方的花灯、采茶与北方的秧歌一样,主要在正月间演出,元宵节是高潮。据《湖南凤凰府志》记载:“元宵扮各样花灯为龙、马、禽、兽、鱼、虾各状。十岁以上童子扮演采茶、秧歌诸故事,至十五夜,笙歌鼎沸,灯烛辉煌,谓之闹元宵。”

  4、舞台型云南花灯

  花灯的音乐是在各地山歌、小调的基础上改编、发展而成的,一般是结构短小、情绪活泼的曲调。在表演内容比较复杂的节目时,往往将几首曲调联缀起来,形成简单的联曲体形式。花灯音乐中还有一些明清小曲和少数民族音乐。花灯的伴奏乐器有胡琴、月琴、三弦、笛子及锣、鼓、镲等。

  5、采茶

  采茶流行在我国南方产茶区,如广东、广西、福建、浙江、湖南、湖北、云南、贵州等省的汉族地区。通常的表演形式为一男一女或一男二女,男的手拿钱尺(鞭)模拟扁担、锄头或撑船杆等,女的手拿花扇,模拟竹篮、雨伞或盛茶器具,有时也拿纸糊的各种灯具,载歌载舞。表演的内容是茶农劳动的全过程,从种茶、采茶,到制作(炒茶)和卖茶。有的地区在表演中还穿插民间传说故事,吸收更多的民间曲调,表演者也有所增加,最多可至十数人。采茶的歌舞形式有三个发展阶段。起初是单纯的“茶歌”,即茶农劳动时唱的歌,山歌、号子、小调都有;后来发展为载歌载舞的“茶灯”,即将茶农的劳动动作稍做加工,伴以茶歌,边歌边舞。在这个阶段还吸收了当地其他的民歌和歌舞,例如云南的采茶融合了花灯的曲调;以后又发展为有简单情节的小戏。比如赣南采茶戏,就是在采茶歌舞的基础上形成的地方小戏。它保留了大量采茶山歌、茶灯的曲调,并吸收了湖南花鼓戏和广西彩调的曲牌。采茶的伴奏乐器有二胡、笛子、唢呐和大锣、大钹等,过门或过场音乐以唢呐为主。

  6、花鼓

  花鼓主要流行于安徽、江苏、浙江、湖南、山东、山西、陕西、河南等省。在元宵节或其他节日,花鼓常与秧歌、花灯、采茶等一起表演。

  河南信阳光山花鼓

  花鼓的主要表演形式为一男一女,男执锣,女背鼓,以锣鼓伴奏,边歌边舞。所唱的曲调是在当地的小调和山歌的基础上形成的,具有节奏鲜明、旋律流畅的特点。在各地的花鼓中,较有代表性的是安徽的凤阳花鼓、山东花鼓等。

  河南信阳光山花鼓伴奏乐器

  清代以来,花鼓逐渐增加故事情节,除了作为民间歌舞广泛流传之外,各地花鼓又进一步吸收民歌和戏曲唱腔,并在舞台上表演,成为地方小戏,如湖南花鼓戏、湖北花鼓戏、河南花鼓戏等。

  7、安徽花鼓灯

  安徽花鼓灯是从地方灯会、社火风俗中发展起来的,清朝光绪年间已很完善,在淮北一带农村十分盛行。荣获1986年全国民间音乐舞蹈比赛器乐决赛大奖的《花鼓灯锣鼓》花鼓灯多在年节、庙会和冬闲时进行,并常与龙灯、狮子、马灯等多种民间道具舞一起表演。安徽花鼓灯是从地方灯会、社火风俗中发展起来的,清朝光绪年间已很完善,在淮北一带农村十分盛行。合的特点。所唱的曲调,是在山歌和地方小调基础上形成的花鼓歌,如《卖货郎》《孟姜女》等。花鼓灯的伴奏以打击乐器为主,有大锣、花鼓、小钹、大钹、小手锣等。锣鼓与舞蹈配合默契,有“半台锣半台戏”之说。

【汉族民间舞的突出特点】相关文章:

民间舞的风格特点10-25

藏族民间舞蹈的特点10-29

民间舞蹈的有哪些特点06-27

汉族春节三大民间舞解读02-05

中国民间舞的风格特点09-22

少数民族民间舞的种类及特点06-29

藏族民间舞蹈的基本特征及其特点04-24

民间舞的传承与发展04-10

中国民间舞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