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舞 百分网手机站

民间舞蹈二鬼摔跤简介

时间:2017-10-27 08:17:39 民间舞 我要投稿

民间舞蹈二鬼摔跤简介

  二鬼摔跤又叫二娃摔跤、二喜摔跤,是一人背驮着二鬼摔跤道具而进行表演的传统民间舞蹈。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民间舞蹈二鬼摔跤,希望能帮到大家!

民间舞蹈二鬼摔跤简介

  二鬼摔跤的表现形式类似木偶,表演时,表演者背驮二鬼摔跤道具。二鬼摔跤道具有两个鬼头,互相对视,有两对搭肩假手,还有两个假腿,道具“身子”上盖着掩饰性的服饰。表演者在表演时,双手各握一个假腿作为“一鬼”的腿,表演者的双腿作为“二鬼”的腿,通过表演者腿、背、臂的活动和综合利用戏剧、杂技、武术的推、踢、翻、滚、旋等动作的表现,给观众以两鬼打斗摔跤的`喜剧效果。

  二鬼摔跤流传至今,是以家祖传承和师传这两种形式。第一代创始人是孙炳文,他1900年生于夏邑县老城东门里一个贫困农民家里。13岁至18岁习武,练得一身好武艺。后来,孙炳文入伍。1920年,孙炳文退伍返家。孙炳文在外学习并掌握了较高的民舞技艺,特别是在部队期间,虽然战斗频繁,军训紧张,但酷爱民舞艺术的孙炳文仍然抽空学习、苦练技艺。当时,中国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到广州为部队慰问演出,轰动整个部队和当地民众。作为陪场,部队专门安排了孙炳文表演二鬼摔跤。梅兰芳还称赞说:“玩得好。我还从没看见过这么好的民间节目呢!”

  1984年2月,二鬼摔跤第三代传人孟宪超等人代表商丘地区赴郑州参加“河南省第五届民族民间音乐舞蹈调演”,主要演出了二鬼摔跤等节目,并荣获河南省文化厅颁发的优秀表演奖。有一次在省人民大会堂演出二鬼摔跤,观众惊喜若狂,掌声不断。

  新中国成立前,农村逢会一般由“会首”负责筹办各种形式的演出活动,在演出时间上,一般在农历七月十五、清明节、农历十月一古庙会。在演出地点上,主要在广场、戏台、街头等。新中国成立后,在夏邑县文化馆的组织、辅导下,通过集会、文艺会演等活动,提高了表演技能,规范了表演形式。1984年,夏邑县的二鬼摔跤在市里会演时,对其形式、内容作了改革,并改名为“二喜摔跤”。

  二鬼摔跤表演风格独特、风趣、神秘、惊险,在整个豫东地区,现在仅夏邑县有一支表演队伍,此舞能在桌、凳上表演是独一无二的,它丰富的内容和特征在中华民舞中实属罕见。但因各种原因,此民间舞蹈面临失传。笔者在采访时,其第五代传人刘艺因经济原因外出打工。据说,刘艺的表演水准、难度系数已大大降低。

  为保护、传承这一弥足珍贵的民间舞蹈,夏邑县政府制订了五年计划,将进一步对民舞老艺人进行普查,进一步摸清二鬼摔跤的流传过程。同时,在未来5年中,夏邑县文化部门将促进二鬼摔跤与其他民间舞蹈的融合,以达到繁荣民间舞蹈的目的。

【民间舞蹈二鬼摔跤简介】相关文章:

1.民间舞蹈二鬼摔跤介绍

2.传统民间舞蹈二鬼摔跤介绍

3.民间舞蹈二鬼摔跤的相关介绍

4.民间舞蹈相关知识简介

5.民间舞蹈落子舞简介

6.摔跤有哪些服饰-摔跤知识

7.民间舞蹈介绍

8.柔道摔跤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