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教师领导力提升策略
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实现教师角色向“领导者”转变,教师们都应该努力提升个人素质,不断增强领导力。 具体应该怎么做呢,一起来学习学习!
教师领导力的定义及组成要素
(一)教师领导力的定义
教师领导力是指教师在一定的群体活动中,通过自身的专业权力及所具有的非权力性要素(如教师本身的知识、能力、情感等)相互作用,形成的对“被领导者”活动中的其他成员的一种综合性影响力。
(二)教师领导力的组成要素
根据中国科学院科技领导力课题组提出的领导力五力模型,可将教师领导力的组成要素概括为:
1.教师的前瞻力:主要指教师把握未来教育发展方向、学生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等方面的能力;
2.教师的感召力:主要指教师在人格魅力与学科知识魅力方面吸引学生的能力;
3.教师的影响力:主要指教师在人格、专业知识等方面影响学生的能力;
4.教师的控制力:主要指教师对实现教学目标的教学过程的控制能力,在教学中表现为对课堂教学的管理能力、已定教学计划的执行能力、教学活动的组织能力等;
5.教师的决断力:主要是指教师在针对教学实施中的各种问题和突发事件而进行快速和有效决策的能力。
教师领导力的影响因素
从宏观到微观,教师领导力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三种,即学校文化、同事间的人际关系及教师个人的领导能力。
(一)学校文化
许多研究表明,具有民主、信任、合作、分享特征的学校文化,是培育和发展教师领导力的主要驱动力,是教师领导者顺利开展工作的关键因素。在开放而合作的气氛下,校长、教师领导者及其他教师可以亲密地共事,商讨一切跟学校发展有关的事宜。
教师领导者处在一个复杂的人际关系脉络之中。同事的包容和支持程度与教师领导者的领导力水平有显著的正相关。
(二)教师领导者的个人能力
教师领导者自身的能力,是影响教师领导力的重要因素。Frost归纳了教师领导者必须具备的四种个人能力,即个人权威、相关的学科专业知识和教育教学知识、良好的情景理解能力及得当的人际关系技巧。
教师课堂领导力的提升策略
教师领导含有丰富的教育性质,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主要包括以下三种领导:知识领导、情感领导、价值领导。要实现这三种领导,教师可以多从提升个人能力入手,以下是以领导理论为指导,提出的相关策略。
(一)造型:提升个人魅力
王老师是一位青年教师,他经常要求学生不要讲脏话、不要乱扔废纸等,没少用各种惩罚手段,但效果甚微。因为这位教师也常说脏话,乱扔东西。
王老师恰恰没有注意到自身不良言行对学生的影响。可见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在学生中的形象往往决定着其教学、管理的效果。提高教师的领导力,第一步就是树立良好的个人形象。著名的学者吴康宁认为“从制度上来说,任何教师在课堂教学社会系统中都拥有领导者的身份”。教师的领导者形象是教师人格和领导素质的综合表现,不仅包括教师的服装仪表、言谈举止等外在形象,而且包括教师的个人气质、道德意识、精神境界、领导才能等内在形象。
(二)教化:构建共同愿景
教化在这里意味着运用一定的价值观教育、感化学生集体,促使集体形成共同理想和憧憬。现代社会的教化“应是建立在自由和主体理性之上的教化”。因此,教师在课堂领导过程中的教化,必须是建立在尊重大多数学生的基础上的,运用合乎班级共同愿望和学习基础上的价值观念感化学生,构建共同的愿景。
(三)激励:驱动成就动机
激励的意思是“激发使振作”。教师在课堂领导中的激励,指教师根据学生的心理状态和成熟度,选择合适的激励方法激发学生或学生集体学习热情,驱动其成就动机的过程。主要方法有情感激励、奖惩激励、评价激励等。
1.情感激励法
对学生建立适当的期望值,在尊重、信任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情感、思想交流,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帮助和关怀学生,由此建立师生感情,以感情激发其内部动力。
2.奖惩激励法
对于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教师要使其知道自己的成功,对其进行表扬和奖励,引发其愉悦情绪,增强其荣誉感、自信心及进取精神;对于成绩落后、表现差的学生,教师应当让其知道落后的原因,发觉其身上的“闪光点”,不断鼓励激发,使其走上良性发展的道路。
3.评价激励法
对学生的成效给予及时、客观、公正的评价,指出学生的优缺点并为其提供纠正和调整的方法,引发学生更高层次的需要和动机。
教师课堂领导力的提升策略
一、丰富知识储备
知识是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前提,是从教的基础、源泉和动力。教师所应具备的知识是指教师所掌握的专业知识和教学知识。教师只有具备深厚的专业知识,才有可能全面透彻的理解教材、分析教材、设计教法;才有可能在教学过程中得心应手。才有可能随时应对课堂中出现的问题,能机动灵活的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和学生的观点加以引导,使整堂课既在教师的有效控制之下,又能在课堂中产生知识与思维碰撞的火花,这样的课堂才是有效的,才可能是学生喜欢的课堂。
身为一名教师,应该培养孜孜不倦的学习态度,通过学习不断吸收新的信息与新的知识,不断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更新自己的知识积累,以适应新时期课程的新要求。在教学的过程中也需要不断学习,扩展自己的视野,丰厚自身的文化涵养和知识储备。不仅要具备广博的知识储备,而且需要持续地更新知识,不仅要具备教学必备的专业技能,还需要不断提高教育理论水平。只有使自己更加强大,更加优秀,才能在与学生交流中更具备资格,才能树立起正面的教师形象。知识渊博,博采众长的教师往往赢得学生的精神世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这样也就赢得了课堂。
二、充分理解教材
在课堂上,教学目标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把握教学内容,调控教学进程的“纲领”。教师对教学目标的认识和把握有很大程度上保障了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活动具有明确的正确指向,它对教学本身有着引领、调控、评价、激励的作用。当课堂上需要教师作出决策的时候,教学目标便成为教师决策的重要依据,它避免了教师教学的盲目性,防止教学内容偏离轨道。教学内容贯穿课堂教学过程的始终,在整个教学决策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选择、组织和呈现好教学内容就能更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所以,一个教师要想上好课,首先要用心解读课程内容,对教材细心研读,明确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在其基础上进行发挥和创造,能恰当地处理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这样使得教师在课堂上的决策更具合理性,更有效果,也更有价值。此外,教师还应针对教学内容掌握大量的有效资料,然后对这些资料加以筛选,把握有效信息,使课堂容量变大,学生的视野也会随之开阔。教师在有见地地感悟课程的基础之上,充分展现出课程之精髓,并引领学生将其消化吸收,具备这种课程领导智慧才能有效地运作课程,达到课程目的,这也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
三、良好的组织管理能力
良好的课堂组织管理能力,能够帮助教师在面临复杂教学情境时做出迅速、准确的判断,这是一种教师在复杂的、变幻莫测的课堂情境中随机应变、灵活处理问题、有效掌控课堂的能力,在丰富课堂教学活动的同时使课堂高效运转。我们的课堂教学情境是动态变化的,教学内容在变,学生在变,高效组织课堂教学,教师要在课堂上发挥自身的灵活性和智慧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创设生动活泼、多样化的教学情境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兴趣。教师可使用幻灯、投影仪、录像和多媒体等教学手段,使教学内容更直观、生动活泼;教师还可以组织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如团体比赛、合作学习、参观、访问、演说、角色扮演等,都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再有,教师在教学的同时,要能注意到课堂上发生的所有情况,在讲课的同时还要兼顾个别学生的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利用言语或非言语予以适当处理。教师的这种洞悉力,有助于避免学生不良行为的产生,使课堂保持良好的秩序。在教学过程中,有时教学活动还需要分组进行,活动之前教师要向学生提出明确、具体的要求,这样使学生做到心中有数,使教学能按部就班、有条不紊地进行。
四、教学实践后的及时反思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学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教育现象,教师要学会观察和总结这些现象,并对之展开研究,总结在教学中的普遍现象和规律,结合教育教学中现有的理论知识,为以后的教学工作提供更加快捷可行的教学方法和解决之道。反思教学实践的过程,就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到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一个教师不断提高自身能力的持续发展的过程。
在反思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和教学设计之间的差距,不断调整教学策略,还要记录、发觉自己在课堂上可圈可点的地方,也许是一次教学方法的有效运用,也许是瞬间的灵光一现,只有及时的跟进行为,教师的有效经验才能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才会对后续的教学行为产生积极的影响,从而教学理念得到不断更新,教学结构不断优化,教师的课堂教学执行力得到不断提升。我们应该注重教学反思,提升自身教学领导力。
五、良好的个性,个人魅力
“人们总是倾向于追随和认可具有超凡个人魅力、品德高尚以及和自己具有良好感情关系的领导,并对他们的建议和要求作出正面反应。”学生便具有此种倾向,他们会倾向于听从受到广泛欢迎和尊敬的老师的管理和教导。也就是说,具有强大吸引力并和学生建立融洽情感关系的教师会对学生具有影响力。鉴于此,教师要自主增强个人魅力,增强自身的感召力。如,做到为人师表、言行如一等,使自身散发出强烈的人格和精神美,提高自身的魅力,关心学生的需要和感情,对其显示信任和尊敬,公正、客观的对待和评价学生,获得学生的爱戴,经常和学生沟通交流,加深师生之间的感情,培育教学领导的追随者。
六、对学生有充分的了解
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认为:“影响学生学习的惟一的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据此进行教学。”教师在深入钻研教材的同时,还要花些工夫去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能力水平,并据此进行针对性更强的教学,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地参与到课堂学习的过程中来,学生也才能在课上得到切实的收获。由于家庭、社会环境的不同,每个学生都有各自不同的性格和持征,因此在课堂学习中每个学生的学习方式也是不同的。教师要了解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根据学生的学情确定教学内容、教学策略,给个性不同的学生创造课堂上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进一步激发了他们对学习的兴趣,使他们感到在学习上有一种成就感,增强自信心。
以上这几个方面,彼此关联,互相促进、提升。教师拥有更多的专业知识、教学技能和管理组织能力,从整体上把握好课堂,对学生的基本情况了如指掌,对学生的课堂状态准确识别,对课堂上的随机反应灵活应对,同时能机智应对教学中的突发问题,关注并处理好教学中的每一个细节,可有效提高课堂影响力及领导力。通过教师自身的学习,教师之间互相探讨专业知识以及教学经验等方式都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和管理组织水平。我们只有不断的学习才能不断的提升自己。
教师教学领导力是什么
教师教学领导力是教师为了高效地实现教学愿景,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对相关成员、事务进行引领和指导的能力,具体表现为教师教学设计领导力、教师教学实施领导力及教师教学评价领导力。需要注意的是,教师教学领导力实则涵盖教师在学校和班级两个层面的教学领导力:在学校层面,教师共同参与领导学校教学改革活动的能力;在班级层面,教师由课堂的管理者转变为课堂教学的领导者与引领者的能力。
1.教师教学设计领导力
教师教学设计领导力是教师在教学设计环节中发挥的引领和指导的能力,其突出地表现在教师在设置教学目标时所展示的前瞻力。具有前瞻力的教师,能准确把握学生的实际情况与当前的教学环境,清晰地分辨出学生在现有发展区所遇到的问题及在最近发展区可能遇到的问题,科学合理地制订出教学的短期、中期及长期目标,并正确地引领学生向着预期的目标前进。
2.教师教学实施领导力
教师教学实施领导力是教师教学领导力的核心部分,是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所发挥的引领和指导的能力,这主要体现在教师感召力、教师控制力及教师决策力等方面。教师在教学实施中的感召力主要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真挚的情感投入以及自身高尚的人格魅力来吸引和感染学生,进而引导学生轻松、愉悦地学习的能力。教师只有亲近学生,关心和爱护学生,才能真正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3.教师教学评价领导力
教师教学评价领导力是指教师在教学评价过程中所发挥的引领和指导的能力。教师作为直接参与教学实践的活动主体,对教学过程有着透彻的感悟,教师的教学评价较之其他评价主体的评价更具有真实性与适切性。因而教师不应该只是作为被评价者,而应该积极站到评价者的行列中,努力成为教学评价的领导者,并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评价领导力。
【教师领导力提升策略】相关文章:
校长领导力提升的策略04-21
教师领导力的内涵如何提升06-18
校长领导力的提升03-18
怎么提升领导力09-04
如何提升校长的领导力09-07
怎样提升校长的领导力04-03
校长领导力的提升修炼02-08
校长领导力如何提升07-02
行动学习提升领导力08-28
领导力的培养提升的方法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