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管理 百分网手机站

酒店管理专业的职业意识与能力的探讨

时间:2017-06-29 16:08:31 酒店管理 我要投稿

关于酒店管理专业的职业意识与能力的探讨范文

  论文摘 要: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职业意识和职业能力的培养日益受到学校和酒店的重视,本文从学生职业意识和职业能力培养的现状出发,对职业意识养成与职业能力培养的路径进行了探讨。

关于酒店管理专业的职业意识与能力的探讨范文

  1.问题的提出

  为了顺应当今社会的发展趋势和对人才的需求模式,高职教育需要培养的是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职业意识和职业能力的培养日益达成一种共识。然而,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意识欠缺、职业能力较差却是普遍存在的现实问题。

  1.1不安心工作

  学生在进入酒店后,感到周遭被复杂的人际关系充斥着,自身被艰苦而繁重的工作压抑着,得不到领导和同事的认可和关心,感到学而无用,心有不甘,产生了严重的“失落心理”。学生的内心产生了不稳定的因素,心有不甘却不求上进,很难专心做好本职工作。部分学生开始在其它酒店寻找新的工作,有些学生却对酒店工作失望至极,抛开了自己的专业,进入了其它行业。这也造成了酒店员工跳槽频繁和流失率高的现状。 酒店管理专业培养的是酒店服务和管理人才,做好服务是管理的基础和前提条件,学生进入酒店通常从事服务工作,从基层做起。然而,酒店专业学生缺乏对行业特性的了解,对职业岗位的认识模糊,走入工作岗位后发现酒店的工作状况与理想相差甚远,经常加班使得正常下班都成为一种奢侈,超强度的工作获得的只是微薄的薪水,还要面对客人的投诉、领导的指责、同事的不信任,很难养成职业意识。

  1.3职业能力较差

  学生在学校的学习以理论知识为主,实践课时相对有限,理论与实践不能有效地结合起来。酒店工作繁重,劳动强度大,员工不足,很多酒店急于用人,在学生入职前无法为学生进行细致、全面的职业培训。学生进入酒店后,进入任何岗位都要重新学起、从头做起,无法直接开展工作,需要较长时间的学习过程,上手较慢的同学,常常感觉更加辛苦,学生的职业能力有待提高。

  2.职业意识与职业能力的内涵分析

  随着我国酒店业的.迅猛发展,酒店从业人员的素质和能力要求日益受到重视,职业意识和职业能力逐渐成为市场对酒店人才的需求点。职业意识是人们在职业生涯定位和发展的过程中,通过学习和实践形成的关于某类职业的职业认知、职业操守、职业理想和职业风险等职业要素的总和,是职业在人们意识形态中的综合反映。酒店员工的职业意识体现在奉献意识、技术意识、服务意识、竞争意识、诚信意识、文化意识等方面。

  酒店员工的职业能力可基本划分为职业基础能力、职业实践能力和职业创新能力。职业基础能力主要有外语能力、动手能力、学习能力、思维能力、组织能力、计算机能力等;职业实践能力包括应变能力、协调能力、沟通能力、合作能力等;职业创新能力则是在运用知识、理论的基础上,在基础能力和实践能力的相互引导下,形成的开创性、革新性的能力。当今社会酒店业的竞争与其说是质量的竞争、服务的竞争,不如说是员工的竞争,更体现为员工职业意识和职业能力的竞争。职业意识与职业能力的培养是酒店员工走向成功的前提因素,是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职业意识+职业能力=成功”。

  高职应用型人才的特征,主要体现为较高的职业意识与职业能力。与普通教育不同,高职院校学生从入校起,就要通过每日接触职业性课程以及从相关的顶岗实习中,不断强化职业意识,培养职业能力。职业意识教育和职业能力培养的有效性有赖于培养过程的系统性。

  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优化人才培养体系,将职业意识、职业能力和基础知识结构融为一体,才能培养出复合型、实用型的高职人才。

  3.职业意识养成与职业能力培养的路径

  酒店业是精神文明的窗口,酒店从业人员的素质是一个城市乃至国家精神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酒店员工的职业意识和职业能力往往是其职业素质承载力的重要体现。职业素质的养成教育不可能靠几门课程或几项实践就可以一蹴而就,它需要贯穿高职酒店管理学习的全过程,需要一个系统的职业养成教育体系平台。通过“课堂教学——模拟实训——酒店实习”三个环节,通过“学校——教师——学生——酒店”的交互作用,共同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和职业能力。 "

  3.1更新职业教育观念

  通过情感认知、角色体验、主动发展三个阶段养成学生的职业意识、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在情感认知阶段,要让学生正确认识“服务”,这也是养成良好职业意识的前提。正确认识服务是培养学生职业意识的关键,这种意识应该是自觉主动做好服务工作的一种愿望和观念,它发乎于内心,表现于行动。角色体验是通过模拟实训和酒店实习,让学生感受工作环境、学习工作内容和工作环节,将理论与实践更好地结合起来,磨练意志力,提高操作能力,强化职业能力,在学校与酒店的配合下,树立起学生的职业意识。主动发展阶段要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意识,通过主动学习,不断发现自己的不足,跟上社会进步和酒店发展的脚步。

  3.2创新课程体系

  学生的专业学习以课堂教学为主,职业意识的养成和职业能力的培养有赖于课程体系的创新。高职酒店管理专业的教学,应注重课程体系设计,突出专业特色课程的设置,与各门专业主干课程有机结合为一个整体,将学生应具备的职业意识和能力融入日常教学及实训中,从而达到养成教育的目的,使学生在学习中成长起来。在日常教学中可采用多种方式方法开展教学,注重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如项目化教学法、情景模拟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

  3.3注重渗透式养成教育

  酒店专业课中渗透职业意识教育,注重职业能力培养,有针对性的渗透教育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养成教育理念。在课程教学中,有计划、有系统的渗透教育,实现了教学内容的突破、教学理念的升华,让专业课教学充分反应酒店行业的现状、需求,增强教育内容的现实性和具体性,使课程变得丰富、充实而形象、生动。首先,渗透式养成教育得以顺利开展的前提条件是优化教师队伍。养成教育中大量的实践操作要求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工作能力,学校可以通过企业引进具有工作能力和实践经验的兼职教师,形成专兼职教师体系,改变传统单一的师资结构,支撑养成教育的开展。其次,学校以酒店管理的规章制度为导向,制定校内仿真师生管理制度,营造职业氛围。最后,推行工学结合的课程教学。在每门专业课程中设置实践教学环节,可使用校内实训室和校外实训基地,使学生充分参与酒店实践,增强职业能力。将养成教育活动设置为酒店专业的隐性课程,将专业学习置于职业环境下,在职业习惯的训练中,强化职业意识。

  3.4规划职业生涯

  酒店是吃青春饭的行业吗?在许多人的脑海里都有这样的印象,在酒店工作的都是年轻人。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也常常有这样的疑问,这也是许多学生不安心在酒店工作的原因所在。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个人在了解自己的基础上,与酒店相结合,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长、经历及不足等各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确定自己的职业倾向、奋斗目标,并为此而做出的行之有效的职业管理体系。学生在学校学习期间就不断地引导其树立职业目标,并制定出近期、中期和远期规划,有利于学生发挥潜能,筹划未来,为整个职业生涯的成功奠定基础。职业生涯的规划也为学生在学校的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指出了方向,为学生将来走出校门尽快走出困惑,融入酒店工作打下基础。

  3.5企业实践锻炼

  学生进入酒店开展实践锻炼是训练职业纪律、磨练职业意志、培养职业能力的有效途径。组织学生用半年到一年的时间,脱离课堂,一次或多次进入酒店开展顶岗实习活动,可使学生增强酒店职业适应性,了解酒店的工作环境和状况,为将来走上社会做好准备。学生进入到酒店的前厅、餐饮、客房、销售等部门,开展独立工作,可以使学生进一步熟悉酒店各部门的日常工作,了解顾客的需求和心理,适应各种场合的人际交往,深刻感受各酒店的企业文化,实现学校到社会的过渡。现代社会瞬息万变,高职学生只有多和社会、企业接触,才能感受到职业跳动的脉搏,接受企业的洗礼和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