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计算机应用重点支持专业建设计划
目前,学历教育提供的人才数量远远满足不了需求。教育部关于紧缺人才的报告称,我国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的需求每年将增加100万,陕西省2011年计算机职位需求3万多个。伴随我县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计算机专业人才需求将达到数千人。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服务我县信息产业建设,我校将重点建设计算机专业,培养大量优秀的技能型人才,以应对人力资源岗位空缺的不利局面。
1.需求论证
1.1行业背景及人才需求
国家“电子信息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文件的出台,西部大开发十一五规划纲要“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的确立,宝鸡市“关于加快关天经济区发展规划”的实施以及眉县关于引进高端技术产业,兴建信息化产业园区五年规划蓝图的绘制,为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空间。
目前,学历教育提供的人才数量远远满足不了需求。教育部关于紧缺人才的报告称,我国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的需求每年将增加100万,陕西省2011年计算机职位需求3万多个。伴随我县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计算机专业人才需求将达到数千人。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服务我县信息产业建设,我校将重点建设计算机专业,培养大量优秀的技能型人才,以应对人力资源岗位空缺的不利局面。
1.2建设基础及优势
1.2.1课程体系设计较合理
本专业结合职业教育特点,更新人才培养观念,正在初步探索构建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宽基础、活模块”的课程体系,将依据社会及企业对人才的要求设置职业素质、专业基础、专业方向三类课程对学生进行培养,并在初期工作中得到了用人单位的一致肯定。
1.2.2能力培养注重实践性
本专业在实践课上正在试行推广“任务驱动法”教学模式。通过以任务为主线,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方式,培养学生的任务分析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及团队协作能力,为学生以后进入企业奠定良好基础。
1.2.3师资条件基本满足要求
本专业现有专职教师35名,其中“双师型”教师29名,高级以上职称教师9人,具有企业工作经验教师5名,2名教师在省级说课比赛中获得一等奖,3名教师获得二等奖,2名教师荣获省级动漫设计竞赛优秀指导教师称号。其中,王刚老师获得网络工程师证书、陶军杰老师获得综合布线工程师证书、马安民老师获得高级平面设计师证书。
1.2.4实训基地建设初具规模
本专业校内现有实训室10个、电子阅览室1个、计算机组装实训室1个、多媒体投影教室31个;共有计算机840余台,总价值450万元,能基本满足教学实训要求。
1.2.5校企合作初见成效
多年来本专业与宝鸡众泰广告公司、宝鸡海迅广告公司合作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已为企业培养了500多名平面广告制作人才,与华道数据合作组建定向班,至今培养了400多名数据处理人才,由于学生工作能力强、表现突出,得到了企业的一致好评。两年内将再开发2个实训基地,不断加大校企合作力度,巩固校企合作办学模式。
1.2.6招生与就业
自建校起就设立计算机应用专业,现有全日制在校生776名,14个教学班,年招生人数在390人左右。多年来,本专业毕业生“双证书”获取率达95%以上,平均就业率达98%以上,分别就职于上海广达集团生产岗位、西安炎兴科技集团及华道数据公司的数据处理岗位等。
1.3存在的不足
(1)“校企对接、能力本位”的人才培养模式还处于初期探索阶段,专业设置与职业岗位对接仍然不够紧密。
(2)目前的课程体系基本满足当前社会及企业的要求,但面对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企业对员工要求的提升,还需要改进和优化。
(3)保障机制有待完善,实训基地及硬件设施需要更新。
(4)校企合作的深度不够,相关机制需进一步的细化和完善。
2.建设目标
加强校企合作,全面构建“校企对接、能力本位”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建设“宽基础,活模块”的课程体系,推行并完善以“任务驱动法”为主导的教学模式,两年建设期内,主要完成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的改革,师资队伍的建设和完善。
2.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校企联合调研,修订专业改革方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目标与方案。积极开展订单培养、顶岗实习、引企入校等多种校企合作,将着力构建以“工作任务与教学内容相融通、技能培训与资格认证相融通、企业管理与教学管理相融通”为指导思想的“校企对接、能力本位”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2.2课程体系及课程建设方面
与合作企业共同组建专业团队,加强校本教材、实训教材开发,建设核心课程2门,特色课程5门。完成相关实习实训教材编写。
2.3师资队伍建设
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一方面到企业聘任兼职教师,另一方面选派教师到合作企业参加专业技能培训,打造一支业务素质过硬、实践操作能力突出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并利用2年时间,培养出1名平面设计和1名网络技术专业带头人,4名核心骨干教师7名双师型教师、4名兼职教师。
2.4完善实训设施
针对行业需求及培养目标,建设专业化强、与企业对接性高、软硬件性能优越的实习实训室。两年建设期内,搭建OA学生学习管理系统,升级数字化校园网络系统,建成平面广告制作实训室。
2.5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创新
聘请4名企业技术人员参与教学过程管理,派12名教师深入企业调研、学习、锻炼。引企入校,合作创建校内校外实训基地各1个、新建1个Bpo外包项目定向班,共同完善“校企对接、能力本位”的工学结合培养方案,创新校企合作运行机制。
2.6建设数字化教学资源
整合、开发校内优质教学资源,引进计算机行业信息资源建成一套校企共同参与、存储容量大的专业教学资源库。包括100GB的多媒体教学资源、试题库及实习指导方案等。
2.7制度建设和学生考核评价
建立校企合作管理制度、教师外出培训考核办法、学生顶岗实习安全管理制度;结合学校以基础素质考核、普通话考核、计算机能力考核、专业技能考核、学业成绩考核评价方案,参照企业对员工的考核标准,制定和完善学生实习评价方案。
3.建设思路
通过市场调研、校企联合分析计算机应用技术岗位对专业知识、能力、素质等要求,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制定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创建“校企对接、能力本位”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从职业岗位的需要出发,确定能力目标,构建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宽基础、活模块”的课程体系,根据课程体系开发本专业特色教材,核心教材和数字化教学资源。通过“走出去、引进来”的模式建立校企互动的师资队伍建设机制,打造一支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新建、改建和扩建校内实训室软硬件环境,强化实训基地管理与内涵建设,校企联合建设校外实训基地;利用企业和自身资源,积极为同类学校和社会企事业单位提供技术培训服务。建立健全教学管理制度、人才培养考核与评价体系,确保人才培养质量。
4.建设内容
4.1人才培养模式及课程体系改革
将根据企业及用人单位的需求,采用“校企对接、能力本位”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其核心思想是从职业岗位的需要出发,确定能力目标。并进一步构建和完善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宽基础、活模块”的课程体系。
4.1.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4.1.1.1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即由学校和企业共同组建专业指导委员会,按照计算机专业岗位群的需要,确定从事行业应具备的能力,明确培养目标。再由学校组织教学人员,以这些能力为目标,设置课程、组织教学内容,最后考核是否达到这些能力要求。
4.1.1.2形成具有本专业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
以企业用人需求及岗位设置为依据,进行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进行人才培养模式课题研究,将企业的人力资源需求直接过渡到学校招生工作中来,让招生与招工有效衔接。并将企业对员工的前期培养内容引入课堂,形成教学课堂与企业岗前培训的融合。让学生真正能够实现“进校有门、毕业有岗”,最终形成“校企对接、能力本位”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4.1.2课程体系建设
4.1.2.1课程体系建设
构建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宽基础、活模块”的课程体系,以“适用、够用、实用”的原则制定课程标准,设置职业素质、专业基础、专业方向三大类课程,并突出以“能力本位”的培养目标,使计算机应用专业实训课比例达到60%以上。
针对本专业就业所需要掌握的职业技能,制定出本专业的课程体系标准。确定学习领域的重点课程,最终落实到专业技能学习和专业技能训练的教学单元设计。如下图:
4.1.2.2课程建设
依据以“校企对接、能力本位”的培养模式,与企业合作开发重点课程,建立突出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学期授课计划、课件、教案、习题,规范重点课程的教学内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网络技术方向选取《企业网组建》做为核心课程建设。平面设计方向选取《平面设计》做为核心课程建设。
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及市场的要求,本专业将联合企业规划BPO技能训练指导方案、开发作业指导书,建设办公自动化、广告设计、VI创作指南、综合布线技训等特色课程。形成独有的课程体系及训练项目。
特色课程的建设将首先由专业骨干教师及企业人员共同论证,设立课程标准,培养目标,实训案例。然后由专业组骨干教师参与教学单元的系统设计,在设计中将体现“任务驱动”教学的特点,开发出系统的学习指导书。
4.1.3教学模式改革
依据职业学校学生的个性特点,本专业将以“任务驱动法”做为教学模式改革的重点。采用任务驱动法进行教学,能为学生提供体验实践的情境和感悟问题的情境,围绕任务展开学习,以任务的完成结果检验、总结学习过程,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任务为主线、如何确定任务为核心,解决任务为关键。在过程实施中主要由四个步骤构成:首先是创设情境,其次是确定任务,再次是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最后是效果评价。
以“任务驱动法”为主导的教学模式改革将从四个阶段实施。第一个阶段是调研论证阶段,由专业技术骨干成立指导小组,对方法进行调研论证,形成可行性分析报告,并形成改革计划方案。第二个阶段为推广阶段,通过教学示范课,教研活动等方式进行思想及方法的推广。第三个阶段为实施阶段,通过对课程内容的修订,课堂模式的改进等方法由一线教师实施其教学模式。最后是评价修订阶段,通过对学生学业评价、教学课堂效果评价等形式对实施过程进行论证及修正,完善其改革模式。
4.1.4评价模式改革
根据职业教育特点,结合“校企对接、能力本位”的培养模式,与企业联合制定出以考核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目的的评价方案。
坚持学校的“五考核”(基础素质考核、普通话考核、计算机能力考核、专业技能考核、学业成绩考核)要求,在此考核标准的前提下,本专业将在基础素质考核中加入企业元素,通过与企业交流,将企业相关的文化知识,产品知识与操作常识引入考核体系。在专业技能考核中对接企业,注重能力本位的核心思想,使专业技能考核与企业案例相结合,通过对综合能力的考核,测评学生的职业能力。同时将办公自动化,企业网组建,广告设计,VI创作指南,综合布线技训等课程的实训过程(实验报告、作品等次、任务完成等)纳入学业成绩考核评价体系。在计算机能力考核方面将注重与社会考证相结合,以模拟计算机考证真实环境为依托,提高学生在校期间取得认证的能力。通过以上考核模式的修订,着力打造学校、企业、社会共同参与的“三评合一”的学生评价模式。
4.1.5教学资源库建设
建立健全实训室档案,开发核心课程及特色课程教学资源包,扩展软件资源及功能,为全校所有师生提供公共实训平台。
根据本专业职业能力培养的目标和职业课程体系的要求,结合与职业考证接轨的目的,突出校企合作的特色,本专业将联合企业开发从媒体素材、题库建设、课件及任务实例四个方面的教学资源库。
建设工作将从以下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召开“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工作会议,认真部署相关工作,明确分工,分解任务,下达指标,商讨相关问题。第二阶段利用校园网络系统,在完善学校网站的基础上充实学校FTP资源库,建立资源库目录,并设立各子目录。第三阶段由专业组教师及企业人员采用集中培训和自我学习等形式,以制作修改、资料下载和收集上传等基本方法,完善其整体内容建设。第四阶段实现软硬件资源及素材库的整体整合。
4.1.6构建公共实训平台
依据我校发展现状,使校园网络系统能更好的服务师生的学习,本组将以建设示范校为契机,对现有的网络系统进行改造,为校企合作搭建好平台,具体准备改造现有的校园网络系统,增添相应的软硬件设施,增建一个广告设计实训室,搭建0A学生学习管理系统。
4.2师资队伍建设
在建设期内,力争将计算机应用专业教学团队建设成具有省内一流教学水平、一流实践经验的教学团队。强化教学团队的内涵建设,全面提升专业教学团队的品质。
4.2.1培养专业带头人
根据计算机应用专业及IT业发展动态,通过国内外进修和企业培训等途径,两年建设期内,培养2名专业带头人(1名为平面设计方向,1名为网络技术方向)。使专业带头人具有先进的职教理念,过硬的专业建设与改革能力,并负责该专业的教育教学改革和建设工作。
4.2.2骨干教师培养
通过采取到企业进行合作式锻炼,到高校进修,在职进修等形式,培养4名骨干教师,使骨干教师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课程体系改革及课程建设等方面体现支撑作用。
4.2.3双师型教师培养
对未达到“双师型”标准的教师,采用到企业锻炼,高校进修,校内拜师等形式,使其专业知识、技能有明显提升,考取相应的资格证书,力争两年内使7名教师达到“双师型”教师标准,2013年底本专业双师结构队伍达到100%。
4.2.4兼职教师队伍建设
从企业选聘有丰富工作经验又有一定教学能力的计算机专家4名,担任兼职教师。在充分发挥兼职教师在实践经验上的优势,通过校本培训提升其教学能力,弥补其教学经验与教学方法上的不足。
4.3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体制机制建设
4.3.1构建校企合作运行长效机制
4.3.1.1完善“订单培养”运行机制
从职业岗位出发,确定能力目标,强化制度建设,提高工作成效,在2012年设立西安炎兴科技集团定向班,进行BPO项目培训。今后继续加强校企合作基地的建设,通过开展与合作企业共同编制特色课程,学生评价方案,设立奖学金等活动,积极探索合作细节,使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深入开展。
4.3.1.2校企资源共享建设
基于“校企对接,能力本位”的人才培养模式,以企业技术标准为核心,改革人才培养方案;以企业培训教材为参考,开发校本教材;以企业各类规章制度、管理办法为依据,建立实习实践制度。将企业文化融入校园、融入课堂。加强与企业人员的交流,同时引进先进实训设备,促进校企深度合作,增强办学活力。
4.3.1.3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
与宝鸡众泰广告公司、宝鸡海迅广告公司合作建立的平面广告实训基地,与西安炎兴科技集团、华道数据(昆山)合作的BPO外包服务项目,将会满足专业实践教学、生产实训的需求,对提升学生专业素养和专业技能会有很大推动作用。
4.3.1.4创新顶岗实习新模式
完善 “订单培养”运行机制,进一步深化合作、规范管理,积极巩固现有的5家企业共同建设校外实训基地。加强校外实训基地的内涵建设,制定顶岗实习管理制度和学生实训评价制度,提高实训质量。在现有实训基地基础上,在今后两年内,开拓校内外实训基地各1个,以满足学生实训和顶岗实习需要。与西安众美影视传媒有限公司联合,借鉴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优质资源;巩固和利用好校外实训基地,为扎实开展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打下牢固的基础。
4.3.1.5社会服务功能建设
计算机应用专业将发挥师资优势和实训条件优势,积极开展各类社会服务,同时为增强学生就业的竞争力,使其将来更好服务社会,特准备为学生开展职业资格认证服务,并将由骨干教师组织,成立学生社会服务团队,为企事业单位信息技术相关项目提供技术支持及产品推广服务。具体内容如下:
4.3.2构建工学结合运行机制
继续实行毕业证与等级证相结合的双证制度,成立校企共同参与工学结合学生培养组织机构,制定《计算机应用专业实训管理办法》《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办法》等制度,双方共同参与招生、教学管理、明确双方权利,共同制定实训方案、各岗位作业指导书、评价办法等,做到“招生就是招工,上学等于就业,技能与学历同步”一条龙服务,建立了“学生学习有目标、教学质量有保证、就业安置有保障”的可持续性发展体系。
5.建设进度
建设任务将分三个阶段完成。第一阶段(2012年6月-2013年6月),对各建设内容进行规划,扎实推进,总结奖惩,迎接中期验收;第二阶段(2013年6月-2014年4月),主要工作是对前期建设规划及建设方案进行完善,持续改进,逐项落实,充实内涵,形成特色,完成所规划的全部建设目标。第三阶段(2014年5月-6月),主要对建设的过程进行总结,形成总结性及反馈性材料,迎接相关部门对建设内容进行评估。
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预期目标:通过调研论证,形成“校企对接、能力本位”为特点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并进行初步探试与实施。
验收要点:
①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市场调研报告。
②专业人才需求分析报告;
③职业岗位能力分析报告1份;
④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总体目标
⑤人才培养模式具体实施办法。
⑥申报“校企对接、能力本位”培养模式课题。
预期目标:制定并完善的“校企对接、能力本位”的人才培养方案。以培养方案,确立能力目标。
验收要点:
①“校企对接、能力本位”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初期评价报告。
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具体实施办法。
③课题的结题报告。
④“校企对接、能力本位”人才培养模式总结报告。
2.课程体系改革
预期目标:通过典型任务分析,初步构建 “宽基础,活模块”的课程体系建设。
验收要点:
①课程体系改革调研并形成调研报告。
②企业参与课程体系改革的论证报告;
③课程体系标准,制定培养能力目标。
④《办公自动化》和《广告设计》课程标准。
⑤《企业网组建》核心课程的建设过程记录,该课程特色教材及课程信息化课程包。
⑥《办公自动化》《广告设计》特色课程建设记录,编写的配套教材各1本,信息化课程包。
预期目标:通过典型任务评价,完善 “宽基础,活模块”的课程体系建设。
验收要点:
①专业课程体系整合建设;
②核心课程及特色课程的体系建设。
③《VI技训》和《综合布线技训》《BPO外包实训》3门特色课程标准。
④《平面设计》核心课程的建设过程记录,该课程特色教材及课程信息化课程包。
⑤《综合布线技训》及《VI设计》特色课程建设记录,编写的配套教材各1本,信息化课程包。
3.教学模式改革
预期目标:系统分析并完成以“任务驱动法”教学模式改革的推广工作。
验收要点:
①教学模式调研、形成调研报告;
②教学模式论证会议记录。
③公开示范课教学设计及课堂佐证材料。
④有企业参与的以“任务驱动法”为主教学模式改革效果反馈信息表。
预期目标:全面实施以“任务驱动法”为主的教学模式。并形成具有指导性的评价方案。
验收要点:
①完成教学模式改革方案及开发相关指导教程;
②教学模式改革实施纪录及实施效果。
③“任务驱动法”教学模式全面实施的方案报告。
④“任务驱动法”教学模式改革的评价总结报告。
4.评价模式改革
预期目标:进行学生评价改革调研论证工作,形成学生评价模式改革体系。
验收要点:
①学生评价模式调研、调研报告;
②学生评价模式改革方案及试行报告
③评价模式改革研讨会记录。
④教学评价方案论证及反馈等记录资料。
⑤学生评价体系具体内容的建设
⑥学生考核评价记录。
预期目标:完成学生评价模式的具体实施方案,完善并完成学生评价模式改革。
验收要点:
①学生评价模式改革体系研讨会记录。
②修订后的评价标准及评价内容样版。
③学生评价模式改革方案实施的具体方案。
④学生考核评价记录。
⑤教学质量反馈记录。
5.教学资源库建设
预期目标:完成部分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
验收要点:
①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计划及可行性方案;
②教学资源库软硬件环境;
③50G素材、课件、资源包及题库。
预期目标:完成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
验收要点:
①本专业全部课程相关课件建设。
②专业素材库及公共资源包扩充至100G;
③与企业、社会接轨的考评模拟环境建设。
6.公共实训平台建设
预期目标:制定数字化校园网络升级建设方案,采购升级设备,完善建设任务。
验收要点:
①市场调研分析报告;
②数字化校园网络升级建设实施方案。
③设备的采购,形成清单及初步报告;
④高速数字化校园网的升级改造建设记录。
预期目标:完成广告设计实训室建设;OA学生学习管理系统搭建。
验收要点:
①广告设计实训室建设规划方案。
②OA学生学习管理系统搭建建设方案。
③广告设计实训室建设验收报告。
④OA学生学习管理系统使用管理办法。
1.专业带头人
预期目标:培养1名专业(平面设计方向)带头人。
验收要点:
①采用进修,企业培训,确定专业带头人,会议记录;
②专业带头人培养计划;
③专业带头人国内或国外进修学习1个月,学习总结;
④专业带头人去企业调研、锻炼2个月,调研报告;
⑤专业带头人参与课程体系建设的相关记录。
预期目标:新培养1名专业(网络技术方向)带头人。
验收要点:
①采用进修,企业培训,确定专业带头人,会议记录;
②专业带头人培养计划;
③专业带头人国内或国外进修学习1个月,学习总结;
④专业带头人去企业调研、锻炼2个月,调研报告;
⑤专业带头人参与课程体系建设的相关记录。
2.骨干教师
预期目标:培养2名骨干教师。
验收要点:
①通过企业锻炼,在职进修确定2名专业骨干教师,会议记录;
②专业骨干教师培养计划;
③2名骨干教师去企业学习、锻炼2个月,学习总结;
④骨干教师参与课程体系建设的相关记录。
预期目标:再培养2名骨干教师,使骨干教师达到4名。
验收要点:
①通过企业锻炼,在职进修确定2名专业骨干教师,会议记录;
②完善本专业骨干教师培养计划;
③2名骨干教师去企业学习、锻炼2个月,学习总结;
④骨干教师参与课程体系建设的相关记录。
3.“双师型”教师
预期目标:完成3名“双师型”教师培养。
验收要点:
① “双师型”教师培养计划、名单;
②3名专任教师到企业培训2个月,培训总结;
③获得专业高级工职业资格证书。
预期目标:完成4名“双师型”教师培养,使专业教师全部达到“双师型”教师标准
验收要点:
① “双师型”教师培养名单;
②3名专任教师到企业培训2个月,培训总结;
③获得专业高级工职业资格证书。
4.兼职教师
预期目标:聘请2名企业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
验收要点:
①企业技术人员证书及兼职教师聘书;
②兼职教师参加教研活动记录;
③企业技术人员对专业建设进行指导及建设意见书;来校举办讲座2次,讲稿、照片等;
④技术人员参与专业教学资源库、课程体系建设记录。
预期目标:聘请2名企业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
验收要点:
①企业技术人员证书及兼职教师聘书;
②兼职教师参加教研活动记录;
③企业技术人员对专业建设进行指导及建设意见书;来校举办讲座2次,讲稿、照片等;
④技术人员参与专业教学资源库、课程体系建设记录。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体制机制建设
1.构建校企合作运行长效机制
预期目标:初步确立 “订单培养”运行机制,新增一个定向班;建成校企合作资源库;新增1个校内实习实训基地;为当地企事业单位培训员工。
验收要点:
①与企业进行订单培养、调研论证、确立“订单培养”运行机制方案;
②建立1个定向班,校内实训基地建设计划及实训实习制度。
③完成500名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培训并认证,培训记录和证书复印件;
④为当地企事业单位培训员工200名。
预期目标:完善 “订单培养”运行机制;扩充校企合作资源库;新增1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培训当地企事业单位员工。
验收要点:
①完善“订单培养”运行机制;
②校内实训基地制度、设备完善;
③完成500名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培训并认证,培训记录和证书复印件;
④为本地企事业单位300名员工进行计算机应用培训,培训协议及培训记录。
2.构建工学结合运行机制
预期目标: 初步确立技能证培训方案,成立校企合作领导小组,建立工学结合运行机制。
验收要点:
①学生技能等级证培训考核记录,技能证书、毕业证书;
②校企合作领导小组名单。
③BPO外包项目的考核标准、操作规范,数据处理的作业标准。
预期目标:完善技能证培训方案及制度,完善工学结合运行机制。
验收要点:
①技能证培训方案及制度;
②校内外实训、实习规章制度文件。
③校企双方招生方案,教学管理制度、学生学业评价方案。
6.资金预算:
7.主要保障措施
7.1制度保障
(1)建立健全项目建设领导责任制度
(2)建立项目建设小组例会制度。
制定《计算机应用专业建设管理办法》,做到目标明确,责任到人。制定《计算机应用专业建设例会制度》,对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时反馈并解决。
7.2机构保障
(1)成立计算机应用专业建设小组,制订项目建设计划和具体项目的实施。
项目负责人:
项目组成员:
(2)由专业组和招生就业科共同参与,成立“校外实习管理小组”,负责学生实习过程的管理及监控,完善实习管理体系。
组 长:
成 员:
7.3进度保障
计算机组将制定每两个月建设计划进度表,由建设项目小组按进度表,检查项目建设进度情况,并及时向建设领导小组汇报完成情况和遇到的问题,确保专业建设方案中所有建设内容都能按期完成。
7.4人员保障
本专业已初步形成了一支业务精湛、结构合理的“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期间,将组建并完善项目建设团队,注重优化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高素质管理人员的结构,制定 “双师结构”团队建设保障措施和师资队伍建设方案,从而为建设项目提供人力支撑。
7.5资金保障
计算机应用专业建设项目小组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严格执行建设资金使用和管理办法,制定项目分阶段预算方案,认真做好自我监控;对过程做到细化到物,责任到人,实时监控,统筹管理。随时接受学校项目建设领导小组的检查和考核。
8.预期效益
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项目,将有力地推动我校计算机应用专业建设,本项目完成后,计算机专业将拥有一套先进实训环境;将拥有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开发出特色的校本教材及实训指导书。专业教学水平将得到极大提高,将会培养一大批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为区域经济建设做出一定的贡献。
(1)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将会有较大的提升,培养更多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技能型人才。
(2)通过示范校建设,培养一批教学能力强的骨干教师,形成一支具有示范作用“双师型”教师队伍。
(3)通过探索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为课程改革和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提供实证和经验。
(4)通过实验实训基地的建设,升级数字化校园网络系统,拥有一流的校园OA学生学习管理系统,使教师教学水平的发挥不受实验条件的限制,并且能为国内同类学校的实验室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5)将为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提供标准,将从课程体系改革中,提供课程标准,将从学生学业评价中,提供专业技能考核标准,将从校企合作、定单培养中体现实习实践环节及就业环节的评定标准。
【计算机应用重点支持专业建设计划】相关文章:
计算机应用专业就业前景和方向07-12
计算机应用基础试卷03-09
计算机基础应用试题05-14
计算机应用都学什么04-12
计算机基础与应用试题及答案01-29
计算机应用基础模拟试题题库11-18
计算机应用基础题「附答案」07-19
2018计算机应用基础试题及答案07-22
计算机科学技术在各领域的应用04-10
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点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