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浙江大学,简称浙大,坐落于素有“人间天堂”美誉的历史文化名城杭州。前身是1897年创建的求是书院,是中国人自己最早创办的现代高等学府之一。下文为大家分享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简介,希望对大家了解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有所帮助!
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简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简称计算机学院)由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系、数字媒体与网络技术系、工业设计系、软件工程系(与软件学院共建)4个系组成。设有人工智能、计算机软件、计算机系统结构与网络安全研究所、现代工业设计4个研究所以及计算机基础教学和继续教育、计算机应用工程2个中心,拥有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CAD&CG)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列车智能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以及视觉感知教育部-微软重点实验室、计算机辅助产品创新设计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等6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
2011年,计算机学院新设立了软件工程、设计学两个国家一级学科。学院现拥有3个国家一级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软件工程、设计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一级学科下设的计算机应用技术二级学科是国家重点学科,计算机系统结构二级学科是浙江省重点学科。软件工程一级学科是国家重点(培育)学科。设计学正在申报浙江省重点学科。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一级学科拥有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设计艺术学拥有硕士学位授予权。
2011年,学院招收博士生90人、硕士生288人,主修专业确认到学院的2010级本科生372人,当年毕业博士研究生64人、硕士研究生287人、本科生466人。研究生就业率继续保持了100%、本科生就业率达到98.63%,学院总体就业率达到99.27%。
学院现有教职工205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3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5人(2011年新增1人)、浙江省特级专家2人(2011年新增1人)、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1人。博士生指导教师56人(2011年新增12人),硕士生指导教师124人(2011年新增9人)。目前,我院共有34人在站博士后研究人员,其中学科博士后11人、在职及企业博士后23人。
2011年,学院科研到款经费总额超过17837万元,比2010年增长28.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项目获得数达30项,批准率近50%,创历史最好水平。学院新增2项千万级重大项目,其中国家“973”计划项目1项,国家科技支撑项目1项。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影响因子在1.0以上的高水平论文有79篇,影响因子在2.0以上的有35篇,Top会议论文24篇。
计算机学院紧紧围绕人才培养、教师学术交流、科研合作等开展多渠道多方位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目前软件学院与计算机学院同美国、加拿大、法国、爱尔兰、新加坡、日本、德国、瑞士、澳大利亚、瑞典、芬兰、荷兰等12国、以及香港特别行政区的18所高校达成本科学生交流协议,共有22个项目正在运行中,还有若干新增项目正在商谈中。学院先后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瑞典乌普萨拉大学,美国普度大学,法国巴黎十一大,香港科技大学等商谈学生交流和双学位项目,积极创造各种国际交流机会,为师生构建良好的.国际交流平台,同时也进一步扩大了学院在当地的影响。
办学历史
校园风光1960年初,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研究起步。
1973年,浙江大学在无线电系设立电子计算机专业。
1973年,浙江大学在应用数学专业设立软件组。
1978年,浙江大学在电子计算机专业和应用数学专业的基础上正式建浙江大学计算机系。
1998年,浙江大学、杭州大学、浙江农业大学和浙江医科大学四所学校合并后,原杭州大学计算机系并入浙江大学计算机系。
2002年4月,在原浙江大学计算机系的基础上成立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同时以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为依托,成立浙江大学软件学院。
2003年,设立计算机学院与软件学院何志均教育基金
2010年,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创立了计算机学院“何志均班”。
2013年,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开展暑期实习生项目,共有42个导师团队设立了《老年健康云服务平台及关键技术》《大数据存储与处理平台》等84个课题。
2014年,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开始和网易合作,陆续推出MOOC课程建设。
2015年,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举办第一届计算机学院和软件学院校友联络人大会。
2016年,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开设机器人与人工智能创新班(双学位)。
2017年,国务院学位办批准在浙江大学设立网络空间安全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
2018年,浙江大学与萧山区共建“浙江大学计算机创新技术研究院”。
文化传统
文化理念
人为本,和为贵,变则通
使命
坚持以培养求是创新、与时俱进的具有国际视野的顶尖计算机人才为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