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2017经济师考试《初级人力资源》强化考试试题(含答案)
强化考试试题一:
多选题
1、从歧视产生的根源的角度来看,经济学家提出了可能的劳动力市场歧视来源,包括以下几种( )
A:个人歧视
B:统计性歧视
C:非竞争性歧视
D:职业歧视
E:工资歧视
本题分数(2)
本题正确答案为:A,B,C
本题解析:劳动力市场歧视的分类,见教材P155-156。
2、角色扮演法说法正确的有( )
A:它是一种模拟训练方法
B:由受训人员扮演某种训练任务的角色,以改进自己原先的工作态度与行为表现
C:适用对象为实际操作人员或管理人员
D:目的是训练他们具有良好的决策能力
E:多用于改善人际关系的训练
本题分数(2)
本题正确答案为:A,B,C,E
本题解析:目的是训练他们改善人际关系
3、关于人力资源生产性的表述,正确的是( )。
A:人力资源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B:人力资源的保持与维持需要消耗一定的物质财富
C:通过合理的行为,人力资源可以得到补偿、更新与发展
D:人力资源总是处于被动位置
E:人力资源总是处于被利用、被改造的地位
本题分数(2)
本题正确答案为:A,B,C
本题解析:考察人力资源的特征
4、下列关于绩效考核方法的选择描述正确的有( )。
A:可以通过工作环境、工作内容和员工工作独立性三个角度的组合来选择
B:不稳定的、内容程序性弱的、员工工作独立性高的,可以选择目标管理法
C:稳定的居中的、内容程序性居中的、员工工作独立性居中的,可以选择目标管理法
D:稳定、内容程序性强的,员工工作独立性低的,可以选择行为锚定法
E:稳定的居中的、内容程序性居中的、员工工作独立性居中的,可以选择非系统性方法
本题分数(2)
本题正确答案为:A,C,D
本题解析:不稳定的、内容程序性弱的、员工工作的独立性高的工作,绩效的衡量标准客观性很弱,可以选择非系统化的考核方法,如关键事件法;稳定性居中的、内容程序性居中的、员工工作的独立性居中的工作,绩效衡量标准的客观性居中,可以选择目标管理法;稳定的、内容程序性强的、员工工作的独立性低的工作,绩效衡量标准的客观性很强,因此,可以选择将员工的行为与工作标准进行对照的评价方法,如行为锚定法
5、以下属于离职的形式的是( )
A:协商解除
B:辞职
C:解聘
D:转岗
E:终止合同
本题分数(2)
本题正确答案为:A,B,C,E
本题解析:转岗不属于离职
6、以下属于政府促进就业的宏观经济政策的是( )
A:货币政策
B:财政政策
C:收入政策
D:人力政策
E:法律政策
本题分数(2)
本题正确答案为:A,B,C,D
本题解析:政府促进就业的宏观经济政策货币政策财政政策收入政策人力政策产业政策
7、下列关于劳动法律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
A:劳动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法定的权利和义务
B:劳动法律关系是劳动关系在法律上的表现形式
C:劳动法律关系的客体:行为、财务。
D:劳动法律关系的主体:劳动者和用人单位。
E:劳动法律关系体现的是单方面的关系
本题分数(2)
本题正确答案为:A,B,C,D
本题解析:劳动法律关系体现的是双方面的关系
8、下列属于劳动者的基本权利的是( )
A: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
B: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
C: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
D: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权利
E:工资奖金分配权
本题分数(2)
本题正确答案为:A,B,C,D
本题解析:工资奖金分配权是企业的权利
9、促进就业的法律规定有( )。
A:积极的就业政策
B:劳动者自主择业
C:市场调节就业
D:政府促进就业
E:人力资源市场介绍就业
本题分数(2)
本题正确答案为:A,B,C,D
本题解析:P174
10、我国劳动法中规定对以下( )特殊群体,采取特殊的平等就业措施。
A:妇女
B:残疾人
C:下岗职工和就业能力低下的人
D:少数民族劳动者
E:未成年人
本题分数(2)
本题正确答案为:A,B,D
本题解析:劳动法对特殊群体保护的范围。
11、劳动合同的必备条款有( )
A:劳动合同期限
B:工作内容
C:试用期
D:保密条款
E:培训期
本题分数(2)
本题正确答案为:A,B
本题解析:劳动合同的必备条款劳动合同期限工作内容
12、宽带式薪酬与传统薪酬结构相比具有的优点是 () 。
A:引导员工重视个人技能和能力的提高
B:有利于职位的轮换与培育企业的跨职能成长和开发
C:能够更好的支持扁平化组织结构
D:能够使员工更多地参与薪酬决策
E:有利于员工的晋升
本题分数(2)
本题正确答案为:A,B,C
本题解析:与传统的薪酬结构相比,宽带式薪酬结构能够更好的支持扁平化组织结构,引导员工重视个人技能和能力的提高,有利于职位的轮换与培育企业的跨职能成长和开发,能够使部门经理更多地参与员工的薪酬决策,并有利于推动良好的工作绩效,同时宽带薪酬还可以密切配合劳动力市场上的供求变化。
13、摩擦性失业的原因有 ( ) 。
A:信息不完善
B:劳动力市场的动态属性
C:劳动者的技能和地理位置与劳动力需求不符
D:技术进步
E:产品具有季节性
本题分数(2)
本题正确答案为:A,B
本题解析:摩擦性失业的原因:①劳动力市场的动态属性;②信息不完善性;③由寻找工作、达成就业协议的时滞引起的(求职者与拥有职位空缺的雇主之间相互寻找、洽谈需时间)。
14、在对专业技术人员及操作人员进行培训开发时,目标应着眼于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即从( )等方面进行培训开发。
A:专业知识
B:业务技能
C:人际关系
D:工作态度
E:经营技能
本题分数(2)
本题正确答案为:A,B,D
本题解析:对专业技术人员及操作人员的培训开发目标应着眼于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即从专业知识、业务技能与工作态度三个方面进行培训与开发
15、以下( )是我国劳动法的调整对象。
A:中华反民共和国境内的国有企业
B:公务员
C: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外商投资企业
D:与事业单位签订劳动合同的职工
E:家庭保姆
本题分数(2)
本题正确答案为:A,C
本题解析:我国劳动法的调整对象。不包括公务员,与事业单位签订劳动合同的职工家庭保姆。
16、劳动争议处理的原则是( )
A:及时处理
B:着重裁决,及时处理
C:进行书面审查
D:当事人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
E:合法的原则
本题分数(2)
本题正确答案为:A,D,E
本题解析:考察劳动争议处理的原则
17、决定结构性失业严重程度的因素有( )
A:对劳动力需求转变的快慢
B:经济周期与经济波动
C:地理状况的差异
D:技术替代的灵活性大小
E:制订各种培训计划
本题分数(2)
本题正确答案为:A,C,D
本题解析:失业的类型,及影响因素,见教材P163-164。
18、采用具名团体技术进行决策的优点主要有( )。
A:成员的机会均等
B:决策时间有严格的控制
C:决策程序灵活多变
D:成员决策可以从别人那儿获得灵感
E:成员可以感受到凝聚力
本题分数(2)
本题正确答案为:A,B
本题解析:具名团体方法的优点在于所有成员参与机会均等,讨论不受任何一个成员的左右,决策的时间得到严密地控制。
19、下列关于工作满意度调查的论述不正确的是( )。
A:实施正式的定期的工作满意度调查的组织不必要经常性地监控员工的工作满意度
B:满意度调查可以帮助管理者改进已有的变革方案,并更好地计划和监控新的方案
C:定期的正式的工作满意度调查时监控员工满意度的唯一渠道
D:满意度调查只适用于普通员工,而不适用于管理人员
E:在进行正式的工作满意度调查之前,管理者可以通过日常接触和审阅现存的资料了解员工目前的感受
本题分数(2)
本题正确答案为:A,C,D
本题解析:工作满意度调查是通过一定的手段与方法调查员工(包括经理层)对工作和工作环境的感受。工作满意度调查的意义之一:计划和监控新的方案。同时考察现存的工作满意度信息的运用
20、下面属于正式团体的是:( )
A:指挥团体
B:任务团体
C:团队
D:联谊团体
E:兴趣团体
本题分数(2)
本题正确答案为:A,B,C
本题解析:联谊团体兴趣团体属于非正式团体
强化考试试题二:
单选题
1、关于头脑风暴法,说法正确的是( )。
A:个人决策常用的技术
B:如果说出错误的观点会遭到批评
C:人越多越好
D:鼓励创造性思维
本题正确答案为:D
本题解析:考核头脑风暴法的内容,见教材P28页。
2、将员工的业绩按照从高到低的顺序进行排列的方法是( )。
A:排序法
B:行为锚定法
C:关键事件法
D:强制分布法
本题正确答案为:A
本题解析:排序法是将员工的业绩按照从高到低的顺序进行排列的方法
3、研究发现,当团体的规模达到( )人时,团体对个体造成的从众压力最大。
A:4
B:8
C:10
D:20
本题正确答案为:A
本题解析:见教材P20页
4、配对比较法正确的操作方法是( )
①将列在行上的员工与列在列上的员工进行逐一比较,并对优胜者作出记号。
②将被评估者的姓名列在评估表格的第一行和第一列
③所有比较完成后,计算每位员工优胜的次数
④并根据该次数对员工的绩效进行排名
A:④①②③
B:②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③④①②
本题正确答案为:B
本题解析:配对比较法操作步骤将被评估者的姓名列在评估表格的第一行和第一列, 将列在行上的员工与列在列上的员工进行逐一比较,并对优胜者作出记号所有比较完成后,计算每位员工优胜的次数 , 并根据该次数对员工的绩效进行排名
5、关于人力资源共享服务中心特点的说法,错误的是()。
A:它是一种新型的人力资源管理组织机构形式
B:它能够节省人力资源管理成本
C:它将人力资源管理有关的行政事务分散到各个部门处理
D:它有利于人力资源管理效果的评估
本题正确答案为:C
本题解析:人力资源共享服务中心将行政工作集中起来,见教材P48页。
6、( )要求评估者将被评估者的绩效结果放入一个类似于正态分布的标准中。
A:强制分布法
B:配对比较法
C:行为锚定法
D:不良事故评估法
本题正确答案为:A
本题解析:强制分布法要求评估者将被评估者的绩效结果放入一个类似于正态分布的标准中
7、关于职位的基本信息,包括职位基本信息和工作分析基本信息的是( )。
A:工作标识
B:工作摘要
C:工作职责
D:工作权限
本题正确答案为:A
本题解析:见教材P57页。
8、企业根据员工所承担的或员工所具备的技能、能力而向员工支付的相对稳定的报酬属于( )
A:基本薪酬
B:奖金
C:福利
D:工作体验
本题正确答案为:A
本题解析:基本薪酬是指企业根据员工所承担的工作或员工所具备的技能、能力而向员工支付的相对稳定的报酬,它为员工提供了基本的生活保障和稳定的收人来源。
9、当企业需要从外部招聘大量的熟练技术工人时,适宜的招聘途径是()。
A:由职业介绍机构介绍
B:由管理层指定
C:从高校招聘
D:从人力资源数据库搜索
本题正确答案为:A
本题解析:外部招聘的方法 。
10、职位评价主要是为了解决( )
A:外部公平性
B:内部公平性
C:外部竞争性
D:激励性
本题正确答案为:B
本题解析:职位评价主要是为了解决内部公平性
11、( )是先设计出一套供比较的评价标准尺度,将职位在各报酬要素上进行分解,最终得出该职位的相对价值
A:排序法
B:分类法
C:因素比较法
D:要素计点法
本题正确答案为:D
本题解析:要素计点法是先设计出一套供比较的评价标准尺度,将职位在各报酬要素上进行分解,最终得出该职位的相对价值
12、将企业的薪酬水平确定在年初的竞争性水平上,说明该企业在确定薪酬水平时采用的是( )
A:市场领先策略
B:市场跟随策略
C:市场滞后策略
D:混合策略
本题正确答案为:C
本题解析:市场滞后策略将企业的薪酬水平确定在年初的竞争性水平上。
13、关于绩效面谈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绩效面谈的内容应是员工的人格问题而不是员工的工作绩效
B:绩效面谈的着眼点应是过去而不是未来
C:主管可以从绩效面谈中了解员工的实际情况,以便进行指导
D:员工可以从绩效面谈中了解自己工作完成情况,无须了解企业对自己的期望
本题正确答案为:C
本题解析:见教材P80页。
14、不属于传统的薪酬体系设计原则的是()
A:公平性原则
B:适度性原则
C:竞争性原则
D:团队性原则
本题正确答案为:D
本题解析:传统的薪酬体系设计原则公平性原则 、适度性原则 竞争性原则
15、主要适用于“白领员工”的薪酬是()
A:能力薪酬
B:职位薪酬
C:技能薪酬
D:绩效薪酬
本题正确答案为:A
本题解析:能力薪酬适用于“白领员工”的薪酬
16、比较适宜于管理层人员的培训与开发,或用于解决某些有一定难度的管理问题的培训方法是( )
A:讨论法
B:案例研讨法
C:角色扮演法
D:管理游戏法
本题正确答案为:A
本题解析:讨论法 比较适宜于管理层人员的培训与开发,或用于解决某些有一定难度的管理问题
17、当求职者众多,面试的成本压力很大时,企业往往将( )作为人员选择的第一步。
A:初步面试
B:证明材料和背景材料的核实
C:申请表和简历的筛选
D:考试和测验
本题正确答案为:C
本题解析:P74页,考核应聘者的筛选与录用的步骤。
18、对专业技术人员及操作人员的培训与开发目标应着眼于提高他们的( )
A:整体素质
B:如何处理人际关系
C:经营技能
D:知识和意识
本题正确答案为:A
本题解析:对专业技术人员及操作人员的培训与开发目标应着眼于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
19、“同工同酬”原则的“同工”指的是劳动者( )。
A:处于同一种行业
B:从事同一种职业
C:完成相等价值的工作
D:属于同一种族
本题正确答案为:C
本题解析:考察影响工资水平确定的因素中同工同酬原则,见教材P149页。
20、怀孕6个月的女职工在劳动时间内需要进行产前检查的,应当算作( )。
A:病假
B:劳动时间
C:事假
D:产假时间
本题正确答案为:B
本题解析:考察女职工的孕期保护,见教材P204页。
21、下面不是培训与开发需求分析的主要来源的是( )
A:组织分析法
B:市场分析法
C:工作任务分析
D:人员分析
本题正确答案为:B
本题解析:考察培训与开发需求分析的主要来源
22、招聘活动的标准不包括()
A:恰当的时间
B:恰当的来源
C:恰当的成本
D:恰当的时间范围
本题正确答案为:D
本题解析:P62页,招聘活动的检验通常有六个基本标准。
23、培训与开发是否带来了受训人员行为上的改变,以及受训人员把所学的运用到工作上的程度。这类培训与开发效果的评估指的是( )
A:投资收益评估
B:反应评估
C:工作行为评估
D:结果评估
本题正确答案为:C
本题解析:考察工作行为评估的定义
24、( )是指通过对反映就业、失业状况的监测指定跟踪分析,当监测指标达到或接近设定的失业预警线时,及时进行失业预报。
A:就业援助
B:失业预警
C:失业登记
D:法律援助
本题正确答案为:B
本题解析:考核失业预警的定义。
25、( )是指合同双方当事人因某种原因,在完全自愿的情况下,互相协商,在彼此达到一致的基础上提前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
A:法定解除
B:协商解除
C:劳动合同解除
D:劳动关系解除
本题正确答案为:B
本题解析:见教材P190,考核对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关系概念的理解。
26、劳动力市场是一种要素市场,它以一定的( )将劳动者配置于一定的工作岗位上。
A:工资率
B:劳动生产率
C:受教育程度
D:生产利润
本题正确答案为:A
本题解析:劳动力市场是一种要素市场,它以一定的工资率将劳动者配置于一定的工作岗位上
27、考虑到计件工资和计时工资的风险因素,雇员会偏好实行( )方案。
A:计件工资
B:计时工资
C:货币工资
D:实际工资
本题正确答案为:B
本题解析:考虑到计件工资和计时工资的风险因素,雇员会偏好实行计时工资方案。
28、下列关于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的区别错误的是( )
A:双方当事人及其关系不同
B:劳动风险责任承担不同
C:劳动主体的待遇不同
D:适用法律相同
本题正确答案为:D
本题解析:劳动关系适用法律是劳动法,劳务关系适用法律是民法
29、下列属于法律关系的客体的是( )。
A:企业
B:与社会团体建立的劳动关系的劳动者
C:个体经济组织
D:劳动报酬
本题正确答案为:D
本题解析:考察法律关系的主体、客体,见教材P169-170。
30、下列关于工作制度的分类错误的是( )
A:标准工时制度: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8小时,每周工作时间40小时
B:不定时工作制
C: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
D:休息休假
本题正确答案为:D
本题解析:工作制度的分类不包括休息休假。
本题正确答案为:D
本题解析:考核头脑风暴法的内容,见教材P28页。
32、将员工的业绩按照从高到低的顺序进行排列的方法是( )。
A:排序法
B:行为锚定法
C:关键事件法
D:强制分布法
本题正确答案为:A
本题解析:排序法是将员工的业绩按照从高到低的顺序进行排列的方法
33、研究发现,当团体的规模达到( )人时,团体对个体造成的从众压力最大。
A:4
B:8
C:10
D:20
本题正确答案为:A
本题解析:见教材P20页
34、配对比较法正确的操作方法是( )
①将列在行上的员工与列在列上的员工进行逐一比较,并对优胜者作出记号。
②将被评估者的姓名列在评估表格的第一行和第一列
③所有比较完成后,计算每位员工优胜的次数
④并根据该次数对员工的绩效进行排名
A:④①②③
B:②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③④①②
本题正确答案为:B
本题解析:配对比较法操作步骤将被评估者的姓名列在评估表格的第一行和第一列, 将列在行上的员工与列在列上的员工进行逐一比较,并对优胜者作出记号所有比较完成后,计算每位员工优胜的次数 , 并根据该次数对员工的绩效进行排名
35、关于人力资源共享服务中心特点的说法,错误的是()。
A:它是一种新型的人力资源管理组织机构形式
B:它能够节省人力资源管理成本
C:它将人力资源管理有关的行政事务分散到各个部门处理
D:它有利于人力资源管理效果的评估
本题正确答案为:C
本题解析:人力资源共享服务中心将行政工作集中起来,见教材P48页。
36、( )要求评估者将被评估者的绩效结果放入一个类似于正态分布的标准中。
A:强制分布法
B:配对比较法
C:行为锚定法
D:不良事故评估法
本题正确答案为:A
本题解析:强制分布法要求评估者将被评估者的绩效结果放入一个类似于正态分布的标准中
37、关于职位的基本信息,包括职位基本信息和工作分析基本信息的是( )。
A:工作标识
B:工作摘要
C:工作职责
D:工作权限
本题正确答案为:A
本题解析:见教材P57页。
38、企业根据员工所承担的或员工所具备的技能、能力而向员工支付的相对稳定的报酬属于( )
A:基本薪酬
B:奖金
C:福利
D:工作体验
本题正确答案为:A
本题解析:基本薪酬是指企业根据员工所承担的工作或员工所具备的技能、能力而向员工支付的相对稳定的报酬,它为员工提供了基本的生活保障和稳定的收人来源。
39、当企业需要从外部招聘大量的熟练技术工人时,适宜的招聘途径是()。
A:由职业介绍机构介绍
B:由管理层指定
C:从高校招聘
D:从人力资源数据库搜索
本题正确答案为:A
本题解析:外部招聘的方法 。
40、职位评价主要是为了解决( )
A:外部公平性
B:内部公平性
C:外部竞争性
D:激励性
本题正确答案为:B
本题解析:职位评价主要是为了解决内部公平性
41、( )是先设计出一套供比较的评价标准尺度,将职位在各报酬要素上进行分解,最终得出该职位的相对价值
A:排序法
B:分类法
C:因素比较法
D:要素计点法
本题正确答案为:D
本题解析:要素计点法是先设计出一套供比较的评价标准尺度,将职位在各报酬要素上进行分解,最终得出该职位的相对价值
42、将企业的薪酬水平确定在年初的竞争性水平上,说明该企业在确定薪酬水平时采用的是( )
A:市场领先策略
B:市场跟随策略
C:市场滞后策略
D:混合策略
本题正确答案为:C
本题解析:市场滞后策略将企业的薪酬水平确定在年初的竞争性水平上。
43、关于绩效面谈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绩效面谈的内容应是员工的人格问题而不是员工的工作绩效
B:绩效面谈的着眼点应是过去而不是未来
C:主管可以从绩效面谈中了解员工的实际情况,以便进行指导
D:员工可以从绩效面谈中了解自己工作完成情况,无须了解企业对自己的期望
本题正确答案为:C
本题解析:见教材P80页。
44、不属于传统的薪酬体系设计原则的是()
A:公平性原则
B:适度性原则
C:竞争性原则
D:团队性原则
本题正确答案为:D
本题解析:传统的薪酬体系设计原则公平性原则 、适度性原则 竞争性原则
45、主要适用于“白领员工”的薪酬是()
A:能力薪酬
B:职位薪酬
C:技能薪酬
D:绩效薪酬
本题正确答案为:A
本题解析:能力薪酬适用于“白领员工”的薪酬
46、比较适宜于管理层人员的培训与开发,或用于解决某些有一定难度的管理问题的培训方法是( )
A:讨论法
B:案例研讨法
C:角色扮演法
D:管理游戏法
本题正确答案为:A
本题解析:讨论法 比较适宜于管理层人员的培训与开发,或用于解决某些有一定难度的管理问题
47、当求职者众多,面试的成本压力很大时,企业往往将( )作为人员选择的第一步。
A:初步面试
B:证明材料和背景材料的核实
C:申请表和简历的筛选
D:考试和测验
本题正确答案为:C
本题解析:P74页,考核应聘者的筛选与录用的步骤。
48、对专业技术人员及操作人员的培训与开发目标应着眼于提高他们的( )
A:整体素质
B:如何处理人际关系
C:经营技能
D:知识和意识
本题正确答案为:A
本题解析:对专业技术人员及操作人员的培训与开发目标应着眼于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
49、“同工同酬”原则的“同工”指的是劳动者( )。
A:处于同一种行业
B:从事同一种职业
C:完成相等价值的工作
D:属于同一种族
本题正确答案为:C
本题解析:考察影响工资水平确定的因素中同工同酬原则,见教材P149页。
50、怀孕6个月的女职工在劳动时间内需要进行产前检查的,应当算作( )。
A:病假
B:劳动时间
C:事假
D:产假时间
本题正确答案为:B
本题解析:考察女职工的孕期保护,见教材P204页。
51、下面不是培训与开发需求分析的主要来源的是( )
A:组织分析法
B:市场分析法
C:工作任务分析
D:人员分析
本题正确答案为:B
本题解析:考察培训与开发需求分析的主要来源
52、招聘活动的标准不包括()
A:恰当的时间
B:恰当的来源
C:恰当的成本
D:恰当的时间范围
本题正确答案为:D
本题解析:P62页,招聘活动的检验通常有六个基本标准。
53、培训与开发是否带来了受训人员行为上的改变,以及受训人员把所学的运用到工作上的程度。这类培训与开发效果的评估指的是( )
A:投资收益评估
B:反应评估
C:工作行为评估
D:结果评估
本题正确答案为:C
本题解析:考察工作行为评估的定义
54、( )是指通过对反映就业、失业状况的监测指定跟踪分析,当监测指标达到或接近设定的失业预警线时,及时进行失业预报。
A:就业援助
B:失业预警
C:失业登记
D:法律援助
本题正确答案为:B
本题解析:考核失业预警的定义。
55、( )是指合同双方当事人因某种原因,在完全自愿的情况下,互相协商,在彼此达到一致的基础上提前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
A:法定解除
B:协商解除
C:劳动合同解除
D:劳动关系解除
本题正确答案为:B
本题解析:见教材P190,考核对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关系概念的理解。
56、劳动力市场是一种要素市场,它以一定的( )将劳动者配置于一定的工作岗位上。
A:工资率
B:劳动生产率
C:受教育程度
D:生产利润
本题正确答案为:A
本题解析:劳动力市场是一种要素市场,它以一定的工资率将劳动者配置于一定的工作岗位上
57、考虑到计件工资和计时工资的风险因素,雇员会偏好实行( )方案。
A:计件工资
B:计时工资
C:货币工资
D:实际工资
本题正确答案为:B
本题解析:考虑到计件工资和计时工资的风险因素,雇员会偏好实行计时工资方案。
58、下列关于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的区别错误的是( )
A:双方当事人及其关系不同
B:劳动风险责任承担不同
C:劳动主体的待遇不同
D:适用法律相同
本题正确答案为:D
本题解析:劳动关系适用法律是劳动法,劳务关系适用法律是民法
59、下列属于法律关系的客体的是( )。
A:企业
B:与社会团体建立的劳动关系的劳动者
C:个体经济组织
D:劳动报酬
本题正确答案为:D
本题解析:考察法律关系的主体、客体,见教材P169-170。
60、下列关于工作制度的分类错误的是( )
A:标准工时制度: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8小时,每周工作时间40小时
B:不定时工作制
C: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
D:休息休假
本题正确答案为:D
本题解析:工作制度的分类不包括休息休假。
【经济师考试《初级人力资源》强化考试试题含答案】相关文章:
2017经济师考试《初级人力资源》精选习题(含答案)07-17
初级人力资源经济师考试题及答案09-22
2017经济师考试《初级经济基础》模拟试题(含答案)07-22
2017经济师考试《初级人力资源》精选应试题及答案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