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示法在田径训练中的运用
导读:在田径比赛中,激烈竞争的不仅是技战术与体力,同时也是心理的较量.心理状态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运动员的比赛成绩。一个运动员即使身体、技战术达到应有的水平,而发挥这些优势的心理素质较差,在比赛中也不会取得满意的成绩。因此比赛中一些技术水平高的运动员反而输给低水平的运动员,也说明比赛不仅仅是体力和技战术问题,还有心理方面的因素。因此,重视心理训练对运动员正确技术的形成与发展,培养最佳竞技心理状态已成为创造优异成绩的重要一环。
20世纪60年代,保加利亚心理学博士洛扎诺夫将暗示法引入教育研究领域,创立了 “暗示教学法”。其基本原理就是运用暗示手段开发学生个体的心理潜能,特别是无意识潜能,使学生在身心放松的状态中学习知识,发展思维,增强学生的感知力、想象力、创造力,达到快速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暗示就是在无对抗的条件下,用含蓄间接的方法向被暗示者提供信息对其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使其接受一定的意见或按照一定的方式去行动,达到与暗示者的意志相符合。鉴于暗示的这种作用,笔者结合相关理论在田径训练中进行大胆尝试。事实证明,暗示手段的运用有利于开发运动员的潜能,提高训练效率。并称其为“暗示训练”。
暗示训练就是根据暗示理论结合运动项目的不同特点采用暗示手段对运动员进行训练。
对技术的校正作用
暗示运用与训练能起到对技术动作的校正作用。如在跨栏训练中为了改进摆动腿绕栏架(“甩”摆动腿)这种常见错误,可将栏架放在跑道分道线上,让运动员沿着分道线跑向栏架,告诉他们分道线当作基准线,当摆动腿向前抬膝攻栏时,一定要对准分道线,而当摆动腿越过栏架落地时,脚也应尽量踏在分道线上,这样就将会给运动员提供一种诱导性的视觉刺激,正是这种暗示校正技术使他们能够做出正确的动作,起到纠错的目的。
标志物暗示的有效作用
利用标志物暗示是教练员在训练和教学中常见的手段之一。在教学中有时频繁的讲解并不能使学生都记清楚,而醒目的标志则使其一目了然,从而达到引导学生正确掌握练习的目的。如在跳远助跑训练中,摆放一定间隔的标志物(小海绵块等),来进行助跑练习,能使学生较快地掌握助跑节奏和速度感,提高助跑的准确性和利用率。
心理暗示的调节作用
自我暗示训练是运动员用自己的思想、词语对自我的心理施加影响,以调整和控制自己的情绪、意志和注意力等心理活动,从而提高自我控制的能力,在比赛中建立良好的心理状态。比如在跳高中的运动员,可以不断给自己进行自我暗示:“我一定能行,这个高度对我来说是轻而易举的。”等等类似鼓励的词语来不断地激励自己,克服消极情绪建立良好的积极情绪状态。
任何运动训练并不都是激烈、紧张的,放松训练十分重要。自我暗示的放松训练法,能起到消除训练疲劳和缓解赛前紧张的作用。训练中教练员通过语言暗示可以调节运动员植物神经系统的机能,使肌肉、关节和韧带,生理能量的消耗减少到最低限度,从而带动其它机体系统的放松,达到恢复体力和脑力的目的。放松暗示可以舒服地躺在垫子上闭目,使心绪安静,并心理暗示四肢放松;暗示调节呼吸器官,使之有节奏的呼吸。暗示还可以对内脏器官产生良好的影响,使血液循环加强,以适应高强度训练、比赛的要求。在短跑训练中,为运动员设计恢复身心的自我暗示训练程序,能收到令人满意的'效果,具体做法如下:运动员全身放松3—5分钟,然后用下列方法进行暗示训练。
①我在休息;
②我身上每个细胞都在休息;
③自我感觉越来越好;
④头脑很清醒;
⑤我感到全身放松;
⑥我身心能量得到补充;
⑦我又想训练了。
念动训练体育新课程
念动训练是运用自我暗示和运动表象相结合的一种心理训练方法。它是在头脑中运用技术训练时所产生的感觉,结合所形成的动作概念来想象顺利地完成动作的过程,并配合想象正确的词语进行暗示,引起神经肌肉系统的相应变化,从而促进运动技能的形成和巩固,如在进行跳高起跳念动心理训练时,一面想象起跳技术过程,一面语言暗示“蹬摆、蹬伸”(起跳时,踏跳腾起的动作过程)。多次进行这种训练,可以使两种信号系统之间的联系得到加强,有助于运动技能的掌握。
假量训练
假量训练是指在运动训练中以不符合实际数据的重量、时间、距离给运动员的一个假象,从而让运动员在一个超量或小量的环境中进行训练,形成一种心理暗示,从而达到最大限度发挥人体的潜能。一般把它分为正假量和负假量,正假量是指给运动员训练的值是超过实际训练的值,负假量刚好相反。
【暗示法在田径训练中的运用】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