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小学教师资格证巩固试题(含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认为教育起源于原始社会中儿童对成人行为的“无意识模仿”的是( )。
A.教育的神话起源说
B.教育的劳动起源说
C.教育的心理起源说
D.教育的生物起源说
2.教育的特质是( )。
A.认识活动
B.生存活动
C.传递活动
D.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3.下列不属于“骑士七技”范围的是( )。
A.骑马
B.投枪
C.音乐
D.吟诗
4.以个体认识论为基础提出教学理论的教育家是( )。
A.孔子
B.昆体良
C.赫尔巴特
D.夸美纽斯
5.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三阶段是( )。
A.社会自我
B.心理自我
C.生理自我
D.精神自我
6.在人格特征中,具有核心作用的成分是( )。
A.能力
B.气质
C.性格
D.认知方式
7.狭义的德育专指( )。
A.家庭德育
B.学校德育
C.社会德育
D.社区德育
8.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体制中的领导影响力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职权影响力;二是( )。
A.年龄影响力
B.性别影响力
C.个性影响力
D.学术影响力
9.班主任在组织班级教育力量中所起的作用是( )。
A.决定作用
B.领导作用
C.纽带和桥梁作用
D.核心作用
10.心理咨询与辅导的基本方法是( )。
A.实验法
B.测量法
C.会谈法
D.观察法
11.从整体看,小学生身体发育处于( )发展阶段。
A.失衡
B.平稳
C.第一高峰期
D.第二高峰期
12.赵老师是二甲班的班主任,每次赵老师上课或在场时,学生都规规矩矩,可是等赵老师一走开,班级纪律明显涣散。赵老师的领导方式很可能是( )。
A.集权型
B.民主型
C.放任型
D.兼有BC两种型
13.小学阶段是发展学生个性( )。
A.并不重要的时期
B.非常重要的奠基时期
C.没有效果的时期
D.最不会受外界影响的时期
14.真正为课程论建立起心理学基础的人是( )。
A.夸美纽斯
B.亚里士多德
C.赫尔巴特
D.卢梭
15.在小学四年级课程《骨骼和关节》中,教师准备了以下的教学活动:①拼图游戏,把骨骼贴在人体的相应部位上;②组织学生观察人体骨骼的多媒体图片,认识人体主要骨骼的名称和位置;③出示连线图,图中的物品与人体骨骼中的哪一部分相似;④介绍部分骨骼的作用。如果你是这位教师,请选择你安排的教学组织顺序为( )。
A.①③②④
B.②①④③
C.①②④③
D.④③②①
16.关于教学过程中学生的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说法错误的是( )。
A.学生认识的主要任务是学习间接经验
B.学习间接经验必须以学生个人的直接经验为基础
C.间接经验即学生通过亲自活动、探索获得的经验
D.防止忽视系统知识传授或直接经验积累的偏向
17.教学情境是教师根据( )和教学内容,有目的地创设服务于学生学习的一种特殊的教学环境。创设小学数学教学情境时应考虑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材料的呈现形式、小学生的基础知识等。
A.教学方法
B.教学目标
C.教学评价
D.教学策略
18.“以身立教”“为人师表”体现了教师劳动的( )特点。
A.复杂性
B.长效性
C.创造性
D.示范性
19.在比较讲授法和讨论法的教学效果时,教师分别选用两个班级,一班采用讲授教学法,一班运用讨论法,两班学生在智力、学业基础等方面尽量保持均衡,期末时测量其成绩有显著差异。这种研究方法属于( )。
A.观察法
B.实验法
C.个案研究法
D.调查法
20.我国小学阶段,德育内容主要体现在( )中。
A.班级教育活动
B.思想品德课
C.全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
D.班会和校会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21.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有哪些?
22.简述教师劳动的特点。
23.简述教学中影响学生行为改变的基本方法。
三、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24.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据《论语》记载,有一次,孔子讲完课,回到自己的书房,学生公西华给他端上一杯水。这时,子路匆匆走进来,大声向老师讨教:“先生,如果我听到一种正确的主张,可以立刻去做吗?”孔子看了子路一眼,慢条斯理地说:“总要问一下父亲和兄长吧,怎么能听到就去做呢?”子路刚出去,另一个学生冉有悄悄走到孔子面前,恭敬地问:“先生,我要是听到正确的主张应该立刻去做吗?”孔子马上回答:“对,应该立刻实行。”冉有走后,公西华奇怪地问:“先生,一样的问题你的回答怎么相反呢?”孔子笑了笑说:“冉有性格谦逊,办事犹豫不决,所以我鼓励他临事果断。但子路逞强好胜,办事不周全,所以我就劝他遇事多听取别人意见,三思而行。”
问题:你从孔子教育学生的实例中能得到什么启发?(20分)
25.下面是一位教师执教《草船借箭》时的一个片段,阅读并回答问题。
师:同学们看过电视剧《三国演义》,刚才又自由读了课文。请同学们说一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生:课文主要讲了诸葛亮运用计谋,利用草船向曹操借箭的事。
生:周瑜想用三天造十万支箭的办法来陷害诸葛亮,诸葛亮草船借箭,击破了周瑜的阴谋。
师:读了课文后,大家最感兴趣的问题是什么?
生:周瑜为什么要陷害诸葛亮?这对他们联合抗曹有好处吗?
生:诸葛亮明明知道周瑜要陷害他,为什么还要去借箭呢?
生:鲁肃为什么会听诸葛亮的安排?
生:诸葛亮为什么要向曹操去借箭?还那么有把握?
(学生一共提了不下20个问题)
师:同学们的问题都很有思考价值。老师觉得这些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是怎样认识文中的这些人物,把握了人物的特点,问题自然也就解决了。大家有兴趣来研究这些人物吗?
生:有!
师:文中共出现了四个人物。请你们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一个人物来研究,注意抓出他的特点。
问题:试评述以上教学片段。(20分)
四、教学设计题(本大题有2小题。请任选1小题作答,全部作答只按前1小题计分。40分)
26.请认真阅读下文,并按要求作答。
桥
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
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
村庄惊醒了。人们翻身下床,却一脚踩进水里。是谁惊慌地喊了一嗓子,一百多号人你拥我挤地往南跑。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人们又疯了似的折回来。
东面、西面没有路。只有北面有座窄窄的木桥。
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
人们跌跌撞撞地向那木桥拥去。
木桥前,没腿深的水里,站着他们的党支部书记,那个全村人都拥戴的老汉。
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他像一座山。
人们停住脚,望着老汉。
老汉沙哑地喊话:“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边!”
有人喊了一声:“党员也是人。”
老汉冷冷地说:“可以退党,到我这儿报名。”
竟没人再喊。一百多人很快排成队,依次从老汉身边奔上木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