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 百分网手机站

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基础模拟题及答案(2)

时间:2018-03-16 09:03:48 教师资格 我要投稿

2017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基础模拟题及答案

  9.班主任既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去间接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去影响集体,从而把对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管理方式是( )。

  A.常规管理

  B.民主管理

  C.平行管理

  D.目标管理

  【答案】:C

  【解析】:

  平行管理指班主任既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去间接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去影响集体,从而把对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管理方式。

  10.人们通过对狗鼻子构造的分析,发明了比狗鼻子更灵敏的电子嗅觉器,从飞鸟到飞机,从开水壶到蒸汽机,从海豹皮到南极探险服,从木蛀虫到地道导管软钻机……这种创造活的心理机制属于( )。

  A.思维定势

  B.原型启发

  C.功能固着

  D.酝酿效应

  【答案】:B

  【解析】:

  原型启发是指从其他事物或现象中获得的信息对解决当前问题的启发。从生活中的具体事物得到启发,从而用在生活中。所以选B。

  11.盖老师总是建议学生们在看课本和课外读物时,用不同颜色的笔画出重点并相应作出标记,以便于日后重新阅读,这是利用知觉的( )特征。

  A.选择性

  B.整体性

  C.理解性

  D.恒常性

  【答案】:A

  【解析】:

  人在知觉过程中把知觉对象从背景巾区分出来优先加以清晰地反映的特性叫作知觉的选择性。

  12.在儿童的全面发展教育中,加强( ),可以促使儿童良好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的形成。

  A.德育

  B.美育

  C.体育

  D.智育

  【答案】:B

  【解析】:

  坚持全面发展,就是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德育是使学生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感情和良好思想道德素质的教育;美育是形成学生正确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观,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体育是增强学生体质,发展他们的体力和运动能力,养成他们锻炼身体和卫生习惯的教育;智育主要是传授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发展学生智力的教育;劳动技术教育是组织学生参加劳动实践活动,使他们养成劳动观点和劳动习惯,初步掌握现代生产知识和技能的教育。

  二、填空题

  1.简述小学生学习习惯的特点。

  【答案】:

  (1)学习习惯具有广泛性。

  (2)学习习惯具有实践性。

  (3)学习习惯具有阶段性。

  (4)学习习惯具有模仿性。

  2.简述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规律。

  【答案】:

  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指身心发展的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是不平衡的:另一方面是身心发展的不同方面的发展速度不平衡。

  个体发展的不平衡性告诉我们,人有其发展的关键期和最佳期。所谓发展关键期是指身体或心理的某一方面机能和能力最适宜于形成的时期。在关键期内施加教育影响,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错过了关键期的教育,往往事倍功半。冈此教育必须适应人的发展的不平衡性,在人的素质发展的关键期内,施以相应的教育,促进该素质的发展。

  3.简述班级授课制的优缺点。

  【答案】:

  班级授课制的优点:

  (1)有利于经济有效地大面积培养人才。

  (2)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3)有利于发挥学生集体的作用。

  (4)有利于学生多方面的发展。

  班级授课制的缺点:

  (1)教学活动多由教师直接做主,学生的主体地位或独立性受到一定的限制。

  (2)学生的学习主要是接受现成的知识,动手机会少,不利于培养探索精神、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

  (3)教学面向全班学生,强调的是统一,难以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

  (4)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灵活性有限。

【2017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基础模拟题及答案】相关文章:

1.2017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模拟题

2.2017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题

3.2017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复习模拟习题及答案

4.2017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备考题及答案

5.2017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考试题及答案

6.2017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模拟试卷及答案

7.2017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复习模拟题及答案

8.2017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能力》预测题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