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2017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历年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1868年,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出版了( ),对当时的心理学发展成果进行了总结,乌申斯基因此被称为“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
A.《大教学论》
B.《人是教育的对象》
C.《教育心理学》
D.《教育心理大纲》
2.世界上最著名的智力量表是( )。
A.《比纳一西蒙量表》
B.《斯坦福一比纳量表》
C.《比纳一推孟量表》
D.《韦克斯勒量表》
3.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从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为( )。
A.初创时期
B.发展时期
C.成熟时期
D.完善时期
4.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认知不能回忆或再认的主要原因是( )。
A.无适当提取线索
B.信息相互干扰
C.痕迹消退
D.压抑
5.根据迁移发生的方式,迁移又可分为( )。
A.正迁移和负迁移
B.积极迁移和消极迁移
C.顺向迁移和逆向迁移
D.特殊迁移和非特殊迁移
6.下面有关操作的特点正确的是( )。
A.物质性、外显性、展开性
B.观念性、内潜性、简缩性
C.观念性、内潜性、展开性
D.物质性、外显性、简缩性
7.整合所学新知识之间、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新的知识结构的学习策略称为( )。
A.组织策略
B.计划策略
C.复述策略
D.调节策略
8.通常在一门课程或教学活动结束后进行,对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进行的测定称为( )。
A.配置性评价
B.总结性评价
C.诊断性评价
D.,形成性评价
9.教师在讲课时要求有必要的走动和手势,以增强学生感知的效果,其所依据的感知规律是( )。
A.强度律
B.差异律
C.活动律
D.组合律
10.给定信息和要达到的目标之间有某些障碍需要被克服的刺激情境称为( )。
A.原型
B.定势
C.变式
D.问题
11.受先前活动影响而产生的心理活动的特殊准备状态称为( )。
A.原型启发
B.功能固着
C.负向迁移
D.定势
12.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影响个人行为选择的内容准备状态或反应的倾向性称为( )。
A.品德
B.态度
C.意向
D.技能
13.根据柯尔伯格的观点,道德推理的最高阶段是( )。
A.“好孩子”取向阶段
B.惩罚和服从取向阶段
C.良心或原则取向阶段
D.权威和社会秩序取向阶段
14.在教学程序中,教师安排的程序性事项就是( )。
A.教学程序
B.教学过程
C.教学事项
D.教学方法
15.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成分是教师对教育事业的( )。
A.兴趣
B.爱好
C.热爱
D.忠诚
16.与依从相比,认同更深入一层,它不受外界压力控制,行为具有一定的( )。
A.主动性和稳定性
B.积极性和内化性
c.内化性和意志性
D.适应性和社会性
17.对于认知和技能领域的学业,最常用的教学评价手段是标准化的成就测验和( )。
A.教师随堂评价
B.教师自编测验
c.随堂考试
D.课堂提问测验
18.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规范和准则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具有评价意义的特性叫作( )。
A.道德
B.品德
C.人格
D.个性
19.课堂管理始终制约着教学和评价的有效进行,具有( )。
A.维持动机作用
B.促进和维持功能
C.思想教育作用
D.培养纪律功能
20.某一测验在多次施测后所得的分数基本稳定或保持一致称为( )。
A.信度
B.效度
C.难度
D.区分度
二、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21.连锁学习
22.问题情境
23.垂直迁移
24.模象直观
25.课堂管理
三、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正误。并在题后括号内打“√”或“×”。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26.与人生哲学有关的教学目标属于组织价值观念系统水平。( )
27.非正式群体对个体的影响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主要取决于教师对它的管理。( )
28.评价量表和行为检查单有一定的关系。( )
29.课堂练习时,专家型教师要求学生做作业时保持安静,并把这看作是课堂中最重要的事情。( )
30.教师在教授思维方法时,应遵循由外而内的方式,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学生不必要的盲目摸索。( )
31.提出假设常用的方式有归纳式和演绎式。( )
32.由于自然实验是在教育的实际情况下进行的,所以它所得的结果比较接近于实际。( )
33.个体心理发展的速度可以有个别差异,但发展是不可逆的,也不可逾越。( )
34.自我控制法是一种经过人本主义心理学改善过的行为改变技术。( )
35.测量和测验是对学习结果的主观判断。( )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36.影响学生知识应用的因素有哪些?
37.简述个别化教学的基本环节。
38.小学生概念学习发展有什么特点?
39.简述常用的组织策略。
40.简述儿童多动症的主要表现及治疗方法。
五、论述题(10分)
41.结合实际,谈谈如何对特殊儿童实施教育。
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B【解析】1868年,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出版了《人是教育的对象》,对当时的心理学发展成果进行了总结,乌申斯基因此被称为“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
2.B【解析】世界上最著名的智力量表是《斯坦福~比纳量表》。
3.C【解析】教育心理学的初创时期是20世纪20年代以前,发展时期是从20世纪20年代以后到50年代末,初步建立系统理论是从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完善时期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
4.A【解析】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认知不能回忆或再认的原因主要是无适当提取线索,因为人的大脑就像一个储藏信息的仓库,会对所有的信息进行编码,不能回忆就是没有找到与信息相搭配的线索。
5.D【解析】根据学习迁移的效果划分,迁移可划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根据迁移的顺序划分,迁移可划分为顺向迁移和逆向迁移;根据迁移的水平划分,迁移可划分为垂直迁移和水平迁移;根据迁移的方式划分,迁移可划分为特殊迁移和非特殊迁移。
6.A【解析】操作的特点是物质性、外显性、展开性。
7.A【解析】学习的组织策略是指整合所学新知识之间、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新的知识结构的策略。
8.B【解析】诊断性评价是在教学活动开始之前或教学活动进行之中对学生的学习准备情况或特殊困难进行的评价,是对教学活动的诊断;形成性评价是在教育过程中为调节和完善教学活动,引导教育过程正确、高效地前进而对学生学习结果和教师教育效果所采取的评价;总结性评价是在某一相对完整的教育阶段结束后对整个教育目标实现程度做出的评价。
9.C【解析】教师在讲课时一般要求按照学生的活动规律,有必要地走动和辅之以手势,以增强学生感知的效果。
10.D【解析】给定信息和要达到的目标之间有某些障碍需要被克服的刺激情境被称为问题。
11.D【解析】受先前活动影响而产生的心理活动的特殊准备状态称为定势。
12.B【解析】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影响个人行为选择的内容准备状态或反应的倾向性称为态度。
13.C【解析】根据柯尔伯格的观点,道德推理的最高阶段是良心或原则取向阶段。
14.C【解析】在教学程序中,教师安排的程序性事项称为教学事项。
15.D【解析】教师对教育事业的忠诚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成分。
16.A【解析】与依从相比,认同更深入一层,它不受外界压力控制,行为具有一定的主动性和稳定性。
17.B【解析】对于认知和技能领域的学业,最常用的教学评价手段是标准化的成就测验和教师自编测验。
18.B【解析】品德是指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规范和准则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具有评价意义的特性。
19.B【解析】课堂管理始终制约着教学和评价的有效进行,具有促进和维持功能。
20.A【解析】信度是指一个测验在经过多次施测之后,所得的分数基本稳定或保持一致,指测量的一致性。
二、名词解释
21.连锁学习:指学习联结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刺激~反应动作,以形成一系列刺激一反应动作联结。各种动作技能的形成,都离不开这类学习。
22.问题情境:指的是具有一定难度,需要学生努力克服,而又是力所能及的学习情境。
23.垂直迁移:指处于不同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
24.模象直观:模象即事物的模拟性形象。所谓模象直观即通过对事物的模象的直接感知而进行的一种直观方式。
25.课堂管理:指教师通过协调课堂内的各种人际关系而有效地实现预定教学目标的过程。
三、判断题
26.√【解析】因为在这一水平上要将许多不同的价值标准组合在一起,消除它们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并开始建立内在一致的价值体系。
27.×【解析】非正式群体对个体的影响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主要取决于非正式群体的性质以及与正式群体目标的一致程度。
28.√【解析】都要求教师对学生的行为进行判断,可以在观察过程中或结束后使用。但二者的评价标准不同,检查单只需做定性判断,而等级评价量表要做定量判断。
29.×【解析】题干所指是新教师在课堂练习中的具体做法。
30.×【解析】教师应遵循由内而外的方式,即把教师头脑中的思维方法或思路提炼出来,给学生示范,并要求学生模仿、概括总结,这样才可以避免学生不必要的盲目摸索。
31.×【解析】提出假设的常用方式是算法式与启发式。
32.√【解析】自然实验能较好地反映教育过程中心理现象的真实情况,所以它所得结果比较实际。
33.√【解析】心理发展是有顺序的,这个顺序是不可逆的,也是不可逾越的。
34.√【解析】自我控制法是让当事人自己运用学习原理进行自身行为改善,强调当事人的个人责任感。
35.×【解析】测量与测验是对学习结果的客观描述。
四、简答题
36.【答案要点】影响学生知识应用的因素主要有:
(1)知识的理解与巩固的程度。知识学习的各个过程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知识理解得越深,知识巩固得越牢固,则知识的应用就越迅速和正确。
(2)课题的性质。知识应用的难易与所解决课题的性质有关。一般说来,以抽象形式提出的课题比带有具体情境的课题容易;单一的计算题比综合应用题容易;单纯的文字题比需要实际操作的课题容易。
(3)智力活动方式。学生解题时的智力活动方式对知识的应用有重要影响。例如,有的学生解题时缺乏目的性,盲目尝试,有的却能有目的、按步骤进行;有的缺乏思维灵活性,时常套用老方法,有的却能随机应变、灵活应用等。
(4)解题时的心理状态。学生在应用知识解题时,如果缺乏动机或动机过于强烈,情绪过分紧张或满不在乎,注意力不集中等,都会妨碍知识的应用。
37.【答案要点】个别化教学是指让学生以自已的水平和速度进行学习的一种教学策略。个别化教学大致包括这样几个环节:
(1)诊断学生的初始学业水平或学习不足。
(2)提供教师与学生或机器与学生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
(3)引入有序的和结构化的教学材料,随之以操练和练习。
(4)容许学生以自己的速度向前学。
38.【答案要点】(1)概念的具体性减少,抽象性增加。
(2)概念的模糊性减少,精确性增加。
(3)概念形成减少,概念同化增加。
(4)概念的自觉性不断提高。
39.【答案要点】组织策略是整合所学新知识之间、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形成新的知识结构。当然,组织策略和精细加工策略是密不可分的,如做笔记和写提要等实际上是两者的结合。常用的组织策略包括:①列提纲;②利用图形,主要包括系统结构图、流程图、模式或模型图、网络关系图;③利用表格,主要包括一览表、双向表等。
40.【答案要点】(1)儿童多动症又叫轻微脑机能障碍,是小学生中常见的一种以注意缺陷、活动过度和好冲动为主要特征的综合性障碍。(2)其症状大体可概括为七个主要方面:①活动过多;②注意力障碍;③冲动行为;④感、知觉及认识障碍;⑤学习障碍;⑥轻微的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其中,核心症状是活动过多和注意障碍。(3)儿童多动症的治疗方法。常用的治疗方法有:①教育方法。儿童多动症治疗应以教育为主,药物为辅。②心理治疗。包括个别心理治疗、行为治疗、对父母的心理治疗。③药物治疗。对于病情较严重的患儿可配合药物治疗。④饮食治疗。在饮食中控制食品中的调味剂和人工色素。
五、论述题
41.【答案要点】(1)特殊教育必须注意内容、技能和环境的变革。内容必须满足各类特殊儿童的需要,并通过特殊教育手段使学生掌握一些特殊技能。
(2)在安排特殊教育的环境时,可以考虑以下几种形式:
①随班就读。即让需要进行特殊教育的缺陷儿童进入普通学校的课堂进行全日制或半日制的教育活动。
②普通班加巡回辅导。即将特殊儿童置于普通班中,由巡回辅导人员定期或不定期向特殊儿童提供部分时间的教学,或对普通班教师进行咨询,商讨特殊儿童的辅导策略。
③普通班加资源教室。资源教室是为中小学特殊儿童设立的、与普通教室分开的补救教学场所,配有特殊的材料、设备和经过专门训练的教师。它有两种用途:一是对学生做个别辅导或小组教学,通过补救学生所缺乏的技能或补偿其弱点来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中的问题;二是由受过特殊训练的教师对那些普通教师难以处理的学生提供咨询与帮助。
④设置特殊班。即将教育需求相近的特殊儿童集中在一个班级内接受教育。这种特殊班通常附设在普通中小学里,对象为轻度、中度的残疾儿童。
【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历年试题】相关文章:
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概要介绍10-14
2017证券从业资格证券投资基金历年试题07-28
初中教育学心理学试题及答案09-09
2017英语翻译资格考试教育文化词汇整理10-08
教育硕士考研之教育心理学部分练习题09-29
2023年小学教育心理学模拟试题及答案08-11
特岗教育学心理学试题及答案06-05
翻译资格考试经典句子精选09-29
陕西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模拟试题答案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