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初中教育学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在现实的学习、工作中,我们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试题,试题是命题者根据一定的考核需要编写出来的。大家知道什么样的试题才是好试题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初中教育学心理学试题及答案,欢迎大家分享。
初中教育学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1924年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出版,它的作者是( )。
A.陶行知 B.蔡元培 C.潘菽 D.廖世承
2.有的学生看到锐角、直角、钝角等图形中都有两条交叉的线,就认为角是由两条交叉的线组成这属于( )。
A.理性概括 B.感性概括 C.形象直观 D.言语直观
3.下列属于资源管理策略的是( )。
A.计划策略 B.监视策略 C.社会资源利用策略 D.调节策略
4.一个人面对同一问题,能想出多种不同类型的答案,这表明他的思维有( )。
A.流畅性 B.变通性 C.指向性 D.独创性
5.关于态度与品德的关系,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二者涉及范围不同 B.二者价值的内化程度不同 C.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D.二者的结构不同
6.抑郁症的主要特征是持久的( )。
A.焦虑 B.紧张 C.情绪低落 D.注意障碍
7.在教学程序中,教师安排的程序性事项就是( )。
A.教学程序 B.教学过程 C.教学事项 D.教学方法
8.竞争指个体或群体充分实现自身的潜能,力争按优胜标准使自己的成绩超过对手的适度竞争不但不会影响学生间的人际关系,而且还会( )。
A.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 B.养成竞争意识 C.导致教师管理公正 D.促进团结协作
9.( )可用来考查学生对知识的回忆,且可将学生的猜测可能性降到最小。
A.选择题 B.是非题 C.论文题 D.填空题
10.“不断吸收新知识充实自己,掌握和使用教材,进行知识再加工,善于表达,善于选择运用良好方法发展学生的品德能力,有效促进学生自学、实践等”属于教师的( )。
A.教育才能 B.教学才能 C.社会交往才能 D.组织才能
11.上位学习又称( )。
A.类属学习 B.总括学习 C.并列结合学习 D.命题学习
12.由某种直接的情境引起的道德情感体验,从道德情感的表现形式分,主要是一种( )。
A.直觉性道德情感体验 B.形象性道德情感体验 C.想象性道德情感体验 D.伦理性道德情感体验
13.一学生的智商是115,表示其智力( )。
A.优异 B.中上 C.中下 D.较低
14.社会观察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
A.斯金纳 B.加涅 C.托尔曼 D.班杜拉
15.学生渴望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希望自己越来越成为所希望的人物,完成与自己能力相称的一切活动。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这属于( )。
A.自我实现的需要 B.尊重的需要 C.求知的需要 D.审美的需要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恐怖症可分为( )。
A.强迫恐怖症 B.单纯恐怖症 C.广场恐怖症 D.社交恐怖症 E.焦虑恐怖症
2.群体规范是约束群体内成员的行为准则,包括( )。
A.不成文的非正式规范 B.口头的规范 C.潜意识遵循的规范 D.成文的正式规范E.形式上的规范
3.测验前的计划包括( )。
A.确定测验的目的 B.确定测验要考查的学习结果 C.列出测验要包括的课程内容
D.写下考试计划或细目表 E.选择适合的题型
4.福勒和布朗根据教学所关注的焦点问题,把教师的成长分为哪几个阶段?( )
A.关注生存阶段 B.关注自我阶段 C.关注情境阶段 D.关注学生阶段
5.指导教学包括的活动有( )。
A.复习和检查过去的学习B.呈现新材料C.提供有指导的练习 D.提供反馈和纠正E.提供独立练习
三、填空题 (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_________也叫操作性知识,是个体难以清楚陈述、只能借助于某种作业形式间接推测其存在的知识。
2.反馈在操作技能的学习过程中的作用非常关键,其中_________的作用尤为明显。
3.先学习的信息对后学习的信息的干扰,叫做_________。
4._________指提出解决问题的可能途径与方案,选择恰当的解决问题的操作步骤。
5.态度结构比能力结构更为复杂,因为态度除包含认知成分之外,还包含_________和_________。
6.神经性厌食可采用行为疗法、_________予以矫正。
7.上课开始时,教师明确告诉学生_________,将有助于引导学生的集中注意课中的重要信息对所教内容产生预期。
8.所谓群体是指人们以一定方式的_________为基础而结合起来的联合体。
9.测验是测量一个样本的系统程序,即通过观察少数具有代表性的行为或现象来_________人们心理特征。
10.专家教师具有一套检查家庭作业的_________、_________的常规程序。
四、辨析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情境中,学生学习中产生的心理现象及其心理规律的科学。
2.与动物的完全依赖本能学习不同,人类的行为学习有时候即便错过了关键期,也能经过补偿学习而可以获得,只是难度加大而已。
3.在具体运算阶段,儿童思维可逆性的标志是守恒观念的形成。
4.高中生自我意识中的独立意识逐渐增强。已经能够将自我分成“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
5.布鲁纳提倡发现学习,而奥苏伯尔提倡探究式学习。
6.李四同学一进校门就恐慌不安,总是千方百计的逃学旷课,这是学习焦虑症的表现。
7.韦纳认为,天资、能力、心境、努力等属于内部因素,同时也是不可控因素。
8.学完直角后再学锐角、平角、周角,这些学习之间的相互影响是水平顺向迁移。
9.为了提高对π的记忆,李老师编了一首打油诗,这是李老师运用了记忆术中的编歌诀法。
10.陈述性知识是回答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的问题,而程序性知识是回答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在表述方式上,陈述性知识主要通过程序化操作来表征,而程序性知识则是以网络化和结构化方式来表征观念间的联系的。
五、简答题 (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1.简述教学目标的功能。
2.教师如何提高课堂里群体的凝聚力?
3.简述标准化成就测验的特点。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9分。共18分)
1.论述学习与教学的要素。
2.论述中学生品德发展的主要特征。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D【解析】1924年廖世承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
2.B【解析】感性概括即直觉概括,是在直观的基础上自发进行的一种低级的概括形式,只能获得不充分的日常概念和命题。
3.C【解析】ABD三项属于元认知策略。
4.B【解析】根据变通性(也称灵活性)的定义,选B。
5.D【解析】二者结构都是由认知、情感、行为三方面构成的。
6.C【解析】抑郁症是以持久性的情绪低落为特征的神经症。
7.C【解析】根据组织教学过程的几个基本要素,教师安排的程序性事项就是教学事项。
8.A【解析】竞争能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
9.D【解析】填空题猜测的可能性较低。
10.B【解析】由题干可知,是在说教学才能。
11.B【解析】上位学习又称总括学习。
12.A【解析】由此定义可知是直觉性道德情感体验。
13.B【解析】韦克斯勒把人的智力由低到高依次分为智力缺陷(70以下)、低能边缘(70~79)、中下(80~89)、中等(90~109)、中上(110~119)、优秀(120~129)和极优秀(130以上)。因此,该学生的智商处于中上位置。
14.D【解析】斯金纳是操作性条件作用论的代表人物;加涅提出了学习层次分类和学习结果分类的理论;托尔曼提出了有关学习的认识地图理论;班杜拉是社会观察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
15.A【解析】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指个人渴望自己的潜能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希望自己越来越成为希望的人物,完成与自己能力相称的一切活动。
二、多项选择题
1.BCD【解析】恐怖症可分为单纯恐怖症(对一件具体的东西、动作或情境的恐怖),广场恐怖症(害怕大片的水域、空荡荡的街道)和社交恐怖症。
2.AD【解析】群体规范包括成文的正式规范和不成文的非正式规范。
3.ABCDE【解析】略。
4.ACD【解析】福勒和布朗认为教师成长经过关注生存、关注情境、关注学生三个阶段。
5.ABCDE【解析】指导教学有六项活动,除ABCDE外还有每周或每月的复习。
三、填空题
1.程序性知识 2.结果反馈 3.前摄抑制 4.提出假设 5.情感成分、行为成分 6.认知疗法
7.学习目标 8.共同活动 9.量化描述 10.规范化、自动化
四、辨析题
1.【解析】此判断错误。教育心理学不仅研究学校情境中,学生学习过程,同时研究学校情境中教学过程中产生的心理现象和规律。
2.【解析】此判断正确。人类的某些行为技能可以在错过关键期后经过补偿学习获得。
3.【解析】此判断正确。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在具体运算阶段,儿童可以形成守恒观念标志着儿童的思维具有可逆性。
4.【解析】此判断正确。高中阶段的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处于心理自我阶段已经可以在心理上将自我分成“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
5.【解析】此判断错误,布鲁纳提倡发现学习,而奥苏伯尔提倡有意义接受学习。
6.【解析】此判断错误,上述表现为学校恐怖症。学校恐怖症的主要症状是害怕上学。而学习焦虑的主要表现为畏惧学习,比如上课不能集中注意力听课、一提到写作业就头疼等等。
7.【解析】此判断错误,心境和努力虽然属于内部因素,但是属于可控因素。
8.【解析】此判断错误,先学习的知识对后学习知识的影响叫顺向迁移,后学习的知识对先学习知识的影响叫逆向迁移。既然是相互影响则既存在顺向迁移也存在逆向迁移。
9.【解析】此判断正确,编歌诀法也称为谐音联想法。
10.【解析】此判断错误,在表述方式上,程序性知识主要通过程序化操作来表征,而陈述性知识则是以网络化和结构化方式来表征观念间的联系的。
五、简答题
1.(1)指导学习结果的测量和评价
教学目标是评价教学结果的最客观和可靠的标准,教学结果的测量必须针对教学目标。
(2)指导教学策略的选用
一旦确定教学目标后,教师就可以根据教学目标选用适当的教学策略。
(3)指引学生学习
上课开始时,教师明确告诉学生学习目标,将有助于引导学生集中注意课中的重要信息,对所教内容产生预期。
2.教师应采取措施提高课堂里群体的凝聚力。首先,要了解群体的凝聚力情况。
其次,要帮助课堂里的所有学生对一些重大事件与原则问题保持共同的认识与评价,形成认同感。
再次,引导所有学生在情感上加入群体,以作为群体的成员而感到自豪,形成归属感。
最后,当学生表现出符合群体规范和群体期待的行为时,就给予赞许与鼓励,使其行为因强化而巩固,形成力量感。
3.(1)测验是由专门机构或专家学者按一定测验理论和技术,根据全国或某一地区所有学校的共同教育目标来编制的;
(2)所有受试人所做的试题,时限等施测条件相同,计分手段和分数的解释也完全相同。
六、论述题
1.【答案要点】
学与教过程的基本因素包括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环境。
(1)学生。这一要素主要从群体差异和个体差异两个方面影响学与教的过程。
(2)教师。主要通过敬业精神、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以及教学风格等基本的心理特性影响学与教的过程。
(3)教学内容。一般表现为课程标准、教材和课程。教材的编制和课程的设置必须以学习和教学的理论和研究为基础。
(4)教学媒体。它不仅影响着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和容量的大小,而且对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教学组织形式以及学生的学习方法等都产生影响。
(5)教学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两个方面。它不仅影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教师的教学过程与教学方法,而且影响着学生的认知、情感和社会性等心理特性的发展。
2.【答案要点】
(1)伦理道德发展具有自律性,言行一致。
①形成道德信念与道德理想;
②自我意识增强;
③道德行为习惯逐步巩固;
④品德结构更为完善。
(2)品德发展由动荡向成熟过渡。
①初中阶段品德发展具有动荡性;
②高中阶段品德发展趋向成熟。
初中教育学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2
一、填空题(在下列每题的空白处填上正确的字词,每空1分,共17分)
1、杨贤江写的《 》,是我国第一本试图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
2、教育的本质是()。
3、我国封建社会的教育内容是()、()。
4、我国现阶段的教育方针是()。
5、()的教学组织形式是由夸美纽斯正式提出并推行的,1862年我国在()首先执行了这个制度。
6、1903年颁布的(),是中国最早实行的近代学制。
7、普通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的一般原理和中、小学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是师范学校的一门公共必修课程,是()相结合的学科。
8、义务教育,也叫(),是由国家用立法形式确定下来强制实行的国民基础教育。
9、教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
10、教学手段就是指教师和学生进行()以及相互传递信息的工具、媒体或设备。
11、现场教学和个别指导是中小学教学的()。
12、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是备课、上课、()、作业批改(成绩考核)四个环节组成。
13、学校德育工作的主要途径是()渗透德育。
14、我国中小学的教学内容,具体体现在中小学各类()和各科课程标准、教科书之中。
15、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
二、选择题(下列四项备选答案中有一项正确答案,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每题2分,共26分)
16、“长善救失”、“教学相长”的教学思想是由()首先提出的:⑴《论语》⑵《孟子》⑶《学记》⑷《劝学篇》
17、西欧最早出现的教育专著是():⑴《大教学论》⑵《论演说家的教育》⑶《普通教育学》⑷《我的教育信条》
18、“教学过程最优化”的教学思想是由()在()年提出的:⑴赞科夫⑵巴班斯基⑶苏霍姆林斯基⑷凯洛夫
19、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是():⑴和谐教育思想⑵教学过程最优化⑶教学发展观⑷全面发展观
20、我国最早的学校教育机构是():⑴痒⑵序⑶校⑷学
21、讲授法的基本方式包括():⑴讲述、讲解、讲读、讲演⑵讲述、讲解、报告、讲演⑶讲读、讲演、讲评、讲述⑷讲述、讲解、讲评、报告
2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⑴教育的性质⑵教育的方法⑶教育的效益⑷教育的规模
23、普通中小学教育的性质是():⑴做人教育⑵职业教育⑶基础教育⑷专业教育
24、中小学的“双基”教学是指():⑴基础知识,基本技能⑵基本理论,基本技能⑶基础知识,基本理论⑷基础理论,基本原理
25、德育在青少年学生的发展中具有():⑴积极作用⑵影响作用⑶制约作用⑷导向作用
26、班主任在班集体的发展中起():⑴主导作用⑵主动作用⑶领导作用⑷能动作用
27、良好班集体形成的重要标志是():⑴有明确的奋斗目标⑵有健全的组织系统和领导核心⑶形成了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⑷有严格的规章制度与纪律
28、教师的劳动价值主要体现在教育劳动的():⑴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⑵主体价值⑶创造价值⑷教育价值
三、简答题(共32分)
29、为什么说教育对人的发展起主导作用?(6分)
30、简述教育对发展生产力的作用?(6分)
31、简述教师劳动的特点?(8分)
32、评价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的基本因素有哪些?(6分)
33、什么是教学?教学的任务是什么?(6分)
论述题(34、36两题任选一题,35题必做,共25分)
34、学习教育学有何意义?(11分)
35、为什么说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科学地解决了教育目的价值取向的矛盾?(14分)
36、在教学中如何贯彻启发性原则?(11分)
要求:①论述要观点正确,论据充分,条理清楚;②论述要理论联系实际;③每题字数不得少于200字。
教育心理学的试题答案:
[评分说明](1)共15小题,17个空,每空1分,共17分;(2)以标准答案为准,填正确记1分,不填或填错不记分。
[标准答案]1、新教育大纲2、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3、五经、四书4、“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5、班级授课制京师同文馆6、癸卯学制7、理论性和应用性8、强制教育9、学生与教师之间的矛盾10、教学活动11、辅助形式12、课外辅导13、通过各科教学14、课程计划15、社会通过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与学生已有品德的水平之间的矛盾
[评分说明]
(1)共13小题,每小题2分,共26分;(2)以标准答案为准,选择正确,每项记2分,选择相近(或相似)答案或者选错不记分。
[标准答案]
16.③17.①18.②19.①20.①21.①22.①23.③24.①25④26.①27③28①
[评分说明]
(1)共5小题,共24分;(2)每小题按标准答案的要点记分;要点正确记分,要点不正确或未答出要点不记分。
29.答:①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它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2分);②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深刻(2分);③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2分)
30、教育受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反过来,它对生产力的发展也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1).通过教育可以实现劳动力的再生产,把可能的生产力转化成现实的生产力,从而推动生产力的发展。(3分)(2).教育还可以实现科学知识和技术的生产和再生产。(3分)
31、答:(以下各点各2分)(1)教师劳动的创造性。(2)教师劳动的复杂性。(3)教师劳动的示范性。(4)教师劳动的长期性。
32、答:(以下各点各1分)教学目标明确;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高;教学内容正确;教育方法恰当;教学结构紧凑;教学组织合理。
33、答:教学是由教师与学生共同组成的一种教育活动,是在教师启发引导下学生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积极主动地学习系统文化科学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智力、陶冶品德、形成全面发展个性的培养人的活动。(2分)普通中小学教学的任务一般包括如下几项:(以下各点各1分)(1)向学生传播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这是教学要完成的首要任务,通常称为“双基”教学。(2)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3)培养学生科学的世界观和共产主义道德品质。(4)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增加学生的体力。
[评分说明]
(1)共3小题,每题10分,共30分;(2)每小题按标准答案的要点评分:要点的观点正确,展开论述,论据充分,联系实际,条理清楚记分;要点的观点正确,或未展开论述,论据不充分,或未能联系实际,条理不清楚,只记该要点得分的1/2;要点的观点错误则不记分;(3)字数在200字以下,150字以上在小题总分中扣1分;150字以下在小题总分中扣2分。
34.答案要点:学习和研究教育学既是我们做一个教师的起点,也是我们做一个教师的最终追求。(1)有利于提高我们对教育事业战略地位的认识,热爱教育工作。(2)有利于掌握教育规律,增强教学能力。(3)有助于提高我们高尚的师德修养,自觉为人师表。(4)有助于更好地学习其它各门教育学科。
35、答案要点:(1)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的涵义(2分),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是指教育目的的提出者或从事教育活动的主体依据自身的需要对教育价值选择时所持的一种态度倾向。(2)关于教育目的价值取向的争论(3分):个体本位论、社会本位论、实用主义的教育目的。(3)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科学地解决了教育目的价值取向的矛盾。a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指在资本主义初期旧式分工使人的发展片面化,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大工业生产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可能性的条件下,工人“体力和智力的统一、和谐和充分、自由的发展学说。(3分)b.教育目的价值取向的矛盾,实际上是社会历史过程中社会矛盾的一种体现。(6分)①从社会历史的总的进程来看,社会进步与个人发展是密切联系的,互为条件,互为因果的。因此,总的来说教育目的两种价值取向基本是一致的,而不是截然对立的;②人的发展与具体的社会现实之间是有矛盾的,这种矛盾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还很尖锐;③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里,个人的发展与社会才能达到高度统一,教育目的的两种价值取向才能完全一致。
36、答案要点:(1)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贯彻本原则的基本要求:①调动学生的主动性;②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③让学生动手,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4)发扬教学民主。
【初中教育学心理学试题及答案】相关文章:
特岗教育学心理学试题及答案06-05
2024《幼儿教育学》模拟试题及答案06-14
2023年小学教育心理学模拟试题及答案08-11
成考本科《教育理论(教育学)》模拟试题及答案201602-14
初中英语阅读理解试题及答案06-25
photoshop试题「附答案」01-09
管理沟通试题及答案02-08
营养师试题及答案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