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

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全真模拟题

时间:2024-11-10 10:48:15 教师资格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2016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全真模拟题

点击查看试题答案及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2016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全真模拟题

  1.哲学家和自然科学家(  )对教育学的独立作出了重要贡献,于1623年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提出来,与其他学科并列。

  A.赫尔巴特

  B.凯洛夫

  C.保罗•朗格朗

  D.培根

  2.在我国教育史上,最早把小学教育规定为义务教育的年代是(  )。

  A.1904年

  B.1922年

  C.1949年

  D.1986年

  3.人们常说的“聪明早慧”或“大器晚成”是指个体身心发展的(  )。

  A.互补性

  B.个别差异性

  C.不平衡性

  D.阶段性

  4.小学课程设计的最终目的是(  )。

  A.将优秀的文化成果传授给学生

  B.实现爱国教育

  C.实现教育目的和学校培养目标

  D.使儿童学会学习,学会适应社会

  5.学生通过认识书本知识去认识客观世界,这反映了下列教学过程特点中的(  )。

  A.引导性

  B.间接性

  C.简洁性

  D.交往性

  6.正规教育的主要标志是(  )。

  A.国家教育

  B.民主教育

  C.制度化教育

  D.非制度化教育

  7.(  )会影响各级各类学校在教育结构中的比例。

  A.人口的性别结构

  B.人口的年龄结构

  C.人口的文化结构

  D.人口的阶级结构

  8.17世纪英国的洛克在《教育漫话》一书中认为,“我们日常所见的人中,他们之所以或好或坏,或有用或无用,十分之九都是他们的教育所决定的。”这是(  )。

  A.环境决定论的观点

  B.遗传决定论的.观点

  C.多因素相互作用论的观点

  D.基因决定论的观点

  9.设计教学法的提出者是(  )。

  A.杜威

  B.华虚朋

  C.伯克赫斯特

  D.克伯屈

  10.实质教育论认为教学的主要任务是(  )。

  A.发展智力

  B.培养思想品德

  C.传授知识

  D.发展个性

  11.实施小学德育的出发点和检验小学德育是否达标的质量标准是(  )。

  A.小学德育目标

  B.小学德育的内容

  C.小学德育的原则

  D.小学德育的方法

  12.“拔苗助长”违背了人发展的(  )。

  A.平衡性

  B.顺序性

  C.互补性

  D.个别差异性

  13.标志着人类从自然状态向社会状态的转变的是(  )。

  A.文化

  B.教育

  C.学校

  D.知识

  14.对被评价对象作出鉴定,区分等级,了解教育目标的实现程度。这属于(  )。

  A.诊断性评价

  B.形成性评价

  C.总结性评价

  D.相对性评价

  15.教学研究的第一步是(  )。

  A.研究方法的设计

  B.研究课题的选择

  C.研究方案的实施

  D.论文和报告的撰写

  16.最先提出“学思结合、不耻下问、身体力行、温故知新”等教育思想的古代教育家是(  )。

  A.韩愈

  B.孔子

  C.朱熹

  D.王守仁

  17.教育学上把近代以学校系统为核心的教育制度又称为(  )。

  A.非正式教育

  B.前制度化教育

  C.制度化教育

  D.后制度化教育

  18.世界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是(  )。

  A.《论语》

  B.《学记》

  C.《理想国》

  D.《雄辩术原理》

  19.我国义务教育的立法宗旨是发展(  )。

  A.专业教育

  B.中等教育

  C.职业教育

  D.基础教育

  20.“给我一打健全的婴儿,我可以运用特殊的方法,把他们加以任意的改变,或者使他们成为医生、律师、艺术家,或者使他们成为乞丐和盗贼”,这句话反映儿童发展的(  )。

  A.遗传决定论

  B.环境决定论

  C.辐合决定论

  D.进化论

  21.儿童在13~16岁这一时期身心各方面变化大,特别是身高的快速增长明显,已接近成人,但其心理的成熟程度却比成人要低得多。这说明儿童的发展具有(  )。

  A.顺序性

  B.不平衡性

  C.阶段性

  D.个别差异性

  22.“学校无小事事事皆育人,教师无小节节节皆师表”说明教师的劳动具有(  )。

  A.复杂性

  B.创造性

  C.示范性

  D.长期性

  23.不同专业、不同性质、不同层次学校要完成的具体任务是(  )。

  A.教育方针

  B.教育目的

  C.培养目标

  D.教学目标

  24.全面发展的核心内涵是(  )。

  A.个性的自由发展

  B.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发展

  C.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D.学生各门功课成绩均好,不偏科

  25.强调以学习者的兴趣、需要、能力、经验为依据来设计课程,这类学者倾向把课程看作是(  )。

  A.知识

  B.经验

  C.活动

  D.学科

  26.学校是培养人才的机构,其一切工作都是为培养人来服务的,学校全部工作的核心是(  )。

  A.课外活动

  B.少先队工作

  C.教学工作

  D.班主任工作

  27.下列法律中含有规定我国小学生法律地位条款的是(  )。

  A.《教育法》和《义务教育法》

  B.《教育法》和《教师法》

  C.《宪法》和《民法》

  D.《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28.衡量学校办学水平的关键性指标是(  )。

  A.教师队伍

  B.学校管理

  C.办学条件

  D.学生发展

  29.面对少数学生,他们可能已经出现某种程度的心理和行为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帮助,就可能发展成严重的障碍,这时就要对学生进行(  )。

  A.缺陷矫正

  B.早期干预

  C.问题预防

  D.发展指导

  30.目标管理的班级管理方法,是由美国的(  )提出的。

  A.德鲁克

  B.马卡连柯

  C.杜威

  D.布鲁纳

点击查看试题答案及解析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学校教育制度在形式上的发展经历的过程有(  )。

  A.前制度化教育

  B.义务教育

  C.普及教育

  D.制度化教育

  E.非制度化教育

  2.当代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趋势有(  )。

  A.全面和谐的教育理论

  B.掌握学习的理论

  C.自然和自由的教育

  D.结构课程理论

  E.实验教学理论

  3.下列属于教学活动的是(  )。

  A.课前准备

  B.上课

  C.练习

  D.评定

  E.作业

  4.班集体的特征有(  )。

  A.明确的共同目标

  B.一定的组织结构

  C.一定的共同生活的准则

  D.集体成员之间相互平等、心理相容的氛围

  5.教师职业道德与道德所共有的特征是(  )。

  A.内容的统一性

  B.相对的独立性

  C.本质的阶级性

  D.历史的继承性

  E.现象的一致性

  6.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教育家有(  )。

  A.杨贤江

  B.蔡元培

  C.康有为

  D.徐特立

  E.陶行知

  7.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认为,教育起源于(  )。

  A.儿童对成人模仿的需要

  B.传递生产和生活经验的社会需要

  C.人类生存的需要

  D.人的自身发展的需要

  E.社会安宁的需要

  8.教育的特质至少有以下哪几方面?(  )

  A.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有意识活动

  B.是人类与动物共有的生存活动

  C.是人类特有的认识活动

  D.是人类传递社会经验的活动

  E.是以培养人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9.家庭环境的效应表现在(  )。

  A.家长的职业类别

  B.家长的期望水平

  C.家长的文化程度

  D.家庭的自然结构

  E.家庭的气氛

  10.我国的教育结构确定了以下哪几种类型?(  )

  A.基础教育

  B.中等教育

  C.高等教育

  D.职业教育

  E.成人教育

  三、是非判断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教师劳动是个体劳动和集体劳动的结合。(  )

  2.小学教育是要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

  3.教学原则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对教学过程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教学原则就是教学规律。(  )

  4.正规教育的主要标志是近代以学校系统为核心的教育制度,又称制度化教育。(  )

  5.小学教育目的是小学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贯穿于小学教育活动的全过程,对小学教育活动具有指导意义。(  )

  6.英国哲学家洛克的“白板说”是内因论的典型代表。(  )

  7.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

  8.德育是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发展他们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他们的高尚情操和文明素养的教育。(  )

  9.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仅存于心理机能和生理机能之间。(  )

  10.班集体的正常秩序是维持和控制学生在校生活的基本条件,是教师开展工作的重要保证。(  )

  11.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是学生接受德育教育的基本途径。(  )

  12.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社会个体,在人格上与教师是平等的。(  )

  13.智育是严密组织起来的传授系统知识、促进学生发展的最有效的形式。(  )

  14.孟子是中国古代内发论的代表人物。(  )

  15.隋唐以后盛行的科举制度毫无积极意义。(  )

  四、情境分析题(共20分)

  (一)(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

  有研究者对8个班的语文课和数学课上师生交流时间进行观察统计,把所有观察的8个班的课分为四类:

  (1)演讲型的课,这类课一半以上的时间是教师在讲、学生在听,师生联系的方法是教师与全班交流,单向传授,即很少有师生间的问题,也缺乏学生之间的讨论,课堂活动仅限于学生被动的听讲、理解与接受。这类课占调查的25%。

  (2)演讲一对话型的课,这类课上教师不仅对全班讲授,而且还注意提问个别学生。这两种活动各占上课时间的40%以上,共占上课时间的80%以上,这两种活动方式,对全班绝大多数学生的大多数时间来说,都是被动的听教师讲、教师问和个别学生答。这类课占了调查的40%。

  (3)对话型的课,这类课上师生交流方式主要是教师问,一位学生答,教师再问,再一位学生答或补充,这种问答活动占一节课一半以上时间。对全班绝大多数学生来说,上课就是听,自己表达的时间很少。这类课占调查的14.3%。

  (4)混合型的课,这类课上师生交流方式主要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一学生答,一学生领读、全班跟读等方式。这类混合型的课,绝大多数学生的大多数时间仍是被动的听、接受和理解别人的表述。这类课占调查的10.7%。

  1.你认为上述四类型课存在什么问题?(  )[不定项选择题]

  A.全班统一学习的机会多,个人独立学习的机会少

  B.接受学习的机会多,表述学习的机会少

  C.学习水平高的学生参与机会多,水平低的参与机会少

  D.师生之间缺乏有效互动

  2.你认为应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不定项选择题]

  A.增加学生课堂学习的机会

  B.减少全班统一学习在一节课的比重,增加个别学习、成对学习、小组学习在一节课的比重

  C.采用先个人,后小组,再全班学习等形式的教学策略

  D.有效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

  (二)(本大题1小题,共6分)

  语文课上,老师要求学生用“活泼”一词造句,学生甲站起来说:“李华同学在体育课上表现很活泼。”老师点评道:“很好。”学生乙站起来说:“河里的水很活泼。”老师沉吟了一会,点评说:“说水活泼不合适,这个句子不贴切。”学生乙狐疑地坐下了。

  你认为这位教师的做法有何不妥之处?(  )[不定项选择题]

  A.限制了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B.没有敏锐的捕捉教育细节

  C.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

  D.开拓了学生的视野

【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全真模拟题】相关文章:

2017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全真模拟题10-02

2017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全真模拟题答案05-29

2017跟单员考试全真模拟题及答案10-03

中学教师证考试《教育学》全真模拟题06-02

2017会计资格证考试《会计基础》全真模拟题09-21

2017护士资格考试全真模拟题10-05

2017会计从业资格证考试《财经法规》全真模拟题10-09

2017会计资格证考试《会计基础》全真模拟题答案09-17

2017会计从业资格证考试《财经法规》全真模拟题答案05-06

2017年上海市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全真模拟题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