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解决冲孔灌注桩常见的质量问题方法
冲孔灌注桩具有穿透能力强,单桩承载力高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高层建筑的基础中。下面,小编为大家分享解决冲孔灌注桩常见的质量问题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偏孔:成孔过程中出现孔位偏移或孔身倾斜垂直度不满足规范的情况。
产生原因:桩孔位置有较大的探头石,或桩机施工现场地质岩石走向的坡度很大,桩孔内出现一边软一边硬的地质情况,使钻头或冲锤挤向软的一边而引起斜孔。在粉细沙或石泥软土层中成孔,冲进过快,都会引起轻微的塌孔,使孔径增大,此时孔壁对钻头或冲锤的约束减少,如不及时控制好冲孔速度,很容易使冲锤或钻头因摆动偏向一方,导致偏孔。
防治措施:发生斜孔后,将桩架重新安装牢固、平稳垂直,斜孔不严重的可用低锤密实冲矫正。若斜孔较严重的可向桩孔内回填细石和粘土快,然后低锤密冲,反复矫正。
断桩:桩身混凝土带有软弱夹层。
产生原因:造成这一质量问题的常见原因是在水下混凝土浇灌过程中,导管的提升控制不当,致使导管下端提离了混凝土面,然后不做任何处理又插回混凝土中继续施工或出现导管堵塞后无法疏通,需要将导管提出桩孔疏通,致使混凝土灌注工作中断,而继续施工时对前后的衔接问题处理不当,造成前阶段混凝土面得泥浆等杂质不能完全反起排出而遗留在衔接面上。
防治措施:混凝土开始灌注之前,务必对下料导管进行密封情况检查,确保导管密封能满足施工要求;在灌注混凝土的施工中,要确保混凝土浇注的连续性,若有时间间隔,在10分钟内应上下活动下料导管2~3次;在灌注混凝土过程应该严格做好灌注记录,观测混凝土面得标高,确保下料导管始终埋入混凝土内一定深度。
孔壁坍塌:指成孔过程中孔壁上土层不同程度的塌落。
产生原因:冲孔桩施工现场地质环境中带有较厚砂层,淤泥层,卵石层等夹层部位,由于砂层,淤泥层,和卵石层整体性较差,当施工至夹层时桩孔位置被掏空,遇到冲孔桩施工的外力作用,夹层部位孔壁不稳定而又采用一般地质条件中使用的泥浆,护壁不能保持完整性而向桩孔内塌落。
防治措施:选用胶体率较高的粘土快来造浆,同时增大泥浆比重,塌孔比较严重的地方可向桩孔内加粘土块夹小石片,反复冲击造壁。在孔壁坍塌段投入石子粘土,并调整泥浆比重和液面高度,填入混合料后低锤密击,造成坚固孔壁后在正常冲击,若以上方法仍没有效果时,应征求设计人员同意采取些其他措施。
导管堵塞:灌注过程中,混凝土在导管中不能下落。影响灌注工作的顺利进行。
产生原因:灌注时间过长,而上部混凝土已经接近初凝,形成硬壳,而且随时间增长,泥浆残渣将不断沉淀,从而加厚了积聚在混凝土表面的沉淀物,造成混凝土灌注极为困难,造成堵管。
防治措施:尽可能提高混凝土浇注速度,开始浇混凝土时尽量积累大量混凝土,产生较大的冲击力克服泥浆阻力。快速连续浇注混凝土,使混凝土和泥浆一直保持流动状态,可防止导管堵塞。
缩颈:孔径小于设计孔径
产生原因:常出现于塑性膨胀土中,冲孔过程中,地层在应力释放过程中缓慢发生变形,引起孔径变小。
防治措施:采用优质泥浆,降低失水量。成孔时,应加大泵量,加快成孔速度,在成孔一段时间内,孔壁形成泥皮,则孔壁不会渗水,不会引起膨胀。或在导正器外侧焊接一定数量的合金刀片,在冲进过程中起到扫孔作用。如出现缩颈,采用上下反复扫孔的方法,以扩大孔径。冲孔完成,经检查无缩颈现象后应立即进行清孔及安装钢筋笼,并快速浇灌混凝土,尽量减少孔径变形的程度。
钢筋笼上浮或下沉:指钢筋笼的位置高于或低于设计位置的现象。
起因分析:钢筋笼放置初始位置过高或者过低;混凝土流动性过小,导管在混凝土中埋置深度过大(6m以上)钢筋笼被混凝土顶托上浮;导管掩埋过长,提升时易摇晃,难以对准笼中心,发生挂笼现象;导管提升过猛,混凝土下沉太快,瞬时反冲力是钢筋笼上浮;钢筋笼制作质量不佳或吊装不当变形抑或桩孔倾斜钢筋笼随之变形增加了混凝土上升阻力。
预防和处理:浇注过程中管理人员全程跟踪,一旦发生上浮,及时采取措施。一般都可以设法施停止其上浮趋势,如在吊筋位置加套管等方法顶住钢筋笼伤口等,不过总体思路上应该是首先查明具体原因,减小灌注混凝土的冲击力,小心谨慎的勤提勤拆导管,尽量转动提升导管,以达到密实混凝土的目的,待混凝土进入钢筋笼底2~3米后才可放心按正常情况浇注混凝土。
【解决冲孔灌注桩常见的质量问题方法】相关文章:
常见的网络故障解决方法10-07
常见网络故障解决方法08-28
解决舞台音响常见故障的方法10-25
主板常见故障及解决方法06-21
excel表格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08-09
衣车常见故障的解决方法06-11
声乐学习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06-03
CAD里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07-19
餐厅经营有哪些常见的难题-解决餐厅经营常见难题的方法08-16
如何处理钻孔灌注桩的质量问题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