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微生物标本采集指征有哪些
微生物标本采集指征有哪些你知道吗?你对微生物标本采集指征了解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微生物标本采集指征,欢迎阅读。
微生物标本采集指征有哪些
血培养及骨髓培养指征:
症状:病人出现以下一种或几种体征时应采集血培养:
①发热(≥38℃)或低温(≤36℃)
②寒战
③白细胞增多(>10×109/L,特别有“核左移”时),
④血液病患者
⑤皮肤、黏膜破损
⑥昏迷
⑦多器官衰竭
⑧血压降低
⑨C反应蛋白升高及呼吸加快等。
疾病:化脓性病灶或损害、粘膜损伤性疾病、急性脑膜炎、骨髓炎、关节炎、细菌性肺炎、和肾盂肾炎发热患者,疑似心内膜炎患者,导管介入疾病、血液透析患者。
几种特殊情况
①新生儿可疑菌血症时,除发热或低温外,很少培养出细菌,应增加尿液和脑脊液培养。
②老年菌血症病人可能不发热或不低温,如伴有身体不适、肌痛或中风,可能是感染性心内膜炎,也应采取血培养。
③骨髓培养与血液培养的送检指征是基本一致的,临床常规血液感染有指征时以抽取血培养为主。但当骨髓炎时或长期使用抗菌药物患者,抽取骨髓培养阳性率会远高于血培养。
④各种无菌体液标本,如胸腹水、浆膜腔积液及各种穿刺液等亦可注入血培养瓶以提高培养的阳性率。
脑脊液培养指征
症状:
①成人:发热、头痛、恶心、呕吐、颈强直和反射增强等症状,怀疑为脑膜炎的患者。
②儿童:因儿童和新生儿的临床表现不明确和无特异性,因此对于婴儿不明原因发热,应怀疑为脑膜炎,采取脑脊液。
疾病:①化脓性脑膜炎 ②非化脓性脑膜炎
无菌体液培养指征
胸水采集指征:
①症状:伴有胸痛、发热、胸腔积液;
②疾病:结核性胸膜炎,细菌性肺炎引起的胸膜炎,真菌感染引起的胸腔积液。
腹水采集指征:
①腹部有积液伴腹痛、呕吐、肌紧张、肠鸣音弱或消失等症状;
②疾病:原发性腹膜炎或继发性腹膜炎。
心包液采集指征:
①症状:发冷、发热、心悸、出汗、乏力及精神症状;心前区疼痛,心包摩擦音;心音明显减弱,有肺实质变体征,可出现心包压塞征象;心电图改变,普遍导联STT改变或肢导低压。
②疾病:结核性心包炎,风湿性心包炎,化脓性及多由病毒引起的急性非特异性心包炎。
关节液采集指征:
①症状:关节肿胀,关节周围肌肉发生保护性痉挛,严重时出现全身寒战与高热,局部温度增高。
②疾病:化脓性关节炎。
鞘膜积液采集指征:
①症状:患者某侧睾丸急性发作的疼痛,并向腹股沟部放射,自觉局部肿胀、发热、全身症状较轻,但有时体温可达40℃,无泌尿系统感染特征。
②疾病:急性睾丸炎
胆汁采集指征:
①症状:腹痛、黄疸、右上腹压痛、肌紧张、胆囊区深吸气时有触痛,即墨菲征阳性、中毒或休克,常伴有恶心、呕吐、发热、尿少且黄。
②疾病:胆石病、急、慢性胆囊炎、肝胆系统感染、伤寒带菌者等。
痰及下呼吸道标本培养指征
有下列体征之一,应进行痰培养:
①咳嗽 咳痰 痰液可为脓性、血性、铁锈色或红棕色胶胨样痰。
②咯血 包括泡沫血痰、鲜血和痰中带血等。
③呼吸困难 呼吸急促或哮喘,常伴有胸痛。
④发热伴白细胞增高尤其是中性粒细胞或CRP明显增高。
⑤胸部影像学检查提示有感染可能。
肺部感染的患者有25~50%可能发生菌血症,建议同时作血培养。
耳、鼻、咽、喉标本的采集 指征
局部有炎症症状或怀疑有细菌感染,应进行细菌培养。
粪便标本的采集指征
当腹泻患者出现以下任何一种情况时,未使用抗生素住院3天内建议采集粪便标本,进行细菌培养:①粪便涂片镜检白细胞≥5个/HP;②腹泻;③体温大于38.5℃;④血便;⑤便中有脓液;⑥未经抗菌药物治疗的持续性腹泻患者;⑦来自疫区的患者
脓液和创伤分泌物标本的采集指征
症状:
①局部症状: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是化脓性感染的五个典型特征。但随病程迟早、病变范围、位置深浅,五个症状不一定全部表现。病变范围小或位置较深时,局部症状可不明显。
②全身症状:轻重不一。感染较重者常有发热、头痛、全身不适、乏力食欲减退等,一般均有白细胞计数增加和核左移。病程较长时,可有水和电解质紊乱,血浆蛋白减少,肝糖原大量消耗,可出现营养不良、贫血、水肿等症状。全身性感染严重的病人可发生感染性休克。
疾病:
①软组织的急性化脓性炎症:如疖、痈、急性蜂窝织炎、丹毒等。
②化脓性疾病:如甲沟炎、化脓性关节炎、化脓性骨髓炎、气性坏疽、细菌性结膜炎、鼻窦炎、化脓性扁桃体炎、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急性化脓性乳突炎、急性乳房炎、急性胆囊炎、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心包炎、结核性腹膜炎。
③脓肿:扁桃体脓肿、咽部脓肿、咽旁脓肿、脑脓肿、肺脓肿、肝脓肿、脓胸、腹腔脓肿、肾皮质化脓性感染、肾周围炎和肾周脓肿、直肠肛管周围脓肿。
④创伤感染:术后切口感染、导管感染、脐带残端感染
尿液标本的采集指征
症状:
①有典型的尿路感染症状;
②肉眼脓尿或血尿;
③尿常规检查表现为白细胞或亚硝酸盐阳性;
④不明原因的发热,无其他局部症状;
⑤留置导尿管的患者出现发热;
⑥膀胱排空功能受损;
⑦尿道口有脓性分泌物;
⑧泌尿系统疾病手术前。
疾病:
①尿路感染;
②肾结核;
③泌尿系结石、前列腺增生;
④无症状性菌尿
生殖道标本的采集指征
症状:
⑴ 皮肤黏膜损害:原发损害可有斑疹、丘疹、结节、水疱、囊肿、糜烂、溃疡等。继发损害由原发损害演变而来,有萎缩或斑痕等,患者可出现疼痛或瘙痒症状。
⑵ 全身症状:多数无全身症状。偶有发热、乏力、食欲不振等。
男性生殖系统表现
①尿痛:指在排尿或排尿后膀胱区或尿道疼痛。
②尿频、尿急:由尿道病变刺激所致。
③尿道分泌物增多:性状可为黏液性或脓性。
④会阴部疼痛及阴囊疼痛。
⑤性功能障碍。
⑥泌尿生殖器畸形和缺损。
女性生殖系统表现
①阴道分泌物增多及性状异常。
②尿道口瘙痒及脓性分泌物流出。
③下腹疼痛。
④月经失调。
⑤阴道出血。
⑥外阴瘙痒。
⑦外阴或阴道疼痛。
⑧性功能障碍。
疾病:非特异性外阴炎、前庭大腺炎、前庭大腺囊肿、外阴阴道念珠菌病、细菌性阴道病、急慢性宫颈炎、急性盆腔炎、急性尿道炎、急性膀胱炎、前列腺炎、羊膜腔感染、产褥期感染等。
眼部标本的采集指征
结膜、角膜等外眼部器官的感染:脓性分泌物或红肿
微生物标本采集指征有哪些
一、粪便标本采集和处理
(1)采集方法
1.自然排便法:取新鲜粪便的黏液、脓血、或絮状物等有意义成分,2~3g或 1~2 m1,盛无菌容器内或置于保存液或增茵液内送检;若疑似霍乱者应置于碱性蛋白胨水中(PH8.6)。
2. 直肠拭子法:难以获得粪便或排便困难患者及幼儿可采用此法,将拭子前端用无菌甘油或生理盐水湿润,然后插入肛门约 4~5cm(幼儿 2~3cm),轻轻在直肠内旋转。擦取直肠表面粘液后取出,盛于无菌试管中或保存液中送检。
(2) 注意事项
1.尽可能在抗生素使用之前采集标本。
2.所挑取的粪便不应接触其他部位(如便盆),粪便样本中不应混入尿液及其他异物,采集过程应尽量无菌操作。
3.不应用厕纸收集粪便。
4.对同一病人在同一天不宜重复送检。
5.宜在感染急性期(通常是5d-7d内)采集标本。
6.下列腹泻患者应连续3d送检标本
--社区获得性腹泻(入院前或72h内出现症状)
--医院腹泻(入院72h后出现症状),且至少有下列情况之一:大于65岁并伴有内科疾病、HIV感染、粒缺(中性粒细胞<0.5)及疑似院内暴发。
--怀疑肠道感染的`非腹泻性表现。
7.肠炎和发热病人建议做血培养。
8.伤寒沙门菌感染时骨髓培养高出血培养。
9新鲜粪便标本应在采集后尽快送检,不应超过2h。
(3)标本拒收
干燥的拭子、含钡粪便、黄软成形便、干便、明显污染的粪便、一日内重复送检的标本,应设法与临床医师联系,可要求重新留取标本,并做好记录,在没有与医师沟通之前标本不应丢弃,仍按实验室标本保存原则存放。
二 、尿液标本采集和处理
(1)采集方法
1. 中段尿采集法: 清晨起床后用肥皂水清洗尿道口和外阴部,再用清水冲洗尿道口周围,然后排尿弃去前段尿液,收集中段尿 5~10ml盛于带盖的无菌容器内立即送检,采集后于0.5h内进行接种。
2. 耻骨上膀胱穿刺法:评估膀胱内细菌感染的“金标准”。培养结果与临床病情矛盾时可采用此法,一般较少应用。
3. 导尿法:采用无菌技术用注射器经导尿管抽取尿液,导取 10~15ml 尿液,置无菌容器中送检,尿液标本不能通过收集袋引流管口流出的方式采集。长期留置导尿管的患者进行常规尿培养意义不大,这些患者通常会培养出大量定植菌。
(2)注意事项
正常人的尿液是无菌的,除外尿道有正常菌群外,还有条件致病菌,而这些细菌又是尿路感染中常见的致病菌,故应该注意无菌采集。
(3)标本拒收
1.标本取自导尿患者尿袋。
2.标本送检时容器有渗漏。
3.未用无菌容器采集标本。
4.除耻骨上膀胱穿刺法外,采用其他方法采集标本申请做厌氧菌培养
三、 痰及下呼吸道标本采集和处理
(1)采集方法
1.自然咳痰法:
①晨痰为佳;
②先冷开水洗漱、清洁、口腔和牙齿;
③再用力咳出呼吸道深部的痰,吐至无菌容器中;
④痰量不得少于1ml;
⑤痰咳出困难 时可先雾化吸入 NaCl溶液(100g/L,加温到45℃)使痰容易咳出。查结核分枝杆菌,应留取24小时痰。
2.小儿取痰法:用弯压舌板向后压舌,将拭子深入咽部,小儿因压舌板刺激引起咳嗽,喷出的肺或气管分泌物粘在拭子上即可送检。
3.支气管镜、支气管穿刺、支气管肺胞灌洗等采集法,此采集方法必须由医生操作。
(2)注意事项
1.痰经过口腔,所以患者应用清水漱口数次,尽量排除口腔内大量杂菌。
2.用无菌防漏容器收集标本,应在2h内(室温)送至微生物实验室。若延长送检,将导致非苛养的口咽部定植菌过度生长,有临床意义的病原菌数量相对减少。
(3)筛选并拒收的标本
1.24h内重复采集的痰细菌培养标本。
2.唾液。
3.未经保护套管收集的支气管刷培养标本。
4.痰的厌氧菌培养标本。
四、血培养标本采集和处理
(1)血培养标本采集指征
对入院的危重患者未进行系统性抗生素治疗前,应及时进行血液培养,患者出现以下体征可作为血培养的重要指征:
1.发热(≥38℃)或低热(≤36℃)
2.寒热
3.白细胞增多(>10×109/L,特别是在有“核左移”未成熟的或带状的白细胞增多时)
4.粒细胞减少(成熟的多核白细胞<1×109/L)
5.血小板减少
6.皮肤粘膜出血
7.昏迷
8.多器官衰竭
(2)注意事项
1.血液在正常情况下为无菌标本,应严格按照无菌操作,避免杂菌污染。
2.培养瓶分为需氧瓶和厌氧瓶两种。每瓶需要 8~10ml。儿童瓶为需氧瓶每瓶需血液1~3ml。
3.血瓶接种顺序:用注射器或针采血时,应先接种厌氧瓶;用蝶形针采血时,应先接种需氧瓶;采血量不够时先接种需氧瓶,剩余量再接种厌氧瓶。
4.采血后尽快送至微生物室,如有耽搁,室温放置,不要冷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