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临床医学检验技士考试考前冲刺题及答案
考前冲刺题一:
1.参与血小板聚集的主要因素有
A纤维蛋白原、GP I b/Ⅸ复合物、胶原
B纤维蛋白原、GPⅡb/Ⅲa复合物、胶原
C纤维蛋白原、GPI a/Ⅱa复合物、Ca2+
D.纤维蛋白原、GPⅡb/Ⅲa复合物、Ca2+
E纤维蛋白原、GP I b/Ⅸ复合 物、Ca2+
2.血小板GPⅡb/Ⅲa复合物与血小板功能有关的是
A.黏附功能
B聚集功能
C释放功能
D.促凝功能
E.血块收缩功能
3.下列凝血因子的合成与维生素K无关的是
A凝血因子Ⅱ
B凝血因子Ⅶ
C凝血因子Ⅷ
I).凝血因子Ⅸ
E凝血因子X
4.内源性凝血系统的始动因子是
A凝血因子Ⅷ
B凝血因子Ⅸ
C凝血因子Ⅺ
D.凝血因子Ⅻ
E凝血因子Ⅷ
5.外源性凝血系统的激活是因为
A凝血因子Ⅱ的释放
B组织因子(TF)的释放
C纤维蛋白原的活化
D.激肽释放酶原(PK)的活化
E.高分子量激肽原(HMWK)的活化
6.外源性凝血途径是指
A.从FⅫ被激活到TF-Ⅶa-Ca2+复合物的形成
B从FⅫ被激活到FⅨa-Ca2+-PF3复合物的形成
C从TF释放到TF-Ⅶa-Ca2+复合物的形成
D.从TF释放到FIX a-\la-Ca2+-PF3复合物的形成
E从PK释放到TF-Ⅶa-Ca2+复合物的形成
7.正常止血过程取决于
A血小板的质和量及血管壁的正常
B皮肤的完整性和凝血因子的正常
C.血小板的质和量、完整的血管壁和凝血因子的正常
D.血小板的质和量、凝血因子的正常
E凝血因子,骨髓、血小板的质和量的正常
8.出血时间检测需注意
A.刺破皮肤之前要按摩局部皮肤
B试验前一周停止服用阿司匹林
C如出血不畅需挤压穿刺部位
D.试验时需口服阿司医林
E试验前30分钟禁止患者做任何活动
9. -期止血缺陷是指
A.血管壁功能的异常
B血小板数量的异常
C.凝血因子生成减低
D.管壁结构和功能或血小扳的数量和功能的异常
E血浆纤维蛋白原减低
10.正常情况下;不存在于血液中的凝血因子是
A.凝血因子Ⅷ
B凝血因子Ⅶ
C凝血因子Ⅸ
D.凝血因子Ⅲ
E.凝血因子I
11.不依赖维生素K的凝血因子是
A.凝血因子Ⅱ
B凝血因子Ⅶ
C凝血因子Ⅲ
D.凝血因子Ⅸ
E凝血因子X
12.参与内源性凝血途径的因子主要包括
A.FⅡ、FV、FVII、FX
B FVIII、FlX、FXI、FX
C.FI、FV、FVIII 、FXI
D.FI、FⅡ、FVII、FVIII
E FⅢ、FV、F11l、FⅨ
13.为凝血因子(FⅨa、FylIIa、FVa)的活化提供磷脂催化表面的是
A.PF4
B- PF3
C β-TG(β-血小板球蛋白)
D.红细胞膜
E.白细胞膜
14.凝血酶原(PT)时间测定实验中必不可少的是
A受检血浆、组织凝血活酶、PF3
B.受检血浆、组织凝血活酶、Ca2+
G受检血清、组织凝血活酶、PF3
D受检血清、组织凝血活酶、Ca2+
E受检血浆.凝血酶原.Ca2+
15.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测定是
A内源性凝血系统最常用的筛选实验
B外源性凝血系统最常用的筛选实验
C纤溶内激活途径最常用的筛选实验
D.纤溶外激活途径最常用的筛选实验
E.纤溶外源激活途径最常用的筛选实验
16.共同凝血途径是指
A由FI的激活到纤维蛋白形成的过程
B由TF的释放到纤维蛋白形成的过程
C由FX的激活到纤维蛋白形成的过程
D.由PK的激活到纤维蛋白形成的过程
E.由HMWK的激活到纤维蛋白形成的过程
17.活化蛋白C的主要作用不包括
A激活纤溶系统
B抑制FXa与血小板膜磷脂的结合
C.灭活FVa和FVIIIa
D.增强AT与凝血酶的结合
E.灭活凝血酶和纤溶酶
18.新鲜血浆所包含的凝血因子是
A.除FⅢ、FⅣ外的全部凝血因子
B除因子FI外的全部凝血因子
C除FⅡ、FⅦ外的.全部凝血因子
D.除FⅨ、FⅪ外的全部凝血因子
E全部凝血因子
19.纤维蛋白及纤维蛋白原的降解产物称作
A.D-D二聚体
B FDP
C.γ-γ二聚体
D.碎片X(X’)
E.碎片Y(Y’)
20.关于出血性疾病病因的描述,错误的是
A.有遗传性或获得性的因素
B由于机体止血、凝血活性的减弱导致
C由于抗凝血活性的减弱导致
D.由于纤溶活性的增强导致
E.可能是由于血管壁的异常导致
21.由血小板数量或功能异常引起的疾病是
A.过敏性紫癜
B感染性紫癜
C维生素K缺乏症
D.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E.血友病
22.由于血小板数量或功能的异常引起的出血性疾病是
A.药物过敏性紫癜
B血小板增多症
C肝脏疾病
D.单纯性紫癜
E过敏性紫癜
23.下列不是出血性疾病病因的是
A.血小板数量的异常
B.血小板功能的异常
C.凝血因子活性的降低
D.纤溶活性减弱
E血液凝固活性减弱
24.血友病A、B分别缺乏哪些凝血因子
A.Ⅺ、Ⅷ
BⅢ、V
C、Ⅳ.Ⅺ
D.Ⅷ、Ⅸ
E.Ⅺ、Ⅸ
25.下列与ITP的发病机制有关的是
A机体产生抗血小板抗体并与血小板膜糖蛋白结合
B抗体与血小板内含物结合
C抗体与巨核细胞结合
D.巨噬细胞吞噬被抗体包被的血小板
E脾脏破坏血小板增多
26.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基本病变是
A.广泛性微血管内微血栓的形成
B微血管功能障碍
C.微血管内血液滞留
D.微循环内血流量减少
E微循环内血流量增加
27.肝素的抗凝作用不包括
A.抑制血小板
B溶栓作用
C抑制凝血因子V的活化
D.抗凝血酶作用
E.改变血液黏滞性
28.肝素抗凝治疗中最常见、最主要的并发症是
A.过敏反应
B血小板减少
C出血
D.白细胞减少
E.引起贫血
29.普通肝素治疗中,首选的监测指标是
A.PT
B. TT
C.D-二聚体
D.. APTT
E.FDP
30.低分子量肝素(LMWH)抗凝治疗中,选用的监测指标是
A.抗因子Xa活性检测
B血小板计数
C PT
D.TT
E APTT
31.应用口服抗凝剂治疗过程中,凝血酶原时间比率(PTR)-般需维持在
A.0. 9~1.1
B.1. 0~1.5
C 1.5~2.0
D.1.0~2.0
E 0. 9~1.5
32.I—Ⅻ表示凝血因子,其中缺少的一个因子是
A.因子Ⅵ
B因子Ⅲ
C因子Ⅳ
D.因子V
E.因子Ⅻ
1.D 2.B 3.C 4.D 5.B 6.C 7.C 8.B 9.D 10.D
11.C 12.B 13.B 14.B 15.A 16.C 17.E 18.A 19.B 20.C
21.D 22.B 23.D 24.D 25.A 26.A 27.B 28.C 29.D 30.A
31.C 32.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