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行活动时的技巧
在健行活动时,如果没有掌握技巧的话,那么将会事倍功半,那么在健行活动中有那些技巧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一、调气和上坡步法
呼吸与步行的配合是重要的健行方法,尤其是背重装走坡地----在上坡起步时,一定要放慢脚步,接着要遵循吸一口气,踏一步,接着一口气,再踏出一步的方法上攀;
倘若依此规则上攀陡坡数步,即感喘不过气来,则应将步伐缩短,然后继续遵照上述的呼吸方法;如果一开始行走陡坡两三个小时都不必休息和喘息,就代表您已经成功地掌握了这项调气步行的方法了;如果爬的是更陡的坡,背更重的背包时,则需一吸一吐再往上移动一小步的方式前进;
另外提醒你,吸气时需用力地深呼吸,如此不但供气可以增加,调气也能做得更好,高山症发生的几率也会降低。
二、休息步法
这种步法是每上一步,后边的脚一定要打直,只有将大腿打直,身体的重量才能完全由腿来支撑,如此才可以让大、小腿肌肉得到些许的休息;反之,膝盖如果没有打直,那么腿部的肌肉就很容易疲劳过度,甚至发生大腿抽筋的现象。
三、上下碎石坡的步法
上下不太陡的碎石坡,需将鞋底完全接触碎石坡斜面,如此才能最大程度地利用地面的摩擦力,方能更加省力地行走于碎石坡之上;若因害怕跌倒而采用横行步伐或脚尖用力过大,反而会很费力。若遇较陡的碎石坡,可借助大、小腿之力,将鞋平推入碎石中,或推出一个便于踏踩的平台;下坡则可利用脚跟下踩的力量,让碎石坡出现一踏足点后,再继续移动步伐。
另外,也可利用山径上的石块来进行上坡或下坡,让自己如行于平坦的地面般自如舒适,这不失为一项实用的步行技术。不过要注意的是,在利用石块时,要踩在重心的位置,不然很容易造成脚踝扭伤!倘若您能勤加练习,熟练后就连会滚动的石头,也能助您行走自如。
四、水泡处理法
健行活动后常发生脚起水泡的情况,这里介绍一个实用的医疗方式。把医用贴布剪下比水泡大3倍面积的一块,再将贴布中央剪一和水泡相同大小及形状的洞,套贴在水泡外围,如此垫高水泡四周,才能让水泡不再被磨擦,当然就不会再继续被摩伤,接着再用透气纸胶带封住水泡及加强固定,经此处理后,疼痛就会慢慢好转。
当您行走山径时,只要发现双脚有任何一点不适或疼痛,就该停下检查;若还没有长出水泡,则赶紧将疼痛的部位贴上透气胶带即可防止;若已长出水泡应立即使用干净的贴布按上述的方法进行处理,便能立刻行走自如。提醒读者,有水泡产生不要将其刺破,以免被细菌感染。
五、节省体力的方法
1.少说话
说话耗费的体力是非常大的,说话需要调动口腔肌.咽喉肌.肺肌等多处肌肉组织,需要从心脏调用血液来供应这些肌肉运动之需,更严重的是,说话消耗的氧气数量是非常巨大的'。所以,驴途中尽量少说话,是节省体能的一个重要方法。
2.减少坐下休息的次数
很多驴友在上坡的时候,一感到疲劳,就忙不跌地一屁股坐下。想走的时候,本来就十分疲劳的双腿,还要消耗很多能量来把整个身体和背包支撑起来。其实,休息的办法有多种,没有必要全身坐下:
一是选择树干斜靠一下,减轻双腿承负,缓解压力;
二是选择较高的地方坐下,最好坐在与臀部高度差较小的斜坡.石块上来休息;
三是使用驴行专用休息法:双手扶膝盖部位支持上身,弯曲上身成平衡桥,背部水平,让背包平稳地放在背上,双腿略弯曲,面向上坡方向,放松躯干,可以迅速缓解疲劳,恢复体力;
四是尽量深呼吸,放慢步伐,慢到感觉不吃力为止,把休息分散到每一步当中,减少休息的次数;
五是尽量在走到前方是平缓道路的地方坐下,而不要在休息之后立即进入拔高的地方休息;
六是小步,略拖着脚走。小步可节省部分体力,而上山的时候,不把脚抬很高,略微有点拖地,只要不影响行走和安全就行。
七是上高台的时候,可用手帮着把腿抬上去,然后用手按膝部上升身体。
3.深呼吸的方法
很多驴友在上坡的时候呼吸短促浅粗,没有规律,这样会越来越疲劳。上山的时候,要保持步履和呼吸适当的节奏,有意地去控制达到习惯的状态。负重陡坡尽量一步一呼一步一吸,疲劳的时候加深呼吸,有意略微减缓节奏,使体能随呼吸分布均匀。
4.上山时尽量把重心降低
从物理学角度很好理解,重心低,不仅步子稳,也会节省体力。上身略微前倾到一个适合的角度,让重力帮忙你登山。有装备的可使用手杖来达到这一效果。
【健行活动时的技巧】相关文章:
1.歌唱时的发声技巧
2.堵车时的驾驶技巧
3.朗诵时的发声技巧
4.审计沟通时的技巧
5.旅游时摄影的技巧
6.唱歌时的呼吸技巧
7.演讲时的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