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键的跳跃部分动作练习
毽的跳跃动作,以其开展大方、干净利索、力量性强的特点,受到圈内外人士的喜爱,难怪比赛或表演时,每当运动员展现跳跃动作的踢法时,观众都要给予热烈的掌声。所以,许多毽友,特别是年岁较轻的毽友,对当前,只能掌握一、两样难度不大的跳跃动作,感到不满足,希望能找到一种合理的练习方法,使运动水平尽快地得到提高,为了找到这一合理的方法,我们还是从理论上,对跳跃动作的花样踢法,进行一下全面的解析,供毽友们练习参考。
跳跃部份的动作,可分为掌腰、(即起跳时,人体重心随起跳上移,)不掌腰,(即起跳时,人体重心不随起跳上移,)两个部份。从毽子上行下落的方位上,可分为体前、体后、体侧三面,从动作的连续性上,可分为续、换、悬三种,从动作的特点上,可分为屈腿摆动跳跃,直腿摆动跳跃、绕转跳跃、静止跳跃四样。
以上所提及到的两类、三面、三种、四样的各种花样踢法,均从属于掌腰的和不掌腰两部份,这两部份从宏观上讲,应当是掌腰的动作难度系数大于不掌腰的动作难度系数。从微观上讲,某些不掌腰的动作难度系数又大于掌腰的动作难度系数。这就是踢毽子运动的辩证观点。
至此,一种较为合理的练习方法,从理论上已初见端倪。进一步讲,练习时,应先从掌腰部份的动作开始,从易到难进行练习,较为熟练后,再从易到难进行不掌腰部份的动作练习,这种练习先后的次序是不可混淆的。说到这里,有人要问:“掌腰的动作难度系数不是大于不掌腰的动作难度系数吗?为什么要先进行练习呢?这不是违反了先易后难的原则了吗”?
这一问题,提的非常关键,当前,在许多毽友中,包括水平较高的毽友在内,还掌握不了掌腰的跳跃动作,而不掌腰的跳跃动作,也完成的`不准确,次数不多,其原因,皆是混淆了练习先后的次序,甚至,为人师者,也将练习次序混淆了,造成了传承的遗憾。
我们已经知道,不掌腰的动作,起跳时,人体的重心不随起跳而上移,只要臀部在起跳时稍往下堕,就能重心不上移。反过来也可以讲,只要重心不上移,就能做到臀部往下堕。假如先进行了不掌腰部份动作的练习,久而久之,其动作已基本定型,这时再进行掌腰动作的练习,人体重心随起跳上移,就和臀部往下堕形成了一对矛盾,只有先克服已基本定型的臀部下堕,才能将重心上移,造成了练习上的困难,即便强以为之,也会造成动作不准确,次数不多,低头哈腰,姿势不美观等弊病。常言说,低头哈腰,技术不高,就是这个道理。
先进行掌腰的动作的练习,就不会出现上述弊病,原因是,起跳时,强调的重点是,人体重心需随起跳而上移,练习时间长了,也同样会形成了动作的定型。这时开始练习不掌腰的动作,只要人体重心不上移,就自然达到了臀部往下堕的目的,化解了矛盾,动作自然显得游刃、省力。省力,就易做到动作准确,次数就易多,就不会低头哈腰,姿势就易美观。当然,也有例外,如花样动作,“躁帽儿”(也有称之为硬缠),是不掌腰的动作,它的难度系数要大于“跳帽儿”(也有称之为大缠),反而需要先练习不掌腰的“躁帽儿”,这就是上面所讲的,微观角度的理解。
“躁帽儿”是不掌腰的动作,但起跳动作极少,不需要臀部往下堕,它的动作要点是绕转,应归属三大部份之一的动作,它是绕转和跳跃演变而成,相互结合的动作,绕转、跳跃结合而成的动作,需以绕转为前提,没有好的绕转为基础,就不能和跳跃结合起来,因此,需要先进行练习,而“跳帽儿”以掌腰起跳为要点,属于掌腰部份的动作,起跳后,有足够的时间进行绕转动作的完成,如果,先进行了“跳帽儿”的练习,再进行“躁帽儿”的练习,绕转时就感到时间不足而失败。由此可见,先进行掌腰部份的练习,并未违反先易后难的原则,而是踢毽子运动的魅力之所在。
【花键的跳跃部分动作练习】相关文章:
6.武术基本功跳跃
7.中国舞怎么跳跃
8.古典舞跳跃的技巧